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数学有效教学路径探寻

2022-05-30杜云江

数学教学通讯·初中版 2022年12期
关键词:教学路径有效教学双减

杜云江

[摘  要] 从“双减”精神出发,教师要致力于探寻数学教学的路径、策略,要致力于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立足于“高观点”“问题鏈”“认知律”“数学史”等,整体性设计教学路径,培养学生的系统性思维,生成结构性的数学思想,从而让学生领悟融合性的数学文化与精神. “双减”背景下的数学教学,要致力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双减”背景;有效教学;教学路径

当下,“双减”已经从“部门规章”上升到“国家意志”,其力度前所未有. 基于“双减”背景,作为教师应当理性思考、智性实践,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双减”,就是要让教学回归本位、本源、本质. 从“双减”精神出发,教师要致力于探寻数学教学的路径、策略,要致力于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教学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力,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立足于“高观点”,设计整体性学习路径

国家出台“双减”政策,有两个目的: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二是要提升数学教学效率,即提质增效. 教学中,教师要处理好“减(减负)”与“加(增效)”的关系. 立足于“高观点”,教师可以设计整体性的学生学习路径. 所谓“高观点”,就是指“能发挥一般观念引领作用的一些观念、思想等”. “高观点”不仅要求教师要高屋建瓴,更要让学生形成对数学学科知识的一种居高临下的“俯瞰”. 在数学学科中,“高观点”往往包括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基本观念等.

比如教学“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要着力在研究路径上下功夫. 因为同属于“图形的特征”,“矩形、菱形、正方形”这一部分内容的研究方法、内容、路径、策略是相似的. 为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立足于“高观点”(研究图形特征的策略),引导学生深入研究平行四边形,从而让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的研究内容、路径、策略,为后续研究其他相关图形的特征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这个过程中,“平行四边形的特征”的研究,成为一种具有“种子性质”的研究. 从平行四边形的研究内容如对称性、边、角、对角线等,到平行四边形研究路径如平行四边形判定、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学生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不仅获得了相关的数学知识,还学得了相关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研究方法. 这样的一种学习研究方法,是学生研究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这一类数学相关知识的“大观点”. 有了这样的“大观点”,学生就能展开自主性、自能性的研究. 学生就会遵循从事实到定义,从定义再到分类、性质、特例进行研究,并且能将相关知识统合起来,进行灵活的数学应用.

立足于“大观点”,设计整体性的学习路径,能真正有效地“减负”. 这种减负,不仅能落实在课程实施、课堂教学过程之中,还能落实在课后延时服务之中.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挥学生的“高观点”的引领作用,把握学生数学学习的规律,在研究相关知识时促进学生积极地迁移应用,这样的一种基于种子知识生成过程为明线建构的学习路径,不仅符合知识的逻辑生成、发展顺序,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生能自主地发现、思考、归纳、总结,生成数学学习的智慧.

立足于“问题链”,培养系统性学习思维

“双减”背景下,教师的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作为教师,要在了解学生具体学情的情况下,设置“问题链”,努力将教学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立足于“问题链”,教师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性学习思维. 系统性思维,是学生抽象逻辑能力的集中表现,也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要条件. 利用“问题链”,能驱动学生理性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既可以利用问题链导引、推进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可以作为数学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问题链”应当具有主干,应当是有序的,应当能激发师生、生生的对话与交往. “问题链”往往能关照学生数学学习的全局、整体. 在“问题链”的设计、研发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主干问题”“关键问题”“核心问题”等. “问题链”应当具有真实性、适切性. 比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行引导学生复习“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法则,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猜想:怎样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至少需要几个条件,就能保证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相似三角形和全等三角形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有了这样的“问题链”,学生就能展开自主性、自能性的思考探究. 在研究的过程中,学生围绕着“问题链”,紧紧扣住“至少”两个字展开思考,并且能将全等三角形和相似三角形结合起来. 如“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应用到相似三角形中应当如何思考”?如此,学生用类比的方法,引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有时候是内隐的,因而显得比较模糊、混沌,而这就离不开教师的启发、点拨. 教学中,教师要利用“问题链”驱动学生冷静思考、充分表达. 将“相似三角形”与“全等三角形”结合起来进行思考,能让学生逐步学会用联系的眼光看问题,用联系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等. 在学生数学思维、认知的过程中,“问题链”是一个清晰的脉络,能为学生搭建一个思维、探究的框架. 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链并不是简单地认为是一种问题的累加组合,而应该成为驱动学生数学思维、认知的引擎,成为导引学生数学思维、认知的一条绵绵的红线.

“问题链”应当是学生数学思考、认知等的载体. 在应用“问题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赋予学生充分的时空,让学生充分地思考探究表达. “问题链”并不是要设置多个问题,而是要让问题之间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 只有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层次性的问题链,才能真正推动学生的数学思考、认知、探究. “问题链”导学不是小步子断片式的师生一问一答,而是给学生营造一个思维探究的空间,让学生置身于这个空间下展开自主性的学习.

立足于“认知律”,生成结构性数学思想

如何实践“双减”,让“双减”政策真正释放“红利”,让“双减”政策真正惠生,讓“双减”政策落地生根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立足于“高观点”,立足于“问题链”,更要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律”.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教学效能的高低,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学科的法则,即学科知识的形成、发展规律,这是教学的“铁律”,是必须遵循的;二是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对于数学学科学习而言,就是指认知规律等. 只有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才能取得应有的成效. 立足于“认知律”,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结构化、系统化、整体化.

立足于学生的“认知律”,要求教师的教学要切入学生数学学习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能“跳一跳摘到桃子”.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既要遵循学生普遍的身心发展规律,又要关注作为个体的学生,关注“具体个人”,了解把握学生的具体学情. 比如教学“反比例函数”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等的学习经验而展开,同时,可以利用学生小学阶段学习过的“成反比例的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什么是反比例?反比例的图像是怎样的?反比例有哪些性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基于自我已有知识经验,自觉地研讨当k>0或k<0时的图像的特点以及反比例的性质等,并将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等应用到实际问题的分析之中.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反比例的图像与反比例的性质的思考、探究等结合起来,借助于数形结合,让学生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融合,借助于形象思维激发学生的抽象思维,借助于图像分析相关的实际问题. 可以这样说,学生的已有认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石,而形象化的载体媒介则是学生数学学习的依托. 利用学生的已有认知,遵循学生的“认知律”进行数学教学,就能启动、维持与深化学生的认识活动,就能产生推动学生数学知识学习的原动力.

从数学学习的角度看,学生的认知规律、认知特质等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并且伴随着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 遵循学生的“认知律”,既要遵循作为学生群体的认知律,即遵循学生认知的普遍规律,同时又要关照学生的具体学情,关注“具体个人”. 只有这样,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才能领悟数学知识的意蕴,才能生成结构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借助于数学知识,向学生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可以联系数学知识的文化背景,激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经验等. 在“双减”政策下,教师不仅要教学,更要育人. 而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思想方法、领悟文化精神,是作为育人的数学教学的应然之举,也是数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担当与使命.

猜你喜欢

教学路径有效教学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妇产科临床护理教学路径的建立与应用研究
人文精神关怀下的德国音乐学教育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