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
2022-05-30赵飞君
赵飞君
【摘 要】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以“单元大概念(单元核心目标)”为向导,以“表现性任务”与“评价量表”为依托,变“目标—教学—评价”为“目标—评价—教学”,力求实现课堂评价“在教学中”且“为了教学”。
【关键词】“教—学—评”一体化;素养导向;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意味着语文课程改革正式从“知识立意”转为“素养导向”。素养导向的教学与知识立意的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更注重学校教育与现实生活的融通,注重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高阶能力、必备品格,而后者往往更注重学科知识的逻辑,致使学生学到的往往是“惰性知识”,认知学习容易与实践应用、与人的社会性成长脱节。
素养导向的课堂,着力要评价的也是学生在真实性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素养。2022年版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评价是过程性评价的主渠道。教师应树立‘教—学—评一体化的意识,科学选择评价方式,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妥善运用评价语言,注意鼓励学生,激发学习积极性。”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要求整个课堂教学系统中教师的教、學生的学、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三个因素高度协调,均围绕共同的目标展开。教是教师帮助学生实现目标的指导活动;学是学生为实现目标而付出的种种努力;评是教师和学生对目标达成表现的评价。
对于习惯了“目标—教学—评价”备课思维方式的教师来讲,实现课堂“教—学—评”一体化并非易事,因为在课前教学设计时,往往没有充分考虑目标达成的表现,即目标达成的证据;课堂教学现场也难以将评价嵌入其中,让评价成为教学的一部分。为此,我们以“表现性评价”为理论指导,提炼出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一个核心与两个依托。
一、聚焦一个核心:单元大概念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在关于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中指出:“基于核心素养发展要求,遴选重要观念、主题内容和基础知识,设计课程内容,增强内容与育人目标的联系,优化内容组织形式。”这里的“重要观念”在一门课程中可以理解为大概念。大概念是反映学科专家思维方式的重要概念、观念、论题,具有生活价值与迁移价值。跟大概念相匹配的行为动词是理解和迁移运用。
一个单元的教学设计中,核心素养太高位,显然不能直接成为单元目标。单元语文要素虽然具体,但看重的是学科知识的逻辑。大概念融合学科逻辑、学习逻辑、生活逻辑,统合知识、技能、价值观念等。让大概念成为单元目标的内核,更能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与真实性学习,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价值,符合素养导向的教学要求。
提取单元大概念一般要系统解读课程目标、教材体系,还需要将单元人文主题、语文要素跟单元学习的现实需求、生活价值、学习难度相融通。比如,“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第三学段“阅读与鉴赏”的目标之一,统编教材进行了循序渐进的编排。其中,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舐犊情深”为人文主题,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本单元围绕“场景、细节描写中蕴含着感情”,综合分析课程目标、教材编排体系、单元语文要素、单元教材特点、单元学习的现实价值、学习难度等,可以确定学生通过本单元学习需要理解的、能迁移运用的单元大概念以及可实施、可评价的单元核心目标(如表1)。
从表1的梳理中,可以提炼出两点。一是单元大概念与单元核心目标的关系:单元核心目标是对学生理解和迁移运用单元大概念预期结果的描述,侧重于“知道”“理解”之后的“运用”,也就是能“做”什么。二是先提取单元大概念再确定单元核心目标的好处:使单元核心目标有更加明确的现实意义与价值,使语文学习更好地为学生的生活、听说读写活动和文学活动奠基,也使单元教学真正实现素养导向。
二、确定两大依托:表现性任务与评价量表
如何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是否建构了单元大概念,是否达成了单元核心目标,是否实现了素养的提升呢?跟阶段性评价相比,课堂过程性评价的理念是“教学即评价”,也就是说,评价贯穿并嵌入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中“教—学—评”一体化的落实,可以依托表现性任务跟评价量表。
(一)依托表现性任务
素养是在真实性问题情境中通过解决问题形成和发展的,对素养形成的评价更多地需要通过根植于情境的“表现性任务”。表现性任务既是学习任务,也是评价任务。
关于学习任务,2022年版课标有诸多表述。如课程理念中提示“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课程内容部分提示“设计语文学习任务,要围绕特定学习主题,确定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语文实践活动”;等等。
2022年版课标提示了学习任务的挑战性、情境性、结构化,这也是高品质表现性任务的三大要素。除此之外,高品质的表现性任务还应具备与核心目标相匹配、有明确的学习结果表现的提示或支架。对于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可以设计以下表现性任务(如表2),引导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建构单元大概念,达成核心目标。
在课堂现场,依托表现性任务开展过程性评价有两个要点。
1.表现即证据——全面收集学习表现信息
“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上,表现性任务承担着收集核心目标达成证据的重任。依托表现性任务开展课堂过程性评价,重点不在于给学生一个评价的等级,而在于让学习结果表现出来,而且结果表现(即证据)越充分,对于目标达成程度的评估就越准确。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容易以偏概全,
以个别高学力或者低学力学生的学习表现信息来代表全班学生,这样的做法显然是不科学也不公平的。
在“教—学—评”一体化的课堂上,需要收集的是班级中各个层级学生代表性的学习表现信息。一堂课40分钟,重点板块的学习一般是15分钟左右,收集学习表现信息的时间也就10分钟不到,这对于教师也是一大挑战。首先,心中有预期,在设计表现性任务的时候,就形成对不同层级学生学习表现的预估,这样在观察收集证据时才能更迅速、敏锐;其次,手中有技术,信息技术除了记录结果,在记录过程方面也有特别大的优势。当然,收集学习表现信息的主体除了教师,还有学生——个体、小组可以主动提供证明学习成果的证据。
2.展示即评价——充分利用学习表现信息
课堂评价多为学习性评价。学习性评价是为了促进学习而开展的。表现性任务让学习有了丰富的表现与成果,在接下来的交流与展示中,就要充分利用学习表现信息来促进学习的反馈。
首先,要让学生带着“把我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的心理来安心、安全地互动。其次,要灵活运用各种合作(交互)技能来有技巧地互动。如此在课堂交流展示中呈现生与生、组与组之间的倾听、追问、应答、比较、统整、串联、争辩等等。在充分的展示交流中内嵌评价,让学生知道当前自己的表现跟优秀的表现差距在哪里,从而达到利用学习表现信息的反馈来促进学习的目的。
上例中,任务三的第一项学习活动“我看巴迪的父母之爱”,设计的亮点在于将口语交际与课文阅读相结合,将文本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联系,将文中巴迪父母表达爱的方式作为表达观点的材料。图1中的学习支架可以帮助学生提取关键细节,并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
不同能力水平、不同生活经历的学生提取的关键词会有差异,由此形成的对巴迪父母之爱的看法也会有差异。这些差异是真实的,也是开展课堂过程性评价的宝贵资源。小组内、小组间相互阅读倾听、相互比照借鉴,进而促进个体自我反思。而学习支架中的针对性设计(如图1中设计的“小组同学的看法给我的启发”“其他小组的看法给我的启发”)则能让个体的反思更自觉,也更有方向。
(二)依托评价量表
2022年版课标在“课堂教学评价建议”部分指出,“在小组合作、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应提前设计评价量表、告知评价标准,引导学生合理使用评价工具,形成评价结果”。是不是每一次的小组合作、汇报展示都要设计评价量表呢?显然不是的。课堂评价要简便易行,太多的评价量表会让语文学习失去灵性和情趣。
在结构化的单元表现性任务中,一般会有一两项任务要展示单元学习的最终成果,最终成果可以依托评价量表实施评价。比如上例具有内在关联的几项表现性任务中,可以代表单元学习最终成果的是最后一项“‘我的心声对您诉”。因为完成这个任务,要迁移运用本单元课文阅读中学到的用场景、细节表达感情的方法,以及口语交际中学到的用合适的材料表达看法的方法,等等。这项学习任务需要设计评价量表来评价,其他几项则可以不借助评价量表。
依托评价量表开展课堂过程性评价,在实施中应把握以下两个要点。
1.师生共同开发——明晰成功标准
课堂评价最大的潜在价值是让学生作为完整的主体参与评价的过程。教师与学生一起开发评价量表,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使学习朝着明确的方向前进,从而促进他们更好地表现,也能让学生一开始就拥有获得成功的信心,还能更有效地诊断学生的优势和不足,发展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可以在单元学习过程中逐步完善评价量表。也可以在任务实施之初,出示“高质量的作品”与“低水平的作品”,师生一起分析“高质量的作品”的关键特征,再将这些特征转化成评价维度与标准。比如上例中“‘我的心声对您诉”的评价量表,师生可以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共同开发,逐步完善。每个阶段的学习完成之后,想想本阶段的学习对本次习作有什么启发,可以确定(补充)怎样的评价指标(成功标准)。这样,学生在着手撰写本单元习作的时候,心中已经有了四条成功标准(如表3),并以此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
在设计评价量表时,确定评价维度与成功标准后,教师常常会为分层级描述表现水平而烦恼。一方面是因为语言往往比较程式化,不足以准确表述质量的层级;另一方面是因为小学生一般没有耐心阅读每个维度的等级表现,程式化的层级表述对他们的指导意义也不大。基于这样的现实,可以开发简化版的评价量表,重点设计评价维度跟成功标准,表现水平则用小学生喜欢且简便易行的争星数、画笑脸哭脸、画大拇指等来表示。若是有必要,高年级的评价量表可以分层级描述表现水平。
2.依标多元评价——促进自我反思
评价量表在判断学生素养水平的同时,也是反馈的工具、学习的支架。依托评价量表进行评价,最终要实现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反思。
一是多元主体互动。评价量表的使用者除了教师、学生,也可以是其他受众。二是结果反馈具体。最终的评价结果反馈是有针对性的,也是具体的、描述性的。三是对标素养反思。学生不仅要反思当前的成果跟成功标准的差距,如何缩短这个差距,还要进一步反思本单元的学习对今后的作用等。教师则需要对全班学生的最终成果作出系统分析,成为积极的反思者与课堂教学改进的决策者。
上例中,依据评价量表对学生最终的习作成果进行评价,倾诉的对象也是非常合适的评价者;倾诉对象的回应(倾诉对象后续的行为改变)是对学习成果质量的多元反馈;学生自己的评价与反思更是对单元大概念理解程度的生动描述。
总之,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评”一体化设计与实施,以“单元大概念(单元核心目标)”为向导,以“表现性任务”与“评价量表”为依托,变“目标—教学—评价”为“目标—评价—教学”,力求实现课堂评价“在教学中”且“为了教学”。
参考文献:
[1]中華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2]刘徽.大概念教学:素养导向的单元整体设计[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22.
[3]周文叶.中小学表现性评价的理论与技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浙江省舟山市岱山县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3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