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实施路径研究

2022-05-30杨振博刘文评

黑龙江科学 2022年9期
关键词:模拟机专业课程飞机

杨振博,刘文评,刘 超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飞机维修工程学院,广州 510403)

1 课程思政和信息化改革进程现状及问题分析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作用,着力将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融入、贯穿、嵌入课程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三全育人”。教师特别是专业课程教师要努力做到时时不忘思政育人,处处体现思政育人,课课融入思政育人,事事做到思政育人[1-3]。飞机构造基础是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主要介绍飞机结构、燃油系统、起落架系统、液压系统、飞行操纵系统等各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飞机各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在飞机维修和维护过程中保证维修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4]。但是飞机各系统的知识点晦涩难懂,当前信息化教学模式比较落后,无法有效解决教学重难点,导致学生对专业课程内容无法掌握,思政元素与专业课无法有效结合致使学生无法从课程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

目前,课程思政协同信息化改革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不足,思政教育与行业、企业相脱离。在我国高校教育中,思政教育仅局限于思政理论课上,专业课中很少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造成思政教育脱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通道单一,无法在专业课中塑造学生的工匠精神。思政课堂的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无法将思政内容与行业、企业相关联,不能有效提升学生对航空安全的责任感、行业的认同感。缺乏民航维修案例的导入,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信息化程度不足、学习体验感较差。信息化资源较贫乏,教学策略单一,无法引导学生融入教学情境,降低了课堂教学效率。第三,未将信息化改革和课程思政改革有效结合。

2 课程思政多维度协同信息化改革措施

在课程思政协同信息化改革过程中,教学资源是基础、教师是重点、制度是保障,应多维度协同改革,并建立相关评价体系作为衡量改革效果的检验石。

2.1 基于信息化教学平台建立可持续性思政元素教学资源库

疫情期间的网络课程实践表明,网络课程已不再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其重要性已经逐渐趋同于面授教学。飞机构造基础作为一门典型的专业课程,已经在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资源库,包括PPT、微课、教学动画等资源,且每年都会进行更新和完善,但是现有资源只是对课本知识点的阐述,缺少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塑造。

为了适应课程思政理念,达到全方位育人的目的,应形成一套包含思政元素的可持续性资源更新方法:以教师为指引,教师首先上传飞机构造基础课程中的典型知识点和由于人为失误导致的安全事件案例,然后提出问题,以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人为失误产生的原因以及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如何防止此类不安全事件的再次发生。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己查找相关案例,并上传至资源库,逐渐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引导的可持续性资源更新方式,为资源库提供更多体现课程思政元素的资料,如图1所示。

图1 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建设Fig.1 Construction of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resource bank

2.2 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

飞机构造基础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综合搭载以下三种信息化教学手段开展教学。

2.2.1 模拟机技术

飞机维修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为了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学校购置了B737NG飞机和A320飞机的模拟机系统,有效解决了机坪飞机数量少与学生多之间的矛盾。教师在教授完每个系统后,可让学生在模拟机上进行相关操作,以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学习了飞机燃油系统后,就可以引导学生利用模拟机进行加油和抽油操作。在使用模拟机的过程中,强调让每个学生严格按照手册实施操作,避免遗忘某个步骤造成安全隐患。又比如,在加油过程中,按照手册要求要保证不能有火源、不能给飞机充氧气、不能开高频天线等,以免造成火灾。借助模拟机的使用过程,培养学生按照手册工作的良好习惯,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的相互融合。

2.2.2 VR技术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缩写为VR),又称灵境技术,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项全新的实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囊括计算机、电子信息、仿真技术,其基本实现方式是计算机模拟虚拟环境从而给人以环境沉浸感,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解决了多媒体演示不够形象具体、没有沉浸感、缺乏互动体验、无法进行自主学习等缺点。VR技术的应用使学生可以沉浸在三维的虚拟现实中,模拟某个部件没有正确安装可能导致的事故,以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例如,可以模拟螺栓没有打力矩导致的脱落、管路没有拧紧导致的漏油,某个部件的脱落砸到脚面,使学生养成穿劳保鞋的习惯。从课程学习中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和安全意识,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和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

2.2.3 大数据技术

通过大数据对国内外近50年来的航空事故进行分析,统计航空事故发生的原因,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哪些行为可能导致哪类事故的发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2.3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破解教学重难点

融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学目标,运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课堂参与度,利用视频、图片、动画等资源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破解教学重难点。例如,模拟飞机过站时间比较紧急的场景,给定学生检查飞机的任务,各小组讨论在时间比较紧急的情况下能否可以人为忽略一些检查项目以达到节省时间的目的,这样做可能会导致哪些严重后果,以严重后果为警示,让学生领悟不管客观环境如何艰苦也不能降低安全标准,提升自身的职业道德,有效将思政元素和专业课程相融合。

2.4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以学生评教为基础,督导评课为指导,同行听课为督促,有效考核课程思政协同信息化改革效果。制作调查问卷,量化德育效果和信息化改革效果指标,以评价为导向促进教师通过学习相关思政理论、信息化改革著作、参加相关培训和比赛加深对思政协同信息化改革的理解,提升育人意识和能力,落实信息化改革实施。及时更新和补充教学内容,使教学具备时效性,对标民航业对于安全的高标准高要求,以飞机事故和人为因素为线索,突出工匠精神、民航精神和行业企业文化实现价值引领,培育学生责任意识、法律意识、环保意识、辩证思维、道德感和使命感,进行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5-6]。

3 结语

以飞机构造基础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理念和信息化改革有机融合,精准应用于民航业,推进信息化改革、职业素质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以职业需求为导向,有重点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为民航业培育有理想、有担当、有道德、有素质的民航人。在民航类大学中大力弘扬和践行当代民航精神,以“敬畏生命、敬畏规章、敬畏职责”为内核,切实增强敬畏意识,不断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为全力确保民航安全运行做保障。

猜你喜欢

模拟机专业课程飞机
汽车类专业课程混合式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
飞机失踪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民用飞机飞行模拟机数据包试飞任务优化结合方法研究
高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高等学校计算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以汇编语言与接口技术课程为例
“拼座飞机”迎风飞扬
美空军要造歼-20高仿模拟机
应用道路模拟机进行整车强化坏路试验研究
乘坐飞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