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
——以阳光学院为例
2022-05-30畅宁宁
畅宁宁
(阳光学院,福州 350015)
新工科建设是我国应对此形势作出的重要举措,2017年陆续形成的“复旦共识[1]”“天大计划”“北京指南”为高等工程教育绘制了发展蓝图。在教育部2018年发布的612个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土木、建筑类项目群包括了35个项目[2],工程管理专业的升级改造成为新工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作为经济支柱性产业的建筑业在新经济形势下顺势发展,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技术促进了建筑信息技术、智能建造、智慧建筑群的产生,使建筑业朝着建筑工业化、智能化、数字化、全寿命周期化的方向发展,厚基础、宽视野、高素质的创新型卓越工程师2.0已成为时代所需。建筑行业的变革对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传统工程管理专业中增添何种元素使其满足新经济的发展需求和实现专业升级值得深思。
1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站在未来发展的视角、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为国家战略服务是新工科建设对高等工程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应结合新经济的需求、高等工程教育新要求及学校特色对原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升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1 知识储备目标
多学科交融是新工科建设的特点之一[3]。尽管工程管理是集技术、经济、管理、法规于一体的综合性专业,但大数据分析、人文知识、工业化生产等知识领域和技能也是建筑业未来发展所需,应在原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的基础上增添创意创新、数据分析、风险管控、自然科学等知识,使工程人既懂建造原理和经济法律,又具有人文积累和创意想法,实现学有所专。
厚基础、宽知识是知识目标的第一层涵义,知识储备的根本目的是用知识改变现状,实现1+1>2。教育理念应从知识本位上升至知识创造,在储备知识的同时探索知识之间的联系及背后的深意,建立学科知识体系,实现多专多通。例如,用数据分析、自然人文、房屋建造等知识分析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风险因素。
1.2 综合素质目标
人才是通往未来建筑业的桥梁,新工科建设要求工程人的培养理念应从成人变为成才,强调未来卓越工程师应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综合素质目标是指在吃苦耐劳、勤奋踏实、求实协作的老工匠精神中增添诚信服务意识、节能环保意识、开拓创新等职业道德,对“红旗渠”等老工匠精神赋予新的时代意义,为工程人才的茁壮成长稳定根基。
1.3 创新能力目标
工程人的创新能力目标具体表现在通过积累的多学科知识从独特的视角发现工程项目的新问题,运用精湛的专业技术并借助新技术提出新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创造性地解决工程问题,使工程取得创新性的成效。高等工程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素质,为学生提供创新实践平台。创新思维以跨学科的、丰富的知识积累为基础;创新意识应渗透于专业教育的各环节,实现专创融合,培养专业创新意识;创新实践是创新能力目标实现的“最后一公里”,创新实践体系的完善和平台的建立有助于学生全面把握创新技能,具备引领未来的基本素质。
1.4 操作技能目标
智能建造、智慧城市、大工程的发展不仅需要工程师具备制图绘图能力、建造施工技能、组织管理能力,还需要掌握绿色施工技术、装配式建筑技术、BIM技术、大数据分析技能、3D打印等现代施工方法和软件的操作技能,在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同时探索用新方法实现新的工程目标。操作技能目标是在原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增添现代管理新技术操作能力目标和工程建造新技术目标,旨在为工程建设探索新方法,引领未来建筑行业发展新趋势。
2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设计
实现宽知识、高素质、会创新、强技术的人才培养目标需从顶层设计开始形成自上而下统一有序的改革理念,如图1所示。
图1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Fig.1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ngineering
3 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改革路径
3.1 优化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包含多门学科
以需求为导向、以多学科交融为宗旨、以实现培养目标为目的反向设计培养方案。要兼顾理论与实践、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跨学科融合应以行业实际需求和学生个性培养为核心,实现学我所爱、学有所用、学知其原,避免过度增加学习压力的同时实现因材施教、学有所成。
首先,在总学分不变的前提下调整学分分配,增加跨学科教育模块(计算机、文学、艺术、设计、法律等专业),重视通识教育模块(拓宽视野)和创新教育模块(培养创新思维)建设;合理分配必修课与选修课,使学生既可根据兴趣选修擅长的跨学科知识,又能掌握专业人士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例如,阳光学院实施学分替换政策,学生可通过选修自己所擅长学科的学分来替换短板学科的不理想学分;聘请计算机专业教师为工程管理专业学生教授电路模拟、数据分析等课程,同时请优秀教师为商学院学生教授房屋建筑学课程;开设“3+1”培养模式,大三上学期,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企业面试,通过之后可在大四进入企业接受校企导师的一对一培养,有效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其次,应注重专业教育与创新教育的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增加实践教学和创新教育的学分分配。大一大二时期,通过创意创新类课程建立创新思维。大三时期,与专业课相结合,开设创意创新实践—工程造价、创意创新实践—房屋结构设计等课程,通过专业课程渗透培养创新意识,训练创新思维。要结合专业课程和综合素质培养目标来设计实践教学,以真实的工程项目为载体进行对应主题的课程设计或实验,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程度和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为创新意识提供实践机会。
最后,重视对学生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在相关课程中增添国际工程管理理论和案例分析教学环节,聘请专家进入校园开展讲座,邀请双聘博士、海归博士结合自身经历为师生进行国际工程案例分享。
3.2 改革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
在教学方式改革中,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现代教学技术为支撑、以建立学科思维和提高专业修养为重点的教学理念,借助现代科技实现对学生的多元化培养,实现从知识本位到知识创造的转变。
首先,教师从学科的教学目标出发反向设计教学过程,利用慕课等互联网资源搜寻优秀的教学内容,将具有代表性的国际工程案例和学科前沿知识引入课堂,同时注重相关学科之间的知识交融性,利用线上教学平台共享教育资源。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习通、雨课堂等教学平台增加互动交流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对所学有所思,建立学科思维;与案例式、项目讨论式等教学方式相结合,通过翻转课堂实现对教学内容的“换配方”;利用线上虚拟仿真实验室模拟工程案例,设立项目质量管理环节,解决管理类课程内容抽象的问题[4]。
最后,授课过程应重视对专业课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从考试的诚信到生活中的信守诺言至职业中的保守行业机密、诚信服务,从现在至未来由浅入深,兼顾“教书”与“育人”。
3.3 完善实践教学,实现工匠精神现代化
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是新工科建设的新理念,也是高等教育的新重点。在创新实践模块时,首先,应建立完善的双创-实践-竞技实践教学平台,并强化三者之间的联系,形成相互促进的螺旋式上升模式。其次,使其形式多样化,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特长都有发挥的空间。最后,注重对教学团队实践指导能力的培训,提高学生对创新实践教学的兴趣和重视度。
校内实验室、竞技比赛、乡村振兴项目等均是创新实践能力的重要孵化基地和平台,应完善各环节的制度,丰富其形式,注重与理论课程之间的联系。例如,通过“三下乡”活动使学生明白生活的艰辛和职业的重要性,提升其使命感和责任感;带着“三下乡”成果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计划,参加建筑设计技能大赛。
双创平台可以利用名师工作室和“两化项目”使企业走进课堂,加强各专业间的融合,使计算机、文科、艺术等共同碰撞出工程创意火花。实践平台可利用校企合作单位、乡村振兴计划等实现学校与社会的接轨。竞技平台应丰富其形式、规范其制度、扩大其受众面,鼓励不同专业共同参与,紧扣专业建设,结合技能需求,如阳光学院的建筑技能竞技大赛,形式多样,赛制公平公正并衔接相应课程,对接全国大学生竞技大赛。在培养创新实践能力的同时,重视工程伦理精神的渗透,为工匠精神增添创新精神、实践精神和伦理精神,赋予其现代韵味。
3.4 重视评教结合,实现育人效果质的提升
评教结合、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是优化培养模式和提高育人效果的重要手段,应建立完整的评教体系和公平合理的考核制度,形成从校级层面到二级学院再到教师终至学生的评教与评学结合体系,渗透至培养模式的各环节,持续改进培养模式。
评学应改变以期末考试定终局的传统模式,注重对学习过程和综合素质的评价,出勤、互动次数、想法新颖性、作业质量、学习主动性等均是过程考核的因素,可利用互联网技术记录过程表现,导出统计结果,将其作为总成绩的一部分,实现考核因素和结果的公开,提高学生下阶段的学习兴趣,以评促学。
评教包括对教师教学效果、实践指导、竞赛指导、科研能力的评价和教学体系(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内容)的评价及各层级教学管理工作的评价。全方位的教师教学评价可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激发教师科研热情和对教学方式进行探索的欲望,实现科研促教、以评促教;教学体系的评价有助于根据教学效果和产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教学管理工作评价是检验考核制度的合理性和保证培养模式不断改进的有效途径。
4 结语
要从行业发展需求出发设计培养目标,以个性化发展和多学科知识背景为宗旨优化课程体系,借助现代教学工具翻转课堂,提高教学效果,完善创新实践平台,建立持续改进的评教体系,优化升级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这样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新工科人才,实现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的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