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标准建设刍议
2022-05-30邱晖
邱 晖
(哈尔滨学院 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86)
应用型高校的商科专业应立足自身办学定位,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由一系列教学文件所组成的,这些教学文件明确了课程的目标、内容、组织和评价,成为了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基本依据。就当前情况来看,发端于著名教育学家泰勒的以目标—内容—组织—评价为核心的课程开发范式仍然是各高校编制课程标准的文本结构基础,本研究基于该范式探讨新时代商科课程标准的构建。
1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教学目标的生成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在生成课程目标时,要综合考虑社会需求、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学科特点及学生成长发展的需要,通过设置知识、技能、情感和过程四个维度的目标令学生认识商科的“美”,掌握商科的“用”,铸就商科的“魂”。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目标的文本逻辑如图1所示。
图1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目标设置的逻辑结构图Fig.1 Building-block of the logic of business course target setting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在制订课程目标时,应在面向社会需求的职业性和面向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的成长性之间取得平衡。应用型商科人才的培养必须植根于现实的商务环境需求,课程的目标应明确指向职业思维方式与行为模式的形成、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以商业伦理道德为核心的基本价值观的培育。课程目标可以从知识、技能、情感和过程四个维度来分别进行表达。从知识维度看,学生应了解商科课程背后的学科思想,厘清课程的逻辑架构,掌握经济分析和管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对于每一个知识点,能明确其在思想体系、逻辑体系和方法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了解商科知识形成的过程,亲历探究知识的过程,实现对书本知识的必要掌握。从技能维度看,学生应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运用所学的商科知识分析现实中的经济现象,针对某些实际问题提出解决思路,能够从事简单的深度理论研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学习。从情感维度看,在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文化自信,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学生情感的升华,使其逐步成长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商科类课程在进行课程目标的设计时,要注重知识、能力、情感和过程四个维度目标之间的协调和统整,更加注重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分析、评价、创造,帮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除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之外,商科课程目标中还需将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及创新能力纳入课程目标体系。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教学目标构建最终的落脚点应该是应用素质潜能的开发。
商科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呈现智商与情商并重、理论与技能协同、职业能力与个人成长同步的特点,商科课程的目标设置应从社会需求和个体成长出发,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形成。通过对在校学生、毕业生、用人单位、专家、同类高校等主体的调研,明确课程定位,设置课程要求,由课程负责人带领整个课程教学团队一起对课程目标进行精心设计。
2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教学内容的设置
对于商科的教学而言,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两个部分,基本内容主要对应知识目标,拓展内容主要对应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在针对基本内容和拓展内容的教与学过程中实现过程目标。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的文本逻辑如图2所示。
图2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图Fig.2 Building-block of the logic of the teaching content of business course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商科具有极强的经世致用的特征,教学内容应该围绕问题来进行设置,这种做法对于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具有显著作用。基本内容是整个教学内容的主体部分,也是一门课程的知识体系,大致相当于教材上既有的内容,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任务就是向学生讲解基本内容。在当前慕课已经得到广泛使用的条件下,学生可以通过慕课实现对基本内容的自主学习,教师通过设置导航型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导航型问题是根据基本内容的逻辑结构进行设置,学生对导航型问题能够回答到何种程度,基本上就反映了其对于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若学生能够完整准确地给出导航型问题的答案,也就意味着知识目标得以实现。在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慕课来获取导航型答案的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术史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课程知识诞生和演变的历程,亲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从而实现与获取知识相关的过程目标。
拓展内容是为了达成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而对教材内容的必要拓展,拓展内容在教材中找不到,需要教师根据需要进行提供。从商科的学科特点出发,拓展内容主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1)社会热点分析。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探讨型问题引导学生对于当下发生的一些与课程理论相关的社会热点现象或事件进行分析,提升学生洞察世界、分析世界、解释世界的能力,实现学以致用;(2)生活实践应用。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应用型问题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日常生活实践之中,实现从理论学习到实践应用的跃迁;(3)理论深度挖掘。教师可以通过设置研究型问题引导学生阅读一些学术论文等资料,实现对某些理论的深度理解,培养学生从事深度研究和写作学术论文的能力。
3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教学组织的设计
为了能够实现课程内容的有序推进并逐步实现教学目标,就需要进行合理有效的课程组织。鉴于课程内容在囊括了拓展内容之后具有多样性、丰富性的特征,仅在课堂上完成教学内容是不可能的,完整的课程组织必须将课前和课后都考虑进来,以问题为引,驱动教学环节的递进。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课程组织的文本逻辑如图3所示。
图3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教学组织的逻辑结构图Fig.3 Building-block of the logic of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of business course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从图3可以看出,一次完整的教学活动包含八个步骤。课前完成前三个步骤:第一步,教师针对基本内容布置导航型问题,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导航型问题通过观看慕课视频等方式完成对于基本内容的自主学习;第二步,教师根据基本内容中所涉及的理论和方法,结合相关的社会热点现象设计并布置探讨型问题,学生在完成基本内容的学习之后,根据教师布置的探讨型问题,通过各种方法查找相关资料,对探讨型问题进行自我思考并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第三步,教师依托探讨型问题布置课堂翻转的任务,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的准备,在成果展示准备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与教师就某些问题展开反复讨论,力求成果达到一定的深度。课中完成中间的三个步骤:第四步,在课堂上,教师要依托导航型问题对基本内容进行梳理,学生通过听课对自学慕课得来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第五步,教师依托导航型问题设置若干课堂讨论,学生则在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这个环节主要是帮助教师在慕课评价系统之外能够在课堂上进一步了解学生对于基本内容的掌握情况及学生活学活用的能力;第六步,教师组织课堂上的翻转活动,学生则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并通过组间的相互质疑将讨论引向深入。课后完成最后两个步骤:第七步,教师布置应用型问题,学生完成应用型问题并提交;第八步,教师布置研究型问题,学生完成研究型问题并交流。
商科课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兼具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在进行教学组织设计时,要遵循以产出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对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的设计重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在上述以八个步骤为主干的教学组织设计中,教师的侧重点应放在四类问题的挖掘与设计、讨论架构的设计、讨论与翻转过程相关的启发与引导,突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总结反馈等环节的作用,将教学方式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共同指向教学目标。
4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教学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考核课程目标的达成度,需要设置完整的课程考核评价体系。鉴于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及教学组织的复杂性,考核评价体系应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相契合,能够基于不同的教学环节实现对相应教学效果的考核,尽量反映不同维度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课程评价的文本逻辑如图4所示。
图4 应用型高校商科课程设置教学评价的逻辑结构图Fig.4 Building-block of the logic of the teaching evaluation of business course of appli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对于教学效果的考核,总体上可以分为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个部分,期末考核一般采用传统试卷的方式,通过一定数量的客观题和主观题来考核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期末考核主要针对的是基本内容,平时对于基本内容的考核可以主要通过慕课来实现。对于拓展内容的考核要放在平时,通过连续式过程考核来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由探讨型问题来驱动的社会热点分析,主要依托学生在翻转课堂上的表现来进行评价,除了教师的评价之外,还可以通过组间互评的方式将学生纳入为评价的主体。针对由应用型问题来驱动的生活实践应用,主要依托课后作业来进行评价,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进行组内互评。针对由研究型问题来驱动的理论深度挖掘,主要依托小论文来进行评价,除了教师评价之外,还可以进行学生自评及组间互评等。学生最终的成绩取决于以上各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权数的设定依据不同课程的特点而定。一个比较显著的趋势是商科课程越来越注重过程考核,期末考核所占的权重逐渐减小。
教学评价的目的不仅在于通过考核来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效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来促进学生从思考方式到行为模式的全方位转变,促成学生真正实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体验。在针对拓展性内容进行考核评价时,教师应注重从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的角度出发,淡化关于对与错的评价,引导学生进行多元化分析,鼓励学生针对同样的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或思路进行探索,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思维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