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建设“在路上”: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2022-05-30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文/ 许 平 杭州市科学技术局
创新是国家命运所系,是发展形势所迫,是世界大势所趋。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3月在福建考察时强调,我们国家进入科技发展第一方阵要靠创新。创新离不开科研人员的潜心探索,而优良的作风学风是科研人员做好科技工作的“生命线”,诚实守信是科研人员最基础、最重要的品质。
诚信建设工作内涵
2020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对科学家精神进行了专门论述,“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作为新时代科学家精神的核心内涵已深入人心。近两年,科技界作风学风建设、科研诚信、科技伦理渐成热点,颇受关注。
科研作风学风是科学共同体广泛认可、共同遵循的价值理念和行业行为方式,是一种共识、态度和价值观。科研作风学风直接关系到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
科研诚信是科技人员在科技活动中弘扬科学精神,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恪守科学道德准则,遵循科学共同体公认的行为规范。
科技伦理是科技创新活动中调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在实际工作中,作风学风建设是“干”,科研诚信、科技伦理是“枝”,三者之间相互交叉重叠,各有侧重又互相配合。作风与学风建设相互依存,没有求真务实的作风,就没有联系实际的学风。加强科研诚信道德教育,树立科研诚信底线与红线意识,坚持自律和他律相结合,让广大科研工作者形成恪守科研诚信的观念和习惯,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建立科技活动向善行善的导向机制,共同营造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良好科研环境,既是作风学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科技伦理的坚实基础。把握好三者关系,厘清概念更有利于工作中的执行与实践。
我国科研诚信建设概况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加强科研诚信建设、深化“三评改革”“扩大科研人员自主权”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工作机制、制度规范、教育引导、监督惩戒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着力形成以信任为前提、以诚信为底线、以评价为导向、以监督为保障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生态,为进一步改进作风学风奠定坚实的基础,详见附图《我国科研诚信建设发展脉络图(截至2022年2月)》。
据科技部对2019-2020 年我国科研作风学风建设状况监测结果显示,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已成为科技界的共识,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对科研作风学风现状和改善情况评价较高,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包括:高校院所学术管理存在短板,在作风学风相关教育、不端行为惩戒、学术民主等方面还需改善;科技类社团在制定本领域自律公约和职业道德准则等方面不到位;项目评审中“打招呼”等现象仍然存在;科研人员的科研诚信意识仍需加强等。
一分政策九分落实。加强科研作风学风建设,需要政府、高校科研机构、科学共同体、科技人员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自律监督、携手维护,砥砺前行,作风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杭州科研诚信建设措施与成效
早在2002 年,杭州市委第九次党代会就首次提出:“把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作为增强全市综合竞争力,‘构筑大都市,建设新天堂’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这标志着杭州坚定而有力地迈出了建设社会信用体系的步伐。
2017 年,杭州成为全国首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杭州市科学技术局结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求,积极推进与科技创新规律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制度建设促进科技信用管理,服务好科技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强化政策支持,为科研诚信提供支撑点
制定出台规范性文件《杭州市科研诚信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国家、省、市对科技监督与诚信工作的新规范和新要求,积极做好贯彻落实和衔接工作,优化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对现行科技政策进行全面调整。要求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和管理制度中,需明确具体诚信要求,加强科研诚信全流程管理。结合政府数字化转型,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引入信用管理理念,把信用承诺、信用预警嵌入科技活动全过程,对审批流程进行再造。
✿强化过程监督,为提高科技管理效能助力
在科技活动中积极推广科研诚信信息的全流程应用。
一是加强科研诚信审核。按照诚信监督“全流程、全业务、全覆盖”的要求,要求省市科技活动形式审查环节全覆盖,突出科研诚信审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对具有不良信息记录的申报单位加强审核和监管。关注信用核查“时间差”问题,对审查时间跨度较大的项目,提出二次核查要求。在项目申请期间、正式立项或资金下拨前进行至少两次信用核查,发现有新增的重大违法事件,应立即上报并采取取消资格或止付资金的措施。
二是全面落实科研承诺制度。“科技云服务平台”的科技项目(活动)申报承诺全覆盖,在申报页面中嵌入科研诚信承诺书的内容,要求申报单位明确承诺。所有涉及使用专家评审咨询的活动中,必须落实活动前科研诚信警示告知、诚信承诺书签署等相关程序项目执行,专家库管理等注重诚信信息采集应用。
✿强化主体责任,开展科研诚信案件调查处理
自2020 年起,杭州对科研企事业单位、科技中介机构、科研人员等科技活动主体,在参与各级财政科研活动过程中存在的剽窃、抄袭他人科研论文,在论文撰写中伪造、篡改研究数据、研究结论,购买、代写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每年开展专项治理并向常态化管理转变,加强高压态势,强化主体责任。科研项目(活动)承诺制全覆盖和立项信用核查全覆盖实施成效显著,目前已实现全年科技项目及活动诚信违规0举报、0案件。
2021 年,杭州市科技局共协助科技部与省科技厅转办有关高校、医疗机构论文涉嫌科研诚信问题线索3 起。在调查处理过程中,严格按照科技部的指示要求,压实学校和医疗机构在科研诚信建设和调查处理中的主体责任,及时约谈相关负责人,加强调查进展的督导。经认真调查核实,已确认科研诚信不端行为2件,排除1件。
✿创新信用服务,“杭信贷”化解企业担保难题
信用激励助力企业解困。为解决疫情期间全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杭州市科技局联合杭州高科技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科技型中小微企业量身打造专属金融方案,切实帮助杭州市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突破创业瓶颈、提高信用能力,改善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杭信贷”通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担保+银行融资”的方式为中小微外贸企业提供信用贸易融资,解决外贸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难题。2020 年8 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复制或扩大“信保+担保”的融资模式,这既是国家对“杭信贷”融资模式创新的高度认可,也是杭州智慧、杭州方案的有力体现。
杭州诚信建设的未来方向
加强国家、省科研信用法规政策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科研诚信的部署要求,增强全社会科研信用意识,压实各方科研诚信建设的主体责任,消除侥幸心理和纠正不正确观点。进一步规范科研诚信信息管理,助力“三评”改革,营造诚实守信的科技创新环境。
聚焦优化创新生态,着力加强科研诚信宣传教育和培训。大力宣传科研诚信和科学家精神典范榜样,引导科研人员和高校院所、重点行业树立恪守道德、严谨求实的学术品格,配合教育、卫健系统做好对高校医卫领域的论文诚信问题专项治理,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
赋能政府数字化转型的“科技大脑”为基础平台,谋划建设“天堂E 创”多跨应用场景,推进“数字治理、科技变革”。编制《杭州市“天堂E 创”科研诚信模块建设工作方案》,全面开启科研诚信信息系统建设,构建全市科研诚信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全市区县市科研活动诚信信息“一张网”,共享通办。通过建立管理和服务一体化平台,将服务数据转化为管理数据。建立线上评价体系,通过建立数据模型,实现管理和服务的融合,推进科研诚信成果在全市科研活动的创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