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小组积分制激发小学中高段学生的成长动力

2022-05-30陈显莉

中小学班主任 2022年9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

陈显莉

[摘要] 小组积分制作为一种良性合作与竞争的班级管理方式,能增强学生团队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撬动学生成长动力。全班共同制定班级约定并合理组建小组是小组积分制运用的前提和保障,结合班级约定明确小组积分制的加减分内容和标准,共商激励机制,通过不同的方式共同解决小组积分制运用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是小组积分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运用的重要策略。

[关键词] 小组积分制;成长动力;班级管理

成长动力是指促进学生发展的推动力量。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自制力比较有限,需要外驱力和内动力共同作用来撬动他们的成长动力,小组积分制就是一种不错的方式。

小组积分制是在组建班级学习小组的基础上,按照预先制定的评分方式和细则,对小组成员在班级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记录并定期评比,以此来进行班级管理的方式。小学中高段的学生有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一部分学生需要一定的外力约束,加上小学生好胜心较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小组积分制这种合作与良性竞争方式,以小组为单位来进行学生日常表现的评比、激励和管理,是一种比较高效的管理方法。

一、小组积分制在小学中高段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1.不断增强学生团队意识

小组积分制以小组每周所得总分和进步较大这两项作为评价指标,所以小组每个成员的表现都至关重要。为了能在评比中脱颖而出,组内能力较强的孩子除了做好自己,还会主动关心、帮助小组里需要帮助的其他同学,而绝大多数需要帮助的同学为了小组荣誉或者迫于小组压力,也不会过于懈怠。当然,在这个過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某些小组成员间由于严重扣分被责怪而引发的情绪问题,但只要老师注意及时引导解决,既可以进一步提升团队意识,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冲突问题的能力。

2.逐渐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自我管理是高水平的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在常规的班级管理中,更多的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要求学生可以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学生听得多了反而没起到应有的效果。但小组积分制的管理方式让学生在班级约定的约束下,在同伴提醒、帮助的氛围中,自我管理能力明显增强。

3.促进班级在合作和良性竞争中向上发展

传统的班级管理主要依靠老师和班干部,所以班级能否良好运作主要取决于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管理能力。但在小组积分制里,老师的主要任务是营造积极向上的班风,规范小组积分制的良性竞争,一起解决偶然发生的组内矛盾,让班级一直处于良好的状态之中。

小组积分制通过班级管理中的良性合作与竞争,让学生学会如何在团队中更好地规范自身在校行为,学会如何自我学习和向他人学习,学会如何在竞争中成长。

二、小组积分制在小学中高段班级管理中的

前提和保障

1.科学合理地组建小组是小组积分制优化运用的基本前提

班级学生在性格、学习以及其他能力方面有较大的个体差异,为了让学习小组尽可能地反映出班级的平均水平,保证各个小组在定期评比中能有持续的动力,科学合理地组建整体水平大体相当的小组非常重要。

首先,考虑性别搭配,男女混编。小学阶段的男生、女生在性格和思维能力上有较大差异,男女混编有利于较好地互补。其次,考虑性格、基本能力匹配。为了让每个小组都有一两个综合能力较强的孩子来统领,可以在组建小组时选出班级中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当组长,能力次之的当副组长。第三,组建小组时给学生一定的自主选择权。

为了能在定期的小组评比中获胜,绝大多数孩子都希望和能干的孩子分在同一个组,这就让最需要帮助和提升的那部分学生略显尴尬,但如果老师直接指定这部分学生归属于某个组的话,必然让组长或多或少产生抵触情绪。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让组长、副组长和其他同学互相选择组员,也就是双选,没有达成双选意向的极个别孩子再由老师指派小组。这样的方式既增加了组长、组员的小组归属感,提高了主动性,也可以给相互选择失败的极个别孩子一种无形的压力,更有利于开展工作。

2.全班共商的班级约定风气是小组积分制良性运作的重要保障

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民主的班级氛围及全班共同商量拟定的班级约定是小组积分制在班级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积极向上的班级风气、民主的班级氛围不是短期形成的,需要班主任在低段班级管理中逐渐落实。

全班同学共同参与制定班级约定。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自己举手表决同意的约定都更容易接受并遵守。我的班级一般从三年级开始,全班同学就会一起共同商量拟定班级约定,形成班规。首先,鉴于三年级孩子思维完整性、周密性有限,班主任可以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先拟定大的框架,如学习方面、两操方面、卫生管理方面等。其次,利用班会时间,先进行班级约定重要性的思想引领,小组内再讨论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再次,利用小组汇报,以少数服从多数的方式,把大家认为重要的内容加入到班级约定中。最后,用一个月的时间试行班级约定并微调,打印、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组织大家定期学习。班级约定不是固定不变的,当班级发生一些重大事件时,可以再次集体讨论修订一些细节,如搬进有阳台的教室时,开学第一天大家就阳台使用进行了讨论和约定。

三、小组积分制在小学中高段班级管理中的

运用策略

1.结合班级约定明确小组积分制的加减分内容和标准

(1)明确加减分内容和标准

结合班级约定,明确小组积分制加减分的内容。在小组评比中,加减分的内容和标准既是记录员记录的依据,更是学生明确自己在校行为的依据,所以在内容的确定上最好能有理有据。《班级约定》作为全班集体通过的班级管理细则,用作学生日常表现是否达成的依据很有说服力。具体而言,小组积分制的加减分可以包含学习、纪律、其他三个板块。其中,学习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早读、小组上课等;纪律包括文明休息、自习课纪律、两操表现、迟到早退、午餐纪律等;其他包括清洁卫生、红领巾佩戴、按要求着装、文明休息、助人为乐、校内获奖等。一学期里,加减分的内容大体不变,但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细微地调整。

制定较简单明了的加减分标准。小组积分制一旦使用,记录员每天都会多次记录,为了不让这个工作太过于复杂,也为了保证记录尽量准确客观,小组加减分标准宜简单明了。鉴于此,绝大多数的项目做好了都是加1分,没做到扣1分。重大表扬、获奖视情况加2—5分,严重违纪如故意打架视情况扣2—5分。具体扣多少,可以由班委讨论决定,也可以由全班投票来决定。

(2)设计小组积分制的记录表

为了更好地在小学中高段运用小组积分制,可以设计小组日常表现记录表,用于记录孩子每周在三大板块的表现,便于统计每个小组每周的得分及班级小组排名情况(详见下表)。

为了让同学们一目了然地知道自己小组的动态表现,持续调动学生小组评比的积极性,可以设计表现每个小组每周得分的动态图,用红笔记录每周班级前五的小组,用绿笔记录未进入前五的小组,并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如下图),便于激励小组力争上游,也便于老师掌握各个小组的阶段表现情况。

2.共商小组积分制的记录、反馈和激励策略

小组积分制要想持久、健康地运行,需要有尽量公平客观的记录,还需要有一定的激励机制。

(1)记录要客观。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让组员信任的人作为记录员,记录其他组组员的每周表现。比如,第二组记录第一组,第三组记录第二组,以此类推。记录员的记录可以随时接受他人的检查和监督,以保证是否真实、及时地记录了同学的表现。

(2)反馈要及时。可以每周安排一个固定的时间,由指定的班干部公开统计各个小组的得分,并把前五名的小组合照以及进步最大的三个小组合照张贴在班级指定位置,以资鼓励。

(3)激励要有效。每周固定时间统计小组得分,评出班级得分的小组前五名,将小组照片张贴在教室的“名贤小组展风采”的位置,每周更换。同时,以半学期为单位,名次累积最高的三个小组成员可以集体实现一个小小心愿。与此同时,还可以将小组和个人得分与学校德育处的“贤娃章”相匹配,得到一定积分就可以兑换象征着全校荣誉的“贤娃章”,以激励学生。

3.优选方式共同解决小组积分制运用中的问题

小组积分制运用过程中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是如何有效激发组员的能力和主动性,二是组长过于严苛、组员不服从管理及个别学生因多次表现不好让小组扣分而引发矛盾。

(1)每个孩子都希望自己的能力、优点、付出被看到和肯定,而这种看到和肯定是最能短时间增强孩子动力和主动性的方式。可以通过组内分工的方式,尽可能地发挥孩子在小组中的积极作用。比如,组长统领全组,主管学习;副组长主管小组清洁;一个组员可以做记录员。老师要注意观察并在全班肯定每个孩子的付出和努力,特别是学生微小的进步,以带动全班同学更多地去关注别人的闪光点和进步,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

(2)通过班会共同解决小组积分制中的内部矛盾。小组积分制使用之初,难免会出现组长要求过于严格、组员不服从小组管理,或者组员多次表现不佳导致小组扣分而引发冲突等情况。如果问题比较普遍,可以在班级会议中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集体想办法,共同解决。除了用班级约定进一步约束个别孩子的日常行为外,同学们还提出:对于要求过于严苛的组长,组员可以礼貌地向组长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老师也可以单独和组长沟通。对于后两种情况,可以由其他小组成员写一封情真意切的信,表达大家为了得分做了哪些努力,看到某些成员总是扣分时的心情,以及相信(希望)对方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等。因为办法是大家集思广益想出来的,所以实施起来容易被接纳,效果也不错。

总而言之,小组积分制在班级运用以来,学生有了明显变化:班级的学生会比较自觉地按照学校和班级的要求完成两操、路队等,班级每周都会被评为校“名贤班级”;以前难以解决的清洁问题也迎刃而解;科任老师对班级课堂纪律的评价更高了;学生的作业完成和改错情况也明显提升。学生成长有了动力,班级也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着。

[参考文献]

[1]刘玉琴.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管理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中旬),2020(12).

[2]魏曉莉.小学合作模式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运用价值研究[J].新课程,2020(11).

[3]杨婷.小学积分制在初中阶段班级管理中的实践研究[J].安徽教育科研,2020(07).

[4]上官庆党,刘红朵. 2020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社会科学Ⅱ辑,2020(08).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