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30王延龙
摘 要: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以“形真”“情切”“意远”“理寓其中”等特点和优势,给传统的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适应新课改、新教学理念下的相关要求。文章围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中心,对情境教学模式实施的现状展开分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情境教学优化策略,旨在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
关键词:情境教学;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18-0127-03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18.043
虽然小学语文教学体系中包含的部分比较多,但是阅读教学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能够直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体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关键点。面对语文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师已逐渐意识到教学方式转变的重要性。在这一背景下,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阅读教学模式,以“生动形象、真实情感、包含深刻寓意”等特点,给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活力,能够促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阅读中,从而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达到既定的阅读教学要求。
一、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情境教学法落实现状分析
第一,对情境教学关注度有所提高,但缺乏正确的观念。在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伴随着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教师对其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由于对其理解不够全面、深刻,依然处于自我探索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小学语文教师在落实情境教学时,常常会产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认为其可有可无等想法,无法将其真正、有效地落实到位。
第二,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的方式比较单一。在情境阅读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完成既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可灵活借助图片、音乐、实物、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途径,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情境。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设计阅读情境的时候,存在明显的方式单一的现状,几乎都是采用语言引导这一途径创设情境,也有一些教师会利用多媒体创设图画情境,然而针对其他方面的情境创设途径关注和研究则非常少。正是由于教学情境设计方式比较单一,根本无法很好地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
第三,阅读情境设计存在明显的固化现象。目前,虽然小学语文教师开始尝试将情境教学模式运用到阅读教学中,但是在实际观察中发现,教师在开展情境教学时存在显著的思维固化现象。具体来说,针对写景类文章阅读,教师基本上都是采用景物图片的方式创设情境;针对情感类文章阅读,教师基本上都是借助朗诵来创设情境;针对历史人物类文章阅读,教师基本上都是通过播放电影片段的方式来创设情境。这些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创设方式存在极强的固化现象,久而久之难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1]。
第四,喧宾夺主,形式与内容分离。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在设计阅读情境时,应结合阅读教学目标,依据教材内容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说,良好的阅读情境应该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统一。但是在调查中发现,教师在创设阅读情境的时候,常常将重点集中在表层形式上,并未关注阅读情境中的内容。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小学语文阅读课堂看起来热闹异常,但是却无法取得实质上的教学成效。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教学模式开展路径分析
(一)提升自身素质,驾驭情境阅读教学
情境阅读教学模式对小学语文教师的综合素养要求比较高,教师必须要立足于情境教学的内涵,提升自身的閱读教学素养,以便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情境教学。
首先,加强情境教学理论知识研究。新课程背景下,教师不仅要重视情境教学,还应精准把握情境教学的内涵,并将其与阅读教学很好地融合起来。具体来说,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从传统的阅读教学理念和模式下解放出来,对《语文课程标准》、情境教学理论、学生的学情等进行研究,设计出与小学生学情、兴趣点相契合的阅读情境,使学生在趣味性的阅读情境体验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阅读学习中,最终取得显著的阅读效果。
其次,提升教师自身的综合素养。情境教学中涉及的内容比较多,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要求相对较高。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唯有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满足情境阅读教学的需求。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之余,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专业能力。教师还应在课堂教学之余,积极参与到各种教研交流活动中,在相互借鉴、相互分享的过程中,循序渐进地提升自身的情境阅读教学能力。另外,情境阅读教学模式伴随着新课程改革而出现,与新课程理念相契合。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阅读主体,扮演好自身的引导者角色。
(二)立足文本,寻找情境设置点
情境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手段,与新课改相契合,已经逐渐渗透到教育领域内,成为教师的“左膀右臂”。在具体开展教学时,为了体现情境教学既定的应用价值,教师要努力寻找情境设置点。
首先,围绕激趣点设置情境。教师应以学生的兴趣点为出发点,结合不同的阅读文本,灵活借助图片、视频、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针对性强的情境,以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在设置阅读教学情境时,教师应结合文本的体裁、语言风格和情感氛围等确定激趣点。针对记叙类的阅读文本来说,可以以文章中吸引人的场景、结局等作为切入点,给学生创设趣味性的阅读情境;针对童话、寓言类文章,可借助角色扮演、动画视频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针对散文来说,可以以散文的“美”作为切入点,借助多媒体手段努力给学生创设一个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情境,促使学生在视听盛宴中,感悟文章中蕴含的意境美,最大限度提升阅读学习效果。
其次,针对重难点创设阅读情境。在具体的阅读教学中,文本中的重难点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文章的重难点也是学生阅读学习中面临的困惑点。因此,教师应以阅读文本中的重难点为出发点,借助多种手段创设阅读情境,促使学生通过特定的情感体验,理解文章的重难点。
再次,从悟情点出发创设阅读情境。小学语文的阅读文本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并且能够对学生的思想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促使学生理解文本情感并接受其思想态度、价值观,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应围绕文章中蕴含的情感创设情境,促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走进文章的内涵和作者的内心,与其形成强烈的情感共鸣,最终达到预期的阅读教学目标。
最后,把握好迁移点创设阅读情境。由于语文学科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实践性,因此教师在优化阅读教学时,还应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已学的知识和技能进行迁移,最终达到既定的阅读教学目标。基于此,教师在创设阅读情境时应以此为切入点,促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促进原有知识系统化,实现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融合[2]。
(三)以学生为根本,创设阅读情境
阅读教学情境的设置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活跃了课堂氛围,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显著提升了语文阅读教学的效果。教师应根据新课程下的“生本师辅”教学理念,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精心设计与小学生实际情况相适应的阅读教学情境。
一方面,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并未形成独立的、抽象的思维,而且缺乏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教师在设计阅读情境的时候,应根据小学生已有的语文知识水平及现有的生活经验,创设具有生活化的阅读情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在熟悉的情境中,对文章中描写的内容进行感悟,体会到作者在文章中表达的思想情感,最终走进作者的内心。
另一方面,以学生学情为中心,创设阅读情境。基于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学习特点等,是教师创设阅读情境的基础。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阅读情境的时候,应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结合其实际情况设置差异化的阅读情境。具体来说,针对低年级的学生,可选择图片、视频、实物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针对高年级的学生,可通过表演、语言交流等方式创设阅读情境。
(四)多角度设置情境,优化阅读教学效果
为了最大限度地提升情境教学模式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教师还应从多个角度出发,精心设置多元化的阅读情境。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创设生活化阅读教学情境。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面对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时,应立足于语文学科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以此创设阅读情境。这就要求教师在创设生活化阅读情境之前,应对阅读内容进行全面的了解,明确阅读文本的重难点。在此基础上寻找生活中的案例,将其融入阅读教学中,并创设生活化的阅读情境。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对文章内容形成深刻的理解并产生情感共鸣,实现高效的阅读。
第二,实物演示创设情境。创设实物情境是很重要的一种手段,可以强化学生的情境体验,促使学生在实物情境中对语文阅读学习产生强烈的兴趣,并逐渐爱上阅读学习。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优化阅读情境时,还应立足于具体的阅读文本,通过实物展示的方式给学生创设直观的阅读情境,最终促使学生在实物情境的吸引下,理解文章知识内容,并获得阅读感悟。
第三,多媒体创设情境。教育现代化背景下,教师在创设阅读教学情境时,还应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灵活借助多媒体这一途径,选择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并辅以一定的音乐,呈现在学生面前。如此,在直观的阅读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并促使学生在视觉、听觉等多重感官的刺激下,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感悟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
第四,角色扮演情境。基于小学生喜欢表演的天性,为了活跃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更好地开展阅读学习,教师可灵活借助角色扮演情境模式,强化阅读教学效果。具体来说,教师可结合阅读文本的内容,并对其进行适当的改编,带领学生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将阅读文本的内容演绎出来。学生在角色扮演的过程中,往往会对所扮演的人物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在具体的情境中,对文章内容及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等进行深刻的理解和体会,显著提升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第五,创设问题情境。为了契合新课改下的要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从浅层阅读逐渐过渡到深度阅读中。为了达到这一结果,教师应充分发挥问题的价值,借助问题情境这一手段,促使学生在特定的问题情境中思考、探究问题,增强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而要想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唯有结合阅读教学文本精心创设出具有引导性、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教师在设计问题情境的过程中,应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结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认知规律等,确保设计的问题情境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区域相契合,最终保障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第六,创设想象情境。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自己的所闻、思考、联想说出来,最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但是学生在具体的阅读过程中,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在阅读过程中形成的感悟和想法自然不同,想象内容也会不同。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在实施情境阅读教学时,应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给学生营造一个想象的空间,引导学生在想象情境中,变抽象为形象,通过想象进入文章的意境中,品味文章的写作特色等,真正提升学生的阅读学习效果。
(五)树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小学语文情境阅读教学中,为了真正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应构建一套与情境教学相契合的教学评价模式,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价值,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一方面,基于情境阅读的内涵,教师在评价学生阅读学习效果时,不仅要关注阅读学习的过程,还应关注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对中心思想的认知能力、情緒体验、注意力集中情况、思考积极性、阅读兴趣等方面的内容,使得阅读评价更加全面、客观;另一方面,基于情境阅读教学模式的内涵,教师在优化教学评价时,不再束缚于“教师评价学生”的模式下,还应尊重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评价中,指导学生在相互评价、自我评价的过程中,实现自身阅读能力的发展和完善,真正落实小学语文核心素养下的阅读教学要求。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情境教学以其独特的优势和价值,已经在课堂中得到显著的推广。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依然存在诸多问题,致使情境阅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基于此,教师在提升自身素质的基础上,应立足于阅读文本寻找情境设置点,结合小学生实际情况多角度设置阅读情境,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使学生在具体的阅读情境中,语文综合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王玉红.用情境教学点亮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求知导刊,2021(12):36.
[2] 孔燕.探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情境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5):1.
作者简介:王延龙(1981.11— ),男,汉族,甘肃武威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