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护理干预对初产妇产痛和分娩控制感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2022-05-29秦睿彤

中国医药指南 2022年13期
关键词:助产初产妇产程

秦睿彤

(辽宁省健康产业集团抚矿总医院分娩室,辽宁 抚顺 113008)

初产妇缺乏分娩经验,分娩前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明显,增加了产妇疼痛敏感度,从而延长了产程,增加了剖宫产分娩率[1]。虽然当前医疗技术水平大大提升,但是相关的并发症情况仍不可避免,增加了产妇的身心负担[2]。缓解产妇疼痛症状,优化分娩结局,提升产妇分娩治疗是产科医护人员的重要责任和义务。传统待产模式有助于对产妇进行宫缩、胎心、宫口扩张度等指标的监测,也方便医护人员随时掌握产妇产程及接生进度,但持续保持该体位,会让产妇骨盆的可塑性受到制约,骨盆会比较狭窄,造成胎儿分娩阻力增加,也会给产妇带来更大的疼痛及不适感,致使产程被延长。因个人体质有差异,对疼痛的耐受能力也有所不同,许多产妇因不能忍受剧烈疼痛,而被迫选择剖宫产,导致剖宫产在初产妇产程中明显增加,因此,降低产妇恐惧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帮助引导产妇,分散注意力,缓解产妇疼痛症状,促进科学化分娩是助产护理亟需解决的重要内容。所以,为了避免初产妇无指征剖宫产情况,需加强初产妇助产护理,以缩短产程、改善分娩结局[3]。分娩球助产是新兴分娩方式,灵活性高、操作简便、安全有效[4]。自由体位结合产妇情况选择,可提高产妇分娩舒适度、促进宫口扩张,合理缩短产程。孔官妹等[5]研究指出,影响产妇出现疼痛症状的原因有很多,如产妇情绪因素、产程时间因素、子宫收缩力、个人痛阈值等都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通过在产妇分娩过程中,应用新型助产分娩球工具并让产妇处于自由体位,能够显著提高产妇的舒适度,缓解因体位引起的疼痛,可有效提高自然分娩率。庄艳[6]文献报道指出,应用自由体位有助于产妇自然分娩,可以加速产程,降低医疗干预度,并且可以顺应产妇生理及心理需求,极大提高产妇的舒适度。并且,让产妇自由改变体位,可以提高产妇参与分娩过程的积极性。此外,王蕾茜等[7]研究指出,应用音乐、有声读物等分散产妇注意力,可以提高产妇在分娩中的主动参与感,可有效增加产妇分娩参与度,让其有自我把控的感觉,可大幅度减少硬膜外镇痛药物的应用剂量,改善分娩引起疼痛及紧张情绪。分娩球的应用能够有效增加骨盆肌肉伸展幅度,且因为分娩球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应用分娩球辅助产妇活动可以改善体位,帮助产妇保持平衡,有利于产妇提高对自我身体的控制,增强自然分娩的信心。本文就我院初产妇为例,评价分娩球+自由体位护理干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自2020年3~10月,均为单胎妊娠初产妇,总计160例。纳入标准:①患者病历资料完整。②患者或家属签署同意书。③伦理委员会批准。④产妇具备沟通、配合能力。⑤符合初产妇、头位、单胎、足月等条件,同时产检排除巨大儿、畸形儿的可能性。⑥具备自然分娩条件,无自然分娩禁忌证。排除标准:①患者有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②患者丧失配合能力。③患者有心肝肾严重疾病。④多胎、胎位不正、早产儿、巨大儿或有前置胎盘情况。⑤合并妊娠期糖尿病、妊娠高血压及其他严重脏腑疾病不适宜自然分娩者。⑥合并子宫肌瘤、产道畸形疾病者。⑦患者无法有效配合。分组对照护理,两组各80例。对照组初产妇年龄21~33岁,平均(26.50±2.50)岁;孕周38~41周,平均(39.50±0.50)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1例,高中25例,大专及以上34例。观察组初产妇年龄22~35岁,平均(27.20±2.20)岁;孕周38~42周,平均(39.60±0.60)周;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高中26例,大专及以上32例。观察组与对照组初产妇分组资料(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比较,P>0.05,表示两组分组资料均衡可比。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仰卧位方式。初产妇宫口开至3 cm情况下,送入产房,助产士指导产妇仰卧位方式待产,宫口全开后,以膀胱截石位分娩,分娩过程中产妇身边安排1名助产士,监测产妇产程期间生命体征,指导产妇正确分娩技巧。

观察组使用分娩球+自由体位护理干预。(1)健康宣教。产妇办理入院后,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本人及家属进行介绍分娩球及自由体位的具体方法及应用该分娩方式的优点和注意事项,让产妇及家属对即将进行的分娩有所准备,增强其自然分娩信心。对产妇存有疑虑的地方,进行详细的解答,让其充分放心,全力配合,构建和谐的医护、护患关系。并根据产妇自身体质、性格特点、胎儿发育情况等进行适当指导。(2)自由体位。具体措施包括:①坐位。产妇底盘稳固情况下坐于分娩球上左右晃动,进行上下弹坐,以减轻产妇痛感。②站位。分娩球置于床上,指导产妇站在床边,趴于分娩球上。③趴位。指导产妇在床上趴于分娩球上,进行前后左右晃动。④蹲位。指导产妇蹲于墙边,保持身体直立,配合贴于墙头分娩球进行晃动。⑤跪位。跪坐在爬行垫上,将分娩球摆放在胸部正前方,双手环抱分娩球,将头放置在球体上。在分娩时,可让产妇选择自己舒适的体位,可选择坐姿、站姿及跪姿等,还可让其分娩过程中各姿势切换,以便于缓解分娩疲劳。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初产妇的产痛、分娩结局、分娩控制感以及产程时间。

1.4 评分标准 以疼痛数字(NRS)评分法评估初产妇产痛,总分为0~10分,0分为无痛,10分是最剧烈疼痛。评分越高,产妇疼痛越明显。以分娩控制感(Labour Agentry Scale,LAS)量表评估初产妇分娩控制感[8],该量表为产妇自我根据主观感受填写,用于评估经阴道分娩初产妇在分娩期间的整体控制感,它涵盖29个条目,都从肯定的陈述语句开始,如我感到自信,我感到紧张等。对每一个条目都采用7级评分制,即用1~7分别表示从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7种态度,其中有14个条目采用正向计分,另外15个条目则为负向计分。量表总分为29~203分,总得分越高提示产妇在分娩过程中控制感越好,积极情感多。在分娩1 min、5 min和10 min分别进行Apgar评分,内容包括肤颜色、心率、肌张力、呼吸、弹足底或插鼻反应共5项内容,以0~2级计分,正常8~10分;轻度窒息4~7分;重度窒息0~3分。

1.5 统计学方法 基于统计学软件(SPSS 21.0版本)建模,导入计算160例初产妇护理观察指标。计数型指标分娩方式占比以[n(%)]的形式描述,检验值(χ2)。计量型指标产程时间、产痛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等以(±s)的形式描述,检验值(t)。相同观察指标P<0.05,表示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初产妇组间分娩方式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160例初产妇的分娩方式结果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会阴侧切、阴道助产率接近,P>0.05。见表1。

表1 两组初产妇组间分娩方式对比[n(%)]

2.2 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160例初产妇的产程时间、产痛评分、分娩控制感评分、产后2 h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经统计学计算,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产痛与分娩控制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接近,P>0.05。见表2。

表2 两组初产妇组间相关指标对比(分,±s)

表2 两组初产妇组间相关指标对比(分,±s)

3 讨论

分娩疼痛是产科医护人员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研究指出引起产痛的原因有许多因素参与,当然生理疼痛是重要的原因,产妇焦虑、紧张、恐惧等心理因素、子宫收缩程度、分娩体位等都与疼痛产生有较大关系,许多初产妇放弃自然分娩而改为剖宫产主要原因就是担心分娩时引起的疼痛让自己无法耐受,这也是最近几年剖宫产人数明显升高的根本原因。而初产妇因首次生产,分娩过程中会出现明显的焦虑、紧张、恐惧等情绪,增加了产妇分娩期间的疼痛感,延长了分娩时间,进而增加了无指征剖宫产率[9]。结合产科工作经验,经历产痛的初产产妇中,接近半数的产妇觉得产痛难忍[10]。所以很多初产妇都选择了剖宫产分娩形式[11]。虽然剖宫产分娩成功解决了妊高征等妊娠并发症产妇分娩问题,保护了母婴安全,但是相应的,并发症情况也不可避免地延长了产妇恢复时间[12]。所以,为了预防初产妇无指征情况下进行剖宫产分娩情况,需综合各方因素,改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增加其舒适度,有助于缓解产妇产痛、缩短产程,确保顺利分娩[13]。常用的分娩镇痛方式主要分为药物镇痛及非药物干预,相对而言,药物镇痛效果显著,但容易出现不良反应发生,并且会让产妇对其产生一定依赖性;非药物镇痛方法安全性高,但镇痛效果不佳,且操作繁琐,对医护人员技术水平要求较高,因此,寻求新的镇痛措施,是眼下产科医护人员需要潜心思索的重要难题[14]。传统固定分娩体位主要为仰卧位,该体位既方便医护人员监测产妇宫缩情况,又有利于护理人员监测产妇阴道、胎儿胎位,观察胎心及产程等。但最近几年,许多研究证实,持续仰卧位,会对产妇生理造成较大负担,持久保持同一体位会较大消耗产妇体力,并且出现不适感加强,同时该体位可能增加子宫对腹部的压迫,引起腹主动脉循环障碍,甚至影响胎盘供血,此外,该体位可能限制骨盆具有可塑性的优势,让胎儿分娩时阻力增加,引起疼痛加剧,产妇也会因为疼痛加剧而进一步出现负面情绪加重情况。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根据初产妇情况指导产程自由选择体位,包括坐位、立时、蹲位以及趴位等多个姿势,变换体位可有效转移产妇对分娩疼痛的注意力,可以缓解部分产妇心理压力,维持产妇全身保持松弛与舒适,减轻产妇的产痛程度[15]。分娩球是大型橡胶球,柔软性高,弹性大,助于按摩,支撑产妇腰部、会阴,可以有效缓解产妇产痛感,让产妇躯体感觉准确反射至神经元投射区,分娩球柔软表面可以持续支撑[16-18]。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护理干预,可以自主选择生产体位[19,20]。由于考虑了产妇的心理感受,增加了产妇对分娩的控制感,让宫缩更为规律协调,提升了自然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产钳助产率[21]。相关研究指出,产妇分娩过程中进行分娩球与自由体位助产干预效果显著,可以减轻产妇分娩过程疼痛感、提升分娩控制感,从而改善妊娠结局,促进母婴预后[22]。

本文结果:以数字评价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初产妇产痛情况,观察组初产妇疼痛评分(4.50±0.2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7.20±0.30)分,P<0.05;以采用分娩控制量表(1abour agentry scale,LAS)评估初产妇分娩控制感,观察组初产妇分娩控制感评分(170.70±20.50)分,明显高于对照组(134.50±15.50)分,P<0.05;组间妊娠结局情况比较,观察组初产妇阴道分娩率90.00%高于对照组65.00%,P<0.05;组间产程时间比较,观察组初产妇第一产程[(445.50±70.50)minvs.(490.50±75.50)min]、总产程时间[(490.05±95.50)minvs.(590.50±99.50)min]均短于对照组,P<0.05;组间产后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出血量[(205.50±20.50)mLvs.(238.20±22.20)mL]少于对照组,P<0.05;组间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9.78±0.20)分vs.(9.77±0.20)分],观察组与对照组接近,P>0.05。本文结果与莫希玲等[23]研究接近。提示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分娩能够有效减少第一、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产妇疼痛症状,提高产妇分娩自我控制感及自然分娩率。分析原因考虑有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分娩球柔软的球体对产妇会阴体及腰部有较好的支撑及缓解疲劳作用,帮助产妇卸掉不少压力。其次,当产妇坐在分娩球上时,躯体感觉会反射到神经元,让产妇注意力有所转移,一定程度上缓解疼痛症状,即达到所谓精神上无痛分娩效果,并且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从形式上则带有一定趣味性,与固定长久体位而言,产妇体验更佳,舒适度也更高。分娩期间来自参与者的支持,可以有效减轻疼痛症状,降低硬膜外麻醉药物的使用频次和剂量,能够为产妇提供正向的分娩体验。因此护理人员要充分发挥分娩球在改善疼痛症状方面的积极作用,让产妇学会利用分娩球,最终以愉悦的心情去迎接新生命。

综上所述,自由体位+分娩球护理干预可降低分娩过程疼痛评分、提升分娩控制能力评分,合理缩短产程时间,提升产妇自然分娩率,减少产后2 h出血量,产科干预效果显著。

猜你喜欢

助产初产妇产程
宫底按压助产法在产房助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助产士主导疼痛管理模式在初产妇分娩中的应用分析
新、旧产程标准在低危初产妇进行产程管理中的应用对比*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阶段性持续健康教育在产程中的应用及满意度分析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无保护会阴助产术配合分娩镇痛对促进自然分娩的积极作用
镇痛分娩会影响产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