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星堆文物的闪亮登场

2022-05-28邹鹏

奇妙博物馆 2022年5期
关键词:祭祀坑广汉华西

邹鹏

有这样一种说法,很多伟大的发现都出自偶然。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也是这样。让我们一起回顾从1929年发现三星堆文物到今天三星堆的名字享誉世界的历史,从那些鲜为人知的发掘故事中,感受三星堆的“偶然”和“必然”,体会几代考古学家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

1929年春天,成都平原最繁忙的播种季节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四川省广汉县中兴乡真武村月亮湾(今广汉市三星堆镇)的燕家院子旁边,农民燕道诚带着儿子正在挖水沟,准备引水灌溉农田。

挖着挖着,突然“砰”的一声,父子俩被吓了一大跳。两人赶紧挖开泥土,眼前竟然出现了一块巨大的青石板。掀开石板后,满满一坑玉石器映入他们的眼帘。父子俩知道挖到了宝贝,就没有声张,掩上泥土悄悄回了家中。

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燕家全家出动,把那一坑玉石器转移到家中,经过清点,有400多件。燕家人既兴奋又忐忑,迅速将这些“宝物”分散埋藏。一年后,他们才将所挖到的“宝物”拿出一部分送给了亲友。就这样,有些宝物慢慢流落到了成都市的古玩市场上,“广汉玉器”声名大噪。

谁都没想到,就是燕家人这不经意的一锄头,挖开了古蜀文明紧闭数千年的“大门”。

燕家人挖到宝贝的消息不胫而走。1931年,住在广汉县的英国传教士董宜笃从燕家得到了几件玉器,他把这些玉器交给华西协和大学(位于成都)的美籍教授戴谦和进行鉴定。戴谦和判定这些玉器是商周时期的遗物。后来,这些玉器又引起了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馆长、美籍教授葛维汉的重视。

1934年,葛维汉与助手林名均在征得当时的四川省教育厅同意的情况下,带领考古队来到月亮湾,在燕家附近进行考古发掘。当时的广汉县县长罗雨苍还请了一些士兵日夜守护发掘现场。

这次发掘一共进行了10天,发掘面积达108平方米,出土了玉石器、陶器等600多件。这些文物都被捐献给华西协和大学古物博物馆(今四川大学博物馆)进行保存和研究。发掘结束后,葛维汉和林名均写信给远在日本的郭沫若,通报发掘情况。郭沫若称赞他们是“华西科学考古的先锋队”,并且认为这项工作将产生丰硕的成果。

这,就是历史上对三星堆遗址的第一次正式考古发掘,同时也拉开了三星堆遗址80 多年考古发掘的序幕。

首次发掘之后保存在博物馆的部分文物,仿佛在时刻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在广汉鸭子河畔的地下,还有宝藏在等待着人们的探索。新中国成立后,以四川考古学奠基人、四川大学教授冯汉骥为代表的四川考古学界持续保持对三星堆遗址的关注,并不断开展调查。

1963年,在冯汉骥的指导下,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和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的师生在月亮湾一带进行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达150平方米。这次发掘出土了玉石器、陶片以及青铜器残片等,人们还发现了一些墓葬和房屋建筑的基址。冯汉骥教授预言,这一带遗址如此密集,很可能是古蜀文明的一座中心城市。

1980年到1981年,四川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四川省博物馆和广汉县文化馆联合,开始对三星堆进行新一轮的发掘。为了全面记录发掘信息,考古队还对遗址进行了航拍,留下了宝贵的资料。这次考古报告中,正式提出了“三星堆文化”的概念。1982年,国家文物局领导现场考察三星堆遗址,将其列为我国重点考古发掘项目。从1982 年到1986 年,考古专家对这里持续进行发掘,获得了丰富、翔实的资料。

此时,一个既偶然又必然的巨大惊喜正等待着世人。

1986年,三星堆遗址最大规模的发掘工作开始了。

“挖砖挖出宝贝了!”7月18日下午,考古工作站的宁静被一声叫喊打破,附近砖厂的一个工人骑着自行车闯了进来。原来,他们在取土烧砖的时候挖到了玉器!正在整理出土文物标本的考古学家迅速赶到现场,辨认出了工人们挖掘出的玉璋等出土文物。事关重大,在报上级主管部门同意后,考古队立刻开始了抢救性发掘。

盛夏的四川,高温湿热,但考古队员们的精神却十分振奋。经过清理,一个长约4米、宽约3米的土坑显露出来。令人欣喜的是,坑内的夯土十分紧密,考古队员判断这里一定埋藏着宝藏。果然,随着发掘进行,一件件制作精美的玉璋、玉戈、玉凿等玉石器出现了,一个个造型怪异的青铜人头像显露真容,其中一件长1.42米、重约500克的金杖更是前所未见的稀世珍品。

经过清理,这个坑的出土文物一共有567 件,因为大多与古人的祭祀活动有关,这个坑就被命名为“一号祭祀坑”。

8月14日,一号祭祀坑清理结束,考古队员们正准备收拾行装返回驻地,突然,又传来了一个好消息——在一号祭祀坑东南方30米的地方,砖厂工人又挖出了宝贝!队员们二话不说,扔下行装,又投入了“战斗”!

十多天后,一个与一号祭祀坑差不多大的土坑显露出来,考古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开始清理。1根、2根、3根……60多根象牙首先露了出来。象牙层的下面,硕大的青铜纵目面具、伟岸挺拔的青铜大立人像、造型繁复的青铜神树、熠熠生辉的黄金面罩等重量级的文物陆续“閃亮登场”。这些来自几千年前的古蜀珍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目瞪口呆、惊喜万分。按照顺序,这个坑被命名为“二号祭祀坑”,共出土了各类文物6095件,其中青铜器800余件,还有4000多枚珍贵的海贝。

三星堆遗址两个祭祀坑的发现如平地惊雷,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引起了巨大震撼。1988 年,开国上将张爱萍将军在参观了三星堆遗址两个祭祀坑的出土文物后,欣然题词“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此后的十多年里,考古学家又先后发现并确认了三星堆古城的内外廓城墙,并完成了对三星堆王城的认定。

2019年12月,随着三号祭祀坑一件青铜器的“崭露头角”,三星堆遗址祭祀区新一轮的大规模发掘又开始了……

猜你喜欢

祭祀坑广汉华西
我在三星堆发掘现场
穿越三星堆
发明告密筒的西汉名臣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
政绩毁于私欲
没有吴仁宝的华西村
最后一片绿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