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2022-05-27王品卿曾天德

关键词:心理韧性心理健康

王品卿 曾天德

[摘 要] 目的: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探讨心理韧性和性别在其中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SCL-90量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及主动性人格量表,对1 331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49,P<0.01),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2)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健康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性别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中起调节作用,相比男生,心理韧性对于女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结论: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关键词] 主动性人格;心理韧性;心理健康;性别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志码]A

大学生心理健康既受个体自身因素的影响又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人格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个体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因素的差异,在遇到压力与挫折时会产生不同的身心反应,从而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积极的人格特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保护性因素,能够促进个体积极挖掘内在心理资源和潜能,主动采取措施应对心理困扰,提高个体应对心理问题能力和素养,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良的人格特质会破坏个体应对压力、挫折的资源和能力,会降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姬成伟研究显示,人格特质中具有明显神经质和精神质的心理健康水平比人格特质正常的要低。[1]144

主动性人格是指个体在面对逆境时,能够积极直面环境阻力,不断探寻应对困难挫折的新方法和途径,主动采取行动积极改变外界不良环境的倾向,是影响个体主动性行为的个体特征。[2]103个体因素是影响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人格作为个体相对稳定个性心理特征,与心理健康有着密切关系,甚至可以作为筛查心理高危人群重要指标。[3]231[4]200[5]86胡军生等人指出,人格直接或通过应对方式间接影响心理健康。[6]28

心理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生活、学习逆境,压力和挫折、危机和创伤时,能积极应对、主动适应的能力,是个体内部心理资源和积极心理品质。[7]76有研究指出,大学生内外向及神经质的人格特征与心理韧性有显著的相关。人格对于心理韧性有一定的预测作用。[8]347[9]4李杰研究显示,具有较高心理韧性的个体能减轻心理困扰和压力的消极影响,能提高个体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10]259心理韧性作为一种保护性资源,能够促进和提升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同时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呈负相关,并且对于心理困扰有直接的预测作用。[11]213梁宝勇认为,心理弹性中积极的心理品质因素在心理应激和心理健康关系中既可以起部分中介作用,又可以有显著的调节作用。[12]96以上证据显示,人格可以直接影响个体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提高个体应对困境的适应能力,激发其内在主动性和能动性,充分开发个体内部心理资源和积极心理品质,积极采取有效方法和措施应对压力事件和挫折情境,提升心理健康素养和水平。

本研究提出假设1: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以往研究表明,大学生心理韧性在性别是否存在差异,研究结果不一致。一项关于心理韧性性别差异的元分析指出,采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进行施测,结果男性的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女性,而采用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RSCA)进行施测,结果显示女生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13]788另有研究显示,灾区女生心理韧性水平显著高于灾区男生,留守儿童的心理韧性得分女生高于男生,但差异不显著。[14]1356[15]4大学生心理韧性女生显著高于男生。[16]99[17]3

本研究提出假设2:性别在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中起调节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提出一个有中介的调节模型,具体见图1。

一、对象方法

(一)对象

采取整群隨机抽样的方法选取福建省高校本科生作为被试,共发放问卷1 400份,回收有效问卷1 331份,有效率为95.1%。其中男生602人,女生729人;理科446人,文科643人,工科242人;汉族1 214人,少数民族117人;大一433人,大二351人,大三293人,大四254人;被试最小年龄16岁,最大年龄23岁,平均年龄18.22±0.80岁。

(二)研究工具

1.主动性人格量表(PPS)

主动性人格量表由Bateman和Crant编制,我国学者商佳音、甘怡群[18]548对其进行修订。该量表共11个项目,为单维结构,采用李克特七点评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分别计1~7分,其中1 代表“非常不同意;7 代表“非常同意”。得分越高,主动性人格倾向越大,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4。

2.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采用胡月琴和甘怡群[19]902编制的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量表共27个题目,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和人际协助五个维度。采用李克特5点计分,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完全符合”。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88。

3.症状自评量表SCL-90

采用1975年L.R.Derogatis编制的90项症状清单,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包含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10个因子,采用李克特5级计分,1代表“没有”,5代表“严重”,该量表总分越高代表心理健康问题越严重。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为0.96。

(三)统计分析

数据采用SPSS19.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皮尔逊积差相关分析;通过Harman单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运用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和模型14对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以及性别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检验。

二、结果

(一)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运用自我报告收集数据的方法,可能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情况,因此采用Harman单因子分析方法对共同方法偏差进行检验和控制。检验结果发现,共提取6个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并且第一个因子解释变异量是27.87%,低于40%的标准[20]759,说明不存在共同方法偏差的情况。

(二)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的描述统计及相关分析

表1结果表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r=0.49,P<0.01),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健康(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23,P<0.01),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SCL-90总分)呈显著负相关(r=-0.38,P<0.01),根据相关统计结果,以上变量有构建有调节中介模型的可能性。

(三)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检验

根据方杰、张敏强等提出的偏差校正百分位Boot-strap法[21]105,控制了性别、年龄等因素之后,以主动性人格为预测变量,心理健康(SCL-90总分)为结果变量,检验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采用Hayes编制的SPSS中PROCESS宏程序中的模型4来进行检验。在控制了年龄和性别等因素后,当没有纳入中介变量时,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SCL-90总分)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69,t=-8.34,P<0.001),纳入中介变量后,主动性人格对心理韧性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65,t=21.13,P<0.001);心理韧性对心理健康(SCL-90总分)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β=-0.28,t=-12.27,P<0.001),主动性人格显著负向预测心理健康(SCL-90总分)(β=-0.13,t=-1.45,P<0.01),心理韌性在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影响间接效应为0.18,占总效应的26.3%,并且Bootstrap95%置信区间[-0.70,-0.43]不包含0,表明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健康之间部分中介效应显著,支持了假设1,结果见表2。

(四)性别在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有中介的调节效应检验

以主动性人格作为预测变量,心理韧性作为中介变量,心理健康作为结果变量,性别作为调节变量,运用SPSS中PROCESS中的模型14来考察性别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间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心理韧性与性别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预测作用显著(β=-0.40,t=-3.34,P<0.01),并且Bootstrap95%置信区间[-0.44,-0.08]不包含0,表明中介效应模型后半段性别的调节作用显著,支持了假设2,结果见表3。

为了进一步揭示性别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之间的调节作用,对其进行简单的斜率分析检验。图2显示,心理韧性对女生心理健康负向预测作用(β=-0.67,t=-7.47,P<0.001)显著高于男生(β=-0.1.07,t=-11.32,P<0.001),表明心理韧性对于女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

三、讨论

(一)主动性人格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主动性人格对SCL总分具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说明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这与孙录和胡军生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3]231[6]28具有主动性人格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能够勇于接受逆境的挑战,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主动去适应环境,发掘自身优势心理资源和积极心理品质,解决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不断提升自己心理健康素养。缺乏主动性人格特质的大学生,遇到困境会选择逃避、自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甚至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导致心理问题和心理困扰无法得到有效的处理和疏解,会严重影响其心理健康,甚至导致更为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发生。

(二)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效应

研究表明,主动性人格可以直接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来间接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主动性人格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心理韧性,这与张海锋的研究结果相符[9]4,主动性人格高的个体能够促进大学生内部心理资源的发展,同时能够激发大学生内部潜能和力量,面对困境时能够迅速采取积极应对方式摆脱困境,减轻压力和负性情绪的困扰,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感、获得感和成就感,增强其心理调适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相反,如果个体主动性人格较弱,个体主动性行为和意志能力相对较差,在逆境中心理“反弹能力”较差,面对心理问题和逆境可能束手无策,找不到合适的应对方法和策略,会使个体产生被动、退缩、幻想等消极应对方式,导致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受到消极影响。

(三)性别在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影响中的调节效应

研究显示,性别在心理韧性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中起调节作用,和男生相比,心理韧性对女生心理健康影响更大一些。这可能与青少年在适应外界环境,应对逆境和挫折存在性别差异有关。[22]61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身心发展还存在一定不平衡性,同时面临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以及自我成长困扰等,相比于男生,女生比较感性、细腻、敏感,思维缜密灵活,感受性强,较为容易感受到困难和挫折情境,心理承受能力和抗压抗挫能力较为脆弱,较为容易陷入负面情绪和压力事件中,缺乏积极合理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导致自己缺乏心理安全感甚至有产生习得性无助的可能,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23] 97[24]102和女生相比,男生在遇到逆境时,可能一定程度会削弱内部心理资源和积极心理品质,但男生倾向于直面应对挫折和困境,同时面对来自社会的期待和要求,男生善于利用自身心理资源,激发自身的心理潜能,采用积极合理的应对方式应对心理问题和困扰,提升其心理健康素养和水平。

四、结论

(一)大学生主动性人格与心理韧性呈显著正相关,主动性人格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

(二)心理韧性在主动性人格和心理健康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三)性别在心理韧性与心理健康间起调节作用,相比男生,心理韧性对于女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

(四)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参考文献]

[1]姬成伟.初中生人格、应对方式及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J].中国学校卫生,2006(2):143-147.

[2]BatemanT.S.CrantJM.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3(2):103-118.

[3]孙录.高中生个性、防御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探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0(4):231-232.

[4]周敏娟.高考生焦虑水平的多因素偏相关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0 (3):200-201.

[5]谭晖,储海宝,袁仁曦.上海市1036名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人格类型[J].中国学校卫生,2004(1): 86-89.

[6]胡军生,王登峰,滕兰芳.人格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8-31.

[7]Connor, K.M.& Davidson,J.R.T.Development of new resilience scale: The Conno-Davidson Resilience scale (CD-RISC)[J].Depression and Anxiety, 2003(2):76-83.

[8]張佳佳,李敏,彭李,等.大学生心理弹性与人格特征、情绪调节方式及中性情绪面孔知觉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1(3):347-349.

[9]张海锋.大学生生活事件、大五人格与心理韧性的关系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10]李杰.抑郁症患者心理弹性、社会支持与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6(4):259-262.

[11]Friborg,O,Hjemdal,O.,& Rosenvinge,J.H.Resilience as a moderator of pain and stres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06(2):213-219.

[12]梁宝勇.素质-应激交互调节与中介模型[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

[13]胡天强,张大均.心理韧性性别差异的元分析[C].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南京,2013:787-789.

[14]张晓茹.芦山灾区中学生心理韧性与社会支持在感恩和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J].中国学校卫生,2017(9):1355-1358.

[15]刘慧.留守儿童心理韧性与适应性相关研究——以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留守儿童为例[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16]刘罗,周海花,李思瑶,等.大学生学习压力与心理韧性及学习倦怠的关系[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96-100.

[17]徐迎利.贫困大学生的复原力及其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18]商佳音,甘怡群.主动性人格对大学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3):548-554.

[19]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学报, 2008(8):902-912.

[20]熊红星,张璟,叶宝娟,等.共同方法变异的影响及其统计控制途径的模型分析[J].心理科学进展,2012(5):757-769.

[21]方杰,张敏强,邱皓政.中介效应检验方法和效果量测量:回顾与展望[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1):105-111.

[22]Perry,D.G.,& Pauletti,R.E.Gender and adolescent development[J].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2011(1):61-74.

[23]鲁玲,洪何苗.高等师范专业学生心理韧性与职业成熟度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2):97-104.

[24] 王茜,王宇佳,张秋实.大学生心理弹性、自尊与心理幸福感关系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4):102-114.

[责任编辑]甄 欣

猜你喜欢

心理韧性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基于工作要求—资源模型的新生代产业工人工作倦怠的研究
中国留守儿童研究趋势述评
通过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耐挫力的策略研究
高危学生心理韧性研究
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