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

2022-05-27郭晶晶

大学·课外阅读 2022年4期
关键词: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郭晶晶

摘  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此理念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理念,以人民为中心,通过不断完善与发展马克思主义,最终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创新。在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稳步发展,世界格局不断变化,“十四五”建设开局之年以及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稳步迈进的背景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指导我国诸多事业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阐述与研究。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2)12-0018-04

群众路线是党的根本工作路线与生命线。坚持和发扬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在工作中秉持群众路线的根本要求,能够为群众路线工作的开展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因此,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进行分析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1]。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概述

要分析研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首先应该全面掌握马克思群众观的基本特点、内涵等内容。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的关键。马克思曾在其所著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作为自然界长时间演化的产物,人是“属人的自然存在物”,并且与周围自然环境保持着紧密的联系,通过自身的活动来对人和自然间的物质变换进行调整和控制,并推动“纯粹自然”向“人化自然”的有效转变,进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历程[2-5]。

纵观人类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十分鲜明的先进性,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深入探究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在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对于加强党的建设具有重要价值。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特殊的发展时期以及历史交汇期,是第一个百年目标的终局时期,也是“十四五”新时代的开局之年。在这一特殊的历史时期,更加需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来帮助解决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我国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表述不同,但是群众观的内涵一脉相承,其核心内涵就是依靠群众、尊重群众、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以人民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6-8]。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包含三方面内容:第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马克思认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人类历史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第二,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最大限度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这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所具备的鲜明特征,更是马克思主义利益观的逻辑起点。人民群众的社会实践活动,从根本上来说是实现人类自身利益的路径与方法,只有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才能够保证共产主义事业成功,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核心内容。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也是党开展工作的基本要求。第三,重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一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推动人类自身的不断发展;二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推动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9]。

(三)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本特点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特点,分别为科学性、时代性以及发展性。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目的在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党合法执政奠定了理论基础。从方法论以及历史规律角度进行分析,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论断具有科学性,因此,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为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根本指导方法。由于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明显的科学性,因此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其指导下正确认识人民群众与社会发展变革的关系,确定科学正确的发展方向。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正面临诸多新机遇与新挑战,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依靠人民群众,能够为解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提供理论依据[10-12]。

时代与理论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任何理论的产生都与时代主题存在一定关联。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时代性,是因其能夠全面把握理论产生的时代特点,并揭示了时代转变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的新时期,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群众工作的开展也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与时俱进[13]。

斯大林对马克思主义的精准论断是“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科学”。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一种科学理论,能够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发展而自我调整,具有与时俱进的显著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结构愈发多元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也在不断发展更新,而这也是其发展性的突出体现。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以来,始终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核心理论,党的几代领导人均继承并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结合实际国情不断丰富并提出了新时期的新要求,从而满足了不同时代的要求。在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论断,这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重要创新,满足了当前时代发展背景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14]。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具有多方面的当代价值,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当代价值进行把握,需要从“当代”以及“价值”结合的角度进行分析。毛泽东曾在《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中将群众路线归纳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在《文化工作中的统一战线》提出:“所有群众的工作均需要从群众的实际出发,而并非从个人愿望出发。”这些均可以展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15-22]。因此,有必要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进行分析与阐述。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第一大理论价值在于群众史观能够帮助中国共产党坚持唯物史观。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本身的真理性时刻影响着党的工作,弘扬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与依据。唯物史观是马克思最为重要的两个发现之一,也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哲学基础。当前全球局势的复杂性为唯心史观冲击我国社会思潮提供了“土壤”,在此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以群众立场反对当前唯心主义史观社会思潮,十分关键且必要。同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通过现实的人与现实的活动反对社会思潮主观抽象的迷思,有力地抨击历史虚无主义,不断地丰富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内容。唯物史观正确地认识了人民群众的决定性作用,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让历史唯物主义在新时代得到升华。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第二大理论价值在于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纽带。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克服了其他哲学在历史观与实践观中忽视人民群众作用与价值的弱点。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而言,只有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才能够发挥其作用,实现社会变革,仅仅存在于精神领域的理论是毫无作用的,只有人民群众掌握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发挥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作用。同时,哲学只有融入人民群众中,才能够承担变革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使命,通过实践完成社会变革。除此之外,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时刻关注着人类解放运动,并融入了现实元素,能够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积蓄理论力量[23]。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第三大理论价值在于其能够为党的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党的历史使命已经发生变化,探索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为党的执政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人民群众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主体,党的领导集体由人民选举产生。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让我们认识到依靠群众的重要性,从而掌握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构建群众话语体系。在当前世界局势动荡不安,纷繁复杂的背景下,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也愈发严峻,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能够为党构建群众话语体系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在当代中国伟大变革的时代背景下,实践的不断创新需要理论给予引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指引着党领导人民开拓进取,能够指导实践,推动实践创新。因此,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在2035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第二个百年中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的保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

第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有利于激发人民群众参与社会生产的积极性。作为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保证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并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基础上不断完善发展,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党不断奋斗与追求的根本目标。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的背景下,继续坚定不移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可以充分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与潜力,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提升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4]。

第二,堅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有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五项原则之一,而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又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六项目标之一。可以说,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够真正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第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理论指导。全面深化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指导下,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5]。

第四,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全面依法治国的内涵。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才能使法律及其实施充分体现人民意志,才能在依法治国的全过程中落实增加人民福祉。

第五,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关键。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群众路线的思想源泉,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使党在不断提高自身执政能力的同时,确保自身的纯洁性与先进性,保证党能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党的建设和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丰富的现实价值,也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是科学的真理。党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在实践中发挥领导作用,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保持自身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不动摇。

参考文献:

[1] 谭秀玲.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J]. 世纪桥,2020(02):76-79.

[2] 季秀雯.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J].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17(02):10-14.

[3] 刘方方.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及其当代价值[J]. 商,2015(38):70.

[4] 李亚翀.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文本解读及时代价值[J]. 党史博采(理论版),2021(04):36-38.

[5] 夏时瑾. 浅谈马克思主义群众观[J]. 国际援助,2020(05):150-151.

[6] 谢美玉.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演进及价值[J]. 重庆社会科学,2018(02):30-37.

[7] 蒋怡.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当代价值体现[J]. 人民论坛,2017(35):96-97.

[8] 王文卓. 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理论实质[J]. 人民论坛,2017(10):126-127.

[9] 汪学平. 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10-13+18.

[10] 孙英.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执政权力论[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16(03):24-28.

[11]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J]. 江西社会科学,2011,31(02):14-20.

[12] 韦震. 马列主义人民群众观及其当代价值[J].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08):7-8.

[13] 吴振坤. 马克思主义是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丰富和发展》(1949-1999)评介[J]. 理论前沿,1999 (03):32.

[14] 王晓梅,韩良. 习近平传统文化观的科学内涵、特征及其当代价值[J].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4):10-12+32.

[15] 潘信林,韩雪.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8(04):1-6.

[16] 郭瑋.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当代价值[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42(01):17-22.

[17] 熊焱生.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2):95-99.

[18] 翁莹香,魏敏生.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中共四川省委省级机关党校学报,2014(02):44-48.

[19] 李树人. 论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的现实意义——兼论习近平新时代群众路线思想[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9):70-73.

[20] 谢晓军.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关系研究综述[J]. 文史博览(理论),2016(10):33-34+37.

[21] 欧健. 毛泽东人民群众主体地位思想及其当代价值论析——兼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的意义[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35(01):5-8.

[22] 张泰城,肖发生. 毛泽东群众路线思想的历史考察[J].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01):5-9+21.

[23] 曹富雄. 从中国共产党人学习观的思想特点看学习型政党建设的历史经验——基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思考[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1,5(02):18-19.

[24] 郑吉伟.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习内容的探索——兼谈建设学习型政党思想对中国共产党学习观的继承与发展[J].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1(03):13-18.

[25] 潘卫东. 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深化及当代价值[J]. 临沂大学学报,2013,35(03):131-135.

(荐稿人:路丙辉,安徽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

猜你喜欢

时代价值马克思主义
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经验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全面从严治党”理论体系重点问题研究综述
习近平廉政思想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时代价值、核心思想与哲学意蕴
论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正义观及其时代价值
抗大思想文化建设的时代价值探析
法治中国视域下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