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围术期患者中的应用▲

2022-05-25殷志雯沈明月

广西医学 2022年5期
关键词:生长激素垂体腺瘤

任 琳 殷志雯 周 翔 叶 钊 沈明月 顾 静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1 护理部,2 神经外科,上海市 200040,电子邮箱:18918559078@189.cn)

垂体腺瘤为颅内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占垂体腺瘤的20%~30%[1]。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导致生长激素分泌过多及生长激素脉冲分泌频率紊乱,过多的生长激素可刺激骨、软骨和上皮组织过渡生长,导致成年人肢端肥大症、青少年巨人症等一系列并发症[2]。随着神经内镜微创技术在垂体瘤手术中的广泛应用,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但经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仅能达到临床治愈,并未达到内分泌痊愈,仍有糖尿病、肥厚型心肌病、呼吸道感染、肥大性骨关节病、消化道肿瘤等慢性并发症发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3],因此患者需长期多学科综合治疗。而出院后患者的自我管理对疾病预后至关重要。我院采用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对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患者进行干预,获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外科2020年3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100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符合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的诊断标准[4],并经术后病理检查确诊;(2)均行鼻蝶神经内镜下手术治疗;(3)年龄18~70周岁;(4)有一定的文字读写能力,无认知功能障碍,意识完全清楚;(5)知情同意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1)认知功能障碍,无法正确理解各评价量表的内容及健康教育视频、专病健康教育随访手册内容;(2)不会使用智能手机者。按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将2020年3~9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收治的5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时均给予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围术期常规护理,评估患者病情、设计出院计划;住院期间以口头、发放纸质宣教资料等形式进行体液平衡、饮食、活动与休息、药物、鼻腔护理、慢病症状管理等出院相关知识和自我管理技能教育。出院前1 d给予出院指导,告知患者及其陪护者出院后的药物服用方法、出入量记录方法、定期随访及随访内容等,出院后1周内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康复情况并为患者答疑解惑。观察组患者在上述护理基础上实施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1.2.1 成立研究小组:小组人员由6名成员组成,包括神经外科病区护士长、垂体瘤融合病区护士长、教学秘书、骨干护士各1名,以及2名垂体瘤融合病房神经内分泌肿瘤亚专科医生。小组成员设计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方案,包括研究对象纳入、健康教育视频、健康教育手册、宣传展板和健康教育专栏的制作。小组成员的护士负责问卷调查、实施出院准备服务方案。

1.2.2 健康教育视频: 拍摄多学科融合治疗的健康教育视频,由小组成员的医生负责讲解其内容,视频内容包括入院、术前、术后及出院以后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及其正确的应对方式等,如如何进行鼻腔准备和呼吸适应性训练、如何减少术后及出院后鼻部不适感、出院后如何正确制订每天饮水计划避免尿崩、如何进行血糖监测、正确进食、激素药物的正确服用、全程规范的内分泌监测与治疗的重要性、其他不适症状的应对与就医等。在患者入院时即让患者扫描床旁的二维码获取视频,叮嘱患者在住院期间及出院后反复观看。

1.2.3 多元化健康教育:(1)设置金垂体亚专科宣传展板和健康教育专栏,让患者扫描展板或专栏下方的二维码获取生长激素腺瘤最新诊疗进展信息、神经内分泌肿瘤多学科融合诊治模式、各科专家特长、医疗护理相关知识、患者常见问题解答、手术前后、全程多学科治疗后患者的容貌变化、成功诊疗案例以及金垂体病房学术成果等,嘱咐患者反复阅览。(2)开展同伴教育,建立生长激素腺瘤专病微信群,患者可在微信群里相互交流,分享内心感受、体验,分享就诊过程、术前术后自我护理、术后康复、鼻部和全身症状、内分泌诊治等相关知识和经验等;医护人员在群里为患者答疑解惑,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3)制作生长激素腺瘤专病健康教育随访手册,内容包括专病多学科诊治团队介绍、生长激素腺瘤相关知识介绍、治疗目标、家庭延续护理、病情监测内容、基本信息表格及各种激素检验结果记录表格、生长抑素类似药物治疗记录表、随诊复查影像记录表等。在患者入院时发放,使患者尽早掌握生长激素腺瘤治疗中的自我管理方法。护理人员指导患者如何正确填写各种表格,并嘱咐患者出院后于每次就诊时携带回院以方便医生掌握病情,精准诊疗。

1.3 评价指标 (1)出院准备度: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当天,采用出院准备度评估量表(Readiness for Hospital Discharge Scale,RHDS)[5]评估两组患者的出院准备度,该量表有3个维度,23个条目,分别为个人状态(7个条目)、知识适应能力(11个条目)、预期性支持(4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0~10分评分,0分表示完全未准备好,10分表示已完全准备好,除第一个条目不计入总分外,其余各条目得分之和即为RHDS 的总得分,总分为0~220分,得分越高说明患者出院准备度越好。RHDS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7,内容效度为0.97,具备良好的心理测验特性。(2)出院指导质量:在患者入院时及出院当天,采用王冰花等[6]修订、汉化的出院指导质量量表(Quality of Discharge Teaching Scale,QDTS)评估两组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该量表有3个维度,共24个条目,分别为出院前所需内容(6个条目)、出院前获得内容(6个条目)、指导技巧及效果(12个条目),每个条目均按0~10分评分,0分表示完全否认,10分表示常常总是,只对出院前获得内容、指导技巧及效果两个维度的18个条目进行计分,总分0~180分,得分越高说明出院指导质量越佳。QDTS的Cronbach α系数为0.92,内容效度为0.98,具备良好的信效度。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RHDS得分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量表总分均高于入院时,并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RHDS得分的比较(x±s,分)

续表2

2.2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QDTS得分的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QDTS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时,两组患者QDTS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入院时,并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QDTS得分的比较(x±s,分)

3 讨 论

3.1 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出院准备度 手术切除生长激素腺瘤可缓解患者颅内占位压迫症状,降低生长激素水平,但术后患者内分泌的总体治愈率仅为57.3%,其中微腺瘤为80%~91%,大腺瘤为40%~52%[4]。术后部分患者仍存在糖脂代谢紊乱,出现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骨和骨关节系统、神经肌肉系统、肿瘤等相关并发症[7]。患者在出院后需要长期坚持随访并做好慢性并发症的自我管理。因此,在有限的住院时间内指导患者做好充分的出院准备对术后康复至关重要。本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从入院开始就逐步给予神经外科、内分泌科、放疗科、影像学科、心内科、呼吸科等多学科资源整合的出院准备服务,有助于患者出院后做好疾病管理、识别临床症状及提高其遵医行为。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多学科融合出院准备服务后,观察组患者RHDS各维度得分、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通过实施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水平。

3.2 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医护人员的出院指导质量 出院准备服务为患者获取疾病相关知识提供便利,为患者出院后做好疾病管理提供帮助。患者可下载健康教育视频存于手机反复观看,发放的健康教育随访手册可随时翻阅,还可通过微信群与病友交流患病经历、疾病治疗、自我护理与康复体验等,有助于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树立康复信念;有疑问还可在微信群里咨询医护人员,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患者在短暂的住院时间里通过各种方式了解、掌握多学科出院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效提高出院指导质量。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多学科融合出院准备服务后,出院时观察组患者QDTS各维度得分及量表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在住院期间给予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医护人员对生长激素腺瘤患者的出院指导质量。张丹等[8]的研究结果也发现,对胃癌术后患者给予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出院指导质量。

综上所述,多学科融合的出院准备服务可提高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术后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提高医护人员的出院指导质量。

猜你喜欢

生长激素垂体腺瘤
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德朗热综合征1例
侵袭性垂体腺瘤中lncRNA-mRNA的共表达网络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后肾腺瘤影像及病理对照分析
矮小儿童可以打生长激素吗
垂体后叶素在腹腔镜下大子宫次全切除术中的应用
垂体腺瘤MRI技术的研究进展
姜兆俊治疗甲状腺腺瘤经验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重组人生长激素在烧伤治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