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赛”在校园足球教学的实践
2022-05-25李刚
文 / 李刚
当前时期,基于我国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促使教育教学工作也由此迎来了变革,在新时期下对初中阶段的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标准,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还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方面。故此,体育教学的受关注程度有了明显的提升。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足球运动深受他们的喜欢,经实践论证,初中生多多参与足球运动,能够对学生的健康阳光成长以及身心发展方面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然而,通过整合分析以往的体育教学现状,得知足球教学实践中仍旧会受到多方因素的制约,难以保证足球教学的实施价值被全面体现出来。为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应当在认识到足球教学重要性的基础上,将“教—练—赛”的理念应用到其中,以强化初中足球教学的实效性,为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保驾护航。
1 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分析
通过整合分析以往的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得知在初中体育足球教学实践中,仍旧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影响着足球教学价值的展现,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
1.1 缺少统一配套的足球教材
现如今,在全民健身运动浪潮掀起的社会新形势下,即便校园足球已经成为了初中体育教学体系中不可缺少的构成部分,但现今仍旧有很多初中校园因为缺少统一配套的足球教材,而无法为足球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加之,校园足球不同于体育竞技类足球,为此,在校园足球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适时优化足球教学方案设计水平,以提升校园足球教学的实效性[1]。从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现状分析,这些都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因而很难将校园足球教学的实施价值充分体现出来,不益于初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
1.2 活动场地等硬件设施受限
众所周知,校园足球属于一项需要在户外进行,且运动范围大的体育运动,若想保证此项运动的有序开展,与足球场地以及相应配套设施之间有着紧密的关联性。但就当前初中校园来看,大部分学校配置的足球教学硬件设施都呈现出缺少完善性的情况,而硬件设施的限制会致使学生的足球兴趣下滑。
1.3 足球运动保障体系缺失
基于实际情况分析,校园足球运动具有一定的系统性,通常状况下,教师在开展足球教学时,应当拥有完整可行的足球运动保障体系作为支撑。这样才能可持续性地发展足球运动。但现实中,很多初中学校并没有良好的足球运动保障体系。而之所以会出现此种情况,一是因为许多初中学校的体育教师并不重视足球运动,没有构建保障体系的意识;二是学校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限制,使得体育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初中学校除了缺乏相应的足球运动保障体系外,许多教师并没有给学生的足球运动设置安全保护措施,也没有在实际的足球运动项目中完善对应的法律法规,更是缺乏对学生公平公正的监督、考核和评估,以上因素的存在都会降低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实效[2]。
1.4 足球教学模式过于老旧
受限于传统教学理念的桎梏,致使当前在初中阶段仍旧有很多体育教师在开展校园足球教学活动期间,没有认识到提高学生足球学习主观能动性的必要性,更加没有思考和注重学生之间存有的个体差异性,因而,在足球教学实践中一直在沿用统一化、单一化的老旧教学模式,一旦如此,便很难做到因材施教,更加不能将足球教学的实施价值全面展现出来。
2 基于“教-练-赛”理念的初中校园足球教学实践策略
2.1 以“教”激趣,提升足球教学的实效
2.1.1 充实与创新教学内容,激起学生的足球参与兴致
在新课改视域下,作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倘若想要提升校园足球教学的实施成效,就应拥有创新思维,适时充实与更新足球教学内容、手段策略,以转变以往学生对足球运动的认知,从而激起学生自主参与足球运动的兴致,为足球教学效率的提升打好基础。首先,教师在向学生讲授足球理论知识时,将教学侧重点落于足球发展历史的讲解方面,以丰富学生的足球认识,提高学生的足球运动积极性[3]。其次,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足球规则,让学生树立规则意识,在后续参与足球运动中正确学习。最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足球文化,为学生介绍球星等,将足球运动中蕴含的精神传递给大家,滋润学生的心灵。这都能够丰富足球教学课堂的教学内容,改变过去单一训练模式,有助于提升学生足球参与的积极性。
2.1.2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足球教学情境
考虑到现如今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依然有一部分教师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沿用过往老旧的授课方式,致使足球教学过于乏味、无趣,在这种状况下,很难真正意义上激发、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致。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教育教学领域当中,对于初中体育课程也是如此。信息技术集音频、图像、视频等功能为一体,通过此项技术的运用能够将教学内容以直观、生动地方式呈现出来,这样便可汇集学生的注意力。为此,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在校园足球教学实践中,应当加大信息技术的应用力度,将原本生硬的内容加以形象展示,以强化学生的足球学习欲望。例如,在初中体育校园足球课上,教师向学生讲授理论基础知识的时候,便可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在班级中的多媒体设备上为学生播放世界杯比赛中“梅西”的精彩视频片段[4]。此时,学生可以清楚地看到专业运动员飘逸的脚法以及进球后队员的反应,这些画面在学生脑海中挥之不去,激起了其对足球的参与兴致。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互联网等渠道,搜集并下载精彩足球比赛视频,如德甲、欧甲等,将其分享到班级群,让学生自主观看。一旦学生对足球心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在兴趣驱动下自觉地参与到足球运动训练当中,并且逐步形成正确的运动习惯。除此以外,足球教学中涉及到一些重难点动作,如若仅凭口头讲述,那么学生则难以吸收、消化。为了有效防止学生出现畏难情绪,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简化课程知识的难懂程度。例如,足球脚背颠球技术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在学习时,学生难免会感到吃力。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中的慢放功能,让学生结合自身的情况调节进度,这样学生则能够更好地实现重难点的突破,树立学习自信。
2.2 以“练”促学,提高学生的足球实践能力
“练”指的是,从单一练习向组合练习逐渐过渡的一个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到深、由简至繁的过程,因而,作为初中体育教师,倘若想要切实提升校园足球教学的实效性,就应一直秉承科学性、系统性、连贯性的原则辅助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例如,在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参加《足球:多种形式控球的练习方法2》一课的组合练习时,便可选用这样的练习方法,即:在踏停控球、拉拨控球与运控球+转身的基础上加入传球技术。重点强调控球时的方向和节奏变化。2名学生为1组,从本方阵营出发,相互传球至对方阵营。学生A向前跑动,到标志物时左右移动,学生B原地拉拨控球。当学生B左右移动时,学生A运控球前进,到达一半路程时转身控球1圈,将球传球给学生B,学生B 踏停控球,接球后原地拨拉控球,学生A弧线绕过学生B,跑至下一个标志物开始左右移动,学生B重复学生A的动作。在熟悉掌握练习方法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不同信号节奏等改变学生移动速度、控球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控球能力[5]。
2.3 以“赛”固学,强化学生的体育素养
“赛”让学生在真实或模拟情境中能够巩固并运用所学运动技能。而且比赛活动的开展,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之比赛对学生的体能方面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比赛时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如此便可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例如,在初中校园足球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足球:多种形式控球的练习方法2》一课时,考虑到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接触足球的各种球性练习,已经掌握了触球部位与控球技术,因此将控球+射门作为挑战点,可促使学生提升技术。将学生分成小组比赛,要求射门前每名学生都要完成至少1次的触球。通过在比赛中穿插运用多种控球技术,引领学生在赛中练,弱化技术要求,注重使学生学会练习方法,强化活动过程与趣味性,不仅促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并运用所学技术,还能够为学生坚毅、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团结协作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从而保证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赛中有练,练中有赛,赛练结合提升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4 以“评”增效,提升校园足球教学的实效
“评”根据课堂教学的学练标准搭建的展示平台,主要起到反馈、激励、调控、导向等作用,通过对"学练赛"进行评价,体现课堂教学成效。评价应做到及时性、激励性、合理全面性、公正针对性、真实多元性。例如,在初中足球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学习《足球:多种形式控球的练习方法2》一课时,每次练习前提出明确的练习标准,并在练习结束后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学”的部分,在游戏结束后,学生开始左右拨球控球练习,每组练习10次,要求7次触球位置正确。教师巡回指导,学生练习后,教师检查并询问学生完成情况。然后再练习1组,要求在触球位置正确的基础上,7次拉拨动作连贯,练习完成后询问学生完成的情况,并让优秀的学生展示拉拨控球,让其他学生给予评价,说出其优点再次练习,达到目标后再进行下一个练习。每次练习提出练习次数和要求,练习后检查学生完成情况,表扬学优生,帮助学困生,让学生知道动作的标准以及自己的水平,并知道如何改进,确定学的方向和目标。组合练习是对控球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其练习和评价要围绕不同控球动作之间的连贯,如在组合练习1中,要求左右拨球、运控球和踏停控球动作在固定位置的连贯并在控球时观察队友移动的位置,因此在练习中要求一定速度下不可失去对球的控制。其评价可以是在尽量对球不失去控制的前提下,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控球传球练习,要求控球的连贯性和传球的准确性,在提高接球技术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传球合作意识。
3 结语
总体而言,伴随新课程教育理念在我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不断落实,核心素养成为中小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培育方向,初中校园足球作为初中体育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由此受到了重视。当前时期,在体教融合背景下,“教—练—学”三位一体成为了初中校园足球教学的目标,换言之,唯有将“教—练—学”有机融合在一起,才可以优化课堂教学水平,规范教学行为,促使学生能够自觉投入到足球学习环境中,以助于初中学生足球兴趣的提升,从而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掌握的技术动作加以灵活运用,最终促进个人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以加快初中体育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