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2022-05-25杨五虎
文 / 杨五虎
1 体育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意义和价值
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人为了适应社会生活环境而调整自己的行动习惯和态度的过程。面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们体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要真正做到风雨同舟、携手共进,把学生个性发展和学生意识培养做成适应能力的教材,以良好积极的心态共同完成好关于学生个性发展、信念、科学、道德的教育,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从容不迫、爱国爱民的奋斗精神和家国情怀,真正地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体育教育教学本身所具有的这些特性,在促进学生个人社会化、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特殊意义。
现有的体育课程和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体育教学面向学生个体传授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在体育教育教学过程中锻炼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知度。关于社会性的目标有“组织性”“纪律性”“服从”“团结友爱”等具体目标,但是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提高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目标。新修订的《义务教育体育和健康课程标准》提出了促进学生适应社会的要求。不仅反映了体育教育教学的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还体现了体育教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现在体育课程和教育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也是难点问题。
现在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人注目,受到社会的关注度较高。有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低,意志薄弱,不善于与人交往,合作意识比较差,不能很好地处理教师、父母、朋友和他人的关系,无法很好地融入集体和社会环境。因此,关注和促进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实行体育课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是中小学体育教师的重要职责和义务。
社会适应能力与体育学习和锻炼、健康密切相关。从体育课程教育教学的特殊性来看,体育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特质。为了运动,无论是个人项目还是团体项目,大多都在开放的环境中进行。既有成功,也有失败。也有被误解的人。获得冠军后,喜悦和悲伤交替出现,成功和失败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体育课程的功能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坚强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掌握体育课程实用性强的特点,在教室建立一定的教育教学环境,组织多种课堂内的课外运动活动,在具体的体育活动中让学生成功、失败、尊重、竞争、合作、奋斗、让学生体验坚韧、包容和成功。潜意识规则等带来的心理感受性使学生学习解决具体问题的方法,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进取、乐观开朗的人生态度,对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具有非常的重要性和无可替代性以及有着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加强学生集体荣誉观念,树立学生适应能力良性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学生集体荣誉观和树立学生适应能力价值观,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良性意识,这就充分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最终达到学生奋斗的目标,在其中体现出自己的价值,他就能很好地适应社会。因此,集体是个人和社会的纽带,是个人融入集体的基本前提和条件。体育教育教学和其它学科教育教学的一个显著区别是学生具有浓厚的集体性、团结性和自主性。在体育和健康课程的学习中,以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自主做主”为目的。例如,如果取消了球类团体比赛,几乎所有的学生都会消失球类球技,没有对手的话田径比赛会很无聊。因此,体育教育教学和健康课程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团队行动有着特殊的、无法替代其他课程的作用。体育教育教学的这种“特质”是发展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桥梁和纽带。集体因素包括集体共同的目标、集体意识、指导核心、职责分担、规则、共同活动等六个方面。体育教育教学巧设问题,引起思维,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获得知识的同时能沉浸在成功的喜悦之中,培养了兴趣,达到“乐学”。要面向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因材施教,让学生主动、活泼的发展,体育教育教学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着眼于集体这六个要素,通过“具备集体荣誉感”、“遵守规则”、“积极参加集体活动”等具体的集体项目培养从而促进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和高素质发展。
3 领导学生善于与他人协商,制定集体共同目标,努力实现
拥有和集体共同的目标是一个人的集体精神和集体行动的先决条件。每个人都应该和所在的集体有共同的目标,否则不能把自己称为集体的一员。在体育教育教学中,领导学生在集体活动中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在自己的个人目标和集体共同目标冲突时,服从集体目标。培养学生的集体目标观念,在日常教育和体育活动的具体意境中实行,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生活能力、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提高,从而逐渐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最终达到“会学”这一个教学目标,促进学生个人自觉融入集体,从而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意识。
4 培养学生集体意识,加强学生集体荣誉观念,树立学生适应能力良性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集体团结、协作意识,加强学生集体荣誉观和树立学生适应能力价值观,充分体现学生个性发展和良性意识,这就充分要求学生团结协作和共同努力,最终达到学生奋斗的目标,培养重视学生荣辱的态度和观念,树立“荣辱与共”的信心。培养学生轻视功利,重视集体态度,关心和热心是非功利性的,但涉及集体的事情,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其中,孜孜不倦,精益求精,尽善尽美的去完成。体育课堂上教师要多采用小组合作教育教学方式,促进小组中的相互交流,例如学习“前滚翻— 接球”的动作,为了取得小组的好成绩,不擅长传球的学生自发地教同伴和模拟学习得到小组成员的满意。这样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正确的合作观和竞争观,克服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积极与他人交流、合作,爱护同学、帮助学生、尊重学生、尊重弱者可以养成良好的体育道德来转移到日常生活中。
5 培养学生服从领导的态度,自觉维护领导核心
培养学生独挡一面,加强领导,尊重个体发展和集体观。只有通过学生自主学习、自主体现自身价值,学生才能充分体现社会适应性,学生才能够察觉、克服个人可能具有的不服输和任性的倾向和行动,让学生学会服从集体决定、服从指导的态度,在运动中调整自己的情绪,才能让学生积极应对挫折和失败,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状态。
6 让学生积极发挥自主作用,培养学生对集体做出贡献的精神
引导学生在集体中可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职责。例如,要理解小组长、记录、规划、器材管理等角色、自己位置的职责、权利和义务,才能发挥学生自己的特长,积极完成班级集体和小组交给自己的任务,坚持一定困难的体育活动,为集体做出贡献。体育运动是在一定的场合进行的,但是学生们经常一边改变活动的形式,一边在不同的角色中进行。这为学生的角色学习提供了很多机会。学生通过学习体验不同的角色,学习适应社会角色。为了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自我克制,自我控制,教师可以在体育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设立“无人管理时间带”,让学生自主作为和体现。
7 加强指导学生自觉遵守体育竞赛规则,培养学生对体育竞赛规则认知度
遵守体育竞赛以及班级集体和集体规定的规则,遵从审判的裁定,使自己和集体的规则,甚至与社会公则一致,使自己的行为更加规范化。这样,规范意识在遵循体育道德规范中逐渐加强,转移到日常生活中,促进学生遵守纪律法,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价值。
8 督促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体育活动,在活动中更好地融入团体
体育运动可以增加人与人的接触和交流的机会。通过与他人交往,学会合作,提高自己的社会适应性。为了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可以在体育教育教学中设计需要学生之间合作的学习内容。比如,小学低年级的两个人面对一组面扔轻的东西,3~4个人一起进行团体跳绳比赛等活动,通过活动学习和他人友好相处、合作交流,加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同时,体育教师要立即表彰学生所作出的友好行为和良好的合作行为,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另外,还可以设计一些情景进行友谊教育。例如,通过“雁归来”的游戏,有通过“领回雁”和“夜行雁”为雁群的安全竭尽全力的精神。希望指导学生,经常和所属团体的成员一起设计活动,积极参加学校、班级、团体或团体的各种活动,积极参加体育学习和体育活动。通过与老师、同学共享空间和时间,使自己融入集体,克服孤立、散漫等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不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体育教育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着独特的作用,希望我们能够恪守“青春虚度无所成,白首衔悲亦何及”古训,最大限度消弭学生适应能力负面对学生学业和身心健康的影响,以时不我待的干劲、攻坚克难的拼劲和水滴石穿的韧劲,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做一个志存高远、勤学上进之人,写好新时代自我奋进之作、辉煌之篇,成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时代楷模;倡导老师、学生和家长严格遵守学校纪律,筑牢社会适应防线,倡导团结一致,众志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