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与文化传承的联动发展

2022-05-25侯德红邢莹

新体育·运动与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岭南民俗体育

文 / 侯德红,邢莹

中国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进入飞速发展的轨道,经济与体育之间的互动更加紧密,交融发展,体育文化以其宽广的文化兼容性和极强的信息承载力,在其传播过程中常常折射出种种政治的、经济的、文化教育的多元文化诉求,中华文明焕发出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现实表现中,体育企业搭台,承接体育赛事,推广品牌体育文化赛事项目,将经济、文化元素渗透到运动赛事载体中,效果卓越。

岭南地区经济发展为文化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体育企业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体育产业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岭南民俗体育企业依托其固有的体育资源禀赋积极发展,努力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助推体育产业的发展,对促进岭南体育振兴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企业阐述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是岭南地区在民间风俗、民间习俗、或民间文化以及民间生活方式中既定的、流传的体育形式,是顺应和满足岭南人民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形态。[1]。

岭南民俗体育项目,是伴随岭南先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过程中创造、传承下来的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文体活动[2],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类文明的进程加快,体育文化加入了诸多的现代元素。岭南民俗体育项目是文化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岭南民俗体育项目大致为:蔡李佛拳、赛龙舟、傩舞、人龙舞、广东醒狮、风筝、三灶鹤舞等90多项,具有不同的地域特色,且开展情况也千差万别。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是指基于岭南民俗体育项目从事生产、流通或服务活动的独立核算经济单位。岭南民俗体育产业企业的“实体化”和“组织化”程度较弱,影响了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鉴于此,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口述史记录等研究方法,主要集中对广州市、佛山市、中山市、东莞市的部分民俗体育产业企业进行深入研究,例如广东南狮创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广州奇腾工艺品有限公司、佛山市皓扬醒狮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中山市尺寸广告服务中心等。

2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与文化传承联动发展的重要性

岭南民族体育文化是岭南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宝贵的文化瑰宝,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在实践中,由于不能准确地掌握民族体育文化的变化,民俗体育文化越来越被忽视,乃至于受冷落,传承和发展特色文化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本研究以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传承为视角,从发展体育企业的层面来剖析岭南文化传承的关键节点,激发体育企业发展与文化传承联动的内生动力,培育经济增长点,实现我省体育产业总产值到2025年达到9000亿元目标,为国家体育产业5万亿目标做出贡献。搭建以企业为载体的文化传承平台,为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找到有效支点和载体,拓宽岭南文化传播路径,促进传播方法手段的多元化,促进岭南民俗体育文化发掘、整理、保护等工作,探索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促进体育文化繁荣,创新体育文化业态。

3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发展状况概述

岭南民俗体育出现了传承人口日渐减少、文化元素渐趋单薄、民俗氛围淡化等问题,岭南民俗体育生存的文化土壤快速改变,再加上,民俗体育企业的发展起步低、管理不健全、融资渠道有限、产品创新和自主创造能力不强等因素影响,市场饱满度还需扩大。

3.1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的市场范围

我国许多体育用品企业在生产能力和规模上都与国外一些企业有明显差距,以经营岭南民俗体育项目为主的企业, 产业市场范围主要集中在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体育竞赛表演活动、其他体育服务等领域。调研结果显示,佛山市皓扬醒狮体育器材制造有限公司,成立于2019年,注册资本为100万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专项运动器材及配件制造、其他体育用品制造、体育中介代理服务、体育表演服务、文化活动服务、文艺创作与表演。中山市尺寸广告服务中心,成立于2019年,经营范围涵盖广告设计、制作、安装;文化艺术传播。这些企业在进军国际市场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问题和压力,在国际市场中的占有额较低。

3.2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的经营状况

通过对企业盈利状况所提供的会计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可以评估企业的内在价值,预测企业的发展前景[3]。多年来,岭南民俗体育企业总体经营情况乐观,经营较为理想,2/3以上的企业是一直处于盈利状况,盈利幅度各不相同;在疫情期间,受原材料采购成本和产品创新方面的投入影响,绝大部分企业出现了短暂的亏损状态,目前已经基本走出低谷,呈现了扭亏转盈的局面,也有少数企业负责人认为目前经营环境不够理想。总之,由于岭南民俗体育企业发展相对较晚、注册资本金偏少等问题客观存在,未来发展任重道远。

3.3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的融资渠道

调查显示,企业的融资多元化,企业普遍在店面、设备、创新、培训学习和原材料储备等方面有扩大投资的计划,通过银行贷款、股权融资、租赁融资、亲朋借款、民间借贷、企业间拆解等方式融资,解决资金缺口问题。

3.4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的人员情况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规模普遍偏小,从业人员100人以上规模的企业占少数,且人员流动较大,企业员工不稳定客观上影响了企业发展,且企业结构不健全,企业负责人普遍是民俗体育项目爱好者,传承人和民间艺人负责经营管理企业的约占1/3;也有为数不多的企业负责人完全不了解或没有接触民俗体育项目,这些企业负责人明显制约企业科技创新和企业内生动力。

拈花湾小镇的开发,扩大了客源市场,使得马山半岛的整体旅游资源更趋立体化。在运营中,地产物业引入途家、同程等平台,旅游购物通过招商形式,与经营户之间形成联营,而餐饮等则进行租赁。与此同时,拈花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农家乐、住宿、餐饮的发展。同时,小镇的开发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赢得了良好的社会评价。通过这些方式,拈花湾整合“全社会”资源,将当地居民、旅游公司、个体经营者等纳入开发体系,带动了各业态的发展,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3.5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的管理与科技创新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能顺应市场的需求量和需求质,企业创造力和发展力呈现上升态势。但企业创新机构不健全,创意创新人才明显不足,产品研发和创新开发经费补给完全是基于企业的效益而定,新产品开发缓慢,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且缺乏相应的引导发展机制,缺乏基于高端产品的政府服务为民俗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4],缺乏基于文化保护意识的品牌创意和产品创新。

4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特征

4.1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特点和内涵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全面继承了岭南文化的深厚内涵,是一个地域性的物质文化概念,有先进、传统、开放、包容、创新等特点。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求,岭南民俗体育文化增添了重商性、多元性和政治务实性[5]的特色,岭南地区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色彩的体育文化[6]。

醉龙、南狮、赛龙舟等岭南民俗体育文化无疑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岭南地区独特的精神标识,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龙”是吉祥、尊贵、勇猛的象征。中山市的醉龙,又称转龙头、舞木龙、舞柴龙、舞龙船头,中山醉龙的表现形式新奇独特,具体形态丰富细腻,别具风格,是我国传统龙文化和酒文化的巧妙融合,舞蹈艺术和民间武术的完美统一,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狮”是祥瑞之兽,舞狮祈求吉利,带来好运。南狮是起源于广东南海的传统民俗文化,民俗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是民间体育艺术的典型代表,更是华人筚路蓝缕、昂扬向上和奋发进取精神的写照。龙舟和南狮,在南海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扒龙舟、敲锣打鼓,舞狮子助兴,长盛不衰。特别是得到港澳和海外同乡的传承发扬,在改革开放以来,这种富有喜庆色彩的民间活动更加兴旺,体现了岭南水乡独特的历史人文风情。

4.2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4.2.1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逐渐削弱

乡村是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西方体育项目传入我国,国民普遍认可,也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再加上“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等政策统筹和战略部署,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推进,民俗体育文化的精神内涵慢慢被“融化”,不由自主的重塑了体育文化主体的价值观念,骨子里的对本土文化的崇拜、认同或多或少发生改变,学习也只是处于“空洞”的模仿,从而“表演”于政策决策者“经济利益驱动”[9],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感逐渐削弱。

4.2.2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过度商业化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明显商业化,一些地区,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过分追求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商业价值,在保护与传承过程中,既不能精准诠释的人文休闲、绿色生态等多元理念,也不能凸显文化内涵、民俗风情。“原汁原味”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味道惨淡或变味,直接导致民俗体育文化资源保护与传承处于“浅层次”状态,一些乡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的内涵、特色“流失”现象或多或少存在。

4.2.3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危机

首先,传承民俗体育文化需要多方参与,更需要传承人接好接力棒,随着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大量农村人员涌向城市生活,生活节奏和生活方式明显改变,参与到民俗体育文化活动的人力资源断崖式减少。

在“互联网+”环境下,文化趋同性加强,民俗体育文化的区域性特点不明显,地域色彩逐渐模糊,文化资源的独立形态一去不复返,乡村民俗体育文化资源频临失传危机。

5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与文化传承联动发展的对策与思考

5.1 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搭建多元联动的发展平台

岭南民俗体育企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政府制定企业高效发展的政策扶持,同时文化传承也需要政府对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引导,企业发展和文化传承联动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创新管理体系,搭建多元联动的发展平台,出台扶持政策,支持促进企业高速发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进行体育文化资源重组,创造灵活开放的民俗体育文化市场氛围,为文化的创造性传承找到有效支点和载体。

5.2 基于“原汁原味”元素创造高端品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文化是民俗体育活动的精神内核所在,也是企业发展的“魂”,充分挖掘、整理岭南民俗体育项目的体育元素和民俗元素,作为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的“源泉”,对富有特殊意义的民俗项目进行抢救式挖掘,易于表演的项目进行“文化基因”重组[10],融合新材料、新技术、新思维创新创业,创造极具地域特色的民俗体育品牌,让“地下的东西走上来,书本的东西走出来,死的东西活起来,静的东西动起来”,引导丰富的民俗体育文化资源发挥积聚效应。体育企业着力生产这些“原汁原味”元素的高端产品,引领体育产业的未来潮流,增强岭南民俗体育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产生更大经济效益产业局面。

5.3 加强文化宣传,促进文化与企业协调发展

坚持文化为导向、体育为媒介的新发展道路,挖掘民俗体育项目的历史记忆,溯源文化基因,坚守特色阵地,创新宣传载体,实现文化精髓渗透到体育企业的每个角落,将民俗体育文化“竞争与合作”理念融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将工匠精神、业务精准思想融入企业生产过程中,将“务实”态度融入企业发展中。推动体育企业与文化传承和谐发展。

5.4 培育和引进优秀的民俗体育文化人才,促推企业再上新台阶

成立民俗体育企业和文化传承联合发展研究中心,搭建一个可靠的人才平台。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人才合作培训,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提升体育企业和文化传承专业化服务水平。

培养传承人梯队队伍,保障民俗体育文化“根正苗红”,探索传承人以技术资本参与企业股份的优惠措施,培养传承人成为民俗体育企业管理结构中的中坚力量,让懂民俗文化的人管理企业,利用民间艺人带动民俗体育活动,扩大活动人口,强化档案人员的综合素养,将历史的片段珍藏于馆阁之中成为尘封的记忆,为体育企业提供高质量人才储备,促推企业再上新台阶。

5.5 利用网络优势创新民俗体育企业发展新业态

正如业内所说,网络具备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等特性,发挥网络传播快捷、多画面、多角度、动态传播的特征,通过专业的网络平台宣传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内涵和精神实质,迎合“体验营销”时代的大趋势,营销民俗体育企业研发的“原汁原味”元素的新产品,打造高端品牌,充分扩大民俗体育产业所潜含的市场经济效应,创新民俗体育企业发展新业态。

6 结束语

岭南民俗体育文化传承理念深入人心,保护、留存代表历史,传承、发展代表未来,民俗体育文化成为体育企业赖以生存的软实力,岭南民俗体育产生企业发展急需和文化创新共鸣共频,体育企业的发展需要政府部门与众多领域的强强联合,各取所长,互通有无,亟须素养好、创新强、协作佳的企业团队,将岭南民俗体育文化的“多元、务实、开放、兼容、创新”的核心价值融会贯通,助力岭南民俗体育企业在创新中发展,文化在创造中传承。

猜你喜欢

岭南民俗体育
忆岭南
民俗中的“牛”
岭南建筑的前世今生
雨岭南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民俗节
不辞长作岭南人
漫画民俗
我们的“体育梦”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