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激活体育课堂— 高中体育教学中游戏的运用
2022-05-25陈永钦
文 / 陈永钦
体育游戏教学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活动性,这些都是调动学生内部学习因素的重要条件,因而游戏成为体育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作为体育教师,要加强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开发和利用,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尽情地锻炼和成长,用游戏燃起学生的体育梦、健康梦。
1 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
1.1 激发学习兴趣
体育学习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对抗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这对于养尊处优的高中生来说是一项身心的巨大挑战,当高高的横栏摆放在面前时、当漫长的跑道映入眼帘时,很多学生会不自主地产生畏惧、退缩心理,产生明显的排斥行为。有的甚至找各种理由请假不上体育课。游戏活动的引入缓解了体育学习带给学生的压迫感、紧张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使学生放下心理包袱和压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学习中,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以高二体育《跨栏跑》一课为例,由于跨栏跑需要学生边跑边跨过横栏,对学生身心的灵敏度、力量、耐力、柔韧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不小心还可能被横栏磕绊住,因而学生一开始不愿意去学,教师就可以按照跨栏跑的要求和高中生好奇心强的心理,设计趣味横生的“跨越障碍”的游戏活动:利用垫子、山羊、跳绳等设计成不同的障碍,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听口令后开始依次跨过障碍物,每组第一名学生跑出10米后第二名学生跟上,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名学生跨越最后一个障碍,根据到达终点的先后顺序排列名次。有了游戏做铺垫,学生在学习跨栏跑中会把一道道横栏看作是游戏活动中的一个个障碍,按照游戏中跨过障碍物的方法顺利地跨过横栏,从而高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确保体育教学的顺利进展。
1.2 培养道德品质
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还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体育游戏模式下,学生们参与运动练习的积极性更高,因而他们的道德品质就能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熏陶。
①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规则是游戏活动的执行标准和要求,任何一项体育游戏活动都有组织规则,活动之前教师要把游戏规则明确地告知学生,使学生明白违反规则会受到惩罚,从而养成自我约束、自我遵守的道德品质。如在“背球”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就规定在背球的过程中球不能掉,一旦掉在地上需要捡起来重新开始。有了这一规则的约束,学生就不会不管不顾同伴,自顾往前走,而会在规则的约束下互帮互助,同心协力,共同完成游戏任务。
②体育游戏能够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
大多数游戏活动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如拉网捕鱼、传球触电、春种秋收等,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学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职责,在利益共同体的驱动下分工协作、团结合作、互帮互助,提高合作能力,为今后融入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③体育游戏能够培养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品质
体育游戏中有一些竞争比赛类型的活动,这类活动既能够增强体育运动的趣味性,又能够激发学生勇敢、拼搏的精神品质。因为学生们都想在游戏活动中表现出更好的自己,都想要获得小伙伴以及教师的认可,因而每一个学生都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比如篮球活动中的运球游戏,学生们都会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表演出多种运球花样,有高运球,有低运球,有转身运球,有急停疾起运球等。比如关于立定跳远的袋鼠跳游戏,学生们要想运送更多的物品,那么就要逐步提高自身的跳远距离,并要注意跳远中的动作注意事项等。
1.3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体育游戏还能够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心理品质,因为游戏活动中的形势千变万化,作为游戏活动主体的学生,自然也要结合游戏内容和形式做出适时的调整,进而才能更多地感受到游戏活动的乐趣。比如背对背抱球的游戏,如果球体不小心掉落在地了,那么学生就要迅速将其捡起来,并尽快投入到接下来的游戏活动中,进而才能确保游戏活动的顺利进行。如果学生限于了懊恼和失落中,那么就会浪费宝贵的时间,甚至会无法完成后续的游戏活动。还有篮球运球游戏中,偶尔的失误也是难免的,重要的是学生对待失误的心态,积极向上的心态能够降低失误带来的影响。
2 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2.1 在准备活动中运用游戏
准备活动是体育教学的前奏,在进行体育锻炼前做好准备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体现在对学生身体和心理的缓冲上,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不仅如此,准备活动还可以提高肌肉温度,克服肌肉活动的滞后性,预防肌肉损伤。骤然的剧烈运动会使学生的器官产生不适感,甚至带来伤害,因而体育运动前需要做一些幅度较小的预热活动,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身体和心理上的过渡。传统的准备活动大多是一些慢跑、行进操等,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逐渐感到枯燥、厌倦,影响准备活动的效果。若教师能够合情合理地引入一些游戏活动,一方面能够带给学生新鲜感,使他们以积极的心态、饱满的情绪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另一方面还可以把学生迅速地组织起来,明确学习任务和要求,进入到良好的学习状态中。因为准备活动是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是一个辅助环节,且时间短,因而准备活动的体育游戏应该是一些简单易操作的内容。如报数游戏、指部位、追逐接力、抓捕等游戏,这些简短趣味的游戏不仅能够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可以逐步提高大脑皮层的兴奋性,使学生进入运动状态。
准备游戏要全面活动机体,能够使学生的手、腿、脚等运动器官都得到预热,为体育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如“穿越呼啦圈”的游戏中,学生既要手拉手传递呼啦圈、又要钻呼啦圈,手部力量、下肢力量都得到锻炼。学生轻松愉快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性,达到准备活动的目的。
对于一些专门的准备活动,教师要有针对性地设计锻炼关节、韧带、肌群等的游戏活动,这些游戏活动动作性质与体育运动结构相似,起着辅助的作用。如在高二短跑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拉网捕鱼”“抓泥鳅”等游戏。游戏活动需要学生慢跑,符合新授课的主题,能够较好地推进新授课的进展。在篮球《原地传接球》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叫名字”游戏:两人一球,滑步姿势准备,相隔2米左右面对面传接球,每传一次都要大喊出接球人的名字,锻炼反映能力为传接球活动做好准备。在准备活动中运用游戏,应该紧扣教学目标,有针对性地选择游戏,注意控制运动负荷,把握学生的心理变化,使身体机能得到逐步过渡。
2.2 在基础锻炼中运用游戏
基础锻炼是体育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机能,形成良好的身体素质,促进自我锻炼习惯的养成。传统的基础锻炼教学,教师主要采取演示、模仿的教学方式,教师展示一个动作学生跟着练习,虽然这种方法也能完成教学任务,但很容易使高中生在程序化的锻炼中失去兴趣,不能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影响教学效果。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加深,基础体育锻炼教学中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了调动学生的内部学习因素,使学生以主人的身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教师就要重视游戏的运用,用游戏支配学生的主体行为,变单调、枯燥、重复的运动锻炼为生动活泼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在游戏中掌握动作技术。
如在高二足球《脚内侧踢球》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掌握脚内侧踢球的运动技能,教师设计了“星球碰撞”的游戏活动:两人一组每人一球,分别相距2米、4米、8米的踢球相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此基础上教师提出问题“在游戏过程中为什么有些学生踢出的球总不能相撞呢?”这种源于游戏的问题很好地触及了学生的兴奋点,他们围绕问题展开积极的思考,发现很多问题,如出球方向不准、击球无力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整理提炼出新的教学资源,这样学生就能有选择性地学习和锻炼踢球技能,提高踢球水平。
中长跑教学中若机械地领着学生一圈圈地跑,会让学生产生抵触心理,既不利于跑的技能的掌握又不利于身心健康,若能融入游戏活动就能使枯燥的跑步锻炼焕发出活力,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如“拔大旗”游戏:学生排成一路纵队,排头学生手拿一面小旗,围绕跑道进行中速跑,每名同学前后距离1到1.5米,教师鸣哨,听见教师鸣哨后,最后一名同学从队伍外侧加速跑到排头同学前面从中接过小旗并领跑,以此类推。这样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游戏的介入有了色彩和生命,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较大的改善,他们不断调动自身潜力去跑,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
投掷是高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需要学生将铅球投掷到规定的区域内,投中率低,学生很容易气急浮躁。为了稳定学生的情绪,保持他们的学习热情,教师设计了“灭老鼠”“打保龄球”的游戏活动,让学生一边玩一边学习投掷技能,在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投掷技巧,提高投掷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还有体操教学中的“过独木桥”“闯关”等游戏活动,正是有了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夯实,熟练地完成了动作,提高动作的自动化程度。高中体育教学的项目有很多,教师在引入游戏活动时要带有明显的项目特点,更好地为项目教学服务。
2.3 在体育教学结束时运用游戏
体育教学接近尾声时教师要使学生紧张的身心得到放松,让身体机能逐渐平稳下来,慢慢恢复体力。这一环节虽然不像体育锻炼那样剧烈、也不像准备活动那样引人入胜,但却让人意犹未尽。若教师仓促收场,学生的肌肉及各个器官仍处于热温中,大脑皮层处于亢奋中,没有恢复到安静的状态中,对学生下一阶段学习活动的开展极为不利。那些热烈的运动场面仍像影子一样挥之不去,学生怎么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基于此,教师要重视体育结束活动教学,不能简单地以“解散”收尾,而要设计一些轻松、负荷量小、节奏较慢的游戏活动,使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在短时间内得到放松。如“敲背捏肩”“拍手游戏”“器材归位”等。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学生摆脱剧烈运动带来的紧张感,让紧绷的神经得到彻底的放松,并且又整理了器材,愉悦了心灵,具有一定的“兴趣保留”,学生带着期待、带着美好步入到下一阶段的体育学习中。体育锻炼的种子也通过游戏撒播到每个学生的心理,逐渐成长为健康大树。
3 总结
总之,体育游戏既有传统游戏的趣味性又兼具运动特点,是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推进教学进程、提高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作为体育教师,要在充分认识体育游戏对课堂教学所起到的调节、指导作用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内容,灵活地设计体育游戏活动,加速学生对运动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增强体质,获得有意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