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安家》与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的对比
2022-05-25郭文丽何小雪
郭文丽 何小雪
摘 要:随着各国之间交流的不断加深,翻拍剧也逐渐成为了一种新的流行趋势。而日本由于和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所以日剧也经常成为国内各种翻拍剧的题材来源。与翻拍的数量相比,这些翻拍剧的质量似乎并没有达到观众的预期,所以才会出现如《深夜食堂》一类声势浩大最终却惨败收场的电视剧。而今年播出的翻拍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的《安家》却在众多低评分的日剧翻拍剧中脱颖而出,取得了亮眼的成绩,从跨文化的角度对其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传播水平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安家;卖房子的女人;跨文化;翻拍剧
一、概述
《卖房子的女人》是由日本电视台NTV于2016年7月13日开播的,同年11月16日在第90届日剧学院赏①上斩获了最佳作品、最佳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女配角四个奖项,而这部剧在中国豆瓣的评分也高达8.2。剧中的女主角三轩家万智不向任何客人谄媚,而是通过实实在在帮助客人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来卖出房子。
《安家》改编自日剧《卖房子的女人》,作为2020年的开年大戏,该剧一播出就引起了激烈的讨论,在中国两大电视台(北京卫视、东方卫视)收视率连续破2,东方卫视最高单日收视破3,累计16天CSM59城衛视收视率第一,根据中国视听大数据,《安家》连续三周收视率第一,最高收视率高达3.534②。截止到7月底,《安家》的网络播放量已超过76亿。高播放量和高关注度让《安家》成为今年当之无愧的开年热剧。与在豆瓣评分只有4.6分的《约会恋爱究竟是什么》、4.1分的《求婚大作战》、2.9分的《深夜食堂》等日剧翻拍剧相比,6.3分的《安家》可以算得上近些年翻拍日剧的成功典范。《安家》之所以能克服翻拍剧水土不服的窘况,与其题材的选择和对中国特色元素的应用以及对受众心理的把握都是密不可分的。但同时也要注意到,《安家》这部剧本身存在的编剧对行业认知不够深入、故事细节存在不合理之处、剧情发展缓慢等问题。
二、《安家》的成功之处
(一)以“卖房”为主题符合中日两国的社会现状
原作《卖房子的女人》将故事设定在因日本东京奥运会导致的东京地价上涨、房产行业迎来久违的大热时期这一背景下,这与日本的社会现状相呼应,增强了电视剧本身给观众带来的真实感,也使得整个故事有了明确的开端,为具体的故事展开做好了铺垫。同时,房子的问题也不是日本社会特有的,中国社会近几年也是饱受房子问题的困扰。相似的故事背景让《安家》在翻拍过程中不需要对大的故事背景进行调整,相反,《安家》以大热的房产问题为基础,将各种因房子而产生的矛盾借由故事主人公们的经历展现在观众眼前,更能引起观众的共鸣。
中日两国相似的社会背景,让《安家》在翻拍的过程中受到的阻碍较小,同时也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这也是成为制作方选择《卖房子的女人》进行改编的重要原因。
(二)融入中国特色元素
《安家》对原作《卖房子的女人》的改编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而是对剧名、内容、精神内核、表现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相应的改动,使得故事的发展更符合中国电视剧的习惯,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如“重儿轻女”等中国式冲突,让这部剧彻底与原作进行了区分,进一步满足了中国受众的审美需求。
1.剧名的改编:从《卖房子的女人》到《安家》
剧名上的变化是《安家》做出的最冒险也是最成功的改变。对剧名进行改变就是相当于抛弃了原作本身带有的热度,意味着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剧名的变化也可以将改编剧与原作进行明显的区分,让《安家》成为独立的作品而不是《卖房子的女人》的衍生物。
另外,《安家》这部剧的剧名改变也非常符合中国观众的需求。中国人自古就很看重“家”的概念,中国有一个成语叫做“安家落户”,如丁玲的《杜晚香》:“我们决心在这里安家落户。”意为到一个新地方安家,长期居住下来。又如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他很希望能在暖水屯下种开花,安家落户,他还相信有某一种力量是在帮助着他的,这就鼓励了他的幻想。”再如陆文夫的《酒话》:“那是十年动乱之中,我在苏北的黄海之滨安家落户。”由此可见,“家”在中国人心中的地位之重。而房子则是“安家”的重要一环。所以,编剧在对这部日剧进行本土化改编的时候没有直接用原剧名,而是将“卖房子”与国人的“家情怀”联系到一起。一方面削弱了原剧名中对女性的突出,扩大了受众;另一方面也是对这部剧的基调进行了重新定位,给卖房子这一商业行为添加了一些人文关怀。
2.内容的改编:从单一的单元剧到有层次变化的剧作
在内容上,原作《卖房子的女人》更符合单元剧的特点,每一集一个故事,前后的故事虽然会有联系,但总的来说还是比较独立的。《安家》虽然也是采取了类似于单元剧一样的方式来讲述故事的,但是《安家》的内在逻辑性更强,其中最明显的是卖掉三个老洋房的故事。老洋房是指民国时期留下的建筑物,是上海或者说是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安家》在每次卖房子的过程中都穿插了关于“家”的思考,而三次高潮就是在卖三个老洋房的过程中。三个老洋房分别阐释了关于善心却得不到别人的善报、守诺却得不到别人的守信、亲情却换不来亲情的故事。通过三次面对老洋房以及老洋房背后的故事,层层推进并完善了女主房似锦的性格。在第一次卖老洋房的过程中,房似锦因为看到龚先生的太表姑奶奶为了讹钱一家几口挤在老洋房妨碍龚先生卖房,并且在协商过程中狮子大开口而气愤。但这种气愤是出于对社会不公现象的一种不赞同的情绪,实际上房似锦对于龚先生一家并没有什么感情。但是,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女主的性格也逐渐发生了改变。在第二次卖老洋房的过程中,女主角房似锦不再是刚来门店的时候那种为了卖房不择手段了,而是对坚守向公馆三代的耿家夫妇产生了除了工作以外的私人情感,并且在被骗后不仅是处于气愤更是出于同情,主动帮助耿老夫妻得到了属于他们的最终利益。如果说第二次买老洋房的过程中是牵涉到了女主角的个人利益,那么第三次卖掉老洋房时,对宋老夫妇的帮助则是更加无私的。
《安家》中的每一个老洋房都代表了当代社会存在的人性恶的一面,女主角房似锦几次卖掉老洋房的过程就是在与人性恶的一面作斗争。这也使《安家》的故事离人们的生活更近,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理解和接受。
3.精神内核的改编:从职业精神到人文关怀
《卖房子的女人》故事内核主要体现在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和对职业的认真上。可以说日本社会各阶层的人都对自己的工作十分负责,并且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要做到极致。这一点在原作女主角三轩家万智的身上也有所体现。如果《安家》照搬这种精神内核很容易让中国观众有距离感,因为中国社会信奉的是“中庸之道”,而不是追求极致。所以照搬过来后反而会表现出女主为了业绩不择手段,产生让观众难以接受的刻薄感。所以,《安家》反其道而行之,让女主一开始就是为了卖房不择手段甚至抢同事的单,但是随着故事的推进,女主逐渐成长,变得会考虑人情,这样的改编也符合中国长久以来信奉的儒家观念。
另外,《卖房子的女人》更多地是讲述女性自强的一面,而《安家》在展示女性自立自强的基础上,又通过近乎极端的方式展示了人性中“恶”的一面,讲述的多是人性,是对当代社会中“人”的思考。
4.表现形式上的改变:从喜剧到正剧
原作《卖房子的女人》最大的标签是喜剧,所以无论是台词还是行為上,都不免带有一些搞笑的性质。所以主演们为了表现出这种喜剧的效果,会有很多夸张的动作或者语言。这样带有喜剧色彩的剧作如果直接照搬过来,就会因为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很难达到和原作一样的喜剧效果。所以,《安家》在改编的时候舍去了其喜剧的一面,增加了一些社会现实性,将一部原本是喜剧的剧作改变成了带有社会烙印的正剧,在人物和台词以及行为上也进行了相应的改编,去掉了各种夸张或者说看起来有点做作的语言和行为,反而更多地注重细微之处的变化,通过扬长避短成功地将这部翻拍剧开创出了属于自己的特色。
5.特殊的中国式冲突
与《卖房子的女人》不同,《安家》中对女主角房似锦的家庭描写非常多。房似锦的出生就伴随着母亲的厌恶,一个是她不听话的个性,一个是她作为女儿的身份,房似锦的母亲是一位典型的“重儿轻女”的农村妇女形象。作为房家的第四个女儿,她一出生就差点被母亲扔到井中,所以房似锦自己也自嘲她是“房家要扔到井里头没死成的老四——房四井”。同样,这样的母亲为了儿子,向房似锦不断地要钱,要求房似锦承担弟弟买房子、谈女朋友的一系列开支。在房似锦母亲的眼中,女儿迟早要嫁人,是别人家的,只有儿子才是自己家的,所以她要求自己的女儿们要向着娘家、给娘家钱、要照顾弟弟的一生,因为娘家养育了他们,这是“还债”。这种“重儿轻女”的观念是中国历史所遗留下来的旧观念,可以说是中国特有的冲突和矛盾。这样的观念在日本几乎是很少看到的,所以女主角这样的家庭经历在引起中国受众共鸣的同时也发人深思。这是原作《卖房子的女人》不能给中国观众带来的体验。
(三)把握受众心理
1.观众对实力派演员、著名编剧的期待
首先,从制作班底来看,导演安建曾执导《北风那个吹》《小姨多鹤》《解密》等多部电视剧,并获得过第19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第25届和第27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三等奖,在2011年第17届上海白玉兰电视节被提名最佳导演奖、在2017年获得第11届中国电视制片业十佳电视剧导演奖。而编剧六六③则非常擅长写反映都市真实社会生活的作品,并两次入围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其作品《王贵与安娜》《心术》《蜗居》《少年派》等都曾引起过广泛的讨论。其中2009年播出的《蜗居》开播仅4天就创下了当时收视率的历史新高。从导演和编剧的人选上就可见制作方对这部剧的良苦用心。
其次,在选角上,担任男女主演的罗晋和孙俪也是公认的实力派演员。罗晋曾获得2013安徽卫视亚洲偶像盛典年度最具人气男演员和2013安徽卫视国剧盛典内地人气男演员,其作品《美人心计》《穆桂英挂帅》等也曾引起热议。孙俪在《甄嬛传》之后人气大增,并凭借“甄嬛”这一角色入围第41届国际艾美奖最佳女主角奖,之后又两次获得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其作品《辣妈正传》更是一举拿下第20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女演员奖和第27届金鹰奖最具人气女演员奖两大奖项,2018年凭借《那年花开月正圆》斩获第31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最佳女演员奖项。可以说无论是实力还是人气,孙俪都是电视剧女演员中的佼佼者。
制作初期,在观众还不了解影片故事情节的情况下,通过对导演、编剧和演员的宣传,可以在一定程度吸引观众的注意力。通过演员的知名度来带动剧作本身的热度,是影视宣传中常用的方式,导演、编剧和主演们的精彩演绎也是让这部剧成功打入市场的重要原因。
2.内容的真实性引起观众共鸣与反思
《安家》的故事可以说是中国社会的缩影,其中家庭中三代人的相处问题、学区房问题、婚姻与家庭问题等都是当代中国社会避不开也解不开的问题。这种真实存在的问题进入电视剧中,会引起观众对这些问题的再思考。而作为高潮的三个老洋房的故事一方面推动了主人公之间的故事线,另一方面也是对当代社会人性的探讨。其中第一个老洋房龚家花园的故事更是直接根据现实故事改编。这种真实的内容会拉近电视剧和观众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观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安家》这部剧。
三、对跨文化翻拍剧的反思
同样都是卖房子的故事,因为两国国情和社会背景的不同,中国和日本在处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侧重点。这也提醒了我国文艺创作者想要更好地引进和输出作品,一方面要寻找两国文化的共通之处,另一方面则是要保留中国文化的特色,没有中国特色的作品只能算作无根之萍。同时,跨文化翻拍剧不是将作品创造出来就结束了,更重要的是在传播过程中,不同国家之间文化的碰撞与交流。除此之外,对受众心理的把握也是影响文化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国家、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受众对影视作品的期待也有所不同,这就需要制作方要找准作品的定位和受众的范围,而不能盲目出击。最后是对细节的把握,在当代社会观众的审美需求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好的故事已经很难打动观众了,更重要的是要对好的故事进行精雕细琢,这样才能让观众更加融入到故事之中,才能创造出好的跨文化翻拍剧作品。
注释:
①日剧学院赏(ザテレビジョンドラマアカデミー赏),是由日本角川书店旗下杂志《电视周刊》(ザテレビジョン)发起举办的以季为单位的日本电视剧评鉴活动。该奖自1994年4月起颁发,在日本素有“日剧奥斯卡”之称,是较为大众化的日剧评奖活动。其表彰对象为日本优秀电视剧,得到提名的对象,必须是前一季曾经播出五集以上的电视剧。
②数据来自《安家》官方微博@电视剧安家
③六六于2007年凭借都市剧《双面胶》获第14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2009年又以家庭剧《王贵与安娜》入围第15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最佳编剧奖。
参考文献:
[1]杨紫薇.受众心理视角下的影视翻拍创作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5.
[2]张智华,段文婷.论中国都市职业剧的价值取向与艺术创新——以电视剧《安家》为例[J].当代电视,2020(5):8-10,25.
[3]汤雪.现实生活审美观照下的《安家》[J].当代电视,2020(5):11-13.
[4]贾冀川,周司遥.现实主义观照下的温暖人生——从《安家》《急诊科医生》等现实题材电视剧的热播说开[J].中国电视,2020(6):23-27.
[5]谭心悦.都市现实题材电视剧“高收视、低口碑”原因初探——以电视剧《安家》为例[J].声屏世界,2020(8):38-40.
[6]高源.电视剧《安家》改编过程中的困境[J].视听,2020(7):38-39.
[7]张园园.变与不变——论翻拍剧的选材、叙事与受众心理[J].西部广播电视,2019(9):121-122.
[8]王士良.儒家人伦观在电视剧《中国式关系》中的体现[J].当代电视,2018(2):26-27.
[9]李宇.国际传播语境下影视制作的跨文化策略[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9):96-98.
[10]苏磊.翻拍影片的本土化移植[J].新疆艺术(汉文),2016(4):90-94.
[11]李宏.房子與安全感[J].中国统计,2015(2):57.
作者简介:
郭文丽,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
何小雪,大连外国语大学日本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社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