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2-05-25刘倩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2年19期
关键词:情感体验兴趣初中语文

刘倩

【摘要】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阅读应是初中生的日常习惯。语文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课外指导学生丰富阅读种类,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兴趣;方法;情感体验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无限相信书籍的力量,是我的教育信仰的真谛之一。”可见,阅读对实施教育、提高个人素养多么重要。新课标要求学生应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初中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和基础,初中教学中也开设了语文阅读,因此教师要充分运用好阅读教学,发挥好教师的引导作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技巧,拓宽学生的阅读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还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真切理解和感悟,让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美的享受和提升。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有效路径。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决定阅读效果,初中生已经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但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更喜欢故事性、探索性的文章,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巧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境,运用多媒体技术或丰富有激情的语言再现课文中的情景,让学生深入情境之中,感受文章描述的情境。多媒体技术能够帮助教师快速地为学生呈现情境,以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成学生的“乐学”思想。例如,在教学《三峡》时,学生们都没有去过三峡,为了让学生体验到三峡的美景,感受到三峡的壮阔,体会作者对三峡的喜爱之情,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制作一段视频,带领学生领略三峡之美,使学生在美景与音乐的熏陶下,被三峡的壮美深深震撼,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调动了起来,感官的刺激点燃了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接下来学生就会进行自主阅读,并走进文本,然后教师加以适时点拨,从而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品味语言,体验情感

阅读是一个体验过程,在与文本的接触中发展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等阅读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以及审美能力。初中教材中选取的文章都是经过千挑万选的经典,教师在教學中要带领学生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感受经典的魅力。比如在教学《白杨礼赞》时,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在朗读时要读出文章中蕴含的昂扬向上的赞美之情,透过对白杨树的描写,体会作者对北方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坚强不屈的革命品质的赞美之情;教师要在教学中指导学生掌握烘托、对比、欲扬先抑等写作技巧,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学生在阅读时受自身因素的影响,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认识不一致,甚至有的理解偏颇,但这都是学生的独特认识,教师要充分加以尊重,并进行有效引导,以保护学生的阅读激情,并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品味,让学生逐步走进作者的情感深处,感受作者的真实情感,揣摩语言的深刻内涵。

三、指导方法,提高技能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初中生的阅读技巧还有所欠缺,教师要强化阅读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进行有效阅读。一是注意学生的读,根据文章内容灵活运用朗读、默读、连读、精读、浏览等方法,让学生充分感受语言的魅力;二是深入文本,透过文本深刻感受文中反映的现实、历史、人文、社会等,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带领学生重新认识世界,开阔视野;三是指导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认真做好读书笔记,阅读过程中随时进行圈点批注,将经典名言、精彩语段、好词好句等摘录下来,做好积累,也可以写一些小练笔,以提高写作能力,从而达到提高语文教学的目的。

总之,阅读不只是初中阶段的重要学习内容,更是持续一生的好习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突出学生的特点和主观能动性,以生为本,创新教学模式,在语言的品味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在阅读中完成文学积累,开阔视野,陶冶情操,最终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吴丽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初探[J].公务员期刊网,2019.

[2]李丽君.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J].素质教育报,2020.

猜你喜欢

情感体验兴趣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浅谈交互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运用
谈音乐欣赏活动中学生情感体验的激发
情感教育是思想品德课升华的金钥匙
注重体验,促进成长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