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教改革”背景下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2022-05-24尹龙武

卫生职业教育 2022年10期
关键词:三教改革双师证书

曾 慧,肖 兰,尹龙武

(长沙卫生职业学院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15)

“三教改革”在职业教育中处于战略性地位。“三教改革”就是处理教学中的“谁来教”“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1]。前者是亟待解决的,而“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成便是其基础。因此,研究现阶段“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关注“1+X”证书,开展教师全员培训,建立校企人员双向交流合作共同体,着力提高思政教育水平及信息化素养,能有效帮助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

1 “双师型”教师培养现状

1.1 “双师型”教师来源有限

高职院校以“学历”为主要指标招收专职教师已成为阻碍“双师型”教师发展的主要原因[2]。高校应届生占现阶段职业院校师资的很大一部分,而应届生缺乏一线生产实践经历,既要在就业岗位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教育理论知识,又要学习教学技能,还要提高专业能力。其成长是一条很漫长的路,短时间成为“双师型”教师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2 “双师型”教师的认定标准不完善

教育部关于职业教育提出“双证书”概念,即除教师资格证以外,还应有相关行业的执业资格证。按现阶段对“双师型”的判定准则,若教师持有中级及以上的执业资格证,则可被确定为“双师型”教师[3]。这样的判定方式是比较方便的,不过也难免流于形式。有的教师也许具备某一技能的执业资格证书,但由于缺乏从业实践的历练,技能操作能力不尽如人意。

1.3 “双师型”教师培养政策力度低

2018年国务院发布《促进职业学校校企合作的办法》,规定专业教师需进入企业实践,且每5年修满多于6个月的时长。进入企业进修是“双师型”教师的主要培训途径。教师利用暑假的时间去企业进修,时长一般为一个月,而一个月的时间对于教师了解行业的发展动态、学习新的技能是不够的。企业需要接收教师为期一个月的进修培训,也需要安排人力物力支持。如果教师与企业的配合不够主动,企业保障学习生活条件的意愿不强,就很难达到培训的效果。

2 “三教改革”背景下“双师型”教师培养路径

2.1 跟进“1+X”证书制度改革

“1+X”证书即“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历证书体现的是学校育人水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体现的是专业技能水准。2020年以来,国家“1+X”证书培训逐步于各地开展,院校主要负责校内的专业能力培养以及面向校外人士的技能培训[4]。为打造更多的“双师型”教师,我们需要做好从政府顶层设计到教师个人规划的每一个环节。首先是政府顶层设计,从2019年开始,教育部等部门总共发布了十余份文件,从顶层设计到实施文件、证书管理、评价、等级标准、证书平台和学分银行,都有相关文件支持。其次是行业引领、企业参与,与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组织教师师资和考评员培训,落实教师全员培训,提升教师理论和实践水平。政府组织行业检测评估教师培训组织和院校培训质量。再次是在院校扎根落实,设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建立“1+X”证书培训教师团队,选派教师参加行业培训。最后需要教师个人规划,教师需要依据“1+X”证书对“双师型”素质的要求制定个人专业发展计划,主动加入行业培训,来强化工作能力及素养。见图1。

图1 依托“1+X”证书制度改革进行“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思路

2.2 建立校企人员交流合作平台

2.2.1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引进“双师型”教师 根据“职教20条”的规定,从2019年起,教师必须拥有高职以上学历并有3年以上企业工作经历,才能成为职校及应用型本科高校相关专业教师,对于有特别高技能的人才,其学历要求可适当放宽,从2020年起职校和应用型本科基本不再招聘应届生。现阶段对职业院校教师的技能要求比普通高校教师更高,而应届毕业生由于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很难满足职业院校对“双师型”教师技能的要求。从入口把控职业院校教师的质量,教师的来源可从社会公开招聘,也可从校企合作平台输入。良好的校企合作关系,既可提供师资,还可为教学的开展提供良好的载体。同时,从企业来的教师也可促进校企合作。

2.2.2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 职校培养人才的职业能力应当顺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后,教师每年可在企业或基地实训至少1个月,每5年可全员轮训一次,以保证教师在企业一线培训的时间。有着良好合作关系的校企合作平台可作为各院校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实现教师每年一个月的企业实训,企业也为教师的培训提供必需的师资以及其他配套条件,保证教师培训的效果。对那些积极参与“双师型”教师培养且取得良好效果的企业,政府应提供财政和税收优惠等方面的支持,可激励企业主动参与到“双师型”教师培养中。另外,教师也可进入企业的产品研发和技术革新环节,满足企业研发方面的需求,增强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的意愿,加深两者的主动性与配合度[5]。

2.2.3 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帮助“双师型”教师进行科研活动,促进专业发展 职业院校教师的科学研究很难达到本科院校的水平,一般的职业院校都会重点建设专业实验室,供技能操作教学用,而不会大力建设科研型实验室。职业院校教师的科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改革、技能创新、技术革新等方面,如果有校企合作平台作为科学研究的合作平台,结合教师的理论创新与企业的实践创新,促进行业的发展。

职业教育需要与企业行业的发展相匹配。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也需要行业企业的参与。但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执行主要还是靠职业院校的专业教师,专业教师依靠校企合作平台深度学习,了解行业发展趋势,掌握最新技能技术,将更有利于专业研究与发展。

2.3 培养核心素养,提升“双师型”教师素质

2.3.1 提升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教师是完善思政课程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提升其参与度和能动性尤为重要。课程思政需要结合课程建设,融思政元素于课程中,这样才能达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境界。具体的做法是紧扣课程标准和课程性质、课程内容,确定课程思政目标,提炼课程思政主题,在这个基础上挖掘知识点,并构建有效授课路径来完成预定目标。最后经由系统的评判体系来评估课程效果[6]。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见图2。

图2 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思路

2.3.2 精通一线操作,培养工匠之师 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技术技能人才,专业技能的提升,将是专业技术人才价值体现的主要依据。建设教育强国,必先强师,“工匠之师”是指具备了“工匠精神”的教师,“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职业精神,体现在职业道德、技能及职业素养3个方面[7]。“工匠之师”的培养需要建立校企合作培养模式路径、科学研究培养模式路径、技能大赛培养模式路径[8]。通过多元立体的培养路径,提升教师综合能力。见表1。

表1 “工匠之师”多元立体培养模式

2.4 顺应时代变化,提升信息化能力

在现阶段时代背景下,教育与互联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但目前仍有部分教师缺失相关的理念与意识,未熟练掌握教学相关的信息技术。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利用信息化手段,例如利用精心制作的演示课件,以提升课堂的表现力,提升授课质量。及时了解信息技术发展动态,熟练使用常用的办公软件、教学软件,熟练搜索并整合各种教育教学网络资源,并应用于课堂教学。利用信息化平台和资源做信息化课堂教学设计,开展师生双边活动,提高课堂教学信息化水平,还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收集并创建专业教学资料,丰富网络课程资源,借助各种平台,实现资源共享[9]。教师也可以积极参加信息化教学比赛,在比赛中提升信息化能力。

3 结语

“双师”既要精通职业技能,又要具备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服务社会能力。依托“1+X”证书制度改革契机,利用校企合作平台,采取多种方法引进和培养“双师型”教师,将是今后职业院校师资培养的重要途径。“双师型”教师的成长将伴随教师的整个职业生涯,不管对于教师个人,还是对于学校、社会,都将任重而道远。

猜你喜欢

三教改革双师证书
WJCI 收录证书
CSCD收录证书
本刊核心证书
收录证书
财务管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研究
林秀娟 茶业“双师”
基于产业集群的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借扩招契机促办学改革
找准症结破解难题
转型背景下“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