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六君子汤加味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有效性分析

2022-05-24迟文成牛泽基姜家康耿雪

中医药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中西药粒细胞血常规

迟文成,牛泽基,姜家康*,耿雪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最新调查发现,我国恶性肿瘤中肺癌是多发病,其死亡率也以28.16/10万人高居第一[1]。非小细胞肺癌(NSCLC)起病隐匿,确诊多已中晚期,错过最佳手术机会,化疗可以有效缓解中晚期NSCLC患者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化疗药多为细胞毒性药物,细胞毒性药物通常被认为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选择性较弱,毒副作用大,损害患者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导致患者免疫减退,对NSCLC的治疗医从性产生负面影响[2]。在化疗进行中及其化疗后最常见的副作用是血白细胞(WBC)减少[3],主要表现为外周血中WBC数量和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数量的下降,从而出现感染、高热等症状,甚至比较重者会危及生命。临床常用的升白细胞的药物包括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类、重组人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B族维生素、鲨肝醇,以及中成药地榆升白片、芪胶升白胶囊等[4],但价格昂贵且疗效并不理想。因此,寻找治疗化疗引起白细胞数量下降的方法,提高其临床疗效,从而有利于患者整体的治疗效果,延长生存期,这就具有很重要的研究意义。基于此种情况,选取NSCLC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中药、中西药联合、西药等不同治疗手段,分析其对化疗之后出现的白细胞数量下降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门诊或病房60例NSCLC患者,依照不同的给药方式将60例患者均等分为3组:中药组、中西药组、西药组。3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NSCLC患者一般情况比较(例)

1.2 纳入标准

(1)所有纳入的受试者均经病理或细胞学诊断为非小细胞肺癌;(2)外周血白细胞计数<4.0×109/L,并伴有中性粒细胞减少[5];(3)符合《22个专业95个病种中医诊疗方案·肿瘤科诊疗方案》的肺脾气虚证[6];(4)年龄18~75岁;(5)平均生存期≥6个月;(6)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

(1)观察期间使用其他升白药物者;(2)有心、肝、肾等重要脏腑器官功能障碍无法完成治疗者;(3)未按时复查血常规者;(4)骨髓侵犯的患者;(5)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6)怀孕、妊娠、哺乳者。

1.4 剔除标准

因任何原因自愿停止治疗的患者和因其他严重疾病而被迫停止治疗的患者应退出研究。

2 治疗方法

2.1 中药组

六君子汤加味口服,药物组成为:人参15 g,茯苓15 g,炒白术10 g,黄芪20 g,白芍15 g,枸杞15 g,黄精15 g,菟丝子15 g,沙参15 g,麦冬10 g,半夏10 g,陈皮15 g,炙甘草10 g。每日1剂,水煎煮2次,两次汤汁混合300 mL,每次150 mL,日2次,饭后温服。中药饮片来自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门诊中药局,由煎药房煎制。

2.2 西药组

咖啡酸片活性成分为咖啡酸,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0537,批准文号 2102191102。用法:0.3g/次,每日3次口服。

2.3 中西药组

六君子汤加味+咖啡酸片口服。

3组均连续治疗14 d,治疗期间每组禁服其他任何升白的药物。

3 疗效观察方法

3.1 观察指标

血常规检测在治疗前、治疗第7天、第14天各测1次,于上午8∶00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运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统计3组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

3.2 评价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7]标准制定。显效,WBC>4×109/L,NEUT>2.0×109/L,持续2周以上,不少于3次血常规;有效,WBC<4×109/L,但WBC升高数值>0.5×109/L,NEUT(1.5~2)×109/L,持续2周以上,不少于3次血常规。无效,WBC下降或升高数值<0.5×109/L,持续2周以上,不少于3次血常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4 统计学方法

5 结果

5.1 总疗效比较

西药组、中药组、中西药结合组总疗效分别为70%(14/20)、85%(17/20)、100%(20/20)。中西药结合组高于中药组与西药组,见表2。

表2 3组NSCLC患者治疗后总疗效比较(%)

5.2 对白细胞变化的影响

治疗前,3组白细胞数均低于正常水平,且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白细胞均达到了正常值的范畴内,P<0.05;治疗后中西药联合组和中药组的白细胞数增加的程度要比西药组好(P<0.05)。见表3。

表3 3组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WBC比较

5.3 对中性粒细胞变化的影响

治疗前,3组中性粒细胞数均低于正常水平,且P>0.05,组间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3组中性粒细胞数均达至正常值的范畴内,P<0.05;治疗后,中西药结合组和中药组的中性粒细胞数增多程度优于西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4。

表4 3组NSCLC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NEUT比较

6 讨论

白细胞是存在于免疫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细胞,其减少会继发感染,使治疗周期延长,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导致死亡。咖啡酸治疗化疗引起的急性白细胞数量减少症是当前临床治疗的主力,但其临床不良作用不能完全确定。咖啡酸作为临床上抗骨髓抑制药物,能刺激骨髓中粒细胞增殖,从而预防并减少化疗后白细胞减少,并起到升白作用[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通过减轻抑制升高白细胞,但常引起高热、肌肉酸痛、骨痛等不良反应,且价格昂贵,难以在临床广泛应用[9-10]。

近年来,中医药在国内已被广泛用于治疗癌症患者,许多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表明,中医药在减毒增效、提高机体免疫力、延长患者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改善症状等方面均具有独特优势[11]。中医强调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和谐共处,维持人体稳态是其基本原理。中医认为肺癌多为正虚邪实,晚期肺癌患者因久病体虚,正气不足,致使邪毒留恋,故中医治疗本病应着重扶正,同时兼以祛邪[12]。而肺癌西医治疗中常用的化疗药,中医则认为其属于峻猛之药,在治病的同时也消耗正气,脾胃受损。李东垣在《脾胃论》中认为,脾胃受损影响全身气血的生成和运行,会导致各个系统的疾病。中药治疗通过调理内在脏腑阴阳、气血的平衡治疗NSCLC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扶正为主,祛邪为辅,提高体内WBC数量和机体免疫力,降低化疗后感染风险。六君子汤出自《医学正传》,原方认为具有滋补肺气和健脾助气的功用,具有兴奋中枢、促进细胞生成、减轻对消化系统不良影响等作用[13]。本文所选方药在此基础上加用滋补肝肾、润肺化痰等药物,全方具有健脾养血、益气填精、燥化湿痰之效。人参和黄芪大补元气,现代研究表明,两者主要成分人参皂苷和黄芪中的多糖都具有提高免疫机能、抑制肿瘤的药理作用,能诱导免疫细胞增生,激发造血以及保护心脑血管等功能[14]。菟丝子、枸杞主滋肝肾,肝为血海,肾主骨而生髓,肝肾精血充足,则骨髓生化有源,血液生成正常,血液贮藏和调节无碍。茯苓和白术,健脾燥湿和胃,脾胃强盛则气血可以源源不断化生。黄精性味甘、平,同时可补肺、脾、肾三脏,具有升白、提高免疫能力、抗氧化、抑肿瘤、延缓衰老等功效[15]。另外,肺脾阳气虚不能推动水液运行,流通不畅,酿生痰浊,白芍、沙参、麦冬、半夏、陈皮等药合用,具有润肺、滋阴、化痰之功用,对咳嗽、痰多等症状能有效改善。

本研究结果表明,中西药结合可以更充分地发挥升白的功效,改善化疗后白细胞减少,进而提高免疫力,防止化疗后感染,可以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中西药粒细胞血常规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嗜碱性粒细胞在慢性自发性荨麻疹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如何在血常规检查中发现危急重症的征兆
血常规检验的六大误区
制药工程中西药与中药相结合的探索
分析中西药联合使用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
蒙西医结合治疗对宫颈癌术后中性粒细胞及CD4+/CD8+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