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化背景下 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探析
2022-05-24邓春远曲彭
邓春远 曲彭
[摘 要]新形势下网红文化全方位渗透到高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和培育产生深刻影响。从多维度视角对网红文化发展和影响进行分析,从内生动力和外部条件两个层面构建网红文化影响下的协同育人机制,提出网红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
[关键词]网红文化;高校大学生;价值观;路径超越
[中图分类号] G4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5-0064-03
依托互联网发展的群体及其产生的文化得到新媒体和自媒体的滋养进而不断生长和丰富,各式各样的网络红人、网红产品、网红行为及其衍生物应运而生,并全方位渗透到高校大学生的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网红效应、网红业态和网红模式会助推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升级;另一方面,网红明星、网红宣传、网红直播等势态的繁盛也会使得高校大学生的文化认同、价值认同、行为取向产生历史变迁。[1]因此,在网红文化“狂欢”的时代下,深入研究和探析网红文化对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带来的困境及其路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观照:网红文化及其发展现状探析
网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是一种网络现象的体现。网红文化的形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其内涵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扩展,[2]网络文化的内容完成了从“文字-图片-视频”到“人-物-行为-地点”的呈现阶段,网红文化的传播载体完成了从“图片-短视频-直播”的发展蜕变,而网红文化的传播主体主要由网络红人、网络红物、网络行为三种类型构成,其中网络红人是影响力最大和最广泛的类型。网红文化发展日渐成熟,在不同层面影响着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
一是部分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趋向网红的显现。在网络红人方面,网红大致可以划分为颜值类、竞技类、搞笑类和专业知识类,拥有千万粉丝的网红如口红一哥李佳琦、大胃王浪胃仙、搞笑达人毛毛姐等,他们在各大新媒体平台具有极高的人气。截至2019年的数据,中国网红受教育程度方面,大学及以上学历占比94.5%,其中大学本科学历占比63.0%,网红群体日益规模化、成熟化和专业化。
二是主流文化在网红领域边缘化的显现。在网红领域,主要涉及搞笑幽默、时尚、颜值、娱乐明星、美食、情感、电影、美妆、音乐、财经、健身等方面。其中搞笑幽默约占网红领域的9%,时尚和颜值类各占网红领域的7%,娱乐明星占网红领域的6%,美食和情感各占网红领域的5%。网红领域更倾向于搞笑、颜值、美食等娱乐性内容,而主流文化在网红领域的占比趋近于边缘化。
三是网红文化传播途径上趋利化的显现。在网红文化的传播途径上,短视频和直播是网红文化蓬勃发展的两大途径。截至2019年的数据,短视频用戶的人数约占网民人数的76%,而直播用户人数约占网民人数的51%。应用市场上短视频APP排行榜前十主要包括抖音短视频、快手、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好看视频、快手极速版、微视、抖音极速版、全民小视频和波波视频;直播APP排行榜前十分别是虎牙、映客、抖音、斗鱼、快手、熊猫、来疯、新浪秀场、花椒和酷狗直播,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的短视频和直播经济市场变现会继续增长。[3]
二、困境:网红文化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负向影响
(一)虚拟与现实:价值取向离散化
现实中,网红已逐步发展成为一种职业和产业链,在团队的包装和炒作下吸引粉丝和流量,进而达到吸金的目的。在网络虚拟世界中,网红大肆宣扬“贵族般”生活,将多金、高颜值和好身材等美化后的“成功形象”作为展示手段,向社会传达网红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而这些网络虚拟的宣传卖点往往与现实生活存在的状态天壤之别。
网红通过浮夸和浮躁的价值观向大学生青年传达了“快捷”“成功”“体面”“多金”的讯息,使得部分高校大学生将爆红和择业关联起来,认为可以通过网络曝光手段达到“名利双收”的目的,进而产生急功近利的就业心理。沉迷于网红文化的部分大学生将以利己为中心进行自我标榜,价值观向利己和拜金主义趋近,逐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离,最终使得自身的价值观向功利和虚荣扭曲发展。
(二)挤占与解构:文化认同干扰化
网红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构成,具有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宽的特点。由于发展进程和兴起的速度迅猛,没有形成系统和完整的体系,加之政府缺乏法律法规的监管,使得网红文化在短时间内得以野蛮生长,并通过娱乐性质的网络文化解构传统的主流文化,具体体现在:一方面体现在网红文化铺天盖地地出现在网络虚拟世界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渗透到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中,挤占了青年大学生思想空间中的文化认同,解构了大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明辨思维;另一方面体现在网红文化背后的娱乐至上和利益驱动思想逐渐解构青年大学生对新鲜事物的认知,加速青年大学生对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的追求和认同。
(三)事业与发展:理想信念薄弱化
高校要将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成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青年人,培养能将理想信念融入祖国建设发展的时代新人。而现实生活中,一些大学生对于网红和明星的熟知程度远远超过知识渊博、术业专攻的院士,这暴露出当代部分大学生对于榜样价值的颠倒,网红和明星一夜爆红的光鲜颠覆了中华传统文化中艰苦奋斗取得成绩的观点,迎合了当下一些大学生浮躁、急于求成的心理。网红文化的侵蚀使得一些高校大学生的远大理想与艰苦奋斗的思想日渐疏远,一些青年大学生在追求物质生活的过程中淡化了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和理想追求,严重影响高校大学生未来择业、就业和事业发展,对祖国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负面影响。
(四)生活与物质:消费理念移位化
在网络经济的格局下,网红经济已经发展为产业链完整、商业模式清晰、产业结构分工明确的市场经济。流量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关键词,也是网红吸引粉丝和占据市场份额的关键。网红通过短视频分享、直播互动等形式取得粉丝的信任和追捧,进而向粉丝推荐服务或商品获得经济利润。
高校大学生在网红生活理念和物质追求的影响下,效仿和追捧带有网红色彩的网红行为和网红产品,在购买惯性的驱使下,一部分青年大学生不考虑商品价值、实用价值和购买能力,追求时尚、崇尚潮流、追捧明星,在冲动消费和过度消费中透支学习和生活精力。
三、超越:网红文化下高校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路径探析
网红文化负向效应对于高校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具有震荡和冲突的影响,很容易导致高校青年大学生价值取向的错位或偏移。[4]互联网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是个复杂多变的系统,学校在育人过程中对于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方面具有深远影响,而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育人也尤为重要。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踐行过程中,系统内每个要素各司其职、要素间协同配合,努力做好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引领工作。
(一)网红文化影响下合理同谋的价值观育人机制
系统动力学是系统科学理论和计算机仿真紧密结合、研究系统反馈结构和行为的一门学科,研究处理问题的方法主要为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分析系统内部结构中各个因素间的影响和反馈作用。[5]为深入研究网红文化背景下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培育的各因素间的关联,本文引入系统科学和管理科学中的系统动力学理论。
网红文化影响下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在于系统内多方协同的调节和引导。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大学生始终是价值观形成和践行的主体,从系统的外生变量关系和内生变量关系对其系统和要素进行分析。在系统的外生变量关系分析中,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受政府管控、学校引导、家庭教育、社会宣传四个方面影响,主要构成了外生变量中的外部环境;在系统的内生变量关系分析中,大学生在网红文化干扰下自我教育、自我革新、自我发展和主动践行是正确价值观形成的内生动力,而外部条件指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需要满足外在条件才能实现意识和行为的统一,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关系间见图1,二者共同构成完整系统见图2。
(二)网红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培育路径探索
1.个人层面:提高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素养是内在动力
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体现了个人思想、判断和决策等方面的诸多能力。身处信息爆炸时代,各种碎片化、流水式、无营养的话题和信息充斥在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大学生极易受到“偶像”“网红”人设和成功表象的影响,无法准确辨别外界的信息从而盲目跟风,其价值观极易受到“感染”。因此,拥有明辨是非的思维方式与能力,才能坚守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养成良好的媒介素养。身处社会环境和网络媒体飞速变换、信息化交际日新月异的时代,大学生必须克服直接接受媒介传递和表达信息的惰性;要自觉对接收的信息进行质疑、筛选、判断和选择;要做到对信息的真实性、正确性、利弊性进行反问、反思;做到对偶像选择的标准、偶像选择的原因、偶像形象真实性具有正确的判断,形成“正能量”的偶像观。
2.导向层面:外在环境的正向引导和宣传是重要导向
打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网络时代乱花渐欲迷人眼,学生极易被网络“偶像”“网红”“明星”中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和享乐主义等不良风气影响。净化网络、倡导文明的措施刻不容缓。一方面,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红人、流量明星、资本利益、流量经济的本质;另一方面,坚决抵制不良风气的传播和扩散,加大网络监管力度,实施网络实名制政策,为青少年和大学生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
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作用。随着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完善,如民法典的出台,从细节上解决了许多人性争端、钩心斗角的问题。近年来,政府和相关部门出台了限娱令、限偶令,规范流量明星和网红的行为,整顿网络平台和低质量文化作品,因此倡议政府和相关部门紧跟时代步伐,做好相关立法和法律完善工作,从制度上构建综合性和系统性的抵制机制和导向机制,为大学生价值观锻炼提供了坚实可靠的法律保障。
3.实践层面:榜样引领和理想信念践行是关键环节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涌现出一批舍小家为大家、不畏危险参加疫情防控工作的科学家和医护人员,钟南山、李兰娟成为无数大学生的榜样;东京奥运会,在赛场上努力拼搏的中国体育健儿成功收获一批大学生粉丝的追捧。这些现象也说明了新时代大学生的偶像逐渐从明星、网红类的“消费型偶像”向科学家、体育健儿类的“生产型偶像”转变。因此,社会需要继续加强对高校大学生价值观的正向培养和宣传,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敬业奉献等美好品德的形成。
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落地与落实。高校作为向社会输出人才的重要基地,肩负着为党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然而高校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以自我为中心,追逐个人舒适度和利益最大化,选择追捧经济效益和偶像效应,而漠视社会效益化的工作。因此,高校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时应注重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培养大学生将个人奋斗事业融入祖国发展和建设中,鼓励大学生毕业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服务,从择业、就业、事业方面夯实价值观的走向和践行,从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上打牢大学生价值观的选择和判断。
网红文化作为新兴的社会文化,也是当下的流行文化,其对“处于拔节孕穗期”的大学生的价值观会形成一定的影响。在现代社会图景里,大学生更需要以理性思维和知性思维不断完善自身对价值抉择的道德指向,使得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国家、社会、高校、家庭协同大学生价值观培育,从产业、文化、宣传、家风等方面聚焦学生的价值追求,这种规范、宣传和教育是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间接、外生途径。
参考文献:
[1]肖影玲.“网红”草根文化对大学生文化认同的价值塑形[J].教育现代化,2019,6(80):151-153,157.
[2]杨艾璐,王璘. “网红经济"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逻辑分析[J].文化学刊, 2017(7):25-26.
[3]艾瑞网.《2018年中国网红经济发展研究报告》[EB/OL].http://report.iresearch.cn/report/201806/3231.shtml,2018-06-19.
[4]李力,常青.网红文化影响下的青年价值困境及其超越[J].中国青年研究,2020(6):114-119.
[5]朱晓峰,阿英嘎.系统动力学视域下校园足球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体育学研究,2020,34(4):11-21.
(责任编辑:刘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