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主体视域下 高校校园欺凌问题预防与应对

2022-05-24王伟伟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2年5期
关键词:校园欺凌

王伟伟

[摘 要]近年来,随着媒体大范围曝光校园欺凌案例,校园欺凌问题俨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它不分国籍、学段,是各个学段都会发生的问题,特别是在高校,校园欺凌表现形式多样,更具延续性、隐蔽性和暴力性。高校校园欺凌作为以高校为中心的社会性问题,需要以高校为中心,连接家庭的教育和社会的支持和公益,多主体协同合作探索预防与应对的策略,防治校园欺凌的发生。

[关键词]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家庭教育和指引;社会支持与公益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2) 05-0022-04

校园欺凌作为阻碍学生群体健康成长的顽疾,它的发生对学生的身体、心理伤害性是不可逆的。特别是对刚刚脱离原生家庭,远赴他乡步入大学校园的大学生。为他们创建安全、健康的校园环境,引导学生潜心学习,培养健康爱好,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是各个国家、社会和学校的共同职责。

一、高校校园欺凌的所指

随着越来越多的校园欺凌事件被媒体曝光在公众视野之下,校园欺凌引起了社会、教育界和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2016 年11月,教育部等九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防治中小学生欺凌和暴力的指导意见》,2017年2 月17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全国学校安全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对学生欺凌与暴力的综合治理也进行了着重强调。尽管公众舆论和指导意见更多地将校园欺凌的主体指向中小学,但实际上,因高校校园欺凌具有高隐蔽性、复杂性和暴力性等特点,影响之大,后果的严重性,需要引起各方的关注。

对于校园欺凌的界定,研究界众说纷纭。澳大利亚对校园欺凌表现表述为五方面:身体、心理、言语、社会和网络方面的欺凌,各方面的欺凌表现形式不一,身体上欺凌表现为打、踢等伤害身体健康的行为;心理上欺凌表现为人与人之间的孤立、排挤;语言上的辱骂、嘲讽、语言骚扰等口头行为;社会中的谣言散布、诽谤中伤等公开行为;借助于互联网进行骚扰和恐吓。中国台湾地区虽将“校园欺凌”称为“校园霸凌”,但其实质完全相同。内容包括身体、言语甚至性方面的侵犯,或者利用更简洁的方式,如关系上的排挤,抑或通过其他科技手段如网络、手机;霸凌发生在权力不对等的人际关系上,拥有权力者为霸凌者,他们可能体格壮硕或在同辈间极具威信,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重复地攻击被害者。表述虽莫衷一是,但仔细研究概念要素,基本达成共识 ,即一般包括发生的时间、地点、主体即欺凌者、客体即受害者、行为意图(故意)、欺凌的行为手段、力量对比状况、校园欺凌的结果等。综合各方面笔者得出:发生在学生之间,出于某种动机,个人或群体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将个人意志力強加给其他同学,实施欺负、侮辱而造成某些学生身心伤害的行为属于校园欺凌。

二、校园欺凌的表现形式

孙时进、施泽艺认为“校园欺凌”是以校园为背景发生的欺凌事件,包含身体、言语、关系、网络各个层面的攻击。实际上将这四个层面涵盖到大学,只是说大学生相较于中小学生欺凌行为更具隐蔽性、持续渗透性和暴力性。

身体层面的欺凌常常指对被欺凌者身体施行捶打、脚踢、撕咬等,以达到某种目的。身体欺凌最直面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痕,更多的是心灵上的伤害。

言语层面的欺凌更具隐蔽性。表现为对受欺凌者进行言语上的辱骂、嘲讽、威胁、刺激等,中小学常表现为给同学起具有歧视、伤害性的绰号以嘲讽他人。在大学校园里言语伤害有时很好辨别,但更多时候是不易被发现的,因为有时某些带有歧视性的语言常常掺杂在开玩笑或恶作剧之中,造成语言欺凌的界限模糊,除非内心相当强大的学生会不为唇枪舌剑所伤害,但现在的千禧一代内心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强,要抵御偏见或流言蜚语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也实属不易。

关系层面的欺凌是指站在关系网中破坏人际关系平衡,人际关系或者关系网络平衡被打破,从而达到对被欺凌者实施孤立、排挤的伤害行为。大学群体中的关系欺凌更具隐蔽性和持久性伤害,学生若长期得不到良好的人际关系,个人的自我认同感和效能感会缺失。人作为社会性群体,只有在群体中才可得到健康发展,某一大学生一旦被某一群体孤立,群体社交需求得不到满足,就要承受巨大的社交心理压力,长时间得不到群体的支持和帮助,还会演变为社交障碍。

网络层面的欺凌是指借助电子通信工具,网络传播有关他人或某一特定群体的虚假、伤害性言论,骚扰或恐吓的行为。现在社会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全民网络时代、信息爆炸的时代、信息高速传播的时代。因网络的超强传播面、高传播速度,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大学校园里,欺凌者借助社交平台发送短信、消息、邮件、视频等具有威胁或侵犯性的信息,抑或者将个人隐私公之于众,因此产生的网络舆论冲击着被欺凌者,并使其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受欺凌者心理的恐惧、焦虑与日俱增,自我认同和信念遭到严重破坏。

三、分主体下高校欺凌关系的形成

相较于中小学,大学生大多已成年,个体意识变得更强烈,生活环境相较于中小学的被安排,现在的生活环境更加地轻松、自由,学习更加讲究自主性,在学好专业课程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尝试新事物,发展爱好。在这个特殊的学段我们需要站在不同的视角来看待形成机制。

个体: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些人从呱呱坠地到两鬓白发,总是活泼好动,反应灵活,天真烂漫;有些人生来反应迟缓、安静稳重;有些人表现为多愁善感;有些人遇事急躁。而这些特点我们从他们出生时可窥知一二,一生中又少有改变,这就是个人气质的表现。为什么有些学生家庭关系和谐,家庭成员远离争吵和暴力,但却是一名欺凌者,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便是个体的气质,这就需要家庭、社会、学校合力引导和教育。

家庭:一个人的身上总是充满一个家庭的影子,家庭环境为一个发展中人的成长提供可能性,影响个体性格的形成。行为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人的行为来自观察和模仿,具有模仿性、可塑性。追溯一名大学生的成长轨迹,父母感情不和,经常出现暴力行为,长此以往,通过观察,耳濡目染,暴力行为不断被强化。个体一旦被激化,暴力、情绪化、攻击性的外化行为就会显现。众多研究显示,生活在有暴力行为家庭中的孩子,在家庭之外表现出暴力、攻击性和恃强凌弱行为的可能性会更大。相反,家庭和谐,亲子关系正常的家庭,长期生活在相互尊重、友爱的家庭中,耳濡目染培养出的更多是同理心,他们情绪稳定,处理事情懂得换位思考。

学校:校园教育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传播知识、传播文化的时代重任。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对学生灵魂、品性、道德行为的塑造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学校重分数、轻过程、唯分数论,缺乏道德教育,也忽视了学生成长中各种情感需求的满足,造成学生心理不健全,缺少应有的理性和与他人相处的同理心。一旦学生进入大学,原本高压、牵鼻子走的学习状态丢失,转而变成了相对自由、自主,没有了父母的监管,很多学生的奋斗方向一下子丢失了,取而代之的是逃课、喝酒、打架、抽烟、沉迷游戏等不良行为。群体中的强势者就很大可能性变为欺凌者,弱势群体久而久之沦陷为被欺凌者,以欺凌他人获得快感。再加上教育惩戒权的缺失,学校只能对欺凌者“从轻发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学校的教师、管理者、作为旁观者的学生一旦介入较少,对校园欺凌的容忍度变高,没有了对欺凌的高压反制,就会产生涟漪效应,给施暴者一种错觉,一种侥幸心理,他们会错误地认为校园欺凌并不会带来严重的后果,自己也并不会承担很大的责任,从而丝毫没有悔改的心理或举动。这对健康平和、风清气正的校园风气造成挑战。

社会:社会公平正义与校园欺凌现象呈负相关,在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社会清明、分配公平为校园欺凌现象的减少提供了良性的社会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离不开优良文化的滋润与浸透,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但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信息的爆炸,低俗影视作品、暴力画面等恶手伸向在校大学生,形形色色的价值取向充斥在学生身边。

四、分主体下的高校校园欺凌防治路径

校园欺凌虽以学生为主体,但它并不是孤立存在于学生中间,行为的发生从本质上讲是家庭、学校、社会多主体下相互作用造就出的畸形现象。特别是大学生主体,大部分远离家庭、亲人、朋友,身心更易处于一种非平衡状态,更需要以高校为中心,架构连接家庭、社会的协同关系。

(一)家庭的教育和指引

家庭担负着扣好孩子第一粒扣子的重任,孩子从呱呱坠地时的一张白纸,到成长为一名有思想、有行为的青年,无不映射出原生家庭的影子。由此可以看出,家庭对一个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性,防治校园欺凌少不了家庭的参与。

1.加强子女心中的道德法则教育,加强德育教育,培育健全人格。从古至今,中国都重视“仁”的教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家庭教育中家长要重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和德育教育,教导孩子对道德法则要有敬畏心理。家庭教育中家长可通过亲子实践,或文化熏陶,从实践和文化中汲取养分,进行道德教育,培育孩子友爱、尊重、富有同理心的个人品质,获得懂得换位思考的优良品质,从源头上阻斷欺凌事件的发生。

2.家长在引导孩子杜绝校园欺凌这种行为的同时,也应教育引导孩子在面对校园欺凌时及时向家庭、学校和社会求助,正确应对和处理校园欺凌,保护自己。

3.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中健康成长。研究发现,家庭的凝聚力低、缺乏家庭温暖、家庭暴力的实施会导致子女实施欺凌的概率增加。一个生活在讲原则和充溢着爱的家庭中的孩子,既没有因过度宠溺而恃娇无恐,践踏规则,也没有因缺失爱与被爱,而打破心理平衡,可以以一颗健康的平常心去待人接物。父母之间的相处方式就是学生今后模仿的榜样,父母在孩子面前要做到友爱和睦、和气平等,学会管理情绪,不要在家中吵架、打架,甚至出现家庭欺凌的现象;当孩子犯错误时,要及时修正。总而言之,培育孩子自尊、自信、自爱、自强的自我意识,热情、开朗、宽容大度、乐观积极向上的良好个性和懂得明辨是非的社会品质。

(二)高校的预防与干预

来自各地的学生离开故土、家庭,因共同的目标聚集于高校,每名学生都有自身独有的个性、口音、生活习惯和待人处事方式。此时,他们相较于中学,对大学校园的归属感更强,更加依赖于学校,需要老师、同学间更多的关照。高校在此背景下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承上——连接原生家庭、成长环境下塑造出的独一无二的学生,启下——塑造灵魂、塑造生命,为国家的发展培养高质量、高水平的人才。笔者认为,高校应以特殊群体为中心,及时开展德育、法治宣传教育。

1.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大学校园欺凌的预防至关重要,预防的关键在于宣传,提升师生对校园欺凌表现、成因、危害,以及学校对这一行为态度的了解。高校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心理健康讲座、谈心谈话,借助“心理健康主题月”“世界精神卫生日”等特殊节点,大力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知识,营造理性、平和、全员抵制校园欺凌的校园文化。高校要增加法治警示教育,对有关校园欺凌治理的相关政策、规定进行宣传,以相关案例为突破点,对实施校园欺凌而产生的严重影响和不良后果进行解读,将法治精神根植学生内心,杜绝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同时,健全高校心理健康四级网络机制,构建问题防御体系,一旦发生欺凌事件,及时通过同学、老师、学校的帮助进行自救,打击校园欺凌行为,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不仅如此,课上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特点,在潜移默化中减少学生因心理问题郁结,情绪得不到及时疏通而产生的校园欺凌行为。

2.以特殊群体为中心,重点关注。高校要加强对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关注,对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的引导和干预。如经过新生面对面谈心谈话、心理健康普查等,将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有吸烟、喝酒、打架等不良嗜好的学生作为重点关注对象,进行持续的关注,定期谈话、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发现的欺凌心理和行为及时警示、教育和引导,做好高校心理疏导和安抚,避免因校园欺凌发生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的悲剧,保障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社会的支持与公益

1.在社会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学生生活、成长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这对学校教师的管理造成了更大的挑战,加强校园欺凌方面的法制建设迫在眉睫。法制的建设与完善不仅为防治校园欺凌现象本身提供法律依据,也为教师的干预行为、制订校园欺凌处理措施提供法律支持。在社会上,法律的权威性也加强社会大众对校园欺凌行为的重视度,表明社会对校园欺凌这一现象本身是零容忍的。

2.通过比较研究发现,国外有关防治校园欺凌行为的公益社会组织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些公益组织或机构为学校、学生及家长提供反校园欺凌的专业咨询和帮助,有些機构还为学校培训反校园欺凌方面的专业教师,这些公益组织的存在为本国校园欺凌问题的治理提供智力支持。校园欺凌现象本身就对社会的安定产生巨大的威胁,很多校园欺凌存在学生与社会不良分子勾结进行欺凌的行为,社会的支持和公益性机构的存在本身就对校园欺凌现象产生巨大的威慑作用。一方面提高社会对校园欺凌危害性的认识,构建反校园欺凌的良好社会氛围;另一方面也为学生家长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服务,学习有效的反欺凌手段,帮助教师、家长、孩子应对校园欺凌,确保相关主体具有应对欺凌的有效技能和相关知识。

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力量都在高校校园欺凌治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建立起以高校为中心,连接家庭、社会的协同关系,多主体协同合作防治校园欺凌的发生十分必要。家庭、社会两大主体要围绕高校,相互协作,构建应对校园欺凌零容忍的社会氛围,大大提升校园欺凌防治的成效。

参考文献:

[1]沈辉香,戚务念,范远波.校园欺凌防治的家庭关怀建构[J].当代教育科学,2021(8):62-68.

[2]施树英.依法治校视野下中职学生校园欺凌的思考及防范[J].广西教育,2020(26):4-6.

[3]商雪敏.澳大利亚校园欺凌预防和干预的对策及启示[D].曲阜师范大学,2020.

[4]戴欣.犯罪预防视域下高校校园欺凌治理实证研究[J].湖北科技学院学报,2020,40(1):32-38.

[5]周锦章.大学校园欺凌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2019,9(5):46-51.

[6]吴梦雪.中职学校校园欺凌的现状调查与应对策略[D].浙江工业大学,2019.

[7]邓凡.“校园欺凌”治理:国际经验与本土探索[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17(12):33-39.

[8]孙时进,施泽艺.校园欺凌的心理因素和治理方法:心理学的视角[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7,35(2):51-56,119.

[9]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566.

(责任编辑: 杜家和)

猜你喜欢

校园欺凌
防治校园欺凌和暴力,要抓住哪些关键点
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心理成因及应对策略
北京中关村二小事件:应如何应对“校园欺凌”?
从社会建构论视角看“校园欺凌”
法律规制校园欺凌的若干思考
社交媒体背景下中学生校园欺凌探析
应立法解决“校园欺凌”难题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专项治理“校园欺凌”
对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的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