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2-05-23谢永祥孟立锋龙春莉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2期
关键词:病例知识点微课

谢永祥,孟立锋,史 伟,龙春莉

(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广西 南宁 530200)

目前,随着各种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被渗透到医学教学改革中,尤其是信息与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并逐渐融入到医学教学中,促进了医学教育信息化的程度提高,使得医学教育资源建设得以优化[1]。微课以课堂教学短视频为主要载体,可以方便地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进行网络传播[2]。对分课堂包含讲授(presentation)、内化吸收(assimilation)和讨论(discussion)三个教学环节,其核心理念是将课堂教学时间一分为二,一部分由教师课堂授课,另一部分由学生相互讨论[3]。作为一门重要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专业课,中医内科学具有内容多、专业性强的特点。对于低年级医学生来说,在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其处于被动接受状态,因缺乏师生互动,从未接触过临床,学习效果往往不佳,尤其在面对具体的临床病例时,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受限,缺乏评判性临床思维能力。针对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善课堂教学效果,本研究基于微课将对分课堂应用于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及分组 2020年9月至2021年2月选取广西中医药大学2017级中医学本科专业120名学生,其中,男生42人,女生78人。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各60人,试验组女40人,男20人,年龄21~25(22.98±1.62)岁;对照组女38人,男22人,年龄21~25(22.67±1.82)岁;两组学生在年龄、性别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教材、授课时长及任课教师方面一致,具有可比性。

1.2 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选择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十版)《中医内科学》第九章肾性病证及第十一章肢体经络病证。对照组实施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教师结合PPT课件进行授课,学生听和记为主,无病例讨论。试验组实施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具体实施如下。

1.2.1 教学方案 根据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和中医学本科专业学生培养计划,教师将肾性病证及肢体经络病证内容进行重新分解和整合划分成四个教学模块,再针对授课内容,将每个教学模块列举出若干个知识点,并根据本次课的重点、难点设计每个教学模块的讨论问题或典型案例。在各个教学模块中选择常见易懂的四种疾病(水肿、淋证、痹证、腰痛)实施对分教学,每堂课3学时。

1.2.2 对分教学实施 课前学习环节:教学微课视频事先由教师根据中医内科学教学大纲、目标及教学内容制作,将肾性病证及肢体经络病证两章的各病证的病因概念、诊断与鉴别诊断、辨证论治、辨治备要、临证要点等制作到PPT上。教师将微课视频资料上传到学校课程中心平台,课前学生独立在线学习教学微课视频。教师通过平台数据及组长反馈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随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课堂讲授环节:授课教师根据平台数据上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课堂上先用1个学时精讲点拨,重点讲授疾病的概念、重点、难点及易混淆点,而不是包罗万象,并合理安排学生需要“内化吸收”的教学内容,包括典型病案病例、鉴别诊断、思考题等,学生每9人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布置1个典型病例,采用抽签的方式由组长抽取,学生课后参阅经典文献,自主安排学习,理顺针对病例的中医辨治论证思路,为病例讨论环节做准备。

内化吸收环节:学生在初步接受课堂讲授及微课学习后,利用课后时间,翻阅文献及深入阅读教材内容,独立思考,在下次上课前完成作业并提交到教学平台。学生可根据教师讲授和微课每个教学模块的知识点,进行系统复习,提出观点,在教学平台上学生课后可随时与教师进行交流,提出疑问。小组内成员协作分工,各抒己见,互相答疑,分析讨论老师布置的病例。

讨论分享环节:病例讨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堂上对老师授课时布置的典型病例在组内和组间开展讨论,各组互相发问、答疑、启发,分享自己的体会,再次强化所学内容。最后,授课教师对各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进一步分析和研讨,通过师生间的互动,促进学生对各知识点的掌握和吸收。

1.3 教学评估 ①考试成绩:考核方式采用笔试,题型包括单选题、多选题、填空题、名词解释、问答题及病例分析。两组学生考试内容、评分标准及阅卷教师相同。②教学效果评估:调查问卷参考LASSI量表制定[4],包括主观能动性、时间管理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重点难点掌握能力和自我测试能力5个分量表,总分为100分。各分量表20分,每个分量表有5个项目,各项目每个问题从完全否定到完全肯定,结果采用李克特五级记分法,计0~4分。16~20分表示明显提高、11~15分表示提高、6~10分表示一般、0~5分表示无提高。采用匿名形式填写调查问卷,资料整理录入时,为保障正确无误,采用双人双机录入。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6.0软件包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试验组客观题、主观题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分,±s)

表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分,±s)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试验组对照组n 60 60客观题26.95±1.44①22.20±2.39主观题49.18±1.52①42.23±2.08总分数77.15±3.61①71.02±4.25

2.2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两组LASSI量表的各项得分比较,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分,±s)

表2 两组教学效果比较 (分,±s)

项 目主观能动性时间管理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重点难点掌握能力自我测试能力试验组(n=60)19.21±0.41 17.21±0.26 16.51±0.52 15.08±0.79 13.62±0.62对照组(n=60)14.89±0.61 13.08±0.09 13.19±0.86 12.13±0.42 12.28±0.63 t 6.078 9.517 8.114 5.291 2.662 P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遵循对分模式,建立一个以“课堂讲授和讨论”为主、“微课自主学习”为辅的教学模式,其创新则在于把微课资源作为辅助,融入学生课外的内化吸收环节。国内各大院校实践证实这种教学方法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是针对目前中国高等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普遍问题提出的有中国特色的大学教学模式[5]。而中医内科学课程内容多、理论性强,加之课时紧张,师生间缺少交流互动,学习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学生考试主观题成绩、客观题成绩及总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通过微课结合对分课堂,学生能将中医内科学知识融会贯通,而并非死记硬背,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的各个知识点,这与国内学者的研究结果一致[6]。另外,两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结果显示,试验组学生在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时间管理能力、注意力集中能力、重点难点掌握能力及自我测试能力的五大项目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结果说明,微课结合对分课堂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能明显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强调先教后学,其核心理念是将一半的时间由教师课堂支配进行讲授,另一半时间留给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交互式学习[7]。与传统课堂缺乏师生互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相比,对分课堂极大地促进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培养和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尤其体现在互动讨论环节上,能极大地促进课堂学习讨论活跃性,同时学生在此过程中也学会了审视和评判不同人的观点,通过借鉴他人的视角来理解和分析学习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从而对知识点的理解更加透彻深入[8]。团结互助协作精神是临床医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通过对分课堂能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中医内科学,为将来的临床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讨论中教师也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各知识点掌握的程度,以便提供针对性更强的指导。

以微课为辅的对分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微课自学,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效地将网络多媒体与教学结合,学生可以通过手机便捷地查阅资料,与授课教师互动沟通、独立完成并提交作业,从而实现个性化学习。此外,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可以根据中医内科学的特点,以模块为教学单元,以中医病案病例为课堂讨论的中心环节,颠覆了传统课堂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自主独立思考学习和充分消化疾病知识,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评判性思维。目前,该教学模式已经被应用到基础医学等多个学科的教学中,课堂教学效果满意[9-11]。

同时,本研究发现该教学模式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微课视频制作及网络平台维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备课形式异于既往传统教学,教师的工作量明显增加;少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性不高,依赖心理明显;教师在讲授环节中因为时间限制,对一些知识点不能讲透彻。这些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继续探索并改进。

综上所述,基于微课的对分课堂在中医内科学教学中应用,医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都有一定程度提高,得到学生的高度肯定,此教学模式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例知识点微课
第十二页 知识点 静候“18”
关于口罩 这10大知识点你必须知道
第九页 知识点 QSZ92式半自动手枪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导入微课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