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

2022-05-23廖小瑶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2期
关键词:小学科学双减实验教学

廖小瑶

【摘要】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综合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优化改革。该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革策略,供其他老师参考。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双减”政策

小学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培养综合能力。“双减”实践与实验教学工作的关系:实验教学是体验式教育,是指向能力培养的素养教育,其实是终身习得的最优化教学,有利于提质增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因此,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开展与优化改革,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动手时间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素养。

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小学科学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是通过实验教学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是

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存在着很多问题,影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效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当前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形式相对刻板。部分教师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在小学科学实验教学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如采用课堂演示或者图片讲解的形式进行教授。当学生长期处于这种教学方式中,学生会逐渐缺乏学习兴趣,教学中也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能保证实验教学效果,这样做也难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实验教学的条件不足。实验条件的不足主要包括场地不足和实验材料与仪器不足。硬件不足表現为实验室配备不足或者缺乏科学实践活动场所。目前大部分学校都配备实验室,但由于经费或者其他原因,实验室数量或者面积室没有达标的,因此影响实验教学课的正常开展。有些实验是需要在实践活动场所进行的,比如地球的运动,但是绝大数学校没有配备相关的实践活动场所,从而影响实验教学的质量。其次由于经费有限,很多实验仪器和材料无法配备,导致实验教学难以进行。

第三,实验因素对实验教学的影响。实验观察周期过长难以在课堂开展、实验操作误差大、实验成本昂贵、实验现象细节操作不足.......在实验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很多因素难以保证学生进行实验观察与动手实践,从而影响实验教学效果。如:我所任教的小学科学是粤教版本,通过对粤教版小学科学一到六年级的教材进行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每一册教材都有关于生物的单元,占全部课程的25%。对于生物部分内容,很多都是需要学生在家里做实验持续观察,比如观察蚕的一生、观察番茄植株的生长过程,但是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很少学生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观察蚕的生长、植物的生长等。

二、“双减”政策背景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

(一)开辟校园种植实践基地,引入AI研究,推进科学实验教学与劳动实践的融合学习。

“双减”政策落地后,各学校提供了课后服务,那么课后服务开放实验室,开展拓展性和探究性实验,大力提升实验教育教学质量。通过对教材的解读,我认为教师可以将粤教版科学的植物观察实验进行划分,根据实验的内容利用课后服务托管时间让学生种植与观察植物。例如认识植物生长、开花、结果的过程,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番茄的种植,观察其生长过程。再如,认识植物的六大器官也可以通过观察植物植株来进行实验。这是科学观察实践部分。接下来,我们还可以将科学与劳动实践结合起来,如在种植番茄的过程中,我们加入AI技术,采用分组种植对比的方式,观察组采用传统的实验方式,对比组加入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通过传感器获取的相应数据,我们引导学生根据植物的生长需要,设计合理的模拟光照系统、自动浇水系统等。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借助央馆虚拟实验平台,实现实验教学改革

在实验过程中,由于学生基数大、学校实验器材不足,一是难保证每个学生平等接受训练,不能保证每个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得到培养,二是教师在一节课里难以解决所有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比如在四年级电路单元中,让学生点亮两个小灯泡时,每组学生在实验设计时设计思路很多,但是验证过程中,由于连接电路后要不停组装拆开,有的在连接导线时,由于导线没连接好学生发现小灯泡没有亮起来,但学生却认为是连接方式导致不亮,教师在巡视指导过程中由于时间有限,难以解决每个小组的问题,导致部分学生得出错误结论。在了解央视虚拟实验系统后,我可以让学生在实验系统验证自己的想法,这样更加高效,同时实验误差更少。课后还可以回顾与复习电路的连接及相关知识。其次,由于疫情反复,当学生停课在家线上学习,央馆虚拟实验平台也为学生提供更多线上学习资源,保证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以及科学实验知识的学习。

(三)巧用3D打印技术创新教具,助力实验教学改革

以我校为例,我校的科学仪器室建立约十年,很多教具、学具都是十年前采购的,比较陈旧、单一,难以满足目前的科学实验教学。传统技术自制教具模型也存在很多不足,比如精确性较差,非常粗糙、安全性没有保障、对老师的手工能力要求高、无法拆卸……经过培训学习,我们知道3D打印具有模型快速生成、满足教师创新想法、可重复使用等优点。教师在发现教具的不足之处后,对教具进行创新,把设计图绘制,用3Done 软件画图,然后切片打印,实现教具创新,从而助力实验教学改革。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对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至关重要。因此,作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线教师,应为小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而努力。本文针对小学科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且阐述了双减背景下的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革策略,希望为后续的实验教学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在今后的教学中科研通过以上策略实现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影.新课标理念下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改进途径[J].小学时代,2019(36):21-22.

[2] 郭灿辉.核心素养下小学科学实验创新教学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2(09):37-39.

[3] 欧阳泽英.农村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现状分析及解决措施[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6(03):56-58.

[4] 张少冰.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改进策略分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13):129-130.

(责任编辑:梁慧婵)

猜你喜欢

小学科学双减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加强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谈谈多媒体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