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实“双减”政策应处理好“六个关系”
2022-05-23陈华忠
[摘 要]“双减”政策是国家深化教育领域改革,规范学校办学行为,优化教育环境,建设科学的高质量教育体系所推出的重磅举措,受到人们的好评。那么,在实施“双减”政策的大背景下,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学校应从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学校管理等方面多维度推进“双减”落实,促进教育全面科学地发展。
[关键词]课堂教学;作业设计;课后服务;教师管理;课程设置;教育评价
“双减”之下,既要做好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减法”,又要做好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加法”,关键还要守好学校这个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将这块主阵地做大做强,促进“双减”政策真正落实。为此,学校除了要坚定推进“双减”的决心、提高对教育质量内涵的认识外,还要着重处理好“六个关系”,更好地推进“雙减”工作走深,走实。
一、教师方面
在落实“双减”政策过程中,教师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在课堂教学上——处理好“减”和“增”的关系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出台之前,许多学校已经对课后服务进行如火如荼的探讨,寻找最佳课后服务的措施方案。“双减”政策将教育职能更多地从社会转回到学校,要真正落实“双减”政策,笔者认为,教师应做好四个方面的“加减法”:
1.“减”作业数量,“增”作业质量。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与补充,通过作业训练,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与掌握情况。“减少”作业量,不只是简单地减少题量的布置,而是对作业的有效性进行研究。在“减少”作业数量前提下,要求教师应静下心来认真思考,精心选择一些好的习题,创新作业的内容与形式,巩固所学新知。还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一些让学生乐于完成、积极探索,且有趣味性、挑战性与开放性,有利于知识巩固与综合应用的作业题,提高作业的质量。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充分运用多种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感知和认识事物,鼓励学生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思考、分析与解答,这样,学生做起来才会乐此不疲,从而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综合素质。
2.“减”教师主导,“增”学生主体。学生学习知识不仅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造的过程。在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要做到两个凡是:凡是学生自己能独立思考的教师决不提示,凡是学生自己能探究的教师决不替代,给学生多一点探究的时空,让学生凭借自己及同伴的力量去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自主获取新知,尽可能给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多尝到一些成功的愉悦,从而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3.“减”课外补课,“增”教学质量。《意见》指出,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可见,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向课堂教学要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减少因“课内不足课外补”的校外培训现象,努力提高课堂教育质量,用课堂的高效换取学生的低负担。学校要引领教师在课堂上下功夫,深入研究课堂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扭转“以教为中心、以教定学”的传统授课模式惯性,打破以刷题、知识点灌输为主的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重在“研”,要求教师平时更要认真备课、精心预设教案、深入研究,努力提升自身专业水平与业务能力,不断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由于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效果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课业负担情况。为此,教学时,教师要明确教学目标,了解学生认知起点,科学合理地组织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体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迁移与运用,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总之,要想让课堂高质量,首先我们要解决好“课堂增效”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外减负”成为现实。
(二)在作业设计上——处理好“量”和“质”的关系
如何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切实发挥作业的育人作用,做到减时、减量、不减质,学校作业改革正面临新的挑战。精心设计学生课业辅导,严控作业总量,分层推进,减负提质。
1.精心设计,做好任务控制。为落实“双减”政策中“健全作业管理机制”这一指导意见,2021年伊始,福清市教师进修学校聚集全市各学科名优骨干教师,开展集备活动,共同解读单元教材,预设课时教案,主要学科还要设计课堂练习与课后作业。每周各个学科的中心组成员集中教师进修学校开展为期半天的集体备课活动,各学科中心组以年段为单位,根据教学进度研讨下一周的各学科课程的教学预案与作业设计。为了确保课后作业质量,必须通过中心组交流讨论、共同探讨、切磋和完善,才确定下一周学科的每节课的作业。
2.分层设计,做好质量控制。在作业设计时,学校要求中心组成员按照“基础”“发展”“提升”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学生提出不同要求,其中“基础”部分的作业量约为10分钟,能力要求为识记和理解,目标为100%学生能做;“发展”部分的作业量约为5分钟,能力要求为运用与分析,目标为80%学生选做;“提升”部分的作业量约为5分钟,能力要求为综合与评价,目标为30%学生选做。
学校要求中心组成员在设计作业时,着力实现“三突破”:在“点”上,抓住本课教学关键性问题,突破学习重、难点;在“巧”上,针对易错知识点,巧妙地设计习题,帮助学生走出知识误区;在“展”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拓展本课内容,激发学生探究能力、创新思维,满足部分学有余力的学生。分层作业,让学生可自主选择,也可以各种类型自由搭配,做到因人而异,各取所需。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选择,给他们“弹性权”,实现“人人能训练、人人能成功”,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三)在教育评价上——处理好“方法”和“形式”的关系
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业的评价,应改变过去一张试卷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做法,逐渐探讨对学生学业评价的新方式,促进多元评价体系的形成。
1.变注重“甄别选拔”为强调“促进发展”。落实“双减”政策,评价的功能也发生着根本性变化,不只是检查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更为关注学生成长与进步的情况,并通过分析研究,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2.变注重结果为关注过程。评价应侧重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综合素质,而不是通过学习所获得的学习结果,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即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主要看学生在学习中学会了什么知识,捕捉了什么信息,掌握了什么技能,运用了什么方法,获得了什么经验,有了什么创新欲望。
3.变过去“单一化”为主体的“多元化”。要改变单一的教师评价学生的状况,实现学生自评,学生互评,师生互评的多元化评价,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从而改变教师单一评价学生的现象。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促进学生各个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的方式,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不仅要反映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反映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
4.变单一的“量化评定”为多样化“综合评定”。如果采用单一的量化评定的方式,不但不能反映综合性学习的本质,而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学生个性发展的丰富性。因此,对学生的学业评价,由单一的“量化评定”转变为多样化的“综合评定”。做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的有机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校方面
落实“双减”政策,学校也应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一)在教师管理上——处理好“管理”和“服务”的关系
“双减”取得实效,关键在教师。随着作业量和课外“补餐”的减少,学生与家长对校内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能力。
一方面,要“管理”好教师队伍。学校应通过组织教师学习、研讨、培训、拜师等途径,培养年轻教师,促进他们尽快成长。着重抓好教材的解读、教案设计、课堂教学、作业设置、评课议课等。强化师德教育和教学基本功训练,不断提高教师业务能力与作业设计、教学辅导等能力。
另一方面,要“服务”好教师。“双减”之后,教师的担子更重,压力更大,特别是课后延时服务,无形中延长了教师的工作时间。课后服务不是“看班或看管”服务,而是辅导学业、培养特长的服务,影响教师合法的休息时间。为此,各校要切实做好教师服务工作,适当灵活调整教师上下班时间,减轻教师对家庭照顾方面的担忧。同时,学校要关注教师的身心健康,尽量为教师的非教育教学工作瘦身,让每位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落实“双减”政策中来。
(二)在课程设置上——处理好“素质”和“特长”的关系
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精心设计学生综合素质校本课程、拓展课程。中小学校应在原有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处理好学生核心素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相应的学科能力为核心组织课程内容,将二者更好地结合。
1.促进学生自主成长。课程建设是中小学校的核心工作,也是真正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合格接班人的有效载体。学校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发架构多元、多层、严密、立体的学校课程体系,研制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关注课程建设综合化、主体化发展趋势,加强系统研究、顶层设计和综合改革,做好小初高学段的学科素养衔接与贯通。通过优化学校课程结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促进全面、自主、个性化、可持续地发展;为学生们提供高品质的学习生活,启迪智慧,增长知识,激发兴趣,形成能力;教育学生努力做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的人,做有文化修养、有人文关怀、有责任担当的人,做有全球化国际视野和民族精神的人,为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2.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学校应严格执行国家基础教育课程計划,落实课程标准,保证各类课程的开设和学时要求。推进各种教育资源跨界融合,提供学生多样化选择的课程,进而满足学生差异性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把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转化成为学生内在的核心素养特质。学校课程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加注重增加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适应性,力争实现为每一名学生提供适合教育的长远目标。统筹各学段、各学科、各育人环节、各方参与人员和育人资源,高质量实施三级课程,全科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实践育人。
3.关注学生全面素养。要研制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适用于评价的能力表现与检测标准,把核心素养指标真正落实到学校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评价机制之中。学校的各种考试特别是中考、高考要全面体现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要真刀真枪地改变我们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特别是高考录取方式,落实综合素质评价,把检测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水平作为中考高考选拔学生的基本标准。从根本上改变用分数、高考来衡量学生、教师和学校的不合理、不科学评价机制。
4.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各学科平均有不低于10%的学时用于开设学科实践活动课程,在内容上可以某一学科内容为主开设,或者综合多个学科内容开设综合实践活动。与劳动技术、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等统筹,综合培养人文、科学素养,提高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实践与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人生幸福感,促进知识、能力转化为素养并得以全面提升。
(三)在课后服务上——处理好“辅导”和“活动”的关系
学校逐步推出“完成作业+兴趣小组活动”模式,在“双减”背景下,学校的课后服务有两大任务:一是教师应辅导学生及时完成课后作业;二是组织学生参加兴趣小组活动。课后服务并非是一种补课行为,应是“辅导作业+课外活动”模式。在学生完成课后作业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
1.科学布置,采取分类辅导。即对学困生采取了“低起点、小步走、快反馈”的措施,以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消除恐惧心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中等生可采取“基本技能着手、半扶半放”的措施,布置一些与例题相近或稍有提高的以技能型、能力型为主的作业题,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对优等生我们采取了“高起点、快节奏、一放到底”的措施,布置一些以综合性、探究性、拓展性作业为主的作业,以发挥他们学习中的智慧与能力,满足他们不断对新知识的探索欲望。
2.精心安排,组织学生活动。课后开展活动应根据学生兴趣爱好安排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个性化活动。学校可采取“请进来”的方式,聘请一些专长人员到校,开设兴趣小组课程,培养学生兴趣与特长。还可以采用走出去的方式,到“植物园”“农场”“工场”等参观、实践活动,拓展服务形式,满足学生发展的需求,也增长学生见识。同时,学校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和学校的各种活动资源,如学校图书馆、阅览室、书法室、舞蹈室、科技室、实验室、体育馆等资源或场所,开展文体、艺术、科技等各种有益活动。课后服务应针对学生特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的需求。课后服务不等同于课后托管,用好课后服务时间是提高学校办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提升课后服务对学生的吸引力,增强课后服务的水平,学校应充分挖掘校内外各方资源,努力提供文体艺术、科学探索、劳动教育、兴趣社团等多种服务项目供学生自主选择,以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劳动技能和个性特长。
参考文献:
[1]陈华忠.乘“双减”春风 育“茁壮”苗圃[J].云南教育,2022(3).
[2]冯仕良.多举措打好“双减”组合拳[M].教育导报,2021-11-09.
(责任编辑:朱福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