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深度学习的策略
2022-05-23杨涛华
杨涛华
摘要:深度学习的含义是指学生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基础之上,对难度更高的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深度学习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让学生的自身能力和思维得到快速的提升与发展,教师在小学时期的教学活动中开展深度学习,能够转变学生的个人学习思想,让学生主动地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所以,在当前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的引导,为学生设计多样的教学活动,从而让学生能够进行深度的思考与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深度学习环境下不提倡硬性记忆,而是要发掘学生的兴趣点,结合学生的实际能力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内容。所以。在小学时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认清深度学习的具体含义,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索与学习,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发展个人的思维能力和知识应用技能,进而保障学生的全面提升与发展。
一、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意义
传统的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工作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在课堂中较少有参与的机会。课堂的氛围比较枯燥、压抑,很大程度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学生个人思维和能力得不到发展。而深度学习的思想恰好与之相反,深度学习主要是按照学生的思想与能力进行的教育活动,需要教师综合考虑学生的能力和实际情况。深度学习的教学背景下,分数并不是考核学生的唯一内容与标准,学生的认知、思维、学习技能等各个方面都是学生着重发展的内容。深度学习的思想与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新教学标准要求吻合,二者都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提升作为终极目标,深度学习是小学时期数学课程发展的必然方向。
所以,在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剖析小学数学知识的具体内容,结合现代的高效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切实地参与教育活动的实践,让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独立的探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还原于生活当中,促进学生实践技能的发展,在多元化的教学活动中确保小学时期的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发展与提升。
二、深度学习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剖析学生的能力,增强教学的贴合度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才能够实现深度学习,确保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深入的探索。深度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学习程度要求并不是统一的,由于小学时期是学生的起步阶段,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思维都不相同。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想要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就要依据学生的真实情况和能力制订学习的任务,有效地增强教学活动与实际情况的贴合度,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己现有的能力基础之上得到提升与发展,进而实现深度教学的目标。
(二)注重实践教学,提高知识应用能力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为了让学生拥有更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践活动是发展学生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要注重教学和实践活动之间的融合。让学生通过实践有效地提高个人的能力。教师在组织实践活动的时候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能力,避免设计的教学任务难度过大,或者过于简单,让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大打折扣。实践活动要考虑学生的需求,确保学生在活动中的实操机会,深化学生的理解程度,进而实现小学时期数学深度教学的目标。
比如,教师在教学“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相关内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自己设计一张有关图形运动的课题海报,教师可以给出学生提示;运用已经学过的图形、几何体结合本小节讲过的三种运动方式设计宣传海报。学生在接收到教师的提示之后,就可自由地进行构思,自觉地在草稿纸上表达自己的想法,进行简单的绘制与构图。通过这种实践类型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对教学活动产生强烈的参与热情,同时还能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让学生在实践工作环境中学会在生活问题的解决中应用数学知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为学生展示一些含有数学知识的建筑、物体、成果等,让学生感悟到数学在人们生活中的存在,进而加强学生的学科素养,促进学生的深入探索与学习。
(三)结合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在小学时期的学习活动中,小学数学这门课程对很多学生来说都会感到困难,因为课本里讲到的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再加上数学科目的逻辑性要比其他科目严谨。但是,数学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所以对于小学数学教师来说,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完全可以将课本知识实际化,就比如在生活中寻找符合课题的实际故事作为教学的素材,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学生对于数学科目的抵触心理,并且,将生活场景作为教学的平台,更易于学生接受数学知识,让学生建立起生活和知识之间的认知。进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建设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课堂,让学生在数学教学中综合发展。
(四)使用问题引导,深化学生的数学思维
问题是引发学生思考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而问题的设计是一门需要不断探索的艺术,过于简单或者过于难的问题都不能够起到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还需要对问题的内容和设计进行合理化的安排。想要实现深度学习,就必须按照由浅及深的原则设计课堂内容。教师可以运用问题引导学生深度学习,这就需要教师建设引导型的课堂,认真地剖析学生的能力基础和教学的具体内容,从基本的知识入手,设计层层递进的问题进行导学,进而引领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使学生的数学思维不断拓展,从而成功地建设出深度学习的有效课堂,在学生思维能力等综合方面的发展铺垫好基础,推动学生在数学领域的学习与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深度学习的背景下开展小学时期的数学教学工作,教师准确把握深度学习的意义与概念,在设计教学活动的时候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深入探索更多的数学问题和知识,让学生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切实的锻炼与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提升与进步,进而确保学生能够在主动的状态下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为其今后在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好保障。教学活动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引发学生的探索热情,开展多样的活动带给学生不同的学习体验,进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时期数学课程的教学效率,使学生的个人思维与能力得到切实的发展与提升。
参考文献
[1] 杜良胤.“深度学习”背景下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式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1(8):68—69.
[2] 林大铁.浅谈深度学習背景下小学数学“问题主线”的教学模式[J].教育界,2021(28):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