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学中课堂情境生活化教学探究
2022-05-22李彩云
李彩云
摘要:在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该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不断创新教学模式,结合学科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积极开展生活化、情景化教学,将抽象复杂的知识变得更加形象、具体,帮助学生降低学习压力,让学生在学习抽象知识过程中可以有一个形象地转化和表达,从而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中小学教育;生活化;情景化;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为学生构建轻松、高效的课堂,使学生在基于现有的生活经验和体验更好的掌握所学的知识内容,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到课程学习的趣味性。教师在日常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的学科教学特点,构建生活化课堂,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化情境辅助学生分析和学习理论知识,让学生构建完善的知识框架。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多种多样的生活化探究活动,并融入生活化元素。同时,教师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堂参与空间和思考的时间,让学生快速将涉及的知识点建立良好的学习认知,化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知障碍,从而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习效率。
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蕴含知识,感受到学习知识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作为中小学教师,首先应该积极探究学科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联系,将生活现象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概括,让学生明白其中涵盖的知识,通过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传递知识。其次,在课堂导入环节教师可以借助生活中的现象向学生展示有趣的知识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在讲解概念知识的过程中也可以借助学生生活中的事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内容,实现理论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机联系。最后,教师应该制定教学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
二、研究教材,开发生活化资源
知识来源于生活,最终也会被应用于生活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实际经验作为学生的学习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源泉。教师需要充分挖掘教学材料中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元素,教师可以从学生日常接触的场所着手,如学校、社区、家庭等,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进口教学材料中的内容,充分挖掘并提炼出日常生活中具体的事例作为教学素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将知识技能的教育与日常生活相关系,让学生真正的做到学以致用,使学生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促进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进书本知识逐渐转化到实践能力。
三、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深化改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将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对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许多知识内容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少接触的。因此,教师需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状态引入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教师需要创设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由生活情境自然过渡到学习情境中,从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生活化教学情境,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学生会发现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与学习内容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会在生活中关注这些内容。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给学生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还可以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利用多媒体进行生活化教学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在课堂教學中。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为学生播放相关的纪录片、视频资料、影视资料等,教师在选择这些教学材料时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教学内容和具有教育意义的片段。借助多媒体设备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好,从而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中小学生年龄比较小,很容易被信息技术中的教学素材吸引注意力,学生会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更好的学习,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使学生产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
五、布置生活化作业
传统的作业形式大多以抄写和背诵为主,通过不断地练习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力,许多学生在抄写背诵过程中将作业作为一项任务,学生完成作业只是为了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实际上并不能起到良好的作用。有时候学生在完成作业的时候会听歌或是聊天,没有形成记忆的习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给学生布置生活化作业,让学生通过生活实践掌握在课堂中所学的知识。生活化作业形式非常多,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有助于教师接下来更好的开展教学活动。
结束语
总而言之,作为中小学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的内涵和重要意义,只有这样,才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更好地进行应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应该积极寻找生活化教学素材和资源,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设计,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发散学生的思维。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 龚帮花.让学生体验生活世界——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品德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读书文摘,2016,(21):254-255.
[2] 陈桂荣.小学教学生活化课堂教学方式探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3):42-42.
本成果系驻马店市教育科学规划2021一2022年度非资助课题《利用生活化教学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批准文号:JJYKT21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