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实效与优化路径

2022-05-22顾晟曾敏张馨予刘雯畅

高教学刊 2022年14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艺术院校师资队伍

顾晟 曾敏 张馨予 刘雯畅

摘  要:艺术院校教师的师德水平关系着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关系着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担当。近年来,艺术院校通过结合特色优势开展师德教育,在政策宣贯、理论教育、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等方面均取得一定实效,但在顶层设计、队伍建设、教育形式和途径等方面仍存在体制机制上的深层次问题。可通过着力加强整体谋划和系统推进,提升工作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拓宽师德教育途径等方式,进一步提升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实效,促进师德与师能相统一。

关键词:艺术院校;师德师风;教育实效;师资队伍

中图分类号:C9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2)14-0149-06

Abstract: The morality of teachers in art colleges is not only a matter of importance to the training of artists with both professional excellence and moral integrity but also to the mission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In recent years, art colleges have carried out ethics education for teachers based on their unique strengths and have achieved some effects in policy publicity and implementation, political theory education, value orientation, ideological guidance and other aspects, but there still are underlying institutional problems in top-level design, team building, educational form and approach and so forth. The actual effects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teachers and the consistency of teachers' ethics and capability in art colleges may be further amplified by concentrating efforts on strengthening the overall planning and systematic advancement, enhancing the degree of professionalism across the entire team of ethics education organizers, planners, and implementers, as well as expanding the possible paths of ethics education for teachers.

Keywords: art colleges; ethics and conduct of teachers; educational effectiveness; teaching staff

高校師德师风建设关系着党对社会主义高校的全面领导,关系着“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关系着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关系着高等教育强国梦的实现。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也逐渐壮大。然而,高校体制机制与教育发展速度的不相适应、市场经济利益原则的渗透、教师思政工作与师德教育引导的缺位及复杂社会思潮的影响等因素,都使高校教师群体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出现良莠不齐、参差不齐的情况。一些涉及高校教师职业道德问题事件的发生,更是破坏了学问精深、品德高尚的高校教师职业形象,限制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制约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健康发展。教师思政与学生思政的“一体两翼”协同推进,以师德师风教育引导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积极向上的校风学风建设已成为高校办好人民满意的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全面深化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现实需要。

一、新时代艺术院校师德教育研究

(一)师德师风建设研究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师工作,把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重要讲话中,多次向广大教师提出做“四有”好老师、做学生的“四个引路人”、做到“四个相统一”等要求。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关于高校教师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的指导意见》以及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系列文件的出台,更是吹响了大力推进教师工作规律研究、重点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的冲锋号。

艺术院校是高校中的特殊类型,也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熏陶和艺术感动能够凸显出内在的、独特的引导和教化功能”[1]。在大众特别是“城市大众对艺术教育、艺术培训以及艺术文化提升与日俱增的迫切需求下”[1],艺术院校不仅“承担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2],更担负着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城市精神、培育城市文化、普及推广高雅艺术及提升大众审美水平的艰巨任务。艺术院校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直接关系到德艺双馨的优秀艺术人才培养,关系到艺术院校能否担当起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使命与任务,关系到艺术创作能否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的要求。

(二)师德师风建设体系中的师德教育定位

师德师风建设体系是由教师思想动态排摸、宣传引导、激励表彰、考核监督、师德失范行为惩处和教师民生实事工程等工作条线交织汇聚而成的多维立体工作体系,运行上既需要高校党委、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及教师个人的层层相接,环环相扣,又需要组织、宣传、人事、教务、科研、工会和后勤等多个职能部门的通力协作,共同参与。

师德教育可视为师德师风建设体系的主轴,作为主要手段贯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各项工作,牵引着不同条线紧紧围绕师德师风基本要求和价值导向运转施行,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共同推动营造明德尚行、求真务实的师德师风文化氛围,最终实现润物于无声、育人于无形、行不教之教的师德自育自省。

教师思想动态排摸作为工作链条的前端,通过掌握教师最新思想动态和师德师风情况,为师德教育的问题需求锁定、方式方法和话语体系选取等提供依据,促进提高师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为师德教育实效的强化提升创造条件。

师德师风优秀典型培养选树和宣传表彰的目的主要有二,一是激励在教育教学岗位上有突出表现的先进个人继续积极作为、施展才华;二是树立师德师风标杆,教育引导教师向榜样学习。因此,师德师风宣傳引导和激励表彰本身就是非常生动的师德教育手段。

师德师风考核监督侧重规范约束,通过从外部刺激教师个体向国家、社会和学校所要求的方向发展提升自身素质,将压力内化为动力、外化为活力,推动教师自觉开展自育自省。

师德失范行为惩处有助于强化教师的底线红线意识,筑牢思想防线,同时也为师德师风警示教育提供具体案例。

教师民生实事工程的实施有助于将师德师风教育引导以教师喜闻乐见的形式渗透日常工作生活,促进春风化雨的师德教育环境营造。

(三)师德教育研究现状

纵观当下高校师德教育研究情况,论述主要从教育体系建构、教育内容侧重及教育手段选取等方面展开。聚焦艺术院校师德教育的研究寥寥可数。

教育体系建构方面,研究指出应当将师德教育贯穿教师职业生涯全过程,“构建思想理论、职业道德、专业素养、业务能力、心理调节、人际沟通等全方位的教师职业培训体系”[3],并“将师德教育摆在教师培养首位”[4],作为“新教师岗前培训和在职教师轮训”[5]的重要内容。艺术院校还应当充分发挥名家大师、专家学者的“传帮带作用和榜样示范作用”[2]。

教育内容侧重方面,研究认为责任感的培育是师德教育的核心关键,要让教师“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应该肩负的责任及对师德规范的具体要求有清晰而明确,完整而深刻的认知”[6],通过加强师德教育促进明责履责,推动师德内化。

教育手段选取方面,研究认为应在坚持加强先进典型宣传表彰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通过建立完善师德先进典型的“协同发掘机制”“融合传播机制”“示范引导机制”“良性学习机制”[7],强化优秀典型的效应发挥。同时“既要依托制度的刚性规约作用,又要诉诸榜样示范、说服教育、人文关怀等进行柔性纾解”[8],将“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5]结合起来。

二、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实效

为客观全面地把握艺术院校师德教育现状和实效,笔者团队面向各年龄层、不同艺术类学科教师群体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一)师德教育认知情况

调查发现,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形式多样,艺术特色教育手段更为广大教师喜闻乐见,校园仪式参与等形式更具感染力、教育效果更佳。83.53%的教师在近一年内有通过文艺演出观摩或参演等特色教育手段接受师德教育,得到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的经历。“国旗下的演讲”等校园仪式有助于激发教师的荣誉感、使命感和自豪感,促进师德意识的内化和师道情感的形成。

教育目的和效果的认知方面,86.47%的教师认为自己了解每一项师德教育的实施目的。96.47%的教师认为师德教育对自己有所助益;参与师德教育的动因方面,75.29%的教师希望通过师德教育获取更多信息,72.35%的教师希望听专家学者讲课,63.53%的教师希望积极参与学校各类活动,17.06%的教师表示参与师德教育是迫于相关要求或规定。可见,艺术院校教师对师德教育的必要性认知还存在参差不齐的情况,但绝大多数教师对师德教育的作用持肯定态度。

(二)师德教育实效研判

调查发现,61%以上的艺术院校教师对钟扬、于漪等师德优秀典型较为了解,89.41%的教师则表示对校内师德优秀典型更为了解。可见,教师身边的模范榜样所获得的关注度更高。此外,81.18%的艺术院校教师对校内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较为了解,其中42.94%的教师表示非常了解,但仍有18.82%的教师表示不甚了解,6.47%的教师表示不知道学校有师德失范行为负面清单。

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使命职责的认知方面,超过71%的艺术院校教师对《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的基本要求、“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等的价值导向较为了解,但依然有超过5%的教师表示并不知道上述要求和导向,此种情况应引起艺术院校教师思政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93.53%的教师表示在与学生接触时,始终特别留意做到为人师表。75.88%的教师表示在授课过程中经常会教授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77.65%的教师表示更愿意把有限的时间精力投入学生培养工作中。可见,艺术院校教师主体对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使命职责有比较清晰的认知,明白在“授业”“解惑”的同时要努力“传道”,在当好“教书匠”的同时要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和奉献祖国的“引路人”。此次调查还涉及基层党组织在师德教育引导方面的作用发挥等问题。调查发现,80.59%的艺术院校教师认为基层党组织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理论素养、引导教师遵守职业道德规范等方面发挥了作用,4.71%的教师认为基层党组织的作用发挥仍显不足。

(三)存在的问题

艺术院校通过开展师德教育,在政策宣贯、理论教育、价值引领和思想引导等方面均取得一定实效,但在教师对师德教育的必要性认知参差不齐,对师德师风基本要求、价值导向、师德失范行为处理等的熟悉程度尚待提升,基层党组织在师德教育引导方面的作用发挥尚显不足等方面,依然可见体制机制上存在的深层次问题。

1. 横向协同、纵向联动的工作格局尚未形成

纵向上看,高校党委、相关职能部门、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及教师个人中任何一个层面的缺位,都会影响师德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横向上看,如无法明确师德教育相关部门的责任分工、无法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横向联动机制,则会使师德教育工作显得琐碎而又杂乱,难以形成工作合力,也难以深入人心、取得理想效果。当前艺术院校相关职能部门在师德教育中尚未形成良好的协同机制,各部门主要还是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出发,采用“单打独斗”的工作模式,师德教育在整体谋划、系统推进及协调发展上较为欠缺。此外,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尚未实现纵向贯通,与一线教师接触最为密切的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在师德教育引导中的战斗堡垒作用还有进一步发挥的空间,师德教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存在层层递减的情况。

2. 师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师德教育工作队伍主要包括管理服务队伍与师资队伍。目前,艺术院校在这两支队伍的建设方面都较为薄弱。一方面,受师德教育缺乏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的影响,教育职能随具体业务分散在组织、人事、宣传和教务等多个部门,师德教育的管理服务工作也由相应的业务人员承担。这使得管理服务人员在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和师德师风建设规律研究把握、教师培养培训知识技能掌握等方面缺乏系统思维和深入的专业化学习思考,从而使师德教育整体设计实施的效果受到制约。另一方面,艺术院校在思想政治理论人才储备方面与综合性大学存在较大差距,校内师资难以承担起广泛深入开展师德教育的任务,也难以将师德教育向学理层面纵深推进。

3. 师德教育的形式方法对教育内容的服务促进作用有待进一步彰显

艺术院校师德教育的形式和方法较为多样,艺术特色教育手段对广大教师更具吸引力。但需要留意的是“形式大于内容”的情况也有一定程度的存在,有时对教育形式、方法和途径创新的过度追求也可能导致教育内容的淡化和教育效果的减弱。因此,师德教育工作者在为打破教育形式单一化困境而努力探索的同时,还是应当坚持形式服务内容,在不断丰富工作方法、拓宽途径、搭建平台及加大投入的同时,努力使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相得益彰,充分释放师德教育的“乘数效应”。

三、艺术院校师德教育优化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着力提高师德教育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

艺术院校应当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工作、教师工作的全面领导,促进师德教育工作合力的形成,推动教育实效的提升。

一是要压实学校主要负责人在师德教育中的第一责任人责任,成立教师工作委员会,搭建由学校主要领导、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负责人及教师代表共同参与的工作平台,明确委员会议事规则,整合资源,统筹协调全校师德教育工作,始终把师德教育摆在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位置。二是要建立完善师德教育工作体系,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师德教育工作中的责任分工,构建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分工合作、部门各司其职和总体协调运行的工作格局,见表1。三是要充分發挥基层党组织(教师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明确二级院系党组织的主体责任,将教师思想政治动态把握、政治理论学习及师德教育引导等工作落实到支部,让教师始终浸润在充满正能量的师德师风建设环境中。

(二)强化队伍建设,着力提升师德教育专业化水平

高素质专业化队伍建设是提高工作效能的根本保障。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明确部门在师德教育工作中的定位,配齐配强师德教育管理服务人员。尝试导入专班工作制度,由党委教师工作部牵头负责,由组织、人事、宣传、教务和科研等相关职能部门抽调专人参与专班工作,共同就学校每年的师德师风教育内容、形式、周期和师资等进行规划研讨,共同组织实施具体学习教育活动并提供相应的管理服务。

二是要在组建师德教育工作专班的基础上,定期开展业务学习交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水平。可适当将现代人力资源培训与项目管理理论模型纳入业务学习内容,以增强工作人员组织实施师德师风教育的理论储备,引导工作人员积极开展教师成长发展规律与师德师风教育规律的研究。这里以ARCS动机设计模型和柯氏四级评估模型为引玉之砖,对相关理论模型在师德教育规划实施中的应用作一粗浅探讨。

ARCS动机设计模型[9]关注如何通过教学设计调动学习者的学习动机,ARCS分别代表注意力、关联度、自信心和满意度四类主要的动机策略。师德教育的规划设计者和实施者在具体实践中可有意识地围绕四类动机策略,以充分调动教师积极性为目的,选取合适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激发并维持教师学习的内生动力,促进教师自育自省,如图1所示。以注意力的维持为例,学习导入阶段可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发教师的学习兴趣,实施过程中则可通过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发教师的探究热情、促进其对教育内容的持续关注。

柯氏四级评估模型[10]作为培训评估工具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应用,对于改善培训项目的流程设计、提升培训效果很有助益。师德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可通过对教师反应、学习收获和学习后的行为表现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最终形成对师德教育成效的整体评估,并以此为依据,完善后期教育设计和规划,推动师德教育在更新迭代中持续升级,如图2所示。对教师学习后的行为表现进行评估是这一模型应用的关键,可在开展师德实践教育、巩固强化学习成效的同时,通过成立师德师风督导组、构建师德档案建设管理机制,对教师的师德表现进行日常跟踪,并将跟踪结果与师德师风考核、优秀典型选树等挂钩,推动师德教育内化为价值追求、外化为自觉行动。

三是要组建相对稳定的师德教育高水平师资团队。实施师德教育的师资不仅应当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拥有较丰厚的教师职业道德理论积淀,还应当言行雅正、身正为范,其师德师风表现也应有一定的公认度。艺术院校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典型、师德师风建设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资深工作人员等人群中物色合适的师德教育师资并组建师资团队,以促进师德教育的体系化建设和系统化推进。同时,师资团队成员也可参与师德教育学习的设计研发,一方面可以结合具体实践,从专业视角提供研发支持,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更好地将研发意图融入具体实践。

四是省市一级可建立师德教育师资库,整合资源,为各高校提供强有力的师资支持。为更好地解决师德教育师资不均衡问题,省市一级可统筹整合辖区内各高校的优秀教师资源,建立省市级师德教育师资库,供辖区内各高校取长补短、交流互鉴,促进区域师德师风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三)拓宽教育途径,着力释放师德教育形式与内容相辅相成的“乘数效应”

艺术院校拥有丰富多样的师德教育形式和手段,应当在进一步做实用好传统教育主渠道的同时,积极探索创新教育途径,让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实起来、新起来、活起来和暖起来。一是夯实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其在提供教师教育培训和资源、支持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作用,探索设立“学分银行”,推动师德教育的体系化构建,促进师德教育与业务教育的融合并进,强化师德与师能的相统一。二是充分发挥艺术名师“传帮带”作用,从育人意识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方法技巧等方面为青年教师提供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以德艺双馨的名师风范对青年教师言传身教,让优秀的学风和家风、门风代代相传。三是积极调动优势特色资源,在育人实践中涵养高尚师德。鼓励教师兼任学生辅导员、班主任,与专职辅导员组建辅导员团队,重点从艺术匠心、专业学习及职业生涯规划等角度给予学生指导。引导教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讴歌祖国,讴歌时代,讴歌英雄,在艺术创作与实践中坚定理想信念、坚守精神追求,并以此辐射带动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备赛备展和文艺排演指导,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教育教学各环节,以心育心、以德育德,在具体实践中锤炼师德、提升师能。

参考文献:

[1]郭建民,赵世兰.城市发展与文化精神——高校音乐教育与城市文化建设互动研究[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報),2012,30(3):187-190.

[2]张秋月.加强艺术院校师德建设 培养德艺双馨优秀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15(Z2):50-51.

[3]邸燕茹.新时代高校师德建设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8(4):107-111.

[4]张也卉,郑晗.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师德建设刍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2):93-94.

[5]刘武根,屠永永.论新时代增强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0):147-150.

[6]穆惠涛,张富国.新时代我国教师队伍师德内化的突破口与实现路径——基于教师职业责任分析的视角[J].现代教育管理,2019(4):91-95.

[7]刘稳风,夏江雯.试析如何发挥高校师德先进典型效应[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20):29-31.

[8]阮博.论新时代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要求[J].湖北社会科学,2019(9):176-180.

[9]郑燕林,李卢一.ARCS模型视角下教师远程培训设计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146-150.

[10]曹辉,张依洁.基于柯式模型的企业高管培训评估体系及其应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41(S2):45-48.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上海市教卫党委系统党建研究会课题“新时代艺术院校师德教育实效与优化路径研究”(2020ZX147)成果

作者简介:顾晟(1989-),女,汉族,上海人,文学硕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党建思政与高教管理。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艺术院校师资队伍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关于推进实战化教学的思考
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新闻传播教育困境与革新路径
翻转课堂在艺术院校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
提高艺术院校学生学习兴趣初探
民办高校师资队伍发展制约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