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如何渗透中华传统文化

2022-05-22王晶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8期
关键词:德育课堂中华传统文化小学阶段

王晶

摘要:小学生作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他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两个“百年”目标的实现。小学阶段是为学生们开展德育教育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德育教育推进的重点阶段。中华传统文化在小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给学生们的心理健康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本文基于小学阶段的德育课程出发,探究如何在德育教学中渗透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中的优势和特色优化德育教育质量。

关键词:小学阶段;德育课堂;中华传统文化

现阶段,社会大众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投入了高度的关注,学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需要在学校教育中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元素,让传统文化与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民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和智慧结晶,其中包含着大量具有积极教育价值的道德元素,小学德育课程中包括諸多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息息相关的内容,因此小学德育课堂为渗透传统文化创造了恰当的平台。在小学德育教育中融入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主要体现在提升学生内在素养和道德品质方面,能够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一、通过历史人物故事的描述,渗透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德育教育中,如何恰当地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是当前小学德育教师十分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首先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教学方案[1]。小学阶段的学生热衷于听故事,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这一兴趣爱好为学生开展故事教学,联系教材中的内容为学生们讲述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在根本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通过历史人物的事件带给学生们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提高学生们的精神文明素养[2]。

例如,为学生们讲述孔融让梨的故事,让学生们培养尊老爱幼的良好品质,懂得分享,切忌自私自利;再比如北朝魏齐人李士谦乐善好施的故事,在灾荒时节,他开仓放粮,赈济百姓,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也能够带给学生们深刻的感染。教师可以选择在每堂课的教学开始之前,联系课程主题提前准备一个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事件给学生们声情并茂地讲述出来,快速将学生们的思绪代入到课堂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为德育教学做铺垫。新时期小学德育教学课堂需要融入更加丰富生动的元素,在根本上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采用符合小学阶段学生性格特点的教学方式,融入传统文化,让学生们在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二、融入传统文化元素,组织开展德育教学活动

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新时期德育教育的目标更加充实和完善,德育教师的教学任务不再仅仅局限于为学生们讲解和普及理论知识,在教学课堂中,教师需要及时创新教学模式,融入丰富趣味的教学活动,通过带领学生们参与实践的方式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德育知识,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3]。基于传统德育教学课堂的实际情况来看,如果教师仅仅将重点围绕着理论教学方面,久而久之学生们会对德育课程产生抵触情绪,进而限制传统文化在学生群体的发扬。

例如,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可以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例如以端午节为主题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历史,并给学生们讲述我国伟大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让学生们深刻感受屈原的精神与气节,从而提高自身的品质和修养。屈原最为著名的一首诗篇是《离骚》,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们有感情的朗诵或背诵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根据屈原的历史事件设计出一个情节丰富的剧本,带领学生们共同演绎,加强学生们的代入感,让学生们更加直观深刻地感受屈原这一历史人物,理解他的思想,感悟他的志向,在丰富知识储备的同时也能够优化自身思想品质。

三、培养学生们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想意识的发育不够成熟,因此小学德育教师需要针对学生们的思想观念进行正确恰当地引导,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4]。

小学德育教材中的内容有限,教师在传授教材知识后还需要进行一定的教学延伸,为学生们推荐更多内容富含价值且容易阅读和理解的名著典籍,比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爱的教育》等等,课外阅读能够很大程度上深化课程主题,巩固学生们对于德育知识的理解,在丰富学生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我国优秀的名著典籍中蕴含着中华人民诸多的思想和观点,通过文字传达美好情感,通过故事彰显高尚品质,引经据典的方式能够让学生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能够规范学生们的行为习惯。教师在给学生们分享课外书籍的过程中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强化阅读的针对性,教师需要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与个性差异为学生们分享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从而有效调动学生们的阅读积极性,让学生们真正投入到书籍当中,有所受益。学生良好课外阅读习惯的养成,不仅在学生们德育素质培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优势和作用,同时也能够使学生们慢慢养成热爱读书和思考的良好习惯,拓展思维和想象力,开阔视野,有利于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实现优质德育教育的目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德育课堂中渗透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能有效的帮助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水平,同时也能切实帮助学生提高文化自信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使学生成为满足社会要求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小学德育教师应该通过历史人物故事来渗透传统优秀文化;在德育教学活动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元素;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利用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来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通过这些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提高自身思想道德品质,进而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充分发挥出传统优秀文化的德育教育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盛云,王海红.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策略[J]. 新课程,2021,(47):18-18.

[2]周秀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J]. 家长,2020,(30):89-90.

[3]郑敏霞. 小学德育课堂教学中动态测评优化策略探究[J]. 当代家庭教育,2020,(8):160-161.

[4]张奎.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究[J]. 基础教育论坛,2020,(7):43-44.

猜你喜欢

德育课堂中华传统文化小学阶段
浅谈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丰富教学角度演绎德育课堂
谈如何在小学教育中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论孙中山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
当代中国文化自信的深刻内涵与动力源泉
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实效的策略
试论小学阶段开展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让伏羲教育的阳光沐浴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关于技工院校学生德育课堂学习兴趣的调查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