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状态的重要性
2022-05-22戴亚楠
本书记录了作者带着妈妈们学习家庭美育的过程,从欣赏艺术到提升审美,从学会画画到践行美育,从认识一根线条开始,慢慢变成周日艺术家。至暗时刻,艺术就是一种力量,让我们在庞杂的世界中不仅求得生计,也获得丰富的、有意义的生活。
我觉得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需要苦哈哈地坚持或者努力,虽然这其中一定有辛苦,但是做了之后,能真正体会到幸福感。虽然要付出精力,但是可以不断从中获取能量,继续前进,形成正向循环。
这种状态太理想,画画也要慢慢进入这种状态,从而获得滋养。
很多人看了我的画之后喜欢问一个问题:“你以前学过吗?”这个常见问题的背景是,大家假设只有拥有所谓艺术科班背景的人才能做这些事,所以背后的结论是:“你肯定学过。”我常常苦笑着回答:“如果初中时上了两个星期的暑假班也算学过的话……”
在任何学艺术的班级或者团体里,一开始一定会有人惊讶地觉得:好像有些人天生就会画,就像学过一样。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学习的节奏,而在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中,每个人的状态都会慢慢发生变化。
一个团体(哪怕像线上课这种虚拟团体)中的成员经过一段时间的互相观察和了解之后,看到每个人的变化,就不会再问是否学过,因为那只代表过去,如今每张画的变化都体现着当下能量、精力的投入。
画画的成熟(未必完美)程度一定与练习的程度有关。当然,我们每个人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不一样,如果花的时间多一些,或者比较早就进入状态的话,就会越画越顺畅,挫败感会少一点。
尝试这个线上课程的时候,我发现每个人的状态实在不太一样,但只要是一直在画,一直持续,就会有进步,你自己是能够感受到这一点的。重点并不是看谁画得比你更好,而是你自己要画得很顺畅甚至乐在其中。
这本书看到这里,又画了许多时日,你认为现在的自己:
A. 能够随时入定的画画小能手;
B. 刚刚入门,体会到了绘画的喜悦;
C. 画了几次,还没找到感觉;
D. 还没开始呢……
E. 都不足以描述,我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是我列出来的几种状态,你可以对照一下,看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如果还没开始画,就要抓紧开始尝试喽!如果你不动手试着画点什么,这本书读完恐怕也还是隔靴搔痒。
在我组织的一个画画群里,一位妈妈看了很久大家的作品,然后說“不知道如何动笔”。其实,如果学生一直不动笔,老师是没办法教的,任何建议也都没有了意义。所以,不如硬着头皮开始吧!
如果画了几次还没有找到感觉,这个时候会稍微有点难,因为可能时间、精力、家事、工作不允许。没时间是人们常用的借口,这个问题需要自己去克服。
还有,就是画得不够多。一位跟我学中国画的妈妈和我一起临一个很适合入门的书法帖子,她问:“老师,我临完了一遍,接下来该临什么呢?”我把自己已经临了无数遍、翻烂了的字帖拍照给她看,然后她说:“我明白了。”
时间不会辜负你,看着风花雪月的每件事其实都要付出看不见的努力,就再试一试找找感觉吧!
如果画了几次能找到感觉了,那就要持续下去,让这个感觉真正成为自己的,留下来,不要飘忽地跑掉了。专注的同时去关注自己画画时的状态:不管周围是什么样的环境,你是否都可以平静下来去体会那一刻?哪怕只是画了一朵花一棵草,你也无须去看其他人画得有多完整、多完美或多完善。
这一章要讲的是“深情地凝视一朵花”,用这样一个标题是想说明状态的重要性。
为了找到那个感觉,要依靠自己找到自己的能量,那个状态不仅可以鼓励你持续地画下去,还能够让你随时入定、享受。
回顾前两章的核心问题,关于线条和“看”,如果能画出自信的线条,就是好的、对的,就像自己的孩子自己怎么都喜欢一样。你通过视觉所看到的,不是照片那样的状态,而是类似于短时记忆,然后再把自己的感受、经验、体会层层叠加进去,所以它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如果你持续这么做,就会较少出现概念化的、简笔画的线条。
而关于状态,真的不是别人能给的技巧,需要你慢慢体会,找到它、留住它,让它成为你的一部分。并且,你要做到随时可以进入状态。
大家都不要急躁。我接触过许多艺术零基础的妈妈,刚开始的不自信是普遍现象。因为大家把精力放在了“我不会”“画不好”“没天分”“没学过”这些会阻碍我们的想法上,影响了下笔;或是画了几次,达不到自己的理想效果,便认为“我真的不行”。
拿出底气来画,停止那些消耗你的负面想法,内心笃定地画下去,状态真的很重要。突破了这一步,才是真的开始画画,因为把负担都抖掉,就可以轻松前行了。
戴亚楠
美育作家,水墨艺术家。主要作品有《生命合伙人——美育从妈妈开始》《家庭美育必修课》等。
《妈妈都是艺术家》
戴亚楠 著
中信出版集团/2022.3/6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