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视野下的出版实践与创新
2022-05-22李慧君
李慧君
摘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已成为国家战略,其中也对黄河文化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在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视野下,出版单位在学术期刊、学术专著、大型丛书、百科全书及其他融合出版方面做出了大量积极有益的尝试,此外仍有文化资源保护、水利成果展示、文化认同、文化建设等多方面的创新需求。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是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
关键词:黄河文化;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出版实践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黄河流域横跨东、中、西部,是我国人口活动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作为世界少有的连续人类文明,中华文明有三千多年时间以黄河流域为中心,衍生出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一系列辉煌成果,其发展水平长期领先于世界。九曲黄河,奔流入海,同时蕴含了民为邦本、天人合一、民族一统、自强不息、奋斗拼搏、勤劳勇敢等诸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要求,从而成为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
大力弘扬黄河文化,有利于提醒人们严格规范自身经济社会行为和治水活动,遵循河流运行规律,依据沿河区域、河段的功能定位,大力加强水污染防治,合理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准确把握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把系统观念贯穿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全过程中。
一、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出版实践
黄河文化有着深厚而丰富的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黄河文化是时代赋予中华儿女的责任和使命。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作为出版人,在出版实践中应当深入挖掘黄河文化的内涵,并结合时代特点,使其获得创新发展,创造新的文化价值。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中有着多种出版形式。
1.学术期刊
在中国知网(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黄河文化”为篇名和文章关键词进行检索,可以看到2019年1月1日—2022年4月6日发表的相关文献共610篇。2019年黄河文化研究领域的论文数量为33篇;2019年后开始大幅上升,2020年增长至167篇。这与国家的政策导向有很大关系。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之后黄河文化研究的热度不减,2021年中文文献迅速增长至356篇。预计2022年黄河文化研究的中文文献数量将继续保持高位,截至4月6日,数量已达54篇。
其中还有以黄河文化研究为主的期刊,如早在2002年河南大学就成立了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2008年创刊《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半年刊),广泛收录以黄河文明与沿岸地区地理、经济与社会文化等为研究主旨的学术论文,多年来做出了深厚的学术积累。
2.学术专著
当前处于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各方学者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新高度,从地理学、历史学、文化遗产保护、经济学、生态学等多个领域重新认识和梳理黄河文化,进一步深化拓展研究内容,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
如2020年出版的《黄河与中华文明》,作者为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葛剑雄。作品从人类文明与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探寻河源、治理黄河、民族复兴等多方面出发,深入分析了黄河作为母亲河,在中华文明中举足轻重的位置,以及黄河文明在当代永葆青春的途径。再如2021年出版的《黄河、长城、大运河、长征论纲》,由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主编。该书集合了中国艺术研究院十余位学人的成果,其中黄河文化论纲从地理、文化、思想、精神出发论述,指出响应“黄河文化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号召,黄河文化的再次复兴需要创作出无愧于伟大时代、伟大人民的优秀作品,讲好“中国故事”“黄河故事”。
3.大型丛书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永续发展确定的重大国家战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所孕育的华夏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传衍最久、最具持续性的文明之一。出版机构立足自身,精心策划,形成了各种以此为主题的大型丛书。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集团组织策划并成功申报了202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中国黄河文化大典》。为与黄河文化广义内涵相统一,后在原有申报基础上进行扩充,总体框架计划设为黄河水利文化典、黄河物质文化典、黄河精神文化典、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典等,计划收录整理黄河流域历史上的众多经典文献档案,其中很多是首次整理出版。这些经典文献档案包含大量治河原始记录和工程建设经验,还有不少有关河渠水利的地方文献、舆图资料等,为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传承、弘扬提供了基础性资料,为当代治河实践与研究提供了历史借鉴。
4.百科全书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是国务院持续支持的国家级大型出版工程和数字化时代的新型百科全书。编纂黄河文化专题(卷)的规划,正是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讲好黄河故事”“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号召的具体体现。2021年,由郑州大学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黄河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黄河文化专题(卷)编委会会议在郑州大学召开。
5.融合出版
以现有的黄河文化内容资源为核心,充分的数据加工与融合出版将对黄河文化传播起到更加积极有效的作用。应整合黄河文化资源,实施数字化转型升级,致力于实现资源的数字化加工、管理、形成产品、提供服务等全流程功能;构建知识库、App、微信小程序、数字资源定制、咨询决策等多类型产品与服务矩阵;致力于融合出版;寻求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等资金支持。
依托专业化、系统化的黄河文化内容支持,可以开发出高质量的文化创意、数据库、智能设备等系列相关领域产品,形态多样、载体多元。综合运用现代信息和传媒技术手段,综合系统展示,如建立黄河文化线上数字博物馆,将更有利于提升黄河文化内容的开放性、互动性、多维性、生动性,加强黄河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弘扬力度。这将有助于探索深度融合,破除局限,进一步扩大黄河文化传播范围,提升黄河文化产品内容吸引力,从而拓展其受众范围,激发黄河文化的生机与活力,发挥出更强的影响力,丰富黄河文化的传播内容,提高黄河文化的传播质量。
二、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出版创新
黄河文化高质量发展中的出版活动应包含系统保护,深入传承,大力弘扬,形成一批富有时代特色的精品力作。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深化文化品牌,将促进更深的文化认同,扩大黄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现阶段需要深入挖掘黄河流域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及资源,探索蕴含其中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讲好黄河故事。
1.助力黄河流域文化资源和遗产的保护和利用
黄河流域开发较早、历史悠久,为当今社会留下了丰富的物质成果和文化遗产,这些物质文化成果展现着人类对黄河流域自然生态开发利用的进程,体现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开拓创新的品质,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载体。截至2019年,沿黄九省(区)正式公布的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含扩展名单)已达近5000项。这需要做好宣传普及工作,提高人们的重视程度,引导最大数量的社会公众参与到保护和传承工作中,才能高效地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开展黄河文化资源全面调查和认定,摸清文物古迹、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籍文献等重要文化遗产底数”。要调查黄河流域文物和遗产,特别是黄河水利文物和水利遗产,收集整理相关档案资料、文献图书、留存影像等,形成跨时期、多维度的黄河文化资料库,全面系统地展示能够反映黄河流域自然、人文属性的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成果,为广大黄河文化研究人员及爱好者提供便捷知悉的途径,同时让受众有机会更深入地了解黄河治理过程中的人物、遗址、事迹、涵义等。
2.助力水利活动及科技成果的推广
以黄河文化出版实践为依托,充分体现科技出版的责任所在,助力水利活动及相关科技成果的推广,围绕黄河流域“数字孪生黄河”等重大科技需求,支持黄河流域相关重点课题、重点实验室建设,为完善黄河流域水利技术标准体系,提高黄河流域水利科技创新能力而服务。
加强黄河流域国际合作,交流共享国际前沿理念、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做好相关黄河文化产品的引进与输出,支持黄河流域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人文合作。
3.增加文化认同,加强社会参与度
传承弘扬发展黄河文化不仅是以其外在表现形式与具体内容为对象进行保护和发展,其内在根源来自对黄河文化的主體认同感。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应用的发展,全球信息在以前所未有的范围和频度传播,黄河文化同样受到了各种外来文化的冲击,进而影响了普通人群的认知和行为。
实施黄河文化出版实践创新,就是要从认知上增加对于黄河文化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从行动上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深化文化品牌,做好文化交流,从而促进黄河文化的深入弘扬发展,扩大黄河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4.支持黄河文化建设,推进黄河高质量发展
积极推进黄河文化出版实践,大力加强黄河文化建设及创新,并将其成果与治河实践紧密结合起来,顺应自然、尊重规律,保护好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协助实现从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的转变;将其与黄河流域总体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服务区域产业布局,把经济活动限定在资源、环境可承受范围内,促进沿黄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广泛进行黄河文化以及泛水文化宣传教育,为黄河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舆论氛围,从而致力于实现黄河流域人民群众精神方面的满足,使其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J].求是,2019(20):4-11.
[2]李立新.深刻理解黄河文化的内涵与特征[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9-21(4).
[3]刘明.融媒体视阈下黄河水文化传播策略研究[J].新闻爱好者,2020(6):59-61.
[4]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J].中国水利,2021(21):3-16.
(作者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