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中应用集束化护理对患者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2-05-21陈桂珍梁丽卿

当代医药论丛 2022年10期
关键词:清洁度满意率胃肠

陈桂珍,梁丽卿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广东 广州 511400)

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均为临床上常用的消化内镜检查方法。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即同时进行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检查方法。相较于先后进行胃镜检查和肠镜检查,进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不仅可节约医疗资源,减少检查费用,还可提升检查的效率[1]。但有研究指出,进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对受检者肠道清洁度的要求较高,受检者易因肠道准备不充分而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呛咳、误吸、反流等不良反应。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医学理论为基础,将一系列被临床证实有效的操作或措施与常规护理方法相结合所形成的一种护理模式[2]。本文对在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643 例患者进行研究,旨在分析对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对其肠道清洁度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20 年9 月至2021 年2 月在我院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643 例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是:1)无胃肠镜检查禁忌证;2)无麻醉禁忌证;3)自愿参与本研究。其排除标准是:1)存在心、肝、肾等脏器的重大疾病;2)存在腹腔粘连或盆腔粘连;3)因咽喉、食道存在炎症而无法耐受内镜检查;4)处于妊娠期、哺乳期或经期。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n=320)和试验组(n=323)。常规组患者中有男200 例,女120 例;其年龄为18 ~59 岁,平均年龄(45.38±6.90)岁;其中学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患者有67 例,为高中或中专的患者有159 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患者有94 例;其中有胃镜检查史的患者有30 例,有肠镜检查史的患者有17 例,有胃肠镜联合检查史的患者有10 例。试验组患者中有男207 例,女116 例;其年龄为18 ~61 岁,平均年龄(45.60±6.52)岁;其中学历为初中及初中以下的患者有70 例,为高中或中专的患者有163 例,为大专及大专以上患者有90 例;其中有胃镜检查史的患者有34 例,有肠镜检查史的患者有19 例,有胃肠镜联合检查史的患者有9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为其进行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预约登记、对其进行检查前生命体征监测及健康宣教、指导其进行肠道准备等。在此基础上,对试验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成立集束化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2 名内镜医师、1 名麻醉医师及4 名内镜护理人员。结合相关文献及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肠道准备标准流程、宣教方案及质量控制标准,并组织全组人员进行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2)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检查相关知识的面对面宣教,并通过向其发放宣教手册、为其播放宣教视频等方式帮助其了解检查的流程及安全性等,以提高其对检查的认知程度,消除其顾虑,增强其对检查成功的信心。对患者进行饮食、用药指导,向其发放肠道准备自评量表,并指导其自行填写相关内容。严格控制患者的禁食和禁水时间。3)在检查前,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监测,通过查看其肠道准备自评量表和询问其主观感受来判定其禁食禁水的执行情况。对于肠道准备自评量表的评分低于50 分的患者,指导其继续进行肠道准备,并安排其延期接受检查。4)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前,护理人员将检查室内的温度调节至24 ~26 ℃。在检查床旁配备紧急处理箱,箱中物品包括喉镜、鼻咽通气管、阿托品等。在床头放置吸痰管,确保其与负压引流装置正确连接。检查前,对患者进行预吸氧处理,使其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9% 以上。5)在患者进入检查室后,护理人员协助其取正确的体位,适当调高其床头,以确保其呼吸通畅,防止其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反流、误吸。在患者足部放置防滑垫,在其背部垫软枕,以防止其因身体滑动而受伤。内镜医师实施检查前在胃镜前端涂抹适量的润滑剂,以减轻插镜时的摩擦。若发现患者的口腔内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以防止其在检查过程中发生呛咳或窒息。在麻醉过程中,麻醉医师根据个体差异精准控制麻醉剂量。6)检查完成后,护理人员观察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若其恢复良好,可将其转运至休息室。叮嘱患者保持清淡饮食,不要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

1.3 观察指标

1)肠道清洁度。采用波士顿肠道准备评价量表(BBPS)评价两组患者的肠道清洁度,评分越高表示肠道清洁度越高。2)不良反应。记录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3)对护理的满意率。采用自制的护理满意度量表调查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分为满意和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 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患者的各项BBPS 评分等计量资料用均数± 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对护理的满意率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BBPS 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常规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及BBPS 总评分分别为(2.14±0.40)分、(1.95±0.38)分、(1.89±0.34)分、(5.98±0.63)分,试验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及BBPS 总评分分 别 为(2.95±0.47) 分、(2.60±0.45) 分、(2.38±0.41)分、(7.93±0.67)分;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及BBPS 总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BBPS 评分的比较(分,±s)

表1 护理后两组患者各项BBPS 评分的比较(分,±s)

组别 左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 横结肠的清洁度评分 右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 BBPS 总评分常规组(n=320) 2.14±0.40 1.95±0.38 1.89±0.34 5.98±0.63试验组(n=323) 2.95±0.47 2.60±0.45 2.38±0.41 7.93±0.67 t 值 23.424 19.780 16.488 46.559 P 值 0.000 0.000 0.000 0.000

2.2 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在检查过程中,常规组患者中有20 例患者(占6.25%)发生恶心呕吐,有6 例患者(占1.88%)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有10 例患者(占3.13%)发生呛咳,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1.25% ;试验组患者中有5 例患者(占1.55%)发生恶心呕吐,有1 例患者(占0.31%)发生血氧饱和度下降,有3 例患者(占0.93%)发生呛咳,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79% ;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常规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87.50%,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为95.98%。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对护理满意率的比较

3 讨论

临床研究发现,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不良反应。而患者肠道的清洁度若不佳,可导致粪便或肠道堆积物遮挡胃镜镜面和病变部位,从而可影响检查的成功率,导致漏诊的发生[3]。如何通过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提升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减少其不良反应的发生是临床上需要重视的问题。本研究的结果显示,护理后,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左半结肠、横结肠、右半结肠的清洁度评分及BBPS 总评分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集束化护理措施可提升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的肠道清洁度。在进行常规护理时,护理人员虽然会对患者进行肠道准备健康宣教,但往往只是进行笼统的重点内容宣教,这会导致患者出现肠道准备措施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从而可影响其肠道的清洁度。在进行集束化护理时,护理人员将肠道准备自评量表发放给患者,让其自行填写,并强化了对检查流程、安全性及肠道准备重要性的宣传,从而可提高患者对肠道准备的重视程度及其肠道准备的效果[4]。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检查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说明,集束化护理措施可降低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呛咳是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中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在进行集束化护理时,护理人员会通过调高患者的头部、为其连接吸痰装置、为其清除口腔异物等方式来防止其发生呛咳[5-6]。本研究的结果显示,与常规组患者相比,试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试验组患者护理质量的提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降低有关。

综上所述,对接受无痛胃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进行集束化护理的效果较好,可提高其肠道的清洁度,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猜你喜欢

清洁度满意率胃肠
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检测技术
航空发动机零部件清洁度控制标准分析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兰州公共交通乘客满意度达94.14%
某型号旁通阀内部清洁度的清洗次数验证
不能在满意率百分比上盲目乐观——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首次评议代表建议办理情况更重实效
江苏省生态文明建设满意度调查分析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显微超声技术与化学药物冲洗对根管清洁度的影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