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山糜穗穗
2022-05-21陈玉龙
一
“糜子”是陕北常见的一种农作物,《孟子·滕文公上》记载五谷谓:稻、黍、稷、麦、菽也。其中,黍即为糜子,原名叫稷或黍,禾本科植物,属一年生草本第二禾谷类作物。全株由根、茎、叶、果实等几部分构成。秆高八十厘米上下,糜穗呈多枝条状,成熟时下垂,长十至三十厘米,糜子磨米去皮后称黄米,俗称黄小米,为黄色小圆颗粒,直径小于谷米;黍米再磨成面,俗称黄米面。糜子的药用价值也很高,糜子性味甘、平、微寒、无毒,是我国传统的中草药之一,主治气虚乏力、中暑、头晕、口渴等症。具有润肠通便、美容养颜、明目安神、养胃补脾、清热解毒的功效。糜子生育期短,耐旱、耐瘠薄,在陕北的种植期为农历四月中下旬,一般在国庆节前后收割。糜子广泛分布于我国西北、华北、西南、东北、华南以及华东等地山区,尤其在陕北地区种植较为普遍。
二
陕北的山、陕北的峁,陕北的圪梁梁、山坡坡、土洼洼上,种植最多的就是糜子和谷子。平整的梯田上、倾斜的坡地上、犄角旮旯,无论走到哪都种得满满当当,也许这就是庄稼人对土地的热爱和依靠。长城沿线以北土地沙化严重较少种植,长城以南黄土植被较厚,属于丘陵沟壑区,种植较为广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少粮没面,糜子作为主食,成了各家各户餐桌上的主角,七〇八〇后大多是靠糜子窝窝度过的,主食是它,零食也是它,关于窝窝的记忆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
夏至糜子分前后晌,前晌种是早,后晌种是迟,可见糜子的耕种不但要快速还要及时。陕北的圪梁梁、山峁峁上不适合机械作业,赶牛耕地仍然是主要的耕作方式,糜子的种植与其他作物大不相同。其他作物的种植是牛在前面耕,人在后面走,铧犁在地上耕出宽和深各二十厘米左右的沟,后面的人一手点种子、一手撒粪。而糜子的种植则较为省事、省力,耕种前先将牛粪羊粪用铁锹遍地一撒,再均匀地将种子撒在地上,不能多也不能少。撒种子是一个技术活,必须是务农的一把好手才能担此“大任”,抓起一把糜子,胳膊带动手臂自然左右摆动,幅度的拿捏要恰到好处,只见糜子从五根手指的间隙均匀地“蹦”出来,急速地四散飞开,跳到了“指定”的位置。一单程约莫五六米宽,几个来回就完成了撒种子的程序。种子撒得稠了后期间苗难度大,撒得稀了后期“抓”不住苗。接着便是赶牛犁地,此时只见耕种者的后腰绑一根绳子,绳子尾部拉一张用柳树枝条编成的长方形篦子,俗称“磨”(四声),它的主要功用是将地磨平,把漏出地面的糜子用土盖住。雨水稀少的年头,土疙瘩较大,还需要用木榔头一块一块敲碎,这完全是个力气活,一般由壮小伙承担。之后便在地里挖出一个人字形的排水沟,至此种植工作告一段落。
过些时日糜子就发芽露出了头,长到近十厘米高的时候就需要间苗,这是一项劳累活,需要蹲下或跪下把较为密集的苗子拔掉,留下远近距离适中的苗子,这对腰椎和颈椎是一个极大的考验,间苗结束后即可自由生长,其间再锄草两次即可。秋风糜子,寒露谷。眼见糜子一天天长大,麻雀也成群结队地在糜子地里肆无忌惮地横冲直撞,眼见糜穗穗颗粒一天天减少,聪明的劳动人民用木棍绑扎成人的样子,用来吓唬糟蹋庄稼的鸟和动物,效果虽然不明显,但能起到一定作用。国庆节前后只要天气一转凉,北风一刮糜子就熟了,临近成熟时间,糜子一天一个样,老人们一天上山看一次,随时观察是否可以收割,生怕错过最佳收割时间。糜子成熟后不及时收割,风一刮挨挨挤挤的果实就急不可耐地脱落到地上,变成了小鸟的美食。过去收割糜子秆带穗一起割,现在大多数人家不喂大牲口,所以就只剪糜子穗穗,收割回来的糜穗穗薄厚均匀地铺在院子当中,用裢架不断捶打脱壳,裢架是用枝条编成宽约十厘米、长约五六十厘米的条状农具,侧面用轴连接一根长约两米的木棍,这一农具非常难驾驭,需要多加练习才能掌握技巧。最后用扇车吹风把糜子与皮分离,晾晒十余天便可入仓,全年的收割工作才算结束。
四
糜子磨面后可以制作成多种小吃,风味各异、形色俱佳、营养合理、食用方便,制作历史悠久。例如炸糕、枣糕、浸糕、年糕、糕斜儿、窝窝、油馍、炒米、小米茶等。糜子有软硬之分,根据软硬糜子不同的特性制作成不同的食物。
软糜子由于香甜软糯、米香浓郁,成形的特性较差,可以加工成窝窝、油糕、油馍馍。小时候光景不好,年头差,平时的主食也就非软糜子窝窝莫属了。软糜子窝窝由糜子脱皮磨成粉制作而成,软糜子窝窝在制作之前有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那就是要加入经过高温发酵的酵子,就像酿酒的酒曲一样,之后才可以加入糜子面按照一定比例加水搅拌成黏稠状,放在炕头较热的地方“起面”,隔夜才能上锅蒸。第二天,将糜子面揉成软硬适中的团状,取适量用手拍成直径十到二十厘米的面饼状,一个挨着一个地放入大锅蒸,大约三十分钟便可出锅。此时米香味弥漫在整个窑洞中,大小伙子一口气能吃两三个,窝窝最大的特性就是耐饱,如果能沾点油放点糖,那就是绝佳的美味了。上世纪物资匮乏的时候,每天主食也就是汤汤水水,没等到晌午就饥肠辘辘了,一顿吃上几个窝窝保管一天饿不着,家庭条件好点的农户,在窝窝上面盖一层白面,谓之“糕鲜”,这样的美食堪称窝窝中的“战斗机”。
油糕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要经过浸泡、磨粉、蒸面、揉面、炸糕等程序,每一道工序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脱皮的糜子经过一夜的浸泡后,在石磨上磨成粉,一遍遍地过筛,直至完全磨成粉状,上锅蒸的时候一层层撒面,有大红枣的人家可以放一些,吃上去更加美味,也显得吉祥喜庆。出锅后要立即揉面成形,最后切片炸糕。揉面要讲究趁热打铁,吃油糕也要趁热,一放凉就会立即变硬,失去了它软糯的口感。你知道不,在陕北有一句话叫“想吃炸糕怕油嘴”,讽刺了那些爱占小便宜的人,在陕北有一个约定俗成的习俗,出生要吃油糕,结婚要吃油糕,去世也要吃油糕。可见油糕伴随了陕北人的一生。
油馍馍的烹饪和油糕的制作程序差不多,只是少了蒸面这一环节,黄米面需和白面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方可炸制,制作过程中揉捏成特定圆圈形状,中间掏出小孔,放入油锅炸熟便可食用。我想这也意味着团团圆圆、阖家幸福的美好愿望,同时油馍馍的形状与古钱币有几分相似,招财进宝的美好祈盼也饱含其中。
硬糜子黏性较差,是制作黄米馍的最佳原材料,过去腊月蒸黄米馍馍是必不可少的,一正月亲戚间相互“走动”的 “人情门户”大抵都是黄馍馍、白馍馍,所以,蒸的馍馍数量就非常可观,记得最多的时候家里蒸过黄、白馍馍各一大瓮。正月里走亲戚总是会带上几个黄馍馍或者白馍馍,美其名曰让人家尝一尝,其实是各家条件都比较差,再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礼信”了,当走亲戚回来的时候照例会背回一大袋馍馍。也许这正是最原始、最淳朴、最真诚的“礼尚往来”了。
黄小米现在作为粗粮已经很少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黄米饭作为粗粮也仅仅是偶然食之。但是在抗日战争年代,勤劳勇敢的陕北人民用小米支援抗战前线,英勇的抗日队伍用“小米加步枪”战胜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戰争的伟大胜利。陕北人民将会坚定不移地赓续优良传统,一如既往地传承优秀品质。
五
“陕北的山来,山套着山,东山上的糜子,西山上的谷,黄土地里笑来,黄土地里哭,抓一把黄土撒上天,信天游永世也唱不完……”陕北地处黄土高原,糜子耐旱、耐贫瘠,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陕北人民吃苦耐劳、坚韧倔强的性格。朴实、善良、勤劳的陕北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富民政策的指引下,在砥砺奋进中,正在一步步实现着致富梦、小康梦、强国梦。如今的陕北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你听,致富的歌声飞满天;你看,小康的步伐震天响;你想,红色的中国定远航。
作者简介:陈玉龙,男,任教于榆林市第二十八小学。系榆林市榆阳区作协会员。多篇散文在《榆林日报》《青年文学家》《散文百家》《陕北文学》等报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