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对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的价值意蕴
2022-05-21王俊桥
王俊桥
摘 要:“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亦是切实提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学有效性和针对性的重要抓手,而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为创新“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体系提供了丰富且生动的教学素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丰富“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拓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载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促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话语表达的延伸,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天津历史文化;话语体系;价值意蕴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2)05-0012-0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是以历史史实为载体的、历史话语较为突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亦是马克思主义在高校意识形态领域起主导作用的重要阵地和传播渠道之一。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育人的过程中,“建立一套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满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作用的发挥”[1]。因此,话语体系成为提升“纲要”课教学质量、增强学生获得感的关键所在。从“纲要”课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是实现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的中心环节。因此,创新“纲要”课教学内容不仅能推动“纲要”课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变,更是“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的一个鲜明导向。而富有地方特色的天津历史文化对于创新“纲要”课话语体系、丰富教材内容、提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可丰富“纲要”课话语内容,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
(一)亲和力对于“纲要”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大学生成长需求和期待[2]。亲和力是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当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首先,具有亲和力的“纲要”课教学容易激发大学生在情感上积极认同所学的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其次,具有亲和力的“纲要”课教学能够准确诠释历史概念,精确阐述历史理论,生动描述历史人物,详细铺陈历史事件,从而使大学生深入把握教学内容。最后,具有亲和力的“纲要”课教学能够拉近师生的距离,在师生双向互动交流中,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活跃、更加有趣。
(二)提升教学亲和力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是教材的普遍性特点。教材在话语载体系列中居于核心地位,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依托,是大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权威读本。但“纲要”课教材内容的编排是从全国大学生统一性和普遍性的角度来设置的,有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但却忽略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差异性,難以满足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个性化需要。而且教材内容多以宏观叙述的手法展现近现代中国170多年历史的变迁,对微观的历史细节和事件的描述比较欠缺。二是大学与中学历史内容衔接上的重复性特点。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已经接触和学习过这段历史,尤其文科生对中国近现代史的基础知识、基本线索、基本观点和主要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都已经有了清楚的了解和认知,所以,如果不能在授课内容上有所创新和改革,大学生很容易对“纲要”课产生厌烦或抵触心理。
(三)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为提升“纲要”课教学亲和力提供了生动的案例
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合理有效地嵌入到“纲要”课教学中,将会是提升课堂教学亲和力的有效途径。一方面,它能使大学生在了解和掌握中国近现代史的发展脉络,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又认识和了解了天津地方史资源,既开阔了视野,又深化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另一方面,它增加了大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天津高校的大学生来自全国各地,他们或许对自己出生和成长的地方的历史文化比较了解,但对天津历史文化相对比较陌生,如果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穿插讲授一些与天津有关的事件、案例或人物,必将激发大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使得他们能够集中精力听课,增加师生交流的频率,拉近师生的情感距离,在润物无声中提升课堂教学的亲和力。例如,在讲授鸦片战争时,教师可先讲授鸦片战争之前,即1793年英国马戛尔尼使团访华。这次外交活动是中英之间一次重要的事件,对中英两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讲清楚这一事件的来龙去脉、影响与启示对大学生深刻认识和了解鸦片战争的历史必然性有着重要作用。因为天津是马戛尔尼使团到达中国后首个进入的城市,也是他们希望能够对英国开放的第一港口。马戛尔尼使团访华是中英间的第一次通使,天津又是使团受到中国政府正式接待的第一站。直到天津开埠,英国人仍然对这次出使念念不忘,后来,他们在天津英租界开辟了一条以马戛尔尼命名的街道——Macartney Road。有研究者指出,一个充满情感和理智的教学环境,是激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根本保证[3]。天津历史文化资源的合理运用,为“纲要”课教学提供了一个可与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的教学氛围。
二、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可拓展“纲要”课话语载体,提升课堂教学的思想性
(一)思想性对于“纲要”课教学具有重要意义
思想性是“纲要”课课程属性的内在要求,是“纲要”课教材的应有之义,是衡量“纲要”课教学质量的主要标准,是检验“纲要”课教师理论素养的重要尺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抓手就是要提升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因此,“纲要”课教学是否具有思想性是当前教师推动课程改革与创新的关注点和聚焦点。
(二)地方史料是提升教学思想性的文本载体
教学思想性的提升除了取决于教师的学术素养、理论水平和知识储备外,还有赖于相关历史文献和原始档案的辅助和解读。在授课话语的文本载体系列中,除了教材这一核心载体外,档案文献资料也是文本载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地方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教师和研究者的重视。一是有助于教师自身理论水平的提高,能帮助教师解读教材内容中的疑点、难点和现实中的困惑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二是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拓展历史视野和历史知识,提高用正确的历史观看待现实问题、用所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有助于增强课程的实效性。由于大学“纲要”课与高中历史课程有高度重合的部分,如果教师再继续沿用过去大学生已经了解和知晓的史料,大学生对教师的心理预期会大大降低,这将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丰富的地方史料,可以激发大学生的兴趣,充实教学内容,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正如有研究者指出,地方史是祖国历史大河的一个支流,它与中国近现代史、党史和新中国史既相互关联又相互印证,对于学生理解课本知识能够起到其他教辅材料都难以取代的作用[4]。因此,“纲要”课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地方史料的运用,通过采用文献阅读法来提升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教师不仅要通过查找原始文献和资料来备课,而且应鼓励大学生通过查阅史料来提高其阅读文献的能力。大学生在查阅史料的过程中,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认知,而且使其认知不再仅停留在获取信息的阶段,而是上升到思想层面和价值层面。
(三)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为提升“纲要”课思想性提供了丰富的史料
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在提升教学思想性和理论性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天津地方史书籍如《天津通史》《天津简史》《天津社会文化史》《天津近代历史人物传略》《北洋军阀史料》、天津报刊如《时务报》《大公报》《益世报》和反映天津形象的影视资源如《津门旧影》《解放天津》《五大道》等,其数量之多、种类之广、门类之全,尤其在近代史方面,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在全国地方史料中处于前列,这为提升“纲要”课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性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奠定了坚实的史料基础。教师在讲授第六章抗日战争时,可鼓励大学生查阅天津的《大公报》,它是迄今为止中国发行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之一,因其把“文章救国”作为办报方针,以敢讲真话作为立报之本,受到了读者的欢迎,但也遭到了反动派的封杀。例如,积极支持和声援1905年的反美爱国运动;最早在天津介绍社会主义学说,认为社会主义是“欲变少数之国家为多数之国家,变资本家横暴之社会为劳动者共有之社会”的“思想最高尚之主义”。因此,它的思想性和理论性在当时的报刊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三、天津历史文化资源可促进“纲要”课话语表达的延伸,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社會实践是提升“纲要”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抓手
从“纲要”课的性质来讲,历史性是“纲要”课的基本属性,思想性是“纲要”课的根本属性,而实践性是沟通“纲要”课思想性和历史性的桥梁和纽带。通过实践,才能深刻体会历史的真实性和深刻性;同时,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确切感受到“纲要”课思政育人的重要性和有效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社会实践就是“纲要”课话语表达的延伸,是“纲要”课课堂教学的拓展。早在2004年,教育部就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教育部、宣传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文件,再次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国家层面连续发文,显示了对实践教学的充分重视,为开展实践教学指明了方向。
(二)社会实践有助于“纲要”课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挖掘天津地方史料在“纲要”课实践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从教学效果来讲,“纲要”课教学不能仅局限于书本学习,沉浸于档案史料,而应立足现实,联系实际,将教材内容、理论知识与丰富生动的实际生活和底蕴深厚的实物遗迹等有效结合起来,帮助大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从理论走入现实,有利于大学生开阔视野,拓宽知识维度,做到学以致用,知行结合,使大学生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社会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如果只是闭门施教,不闻窗外之事,不去践行所学理论,就会割断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教学将会显得枯燥、无底气,课堂也会变得沉闷、无生气,教学目标将难以实现,教学目的也难以达到。因此,实践教学就愈发显得重要和迫切。它能“打破教材前因后果、时间地点和人物事件的束缚,使大学生走近历史,使历史融入现实,能增强大学生的参与感,满足大学生的求知欲”[5],进而可以将教材中的基本理论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达到印证理论正确、感受理论魅力、体会历史真实、坚定文化自信的效果。
(三)天津历史文化资源为提升“纲要”课有效性提供了优秀的实践基地
要使社会实践取得良好的效果,其前提就是要有丰富且底蕴深厚的实物遗迹载体。天津历史文化资源拥有众多特色的爱国主义实践教育基地、历史遗址遗迹、展览馆、博物馆等,为“纲要”课教学开展社会实践、提升教学有效性提供了优秀基地和生动素材。教师可组织大学生进行实地参观学习,在感性化教学中获取历史信息,增加对历史的好感,使文本的理论鲜活起来,使教学的过程生动起来。如在讲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时,可带领大学生到觉悟社纪念馆和周恩来邓颖超纪念馆实地参观,通过一张张真实的图片、一件件宝贵的文物、一组组准确的数据,让大学生身临其境感受以周恩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知识分子如何在当时艰难的环境下开展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宣传工作的,以及做出的突出贡献,这样可以使教材中的话语以更真实的场景变得鲜活起来,变得更加生动、更加立体,大学生可以触摸,可以亲近,可以感知。在讲授“国民党统治政权覆灭”时,可组织大学生去平津战役纪念馆实地参观,了解和认识天津人民为解放战争所做的努力和贡献,以及天津地下党组织为革命付出的心血。
推进“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是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的重要突破口,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增强大学生获得感的必然要求。富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创新是建构“纲要”课话语体系的着力点,挖掘和利用丰富的地方史料是教学内容创新的切入口,对于构建话语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是教师从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学生从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升华的有效途径。以此逻辑理路,天津历史文化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纲要”课话语体系创新的作用和意义显而易见。但要真正发挥好它的价值和作用,需要“纲要”课教师、大学生、高校和天津市各相关部门相互协调配合,积极努力,团结协作,形成合力,才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价值和功能。这是“纲要”课教师的职责所在,大学生的期望所在,高校的使命所在和党的教育政策的要求所在。
参考文献:
[1] 陈锡喜. 重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目标、原则和重点——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经验为视角的思考[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1(11):5.
[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78.
[3] 鄢显俊,周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实验研究——大学生喜欢什么样的思政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59.
[4] 岑红. 地方史资料与《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优质教学体系的构建[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44.
[5] 于安龙.地方历史文化资源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探究[J].教育评论,2017(11):134.
编辑∕陈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