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皇帝巡游,到底为了啥?

2022-05-21朱七七

旅游世界 2022年5期
关键词:南巡隋炀帝康熙

朱七七

如果说一个皇帝出游误国的例子,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可能就是隋炀帝杨广。隋炀帝杨广,在位时间不到15 年,却远离京都外出了10 次,这其中三次是“东征高句丽”,其余的七次是巡视各地。有人说他是公款旅游,也有人说他是为国奔波。那么真实的情况到底怎么样呢?

据《资治通鉴》记载,杨广在继位后曾要外出“巡狩”,他个人曾经解释了“巡狩”的原因,大意是说,君王去巡视他的土地,这本来就是帝王的本职工作。很多帝王就是因为久居深宫,不知民间疾苦,才把江山给弄丢的。我是个有追求的人,所以我要履行我的职责,我要去“巡狩”。大臣们一看杨广如此敬业,根本没有反对,反而积极响应。

隋炀帝“出差”是怎么去的呢?不是带着一群红颜知己游山玩水,而是带着一帮大臣,还有几十万的兵马去的。为什么隋炀帝北巡要带这么多兵马呢?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亮肌肉”,震慑那些需要被震慑的人物或者国家。你还别说一开始还挺管用,隋帝国西部、北部的一些小国都比较吃这一套。

后来隋炀帝下江南,也不是为了看琼花、观瘦马,而是为筹措东征高句丽的物资。最初“江南士族”还算配合,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江南士族”苦不堪言。虽然表面不说,但心里不悦。隋炀帝最后一次来到江南时,是为了避难,已经成了丧家之犬的隋炀帝,不光没能在江南得到抚慰反而丢了性命。

由此可见,隋炀帝的出巡,并不像传说中说的那样,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而是为了更为深远的政治目标。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朝的第十任皇帝,也是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超级喜欢旅游,早在自己做太子的时候,朱厚照就经常在京城里面微服出行,京城里大大小小的景点都被他逛了个遍,把京城好吃好喝好玩的地方走完后,他又盘算着走出京城走向全国。此时的他已经登基即位,想要出去谈何容易?但他丝毫不担忧,他找到一个机会,一大早趁着天气未亮就往外面走,出宫后就在路上雇上一辆马车继续往京城外跑,一大群大臣等他上朝,许久不见才知道皇帝已经偷偷出宫,立马派出人马来追,好不容易把朱厚照追回了皇宫,结果他在皇宫里面老老实实待了几天又跑出宫,在外面待了好几个月才回。朝务繁忙,许多公务迟迟无人定夺,大臣们也只有相互哀叹,无可奈何。

在历代皇帝中,康熙应该算是比较有名的皇帝了,尤其是他下江南微服私访的事情,在很多影视剧中都能看到他轻从简出,到各地去了解民情,解决问题,显得特别高大上的感觉。那么现实中的情况是这样的吗?他为什么要去江南呢?

和影视剧中展现的穿着便衣,在民间四处游走不同的是,历史上他下江南的时候可是非常讲排场的。随行的王公大臣、侍卫官员有三千多人,水路上动用大船两千多艘,陆路上征用乘马六千匹、马车四百辆、骆驼八百头,征调纤夫三千三百人、服役的民夫三万人。从北京到杭州,兴建了行宫三十一所,没有行宫的地方,就搭起黄布城和蒙古包毡房。凡是御驾经过的道路要净水泼街,黄土垫道,沿途四十里以内,地方官员一律穿上官服迎驾,所有的绅士、读书人、老年百姓都要到现场排队跪拜。奢华排场可见一斑。《红楼梦》里有一段关于皇帝南巡的文字,是这样说的:“那时候我才记事儿,咱们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只预备接驾一次,把银子花的像淌海水似的”。

那康熙为什么要南巡,是不是酒足饭饱后,一拍脑袋说:“我要南巡”?显然不是,康熙南巡也有着特定的历史条件。

康熙第一次南下的时候是1684 年,那时候他已经30 岁,皇帝也当了20 多年,台湾已经收回来了,南方吴三桂的叛乱也平定了,各地的战乱基本停息,终于可以喘息片刻了。作为当时经济等各个方面都非常的重要的南方地区到底是什么状况?老百姓过得好不好,这些都是他比较关心的事情,于是就开始了他的江南之旅,这其中也有让自己放松一下的成分在里面,据说当时南下的时候,他贴身都带着大厨,那是因为他知道南方有很多美食,所以他把厨子都带上,让他们也学一些南方的手艺带回来享用。从这一点来看,再伟大的人物也都是有凡心的。

当然先后这么多次的南下,仅仅是为了消遣那就太有损他的形象了。其实康熙帝也是带着任务来的,那就是黄河水患的治理问题,在六次南下过程中,他有五次都一直在关注着黄河周边河道治理的事情,也为这件事情操碎了心。毕竟,从古至今,治理水患,都是一项规模宏大的工程。

除此之外,康熙南巡还有缓和满汉矛盾的任务。清军入关后,努尔哈赤曾推行“杀儒政策”,不是杀一个人,而是一批一批地杀。皇太极曾经“六掠中原”,沿着太行山的山路,兵分八路,推进了1000 华里,一直到山东济南,将人和牲口一起掠夺,包括无数财宝,队伍长达200 华里。多尔衮也曾宣布“剃发、易服、占地”等政策,“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这对中原百姓来说,都是巨大的伤害。这也引发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一幕幕历史悲剧。所以,康熙想借南巡之际缓和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和文化冲突。

康熙南巡从北京沿着大运河,从北往南走,来回都经过了扬州。但是,他第一次来扬州,并没有住进扬州城,而是将龙舟泊在仪征的长江中间。因为“扬州十日”的缘故,他内心还是觉得有些不安稳。扬州又太有诱惑力了,所以他选择白天进城,只有一天的时间,游览了栖灵寺、平山堂、江天寺。其实,当时没有栖灵寺,只有大明寺,因为康熙对“大明”比较忌讳,所以就以寺中栖灵塔为名改称“栖灵寺”。康熙在沿途中,很会笼络人心。他经过山东时,特地去拜祭孔子,对孔子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表达对孔子的尊敬。

康熙二下江南,是在康熙二十八年,间隔了5 年的时间。这其中,发生了俄国入侵雅克萨的事件。当时朝廷有两种看法,一种是不去理睬,一种是寸土不让。最终,康熙还是选择了反击,最终打败了俄国侵略者,这也是满族人、汉族人、蒙古族人等多民族的共同胜利。第二次来到扬州的时候,康熙就把船停在了江都陈家湾,历史记载:“郡市民迎驾”,百姓的态度就缓和了。这次他住在了扬州府里,住了一天时间。他到处视察河患,进行治理。

康熙三下江南,是在康熙三十八年,中间又过了10 年时间。这次来到扬州,康熙主要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为了他的到来,当地官员修建了高旻寺,康熙题字“敕建高旻寺”。当时,他看到附近的居民遭到了火灾,他就派手下的近卫军去帮忙灭火。此外,他还补偿百姓的损失,每烧毁一间房,补偿3 两银子,并且发到每个受灾百姓的手中。

康熙四下江南,是在康熙四十二年,来回都是住在扬州城的行宫里,南巡也开始有规律起来,两年一次。 康熙五下江南,是在康熙四十四年,视察黄河、淮河的水利,看看效果如何。当时百姓对他已经非常爱戴了,运河两岸有很多百姓夹道欢迎,一边奔跑一边欢呼。由此可见,康熙的六下江南,一步步地化解了满汉之间的矛盾,得到百姓们的爱戴。

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帝喜欢出游,如秦始皇、汉武帝、隋炀帝等,这都是君王表现自我权威的一种形式。康熙是一位学者型皇帝,他相信“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所以南巡也是一种行走。

猜你喜欢

南巡隋炀帝康熙
北魏《南巡碑》与《南巡颂》研究
一路向南
康熙:阳刚雄健
《康熙等五代清帝各书一“福”字》
隋朝末年的“奇人”宇文化及
泰国游大事记
李渊起义
论康乾南巡与苏州剧坛
康熙下象棋
隋炀帝「辽东之役」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