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的出国游,都是拿命在赌
2022-05-21朱七七
朱七七
张骞,字子文,中国汉代杰出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险家、丝绸之路的开拓者。
中国古代历史上两次大型的“外交游”分别是汉武帝时期的张骞出使西域和明成祖时期的郑和下西洋,张骞开辟了赫赫有名的 “丝绸之路”,郑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太史公将张骞出使西域之旅称之为“凿空”。
张骞出生于公元前164 年,出使西域是在公元前139 年,这一段时间史书中没有关于张骞的一点记载,这说明如果没有一个历史契机,历史长河中不会有张骞的任何痕迹。还好张骞的人生主要是在汉武帝时期,而汉武帝打击匈奴的决心给了张骞立腕扬名的机会。
汉武帝为了打击匈奴可谓是煞费苦心,什么办法都尝试了,哪怕有一丝丝希望,他都会努力一试。有一天,从一个匈奴人的俘虏口中得知一个关于大月氏的消息,月氏王的头颅被匈奴老上单于作了酒器,月氏人远逃并立志复仇,秉承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思想, 汉武帝决定派人出使月氏,联合大月氏一起打击匈奴。
当听闻汉武帝选拔人才,出使西域后,张骞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立刻告知汉武帝,自己是个能够完成任务的人才。通过交谈,汉武帝认可了张骞,然后张骞带着匈奴奸人堂邑父及100 多名随行人员上路了。出发前,张骞应该知道路途艰险,但是他也知道这是自己崛起的机会。
结果,张骞在路上被匈奴俘虏,一住就是十多年,后来千方百计到达了大月氏,但大月氏正享受“现世安稳 岁月静好”的日子,所以已经无心复仇了。张骞盘亘一年多,无果,只好在元朔元年(公元前128 年),动身返国。归途中,张骞为避开匈奴控制区,改变了行军路线。但造化弄人,归途又被匈奴骑兵俘获,再次被扣留了一年多。最终还是趁着匈奴的老单于死了,内部动乱逃回大汉。这一次的“旅程”历时十三年。
张骞的第一次西域之行虽已充满了艰辛,但他依然在元狩四年(公元前119 年),开启了他的第二次西域之行。此次,张骞率领300 人组成的使团,每人备两匹马,带牛羊万头,金帛货物价值“数千巨万”,到了乌孙,游说乌孙王东返,没有成功。他又分遣副使持节到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等国。元鼎二年(公元前115 年)张骞回来,乌孙派使者几十人随同张骞一起到了长安。此后,汉朝派出的使者还到过安息(波斯)、身毒(印度)、奄蔡(在咸海与里海间)、条支(安息属国)、犁轩(附属大秦的埃及亚历山大城),中国使者还受到安息专门组织的两万人的盛大欢迎。安息等国的使者也不断来长安访问和贸易。从此,汉与西域的交通建立起来。
纵观张骞出使西域,哪怕就是有着博一下的心态,但是从当时恶劣的外部坏境,他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
郑和,世称“三保太监”,云南昆阳人,明代太监、航海家、外交家。
如果说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在史书中没有任何记载,那郑和的早年就更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人物,甚至怎么进宫当的太监都是靠猜测。不管什么原因净身成了太监,肯定有一段颠沛流离的悲惨遭遇。
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1399 年(建文元年),燕王朱棣发动了靖难之役,郑和在靖难之役中立有功勋,从此郑和被赐姓“郑”,升任为内官监太监。
1405 年(永乐三年),朱棣开始派遣郑和为正使,王景宏为副使,开始了著名的郑和下西洋。明朝的舰队从苏州出发,先后到达占城、马六甲海峡、印度尼西亚的爪哇、苏门答腊和锡兰,并最终由印度折返回京。后来又七次出海远航,经过七十多个国家,最远甚至到达了非洲东岸,也就是东非高原的马林迪和蒙巴萨港。这里发生了许多有趣的事情。
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时,有二万八千多人,六十二艘大船,航行到爪哇时,恰巧爪哇岛上东西方两个国王内战,东方的国王打败了西方的国王,占领了整个爪哇。好巧不巧有一队西王的人误杀了郑和的人。还好这位西方国王有点眼力,赶紧送了六万两黄金作为补偿,才平息了此事。
由此可见,郑和可不是影视剧里演的那种掐着喉咙翘着兰花指的太监,而是大明朝的使者,所以谁敢惹他,即使远在天边也会受到惩罚。就有这么一位“作死”的主儿,那就是海盗陈祖义。当郑和的船队到达现在的马六甲海峡时,陈祖义听说船上有数不清的宝藏。于是他就恶向胆边生,决定用武力抢劫郑和船队。要说这个陈祖义可不是一般的海盗,那时候也是海王。他的势力之大以至于苏门答腊最重要的港口都被他控制了。
而且陈祖义也不是一枚莽夫,还给郑和用上了计谋。他先是放出风声,假装投降郑和,骗取郑和信任后,再杀人越货。郑和是谁?能在燕王朱棣跟前崭露头角的能是一般人吗?所以,对陈祖义这种小伎俩早就一目了然了。郑和干脆将计就计,一举将陈祖义等海贼团团围住,抓获并带回了南京,陈祖义一干人被斩首示众。
那么话说回来了,作为刚刚篡位建立政权的明成祖朱棣为什么要煞费心机去组织这样超大规模的世界范围内的航行呢?关于郑和七下西洋的真正目的,其实在历史上是存有巨大争议的,历代的专家与学者众说纷纭。但是把他们的说法集中起来,其实普遍的看法無非就只有五个:一个是去拓展海外的贸易市场;第二就是学习海外的先进技术,以求加强国内的生产能力;三是来宣扬明朝的国力的强盛;第四个是说通海外各国建立有等级秩序的外交;而最后一个说法其实就是明成祖在默默追寻着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永乐皇帝朱棣派遣心腹郑和七下西洋的原因,不仅仅只是人们平时常说的什么炫耀军事力量,彰显自己的国威。真实的永乐皇帝并不像有些人的想象中那么傻,他这个做法的真实的目的就是想把海洋贸易的权利与效益,最大程度地掌握在朝廷与大明王朝的手中。甚至连清朝官员在修《明史》的时候,描述永乐帝在位期间“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幅员之广,远迈汉唐”。
郑和的七下西洋到底是赔是赚呢?
据后世估算,明朝通过郑和下西洋带来的红利,至少有三十万两黄金和千万两白银之多。同时,除了金银等物质方面,明朝社会还通过泉州和宁波等通商口岸得到了芦荟等外国物件,极大丰富了明朝社会物产的多样性。
看完利益之后,再来核算下成本。郑和当时率领的船只造价大约是几十万两白银,航行中的官员俸禄还有各种消耗加在一块,大约有六百万两白银。这么一看,其实总费用也就是七百万不到,很明显就是赚了。
但是,随着朱棣的驾崩,包括后面各代皇帝在内的,还有大小文官,均认为下西洋就是劳民伤财的行为,实在不宜多搞。
明仁宗朱高炽登基后,因国库空虚,停掉了下西洋的行为。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后,虽然重启第七次下西洋,不过郑和却因在频繁的旅途中积劳成疾而过世。后来,下西洋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总体来说,明朝朝廷派遣郑和下西洋,既是有着国家上的缘由也是有着经济上的各种原因,但是不管是哪个原因、哪个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对于当时中国的发展形势的确是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