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的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2022-05-19申玉强罗昭强胡俊祥
申玉强 罗昭强 胡俊祥
摘 要:技工院校将世界技能大赛竞赛项目、竞赛标准引入到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中,以此为契机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世界技能大赛成果转化的角度,阐述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和实践。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课程改革 教学实践
一、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介绍
轨道车辆技术项目是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新增项目,为团队竞赛,参赛选手由车辆机械类与车辆电气类检修的两名专业人员组成。竞赛内容为受电弓检修与控制、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车辆转向架检修、车辆整车故障排查与处理。涵盖轨道车辆部件检查与维修、列车控制电路安裝、控制气路维修、功能调试等内容。选手需要完成车辆车门系统、转向架系统、受电弓系统、电气辅助系统等车辆子系统的检修工作以及车辆的整体调试工作。比赛从工作组织与管理、人际沟通和交往、问题解决、创新和计划、车辆机械部件检修、保养与调试、车辆电气系统维护、保养与测试、车辆故障诊断与处理等方面全面考察选手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
以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国家队队内选拔赛竞赛模块为例:
模块一:受电弓的检修与控制(竞赛时间360分钟),分数占比30%。
模块二: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竞赛时间360分钟),分数占比30%。
模块三:车辆转向架检修(竞赛时间90分钟),分数占比15%。
模块四:车辆整车故障排查与处理(竞赛时间120分钟),分数占比25%。
二、课程改革的思路与实践
青岛市技师学院以“调整结构、培育特色、完善标准、打造品牌”为重点,围绕专业、课程、教师三个教学改革的关键因素,制定了《青岛市技师学院教学改革行动方案(2020—2022)》。其中,青岛市技师学院(以下简称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主要对接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该学院以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承办轨道车辆技术世界技能大赛山东省选拔赛为契机,研究大赛的项目设置、技术标准、安全规范、质量要求、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选手培养与选拔过程等;对接地铁委培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人才培养需求,对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工学一体化课程开发和课程标准修订,积极推动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内容、评分标准和技能要求的转化,并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中。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教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师资水平、专业建设、学生学习效果均有显著提升。
(一)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与课程教学标准的转化
学院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专业课程的课程标准中。例如,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教学练赛评”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研究,特别是把在一体化课程开发中将世界技能大赛项目体系与一体化课程体系进行相互转化作为课程改革实践、课程标准制定的重点。课程名称对标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竞赛模块,以世界技能大赛标准完善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初步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
(二)世界技能大赛内容与课程教材的转化
学院依据所面向的职业岗位群、应具备的职业岗位能力,根据世界技能大赛车辆技术项目竞赛内容,对开设的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课程设置进行了合理编排。例如,教学团队围绕世界技能大赛的四个模块,将模块一“受电弓的检修与控制”作为代表性工作任务,将受电弓部件检查与维修、受电弓控制气路安装、受电弓动作参数调节与整定等考核任务,融入“轨道车辆电气设备检修与维护”课程。将模块二“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中的机械部件安装与调整,模块三“车辆转向架检修”中的转向架部件检查、转向架部件测量、转向架部件更换及保压试验等考核任务,融入“轨道车辆机械设备安装与检修”课程。将模块一“受电弓的检修与控制”中的受电弓控制电路安装布线(含连接器组装)及受电弓电气功能测试,模块二“客室车门的安装与调试”中的客室车门动态调试与故障排除[客室车门控制电路安装布线(含连接器组装)、客室车门参数调节及客室车门电气功能测试]等考核任务融入“轨道车辆电气控制系统安装与调试”课程。将模块四“车辆整车故障排查与处理”融入“轨道车辆运行维护与典型故障排除”课程,形成了以对标世界技能大赛、符合行业企业技能要求的轨道交通车辆专业四门一体化课程。
(三)世界技能大赛基地与课程教学场地的转化
学院是轨道车辆技术项目的国家集训基地。学院将世界技能大赛竞赛场地与设备布置的情况,结合学院实训基地实际进行了对标,以真实车辆为中心,以城轨产业发展为依托,以校企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与青岛地铁、中车四方、博宁福田等合作单位,围绕地铁现场实境,建设了综合型“城市轨道交通实训基地”。设备覆盖车辆、电客车驾驶、机电、运营、供电、信号等六大专业,建设有自动售检票系统实训区、车站公共实训区、车站控制室、工务线路及供电实训室、信号实训室、牵引供电实训室、运营管理沙盘实训室、OCC控制中心实训室、车辆检修实训室、车辆空调检修实训室、仿真实训室等专业实训室。实现了理论教学、技能实践、生产现场应用实践的“三位一体”,形成了“双轨联控、工学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例如,学院的轨道车辆检修专业,对标世界技能大赛建设了“受电弓检修一体化学习工作站”“车辆门检修一体化学习工作站”“转向架检修一体化学习工作站”“整车检修一体化学习工作站”等,为学生创设了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了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的融合、日常实训与大赛训练的融合。
(四)教练团队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的转化
以上海代表队为例,为备战世界技能大赛,上海申通地铁为集训队配备了10名教练、2名陪练、1名总教练,其中每个模块至少有1名技术指导教练、1名技能指导教练。例如,学院的集训队采用以世界技能大赛国家集训队专家组成员为总教练,教研室全体教师参与的形式,并根据竞赛模块需求,适当补充相关专业教师,形成了10人的竞赛项目教练团队,从研究技术文件、分析技术规程、指导选手训练、研究竞赛技巧等方面开展训练工作。通过指导比赛、带队参加比赛,教练团队既能讲授理论知识,又能指导学生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逐步形成了由车辆机械、车辆电气专业教师与基础课教师组成的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三、教学改革实践
从教学改革实践的角度出发,学院与中车四方股份、青岛地铁运营分公司培训部和车辆部进行深度校企合作,开展企业专家访谈、送课进校园等活动。学院还成立了“轨道工匠班”,采用“学生助教”模式,将世界技能大赛评分标准引入课程评价环节,丰富评价方式,提升评价质量。学院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积累,开发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机械设备检修与维护》一体化课程改革校本教材,并配套相关学生工作页、教学策划表、微课等教学资源。
(一)建立完善“学生助教”模式
学院从技能大赛集训队成员中挑选技能水平高、操作熟练、综合素养高的学生,经过“一体化教学”理念的培训后担任学生助教,在各个环节发挥助教作用。课前,由学生助教带领各工班学生进行课前任务的实施。由于轨道交通车辆专业设备大多是真实设备,工位不同于模拟仿真的设备环境,所以不能满足学生同步开始的需要。教师需要将班级学生分为实施演练组、现场观摩组等。课中,学生助教主要协助教师完成任务实施时各环节的组织工作。课后,学生助教主要依照大赛评价标准,协助教师完成考核评价,督促课上未完成的工班与学生,继续利用课后时间完成学习任务,真正形成“人人参与、人人达标”的新局面。通过实践,初步形成了教师主导、学生助教辅助,以老带新“传、帮、带”、“教学练赛评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对一体化课程实施起到助力和推动作用。
(二)成立“工匠班”
在学院原有“技能社”的基础上,专业导师、企业导师发挥指导作用,将其转型升级为“工匠班”,建立专兼结合的“1+1+N协同导师制”工匠班管理机制。学院以技能大赛为平台,开展技能强化工程,培养成员持续专注的工匠精神。该项工作以2020年年底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奖选手为基础,学员涉及学院轨道交通专业群4个专业200多名学生。学院主要利用学生业余时间对其进行专业拓展、大赛技能储备;定期与青岛地铁、中车技能大师进行联系,开展“城轨讲堂”“技能大师送课进校园”等活动。教学团队还带领部分学生参与企业的实训平台研发等工作。
轨道车辆如今已成为中国制造的“金名片”,轨道车辆检修专业技能人才在轨道交通行业众多岗位中尤为重要,世界技能大赛轨道车辆技术项目的设置综合体现了轨道交通行业对车辆技术专业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要求,从轨道车辆全寿命周期考虑,覆盖轨道车辆制造、运营维护、检修等环节,遵循行业企业车辆检修规程、车辆检修工艺标准。开展好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课程转化工作,将为轨道交通车辆运用与检修专业课程改革提供方向和标准,也将进一步推动轨道交通技能人才的培养,为国家輸送更多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汤伟群.让世赛携手课改前行——对接世赛标准深化一体化课改及新专业建设案例分享[J].中国培训,2019(8).
[2]陈球霞.基于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课程开发与建设研究[J].高教学刊,2018(5).
[3]刘长慧,尹四倍,米登伟.对接世赛标准的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综合布线课程教学改革为例[J].课程教育研究,2019(2).
[4]赵永生,姚建涛,郑魁敬,等.五位一体式“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教学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0(3).
(作者单位:申玉强,青岛市技师学院;
罗昭强、胡俊祥,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