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扎根理论的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问题分析
2022-05-18张浩林李文敏程梦珍刘丝刘丝雨
张浩林 李文敏 程梦珍 刘丝 刘丝雨
2021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2021年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在总结“十三五”时期的工作中指出:“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保障还有短板,公共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按照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部署,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广东省政府编制了《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其中多处指出要推进广东省卫生事业发展,全面推进健康广东建设。“十三五”时期,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2个方面:从总体上看,全市的医疗资源稳步有序增长,基层卫生服务能力稳步提升,分级诊疗制度有效推行,居民健康水平不断增强;从区域上看,全市卫生资源结构布局亟待优化,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水平有待提高,整合型健康服务体系急需完善。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的方法,根据2020年间在珠海市各卫生事业相关单位进行的现场访谈,构建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模型,以期为珠海市卫生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于2020年10月—11月对珠海市各区部分医疗机构进行现场调研,在珠海市选取市、区卫生健康委相关管理人员与卫生事业相关的工作人员,采用焦点小组访谈和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展开调查。选取的访谈对象为卫生事业发展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全面掌握着的相关政策,并且对于政策的落实效果较为熟悉。珠海市下辖香洲、斗门、金湾3个行政区,本次调查以3个行政区为重点调查对象,随机抽取若干医院、基层医疗机构与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及其他卫生相关部门进行调研。
调查地点包括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的9个职能科室,分别为人事科、卫生执法监督科、卫生应急科、财务科、医政科、疾病预防控制科、规划发展与信息化科、老龄健康科;2个珠海市卫生健康局直属机构,为珠海市公立医院管理中心及珠海市健康城市和家庭发展指导服务中心;4家医院,分别为珠海市人民医院、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香洲区人民医院、香洲区第二人民医院;7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包括斗门区基层卫生院、斗门区白藤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香洲区康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湾区三灶镇西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官塘/金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新区鸡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栏港区平沙镇美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8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即珠海市妇幼保健院、珠海市中心血站、珠海市急救中心、珠海市口腔医院、珠海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斗门区疾控中心、斗门区妇幼保健院、香洲区疾控中心;此外,还纳入了横琴新区社会事务局。每个机构选取1 ~ 3名关键知情人作为访谈对象,例如院长、科室主任、社区负责人等,进行1 ~ 2小时的半结构式访谈,深入了解珠海市近年来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遇到的瓶颈问题、未来发展重点难点等。调研前主动告知被访谈者为匿名调查,且取得他们同意后进行录音,录音资料仅作为研究使用。根据访谈录音整理访谈记录文本共26份。
1.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扎根理论,其为一种质性研究方法,研究者在研究开始之前一般没有理论假设,直接从实际观察入手,从原始资料中归纳出概念,进而再上升到理论。本研究中通过扎根理论运行的路径,对确定的访谈内容进行分析,再根据分析结果梳理出现阶段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理论模型。具体步骤如下。①将收集到的访谈录音文件整理成访谈记录文本,对每份文本进行双人交叉核对,2人对每份访谈录音文件各自单独整理成访谈记录文本和定性分析,各自整理完毕,将2份访谈录音文本和2份定性分析汇总,最终形成访谈录音文本和定性分析资料。这样可以避免对访谈内容记录的遗漏。②对访谈记录中的相关信息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运用质性分析软件Nvivo对原始访谈记录进行编码,结合定性分析的结果开展,此过程由1人操作,将所有访谈记录文本全部导入Nvivo12Plus软件中,然后对每份文件进行处理,筛选出有意义的内容,对其赋予概念。本研究一共提取了198个概念,对每个概念提炼出1个范畴,再将这些范畴根据其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划分主范畴和核心范畴。
2 研究过程及结果
2.1 开放性编码
开放性编码是将收集到的材料在不采用任何预设概念的情况下,将其分割成有意义的词句段,再用新的概念对这些词句段重新整合,进行概念化和范畴化操作。本文将26份访谈记录导入Nvivo12Plus软件,进行开放式编码,例如:珠海市某医院院长陈述,“......但是目前来说确实是一个业务用房空间不足,限制了医院发展......”(语句编号NI-134),提炼为概念:“医疗机构业务用房紧张,限制发展”。按照这种方法,对原始访谈记录多次整理和分析,结合定性分析,最终提炼了263条原始语句。本研究仅保留2个及以上参考点的概念以保证编码结果的可靠性,一共提炼出了198个概念和51个范畴。见表1。
表1 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中基于开放性编码的范畴化
2.2 主轴编码
主轴编码是充分挖掘开放式编码中得到的范畴含义,并构建各范畴之间的联系,根据其内在逻辑进行归类,提炼出更高层次的范畴。根据各范畴间存在的因果、情景、过程、功能关系等,经过反复思考、分析各范畴间的内在关系,总共归纳出13个主范畴,见表2。在表2中,参考点为编码过程中Nvivo12Plus软件系统自动统计而来,代表该范畴在26份访谈记录中出现的频数;占比代表该项主范畴在所有263个参考点中所占百分比。
表2 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中基于开放性编码的主范畴
2.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轴编码产生的主范畴中,寻找出一个或是几个具有较强概括性和关联性的核心范畴。核心范畴需要统领其他主范畴,在所有范畴中位于核心位置,能够体现出框架构建的雏形。本研究的核心范畴是围绕“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问题分析”展开研究,最终将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问题划分为外部环境、卫生健康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见表3。外部环境是指卫生事业发展中直接或间接影响卫生事业开展的各种因素,如宏观政策、卫生发展的大趋势等。卫生健康投入是指在一定的国家卫生制度安排上,开展卫生活动所需的人力、物力、财力、信息资源投入以及卫生政策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指由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等组成的覆盖城乡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表3 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中基于选择性编码的核心范畴
根据本研究过程中得出的概念化、范畴、主范畴和核心范畴,结合相互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构建出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概念模型,见图1。
图1 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模型
2.4 饱和度检验
饱和度检验是判断数据是否继续或停止的重要标志。在正式编码过程中,将26份访谈记录分为A、B 2组,其中B组随机抽取4份访谈记录,用以检查研究结果的饱和度;对A组的访谈记录分析完成后,用B组的访谈记录进行再分析,没有得到新的范畴与关系。所以本研究的范畴编码和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模型在理论上是饱和的。
3 讨论
本文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26份访谈记录深入分析,最终构建出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分析模型,此模型主要从外部环境、卫生健康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3个层面总结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3.1 外部环境层面
外部环境为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提供规划蓝图,发挥宏观统领作用,本研究中主要包括健康城市建设和医疗保险制度两方面。分析结果显示,在健康城市建设方面,珠海市主要存在绩效考核评估机制不健全、管理权限有限、制度不完善、工作缺乏联动性以及健康理念推广面狭窄等问题;在医保政策方面,主要存在医保病种覆盖范围有限、医保支付机制差异化、异地使用医保有壁垒以及医保药品清单不统一等问题。
3.1.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健康城市建设中多部门合作有待加强。陈哲颖等运用SPIRIT评价框架分析广州健康城市建设情况后指出,要将市民打分纳入健康城市建设评价考核体系,引导居民进行自我健康管理;也要加强与其他城市的交流,开展健康促进项目,发挥粤港澳大湾区的区位优势。王淑敏等研究了合肥市蜀山区社区健康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认为目前社区健康资源开发利用与各相关部门间缺乏有效合作机制,处于条块分割模式;蜀山区健康促进活动中居民有效参与度不高,原因在于居民与相关健康组织之间缺乏利益认同和居民参与机制不完善。这些研究结果与珠海市健康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大体相似,此外,珠海市健康中心与其他部门协作开展健康促进活动时缺乏决策权,阻碍活动有效开展。
(2)医疗保障政策及其与医药服务协同相关政策有待于进一步完善。2022年1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文件中指出要推进医疗保障和医药服务协同改革,推进统一医保药品标准,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胡晓燕等在分析福建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水平中提出,要提高农村居民医保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范围。姚芳等在对某省医联体建设改革效果评价中指出,大部分地区尚未出台与医联体建设进程相配套的医保政策,即使有些地区出台了,也是各机构分别进行实际结算。陈烨等在总结国家谈判药品门诊医保待遇问题时指出40个品种(统计样本为97)的医保谈判药品在超过70%的统筹市(统计样本为337个)的实际报销水平低于50%。另外,医保政策制定中,过度限制基层用药不利于分级诊疗。以上研究结果与本文研究结果大致相似,但在珠海市使用医保异地支付存在壁垒,表现在2019年国家医保局、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切实做好2019年跨省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中还未完善港澳居民在珠海市使用医保的相关制度和程序。
3.1.2 优化外部环境的建议
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有赖于现行的政策趋势,综合上述讨论,本研究提出针对外部环境层面的政策建议,助力健康中国2030发展规划的实现。
(1)完善制度设计,细化健康城市管理细则,探索合理的绩效考评指标。当前珠海健康城市管理的主要政策指导文件是国家和省政府出台的,并未制定珠海市健康城市管理相关执行细则,因此,不可避免地存在不适用情况,建议细化此方面的执行规范。根据调查结果了解到,珠海市在对健康城市工作进行考核评估时,存在医疗卫生机构日常进行的工作事项与考核指标不相匹配情况,导致考核评估结果不佳,建议制定更加合理的绩效考核指标。另外也并未将市民的评估纳入考核指标中,建议增加此项指标。
(2)加强健康城市工作与相关部门的联动,构建健康城市多省市交流合作平台。健康城市工作需要多部门协作,高群众参与度才能够体现健康城市工作效能。珠海市占据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城市的地理优势,可以联合港澳组建健康城市联盟,搭建常态化的交流合作平台,逐步扩大健康城市联盟队伍,进而实现健康中国发展规划。
(3)探索并制定更为合理的医保报销机制,适当缩小城乡医疗报销比例的差距,逐步驱动城乡医保统筹的统一,推进医保异地使用。不少受访者反映同病种医保报销比例在农村与城市、基层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不一致,这种付费机制未能减轻医保基金池的负担,也没有让患者少花钱。采用分值浮动机制,区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分值并动态调整,对适合基层医疗机构诊治且基层具备诊治能力的病种,制定的病种分值标准在不同等级医疗机构应保持一致。
(4)扩大医保覆盖人群和病种类型,逐渐完善医疗保险药品清单目录。对于部分慢性病、特殊病种的患者来说,他们需要长期服用药物,但有些药物价格高昂且不在医保药品目录中,增加了经济负担,也普遍存在基层医疗机构与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药品品种与数量配置标准不一致现象,使得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受限。因此,有必要将慢性病与特殊病种逐步纳入医保范围中,使不同层级医疗机构间的用药可以合理衔接,以满足患者需求。
3.2 卫生健康投入层面
本研究中的卫生健康投入主要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物力资源、卫生财力资源、卫生信息资源和医疗卫生改革5个方面。分析结果显示:第一,珠海市基层卫生人员尤其是疾控系统人员数量配置相对不足;第二,部分医疗卫生用地用房不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存在医疗设备有限的情况;第三,信息化建设需要长期投入大量资金,使得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经费紧张,二级医疗机构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反映财政投入少,存在经营收益少甚至收不抵债的问题;第四,部分医疗机构电子病历升级未达标,信息系统还不能做到全市统一,智慧医疗水平不高;第五,在医疗卫生改革方面,人才引进的标准设置对二级医院和基层机构而言偏高,人员编制管理办法滞后于卫生体制改革,部分卫生政策实施存在东西部地区差异等问题。
3.2.1 存在的问题
(1)基层卫生人员数量配置不足。于志远等对我国2018年疾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进行综合评价,指出广东、重庆、湖南、辽宁等8个省(直辖市)疾控机构人力资源相对较弱,工作效果相对较差。汤小波等分析了珠三角地区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的均衡性,认为珠海市医疗卫生技术人员相对于其人口比重较少。徐碧霞等采用RSR和HRAD法分析粤港澳大湾区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时指出,2018年珠海市护理人力资源按地理面积配置的公平性较差。这些相关调查与本文分析结果相似。
(2)基层医疗设备、医疗用地规划不合理。汤小波等调查结果还表明,珠海市2015年出现床位配置紧张现象。赵康普等运用DEA模型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基层卫生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分析,发现基层医疗机构总体资源配置效率偏低。珠海市也存在这些现象,具体表现为:部分基层医疗机构医疗设备落后,无法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医院床位大量闲置,利用率低,甚至存在整栋医疗用楼闲置现象。
(3)卫生财政投入不均。2020年广东省医疗卫生资源和医疗服务情况简报数据结果显示,政府对医院投入的比重远高于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社会办医支出萎缩,医疗资源分布不合理。本研究分析结果与此简报数据结论一致。
(4)卫生信息化建设进程有阻碍。刘润友等调查四川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信息化现状的结果显示,公共卫生信息化建设存在基础保障薄弱、系统建设效率低、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机构发展不平衡、系统软件功能尚不完善等问题。珠海市的卫生信息化建设情况与四川省基本相似,主要表现为:三级医院的电子病历应用多为三级、四级,而基层医疗机构多数还处于二级状态;卫生信息系统软件陈旧,各区或各机构间使用的信息系统不统一,卫生信息数据共享出现排斥;负责卫生信息化建设的专业技术人员少,基层卫生信息化服务经常出现数据重复填报现象。
(5)医疗卫生改革政策标准设置不尽合理。2021年珠海市卫生健康局发布的《珠海市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管理暂行办法》中对各类卫生人才引进的标准设置较高,但根据受访者反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需求标准不需要设置过高学历门槛,这会影响基层卫生人才的招聘效果。
3.2.2 改善卫生健康投入的建议
投入是卫生健康事业改革发展的基本保障,改善卫生健康投入是保障卫生健康事业长远发展的重要途径。医疗卫生资源需要人、财、物、信息4个方面平衡配置才能发挥最大效用,依据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的发展进程,应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
(1)合理调配卫生从业者数量,优化卫生人才培养体系,改进卫生人才的供应结构。各医疗卫生机构的人员配置不仅需要考虑数量上的均衡,还需顾及质量的提升和稀缺人才的培养,各地区应当根据本地居民卫生健康需求,对可辐射范围内的人群卫生现状进行统计分析,科学地进行卫生人才的配置预测。还需要重视卫生人才的培养,医疗机构可联合各高校制定培养计划,建立持续性的卫生人才供给体系,从而推进卫生事业发展。
(2)各地区医疗机构卫生资源配置应当以《全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纲要(2015-2020年)》的各项指标为根本指导方向,结合珠海市实际卫生需求制定符合本市的规划指标。应当深入调查本区域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现状,确定本区域居民医疗服务需求、利用情况和影响因素,综合考虑城镇化、人口分布、地理交通环境、疾病谱等因素,从而进行合理布局。
(3)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财政投入,抓住发展机遇,吸引境外投资。政府推出分级诊疗与医联体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逐步实现资源共享,改善基层医疗发展滞后的现状。但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珠海市更为注重对综合医院的投入,对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相对不足,加剧了基层医疗机构发展不平衡现象。因此,珠海市有必要对医疗资源进行重新分配,兼顾卫生资源配置的公平性与效率原则,适当加大向基层机构投入的倾斜力度,进而实现基本医疗服务均等化的目标。另一方面,当前国家要求地方严格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数量,社会办医疗机构也是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海市作为大湾区的前沿城市,有着良好的医疗基础,可以依仗自身条件吸引境外投资,开发多样化的健康保险品类,拓展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服务,提高社会卫生资金的使用效率。
(4)加强卫生信息化建设,结合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提高医疗卫生系统信息化水平。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暴露出基层疾控“信息化孤岛”问题,拓展卫生信息化建设的广度与深度是推进卫生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政府应当重视基层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二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发展,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医疗,促进卫生事业的快速发展。
(5)基层卫生人才引进标准要因岗制宜。通常情况下,基层医疗机构更多的是进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卫生人员的技术与学历要求较低。珠海市卫生人才引进政策中对于中高级职称人才引进设置的学历要求可能过高,导致基层医疗机构出现管理岗空置,建议制定更符合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需要的人才政策。
3.3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层面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三大核心范畴中该部分占比最高,为50.19%。本研究根据访谈内容将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分为4大部分,依次为公共卫生,占比为18.25%;医疗卫生服务,占比为3.80%;服务体系管理,占比为21.29%;服务体系整合,占比为6.84%。其中公共卫生包括疾病防控与卫生应急、妇幼保健服务和卫生监督协管。分析结果显示,公共卫生部分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但也不排除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使得业内人士开始注重公共卫生对于卫生健康事业的影响力,具体情况如下。
3.3.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公共卫生服务呈现弊端。本研究结果显示,珠海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公共卫生服务人才供应、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管理、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公共卫生信息化几个方面。王一帆对珠海市健康城市问卷调查的数据分析得出老年人多经受慢性病困扰,而朱克京等评价珠海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效率时,认为珠海市不同机构在公共卫生服务的资源配置、人员管理、资源使用、经费利用等方面存在问题。
(2)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存在差距。揭映楣等分析了广东省某县域医共体分级诊疗建设效果,发现部分居民不信任镇卫生院,首选县直医院就诊。这一现象并非特例,珠海市也有发生,究其原因,其中之一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卫生服务水平与县市级医疗机构相比有差距,医疗服务信息共享无法做到全面性、时效性的统一,导致上下级医疗机构对居民健康状况阶段性的了解不全面。
(3)服务体系管理尚不完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2021〕20号)》与《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份文件均强调要从公立医院运营管理体系、绩效管理、人员编制管理、薪酬制度等方面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刘文生自第7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的报道中整理出业内各位专家学者的看法,其中强调了薪酬制度改革是市县级医院面临的挑战之一,也表明绩效管理是医院发展的航标。本研究得出的结果也显示了珠海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管理、绩效管理、薪酬管理方面的问题较为突出。
(4)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急需完善。三医联动改革是完善整合型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核心要素,建设紧密型医联体是市县级医院面临的挑战之一,但国家对于市县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关系界定还不明晰。本研究调查结果也体现出珠海市区域内缺乏紧密型医联体,医疗服务体系的纵向整合效果不佳。
(5)未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不论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国家极力推广的三明医改经验,还是《广东省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都明确指出振兴中医药发展是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也是传承与创新中医药文化的途径之一。珠海市明显存在中西医发展不协调,西医医院与中医医院之间的相同专科交叉并存以及同质化竞争的问题。
3.3.2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议
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主体,优化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是发展卫生事业不可或缺的部分。
(1)重视公共卫生服务,加强公共卫生服务核心能力建设。首先要构建以疾控为中心、慢性病防治管理为主要任务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机制,其次要加强对公共卫生人才核心能力的培养,最后要把握公共卫生体系管理这一关键,提升珠海市公共卫生服务质量与效果。
(2)学习国内外成功经验,缩小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差距。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质量是卫生事业发展的第一道防线,珠海市需要逐步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机构间的服务水平差距,可通过加强医师培训或推进专家下基层等方式进行;在医疗卫生信息共享上应当出台相应的政策规定,明确医疗卫生信息共享的具体内容要求,让各医疗卫生机构意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不能因医疗卫生机构当前的短期利益而忽视人民健康的长远利益。
(3)服务体系管理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卫生人事管理的招聘录用及保留保障机制的规划应当进一步完善,要根据各地区、各医疗机构的自身特性来制定,不应以一概全;加快医疗卫生机构的人事制度改革,逐步消除有无编制者的薪酬差距;不断优化卫生绩效管理,建立公平、公正、有效的绩效评估系统,设置卫生目标管理和激励控制环节并进行及时的绩效反馈。
(4)加快推进三医联动改革进程,尽快出台医联体配套管理的相关政策。学习三明医改经验,按照“腾空间、调结构、保衔接”的路径,以降低医药价格为突破口,同步推进医疗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等综合改革。要想构建紧密型医联体,做到人、财、物一体化管理,必须要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细化医联体内的医保支付制度,强化医联体内的信息一体化平台建设,推动远程医疗、诊疗资源共享。
(5)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为指导,不断完善以广东省、珠海市中医医院为龙头、区中医医院为骨干、基层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和其他中医药服务提供机构共同组成的涵盖预防、医疗、康复、保健、养生的中医医疗服务体系。构建中医医联体、中医县域医共体,完善符合中医药服务特点的医保相关政策,发展中医药特色服务,创新发展中西医结合医疗模式。
3.4 研究意义与不足
本文研究内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期望能对珠海市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但本文仍存在不足之处:第一,编码的概念化和范畴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个人主观性的偏差;第二,访谈对象未涉及医疗机构基层服务人员和普通群众,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够全面,将在今后研究中进一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