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研究与实践

2022-05-18蔡季秋

中学生学习报 2022年24期
关键词:培养

蔡季秋

摘要:在我国的社会经济与科技教育飞速发展的情况之下,高校教师应以乡村振兴背景为前提,对目标达成、资源共享、就业导向、文化培育等层面进行研究。掌握学生各阶段的发展情况,结合乡村振兴下的行业要求和岗位需求,对实际的高校人才教育模式进行全面的创新和改进。深入的对实践教学的总结和反思,了解学生的就业需求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目标,加强优秀的实践教学经验和案例的借鑒,全面完善实践教学架构,利用科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持续、有效的培养。这样才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高校教学效率和质量显著提升提供良好的保障。

关键词: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研究与实践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教师应坚持党和政府的重要领导,制定科学的高校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加强有效指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职业能力。以确保中职学生能够在毕业之后实现成功就业和长远就业。在这过程中,高校教师还必须要不断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学习,了解与乡村振兴背景有关的内容,结合当下的专业发展需求和市场需求,构建全新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模式,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反馈情况来进行有效改进。考虑学生的层次、能力、专业等多方面发展需求,结合中职情况来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效研究。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与全新的市场环境,构建与社会和行业相契合,且能突出学生主体的全新的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体系。这样才能通过优秀人才的持续供给和输送,确保乡村在新时代实现持续发展与文明传承。

一、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实践教学能力较低

在教学过程当中,部分教师仍然无法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课堂教学存在一定的刻板化和单一化的现象。有的教师通常会根据自身经验和教学大纲,设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方案。但却没有结合乡村振兴的要求进行改进和调整。部分教师本身具备较强的专业教学经验,但其实践教学能力和信息素养相对较低。由于缺乏实际到乡村振兴相关岗位和企业实现的经验,无法很好的掌握专业相关的具体流程和工作要求,难以及时根据学生情况提供针对性和有效性的指导。有的教师完成学生实践培养目标需要花费较多的精力,无法腾出更多时间来实现自我学习和自我提升。在教师未能系统掌握现代化教学模式和技术的情况下,乡村振兴和专业教学将会出现形式化和分离化的现象。另外,部分高校未能及时进行优秀教师人才的补充,现有教师的质量和数量难,以满足日益提高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需求。这也会对高校教育的持续、稳定的发展造成一定程度的阻碍。

(二)现有教学方法单一

当下,大部分高校仍然受着传统教学理念和思想的影响,专业课程教学通常是以相关的理论知识为主,教师占据着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甚至为了取得理想的效果,花费更多时间进行实践理论和实践技能的讲解,但却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练习,也没有和其进行深入的互动和交流。这就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十分的乏味、无趣而枯燥,难以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实践欲望。有的教师虽然加强了信息技术的引入,但都是利用先进设备来呈现固有的知识点,没有结合实践能力培养特点来进行方式和方法的转化,学生往往会处于被动学习和机械学习的状态。其热情和积极性将会受到极大程度的挫伤,专业实践教学也存在着低效化和滞后化的问题。

(三)缺乏有效实践教学

高校实践教学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但在以往的课堂教学时,部分教师极少根据教学进度和主题进行相关的实践环节的设置。即便组织了专业实践活动,但其实践形式和指导方式相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层次化和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且部分教师没有充分的将乡村振兴和实践教学进行融合渗透,各实践环节缺乏专业体现。在彼此出现相分离和相脱节情况的前提下,即便教师在实践活动设计的规划耗费较多精力,但其教学效果却不理想,且部分学生在毕业之后也难以更快的适应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岗位工作。虽然有的学校根据综合趋势加强了校企合作,但却缺乏和优秀企业之间的沟通,无法及时实现彼此信息的交互。在此前提下,所设计出的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存在较多的问题。不仅难以使学生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和成长,还会使校企合作面临被迫停止和失败的危险。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的有效措施

(一)构建优秀教师队伍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高校实践教学,教师必须要以创新、前瞻的眼光来进行综合分析,掌握学生能力培养的方向和目标,利用“互联网+”模式,持续有效的进行高校实践教学与乡村振兴的宣传。引导教师深入学习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体系和思维体系,并能科学形成符合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创新化教学理念和乡村振兴式教学思想。另外,高校还必须要紧跟社会和乡村振兴政策的步伐,了解专业特性和学生现状后,加强具有较高专业水平、综合素质、实践教学能力的优秀人才招聘。对其进行多元化和系统化的培训与考核,以提升其教学能力和实践指导能力。还需聘请在行业或领域取得突出成就的专家,定期的开展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主题讲座。利用基于互联网络的远程通信功能,实现跨领域、时间、空间的多人化交流。动员全校招生积极踊跃的参与,围绕具体问题来进行深入研究和研讨,并借助感应渠道实现经验分享和新的交流。在使教师累积更多有效的实践能力培养经验的同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发展。

高校应从多元化、稳定化、长效化的发展维度入手,科学构建完善的高校教师培养机制。以全面渗透乡村振兴为前提,在专业教学当中增加实践教学技能培养内容的比例。科学构建具有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教学的培训系统,并通过先进信息技术的方式来模拟相应的实践问题和场景,引导教师有效进行练习。以确保能实现从行为、思想、认知的不同方向对教师进行培养的目的。学校还可以定期的派遣教师到其他高校,或是乡村振兴相关产业进行实习,了解各项流程和业务能力要求,通过与优秀技术人员交流的方式来掌握更多的实践技巧和方法。以确保教师能在专业实践教学中更好的学生进行多元化、个性化、综合化的有效指导。还可将教师实践和教学雨级薪资发放挂钩,完善基于实践教学的奖励制度,通过物质与精神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调动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激发及潜能。使其的更好地进行实践教学研究和自我提升的同时,确保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教学,构建优秀的高素质、高能力、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二)有效创新教学方法

教师须充分的了解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以全面的乡村的文化、生态、生活、生产等多功能发展为前提,遵循城镇与农村共存共生、互进互促的原则,立足于发展问题和矛盾,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坚持市场行业导向,对实际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进行创新设计。利用具有时代性和和专业性的方法开展它的教学,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和实践。教师还应对乡村建设规划和城乡协同发展进有效期和解读,有效规避学生培养过程当中的重实践轻社会、重城市轻农村、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从乡村振兴背景出发,对学生未就业之后课堂面临的工作对象进行分析与预测,了解相关工作岗位的要求,结合乡村振兴目标和社会主义发展目标,对实践教学内容进行优化与重构,全面增加本土特色和乡村特色。除了要挖掘教材当中具有特色性、多元性,且能突出乡村振兴的内容元素外,还需要整合本地的地域资源、乡村资源。从促进学生多元化发展入手,利用大数据技术对网络上海量的专业教学信息和内容进行筛选,将其融入到实际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当中。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可巧妙开展案例式课堂教学。借助统计学、大数据、数字模型等先进技术,对实际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层次的剖析和研究,构建具有场景化和交互性的全新实践环境。引导学生立足于专业体系和知识体系,以问题为切入点进行深层次的学习分析和探究实践。或是构建具有这种专业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教学情境,巧妙进行多样化元素的融入和渗透,营造良好的视听觉体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视线。并融入与岗位相关的工作、实习、就业等场景内容,提升实践教学的交互性和临场性,在引导学生利用其喜欢的方式来进行实践和探究。此外,还可以加强基于乡村振兴背景的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积极的引入小组合作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慕课教学法、网络课堂教学法等多样化模式,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实践能力培养目标进行选择和组合。以期能更好的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实践需求。

(三)全面加强教学实践

在全新形势下,高校立足于乡村振兴背景,掌握实践教学近况,全面加强智能化和先进化的实践教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可大力的加强专项资金的设置,购入先进的教学设备和设施,引入与之相匹配的專业实践教学系统和软件。大力加强实践实训室和实践实验室,以及校内综合性实践基地的建设。遵循循序渐进、因地制宜,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将乡村振兴和实践教学深度的融合与渗透,科学为学生设计具有层次性和递进性的实践任务。

学校还需加强对乡村振兴环境和情况的了解,明确其对学生发展和教学开展的实质性影响,从提升实践教学效能,完善高校教育教学体系入手,搭建集科技化、实践化、信息化、多元化为一体的“乡村振兴+实践人才培养”平台。定期的向学生推送一些与乡村产业有关的发展潜力、传统文化、资源禀赋、生活方式、产业结构,以及优秀的行业信息和企业工作资讯等内容,引导学生结合就业倾向和发展需求进行获取。通过综合分析来掌握自身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并在教师的引导之下进行专业性和针对性的实践练习。以确保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和竞争素养。

此外,教师还需要加强实践教学的创新与革新,深入的开展基于乡村振兴的校企合作。以网络渠道媒介来和企业相关人员进行深层次的沟通,掌握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和学校的实践教学情况,通过共同协作制定优秀的实践型人才培养方案。借助优秀企业的实践基础和实践经验,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和岗位性的指导。通过签订人才培养订单,确保优秀人员的持续输出。还需加强对学生实践实训的动态关注,掌握其存在的具体问题,为其提供相应的专业指导和实践指导。或是在考虑其综合发展职业发展的情况之下,有效开展相关的职业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率和实践效率。并有效推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校和企业的协同进步、合作共赢、共同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明确当下的整体教育发展趋势的方向,掌握人才实践能力培养的难点和重点,科学制定全新的高校教育教学方案。有效加速乡村振兴的渗透,从不同维度来提升学生的实践综合能力与素养。学校应立足于乡村振兴要求和学校专业教学需求,有效的加强优秀教师人才的输入,利用各种渠道方法强化教师培养,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和综合实践教学能力。以乡村振兴和实践教学思想为指导,以凸显中职特性和学生主体为前提,对实际的专业教学进行重构。有效地引入现代化教学方法,并将其和实际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深度整合。借助媒体设备和信息技术构建相关的实践教学环境和场景,引导学生直观、深入、立体地进行学习。并科学设置集专业实践教学和乡村振兴为一体的全新综合实践活动,加强创新元素和创意内容的融入,引导学生主动的参与和锻炼。这样不仅能打破以往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困境,同时也能为基于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学校、学生、专业的协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葛宾,顾雅青.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J]. 现代交际,2021(16):4-6.

[2]于梦洋,陈静. 应用型高校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研究[J]. 现代教育科学,2021(3):98-103.

[3]张玉波. 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20(2):76-80.

[4]刘霞,张建刚,苏雅丽,等.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与研究[J]. 科技风,2020(18):158.

[5]周婷.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乡村旅游人才培养的创新研究[J]. 西部旅游,2021(14):197-198.

[6]喻雪晴,张云,李宝勇,等. 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探讨——以面向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为例[J]. 教育教学论坛,2021(43):82-85.

[7]袁小平,王仓. 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机制研究[J]. 创新,2021,15(4):52-59.

[8]鲁婵,李伟,张旺,等.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 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17-118.

[9]杜欣蔓. 乡村振兴背景下应用型高校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 中外交流,2021,28(5):47.

[10]朱东国,张敦. 乡村振兴背景下高校乡村旅游"双创"人才培养模式重构[J].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2020,22(5):97-101,105.

[11]芮雪婷,毋张明,张智程.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艺术实践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意义[J]. 内江科技,2021,42(6):96-97.

基金项目:安徽省人文社科重点项目(SK2020A0765);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级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020kcsztd02);滁州城市职业学院校级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2021szjxtd01)

猜你喜欢

培养
中等职业教育名师培养与名师成长探析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浅谈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谈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