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民办高校思政课多元体系建设

2022-05-18汪金菊王亚萍

公关世界 2022年8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思政课民办高校

汪金菊 王亚萍

摘要: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政课的核心主旨,但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形式单一,灌输效果差、学生幸福感弱等多种不良现象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在课程思政、思政课程、“三全”育人的时代要求下,笔者整合积极心理学理论与思政课程实践中,构建了基于教师、学生、人文环境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多元化体系,切实提高了思政课的育人育心效果。教师层面塑造乐观向善的品格、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丰富思政教学内容、创新多种教学方法、完善教学评价机制;学生层面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积极心态和人格、增加积极情绪体验;人文环境层面打造协同育人体系、建设活动育人体系。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民办高校 思政课 多元体系

如何办好新时代思政课?明确指出“要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1 ]。这为新时代民办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指引。积极心理学是最先发起于美国,相继在世界范围内引起普遍关注的“致力于研究普通人的活力与美德的科学。”主张研究人类积极的品质,倡导心理学的积极取向,以研究人类的积极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和谐发展。[ 2 ]对于民办高校思政课而言,“积极心理学”与思政课教学二者培养什么样的人方面有异曲同工之效,二者都注重培养人的优秀精神品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达到最佳育人效果。对此,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民办高校思政课多元化体系,探究可靠有效的教学模式培育时代新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基于教师角度的多元体系建设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有高质量的教师,才会有高质量的教育。做好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就要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教师是思政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而教师具有乐观向善的品格、积极的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方法对思政教育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1.塑造乐观向善的品格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具有乐观向善的品格,才能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和影响力。民办高校的师资队伍相对来说具有岗位流动性大、薪资待遇低、工作压力大等特点,积极关注身为人师的快乐情绪体验对教师个人的发展成长尤为重要。通过思政课教师的有效指引,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治观,从而顺利地成长成才,这份荣耀和责任能够激励教师们甘于奉献不断向前,体验“桃李满天下”的成就感。同时要切实提高教师对职业的认同感。民办高校存在着重专业课、轻思政课的不良现象,思政教师作为思政教育的传播者要积极关注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形成良性职业认同,在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时主动出击、积极作为。民办高校教师能够充分学习积极心理学的理論方法,调整心态、塑造积极乐观向善向上的精神品格,为学生的思想指引奠定良好的个人基础。

2.树立积极的教学理念

新一代的大学生,具有知识面广、好奇心强、敢作敢为、积极探索、不拘一格、自由散漫、缺乏自信等特点。积极心理学提倡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高校思政教师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要加强心理知识的学习,结合学生的个性特征,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理念,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信任、关爱和体谅,关注其优秀品质、正向鼓励,培养大学生自信自强、积极向上的精神品格。同时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克服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平等对待、认真倾听、充分肯定,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乐于表达、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方法正确分析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丰富思政的教学内容

思政课教材由教育部统筹编纂,教学内容相对统一固定,形式单一,缺乏针对性。高校教师要因材施教必须致力于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接地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积极案例,使教材内容活起来非常关键。教师除了平时的统一培训、学习以外还有积极自学。利用多种平台了解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热点,通过关注主流媒体的新闻动态、大事报道,国际事务发展状况分析,收集积极的教学素材补充到教学课件中,正向引导学生了解国家社会的方针政策,使学生感同身受,愿意倾听,从而提高到课率和思政育人的效果。

4.创新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一方面来说可以增强教育教学的效果,同时好的教学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积极的教育体系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学习热情、智慧和创造力,从而培育个体拥有诚信、乐观、善良等品质。首先通过交互式学习方法,增加师生正向交流的机会,通过角色扮演、个性演讲、职业规划等提高学生积极听课体验。其次,积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经典案例的解读理解书上的理论知识,同时注重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做到知行合一。再次,注重使用现代化多媒体手段,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积极效果,如使用学习通等网络平台发布预习资料或视频、收发作业、点名等,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法。

5.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对教师的授课效果评价,除了同行之间评价,还包括自我评价、学生评价、行政评价,完善教师的考评机制,积极评价教师的付出,给予充分的鼓励和支持;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评价,不能局限于一次考试或几次作业来评定学习成绩,更应看到学生接受思政教育以后思想观念的变化、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变化,学生为人处世前后的变化。

二、基于学生角度的多元体系建设

思政教育的主体就是大学生。通过积极关注,正面引导,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尊重、自我接纳、自我认可,从而获得满满的幸福感。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充分考虑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构建学生角度的思政教育多元化体系。

1.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对民办高校学生来说,学习成绩内卷、压力大容易使大学生满腔的热情退却。通过积极心理学的正面干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时代新人。注重道德与实践的有机融合,激发大学生的主动学习的热情、培养积极心态和人格、

2.培养积极心态和人格

新一代青年是可信、可爱、可为的一代。积极心理学致力于提高公民的善心、责任心,这和思政课程主张培养大学生仁爱、谦让、敬业的精神品质是相通的。通过积极品质的关注,培养学生积极心态和健全人格。

3.增加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

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关注,关心学生点滴成长过程,创新教学情境模式,合理回应课程中学生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增加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培养学生自尊、自信、自励的积极品质。

三、基于人文環境角度的多元体系建设

1.打造协同育人体系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大思政背景下,充分利用思政课、专业课、党课、团课、心理育人、班会等形式,引导大学生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合力,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发挥社会、学校、家庭对个体的积极引导作用,共同打造协同育人的新模式。如在思政课中,思政教师应结合学科特点,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去解决实际问题;专业课教师则应融合课程思政的思想,将责任、担当、敬业精神、工匠精神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大学生;党课中,通过解读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发展史带领学生领悟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刚毅、创新、不屈不挠的积极品质;团课中通过党团历史的发展培养学生励志、爱国的高尚情怀;心理育人中,重点关注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加强心理育人的顶层设计与思政的有效融合,帮助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特征;主题班会中,辅导员积极关注学生的思想发展和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解决实际困难,给予学生社会支持的力量,让其体验积极正面情绪,增强自信,获得更多幸福感。

2.建设活动育人的体系

大学生的思政教育不仅需要课堂上教师的直接知识传授,也需要校园文化活动的有力支撑。通过组织开展党团的相关的文化活动,增强了大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激发了学习欲望。如红歌比赛、舞蹈、体操表演、诗朗诵、运动赛事、红色景点研学、传统文化经典传承等,通过具体的文化活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见之于行。

积极心理学的运用,启发我们在思政工作中敢于突破陈规、勇于创新、增强自我意识、树立自信,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价值遵循。

(本文系院级科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构建民办高校思想政治课多元化体系,项目编号YSK2019006;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文化育人创新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K2020A0946。)

【参?考?文?献】????

[1]新华社.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任竣.积极心理学[M]北京:开明出版社.

(责任编辑:刘占行)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思政课民办高校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开放大学交互式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应用
新时代军校思政课铸魂育人的新形势新挑战新路径探讨
营利性与非营利性民办高校分类管理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小三明治式”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中的运用
民办高校教师权益现状调查
民办高校内部审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