爵士乐和声理念对即兴配弹教学的启示
2022-05-17孙康宁
孙康宁
(武汉音乐学院演艺学院,湖北武汉 430000)
笔者作为音乐专业的学者,认为爵士乐和声一直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因此笔者也试图将爵士和声理论应用至配弹教学中。意识到在爵士和声理念应系统化的进行学习,从而提升自身对于爵士和声理念的理解和认知。所以,学习者应当基于对爵士乐和声理念的认知,来进行系统化的学习总结,从而提升个人的爵士乐和声理念理解,才能将其有效融入即兴配弹教学中。
一、和声是什么
研究爵士乐和声必须了解和声的功能和作用,首先和声作为一种背景介绍,像文章中的上下文一样,有着连贯性。因为和声在大部分情况下作为一种背景来进行演奏。当然,也存在纯粹的和声旋律演奏,但是只是少数。通过和声的作用,使得原本单一枯燥的旋律,增加了丰富的内涵和氛围,使其更具有音乐美感和丰富色彩。例如在电影作品中,如果没有背景音乐的介入,只有配音和环境音,观众在观看中总会觉得缺少了什么,这种作品同样也不会打动观众,使得观众的感情介入大大降低。此外,和声可以理解为在影视作品中的配乐,而主旋律等同于影视作品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旋律围绕着中心思想才能够体现它的价值。不同的和声配上不同的旋律,也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体验和感觉,由此可见和声的重要性。
二、爵士乐和声理念的背景
(一)自学阶段
笔者在乐理学习的初级阶段,就对爵士乐和声理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从各种相关渠道来了解和认知爵士乐和声理念。一开始认为爵士乐和声理念完全是不实用的,并且初期学习难度较高,要求学习者有扎实的乐理基础,对初学者不是很友善。而从笔者的角度来看,爵士乐和声理念确实比较难以应用和理解,因为它的理论体系是和现代音乐相互交织的。爵士乐和声理念依赖基础的和声理论,并非完全的传统古典和声理念,因为现代的传统和声理念也在持续发展,具有更加复杂化的特质。此外,由于爵士乐和声理念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演变而来的,并逐渐被抽象剥离,所以如果演奏者本身不具备专业的音乐演奏技巧和实践分析水平,或者没有使用或者接触过特定复杂的爵士和声进行创作融合,是很难进行良好的学习的。爵士乐和声理念更多的是需要考察和声的理论和技法,并且在爵士乐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和声创作的特有意义。所以在学习阶段,由于初学者并没有对此进行涉猎,更没有完全投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中,因此需要学习者将其作为一种超出自身水平,以及学习范畴的领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学习和实践。
(二)研究阶段
笔者曾在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学习过程中,对爵士乐和声理念产生了浓厚兴趣。究其原因是因为爵士乐和声理念在音响效果上比较新奇,有种让人出乎意料的感觉。因此爵士乐和声理念作为一种高级的技巧,可以尝试在创作初期或者弹奏过程中适当加入,并且实践运用。历史上,法国人拉莫曾经在1700年初创建了欧洲传统和声理论,在17世纪到18世纪中叶近百年的发展过程中,这种和声理念宽加并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相关理论也没有得到理解创新。而美国爵士乐则存在多声部因素,这是由于美国爵士乐是从欧洲古典音乐中变迁而来的。但是在现代社会,爵士乐和声理念中不存在传统和声,所以就没有涉及古典和声理念的约束,具体则是通过演奏者的学习经验和要演奏实践进行音乐表达。爵士乐和声理念经过几百年的传承探索,为了适应其历史变迁,有效融入现代社会,美国爵士乐在和声的理念上不仅加入了相关创新,更是继承了一部分传统和声理念。这种新型的和声理念,实际上是欧洲古典音乐与美国现代爵士乐和声理念相辅相成的结果,是欧洲传统和声理念的一大突破和继承。
三、爵士乐和声理念的创新
(一)和弦方面
在传统和声理论中,和弦的构成主要以三和弦为主。在18世纪中期,音乐家巴赫主要使用三和弦,七和弦的使用并不多。而爵士乐主要以系统化的核心拓展为基本。并在七和弦至十三和弦的纵向上,来组成基本的和声理念。简而言之,传统的和声理论中的三和弦是由三个音符构成的。而这种有横向结构变为纵向核心结构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爵士乐按照纵向上三度的叠加将构成音变为自然音乐的七个音,从而根据演奏者的实际应用对其中的部分应进行适当节省。譬如乐队中基本的和声写法,由和声声部的四部分加相关音块进行构成,加之特有的低声部,构成了相当于五个音的九和弦。这就是在爵士乐和声理念中,九、十一、十三和弦应用较多的原因。
基于此,在学习爵士乐过程中,固有的三和弦演奏方式被彻底改写。爵士乐想要表达的是,在自然的音准范围内,和弦的选择和使用是多样性的,每个和弦都可以配备每个音。而在配和声的过程中,横向比纵向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横向的和弦在连接过程中更具有逻辑,在纵向上,所有不和谐的音,都可以认为是和弦外音。笔者这种思维只是简单进行描述,还没有较为系统的理论。而爵士乐和声理念,对笔者有较大启发。我们在学习爵士乐的过程中,可以从纵向的和声配比中走出,从纵向三和弦的基本理念着手,将除三和弦外的音都打上和弦外音的标签。而在现代社会中,七和弦可以首选作为和弦编配的基础,因为现代社会的人们,不仅喜爱流行音乐,在和声的配比方面,七和弦的使用效果要远高于三和弦。弹奏方面来说,无论是使用七和弦还是三和弦,无非是个人的弹奏习惯决定的,在这种技巧层面的改变并不难。譬如,曾经笔者进行五声调的和声旋律配比时,就在大三和弦的基础上增设了大六度,并在小三和弦上增设了小七度和弦,这种弹奏方式较之曾经的弹奏方式来说,弹奏难度并没有加大,演奏效果却大大加强。
(二)预属功能
和声功能在传统的和声理论中,基本被划分为三种,也就是主要功能和下属功能、属功能,并且这种主要以TSDT形式的展现,将和声的循序渐进完美地展现出来。这是传统和声理念中无法动摇的,其相关正确性也无人证实。而美国爵士乐理论,则是由属功能转移为预属功能。这种预属功能,不只涵盖了原有的下属和弦,还由一些数量若干的和弦组成和声功能。
爵士乐的这种和声理念,不仅突出了终止式的地位和意义,更能够建立明确的调性中心。而在这三种和弦功能中,主功能和属功能的相互融洽,也为达到明确调性目的的核心展现了积极作用,所以应当被加以重视。而在终止式出现之前的和弦,大部分都属于预属功能类,简而言之,就是在终止式出现前的其他和弦,都可以作为预属功能,从而打破了一般的乐句结构。由于现代社会人们的欣赏需求,这种气息宽广的乐句结构是非常有意义的。这种理论性的概括,对于一般除了婴幼儿歌曲外的现代音乐及流行音乐,是更具合理性的。对初学者而言,如何组织好自己的乐句结构及和声的语法编汇,更具有操作性和可玩性。
(三)常见问题
笔者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在弹配的时候会发生一些问题。例如,在和弦转换过程中,看到一个Re音,会不假思索的配上属和弦。这种习惯是极其不利的,我把这种习惯叫作属和弦综合征。究其原因,是由于在和声语句中,弹奏主和弦时会经常将属和弦进行连接,而属和弦的出现,则表示乐曲的终止要来了,如果没有用对地方,在和声转换上时常会打断旋律,造成不好的演奏效果,观众在欣赏过程中也会有不好的感受。因此,笔者认为在爵士乐和声理念中,需要学习者改变这种习惯,需要严格按照终止式及预属功能的要求,将二者加以区分,只有这样,才能够简历完整的和声语句概念,也是和声学习的基础要求。
四、和声语汇的组织
在传统的和声学理念中,相关和弦连接的教学和理论都比较烦琐。在初学过程中,如不细心地对此加以研究和学习,往往会使得初学者犯很多错误。而爵士乐的和声理论则十分简单明了。因为爵士乐和声主要讲究在上行四度的基础上,来进行和弦连接。也就是由I-IV-VII-III-VIII-V-I来进行五度循环。这种形式就是II-V-I的进行。而上行四度的和弦转换,主要来自古典和声中。但是由于爵士乐并不强调IV—V的连接,所以造成了同音但不连贯的缺点。这也是爵士乐组织和声的问题所在,这种原因的构成主要有两种情况。
(一)和弦连接
首先,在两种和弦进行连接的过程中,如果后面的和弦只是前一个和弦的简单重复。那么他不会具备任何的信息量,但是如果两种和弦之间没有任何共同的音,那么给人们带来的感觉就会过于突然,也就是没有和弦音的时间联系。而四度连接的和弦,特别是九和弦和七和弦,由于经常会出现有不同的共音与不同的音准相互匹配的情况发生,这两种音的联系性则较为平衡,在听的过程中就显得流畅连贯,所以就更加符合大众音乐欣赏者的欣赏需求。
(二)区别界限
另外,由于德奥系统的和声风格中正三和弦组成由一四五级构成。所以就突破了传统的正副和弦的区别界限,而由于正三和弦与副三和弦有着明确的划分,这种和声的理论过于强调了和声功能的因素,以及大小调的区别。继而突出了由下属与属两者之间的关系,导致主功能稳定性的缺失。实际上,从19世纪中叶开始,在民族乐派的调式和声语言中,这种理论观点已经显现出来了他存在的历史局限性。
美国爵士乐和声理念由全调式音乐和声组成。这种组成使得每个和弦都体现了其调式的特性。在5度循环圈的形式中,持续出现的所有调式和声,形成了各种调式的全方位展示。实际上就是将大小调的和声相互融合。另一方面,通过从功能和声中吸收了通过终止式已明确调性的方法,另外又从教会调试中吸取了自然音级上的所有和弦,由此可见这种形式的核心组成不但体现了其调性的功能性,没有相较于传统的正三和弦和谐表达,表现出更加丰富的和声语汇组合。
(三)替换和弦
在爵士乐和声理念中,替换和弦作为一种独特的概念。而在古典和声理论中,替换和弦主要强调和弦之间的相互区别,缺乏了相关联系性。这正是古典和声在理论方法上孤立的集中观念体现。由于爵士乐的和声理念由即兴演奏和乐器和声构成,而在实际的弹奏过程中,更能够清晰地表达出和弦之间的潜在联系。爵士乐和声理念主要强调以功能性和弦连接为主,其他和弦只是为了展现和声语汇进行替换的作用。
爵士乐的替换和弦,主要体现在两方面,首先是平行的交替,其次是其他来源于主音的调性交替,以及转调、离调。这种替换和弦,主要是由同根音的和弦互相替换。例如cm7和弦可以通过CM7和弦进行替换,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按照同主音大小统一性原则,只要是和主音调性同属的和弦,都可以直接替换。这种原则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也可以将EM7和弦通过CM7进行替换。由此可见,在替换和弦的应用中,不仅打破了单一的调性局限,更使得和声的效果变得极为丰富。所以学习者不需要对理论进行背诵,只需要利用替换和弦的办法,来将同类或者相似的和弦组成和声。
五、爵士乐和声理念的特点
与传统的古典和声理念相比,爵士乐和声理念这种由三和弦转换为九、十一和弦的过程,有着更深的纵向音响结构,并且相比较来说更加丰富。而在和弦连接的横向过程中,并这种和弦连接方法更加强调替换和弦,从而使其更便捷。这种和声语法的高度规范与同一,使得和声语汇更加丰富同一。由此可见,如果不是特定创作的爵士乐,并不需要将其生硬的应用到配弹技巧中,而是在演奏者认为需要用的地方进行使用。例如,在进行重复的普通和声中,或者在特定的音乐中加入。因为爵士和声是一种提升传统和声趣味的功能。这不仅是爵士乐和声的一大特色,更是19世纪后期欧洲和声发展的结果。
结语
在笔者进行学习实践后,总结得出了一些观点。首先,爵士乐的和声理念非常实际,并符合现代人的欣赏需求。这种和声理念更为简洁,通俗易懂,而且比较好用。对于长期被理论思维和传统教学束缚的学习者,对广大局限于书面教学的教育者来说,不仅作为一种有力的教学武器,也是现代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同。但是值得一提的是,笔者并不倡导将爵士乐和声理念完全应用到实际教学和学习过程中。这是由于我国与外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教育教学理念相差甚远,如果强行照搬,可能还会适得其反,所以这么做是不现实的。但是,作为教育者可以用心学习爵士乐的和声理念,并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创作一些需要爵士和声理念支持的作品,在学习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只有将其中有利的因素加以吸收理解,从而用于键盘和声和弹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