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应用与实践研究*
2022-05-17王茜
王 茜
(兰州文理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如何运用好高校课堂教学这个重要平台,努力构建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力结合,大力增进学生理想信念和贯彻教师立德树人教育理念,是新时期高校教育面临的新问题。同时,关于高校思政教育应摆脱教条式的传授模式,立足区域,结合实际,善用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红色音乐文化,利用音乐本身自有的“亲和力”和“感性”特征拉近与青年学生的思想距离,获得与大学生群体“思政共情性”的认识问题,在教学实践过程当中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地方高校依托当地红色音乐文化资源,对其进行整理、挖掘、宣传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课堂,就显示出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红色音乐文化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性探讨
音乐用音符来反映现实,诉说情感和思想;政治用文字来表达观点,树立准则和规范。看似完全分离,却内蕴一致。对这一点的理解上,千百年前的古人就已深谙了音乐与政治的密切联系,《礼记.乐记》中就曾写道:“是故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是说,盛世之音安详且喜乐,其政治环境则平稳和谐;乱世之音怨气且愤怒,从而可感知其政治的混乱动荡;而亡国之音悲戚且哀伤,反映出的就是民众的疾苦。这也正所谓是:“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回往古人提倡的“德音雅乐”,亦鉴于此。
数千年的历史长河,更迭的是朝代,不变的却始终是音乐对现实生活和对当下政治现状反映的本质。近代中国的发展充满荆棘,无论是艰苦的峥嵘岁月,还是现如今的和平年代,音乐始终都是时代发展的风向标。1942年,毛泽东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了:“文艺是从属于政治的,但又反转来给予伟大的影响于政治。”进一步从辩证法的角度论证了,政治与文艺的关联。音乐从属于文艺,即音乐服务于政治,又反过来影响政治,而这种音乐与政治的关系正是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的斗争中建立起来的——中国的红色音乐文化应运而生。
中国革命的精神,赋予了中国红色音乐文化的内涵和本质。在内容上,红色音乐文化重在表达对特殊历史的纪念以及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采用符合人民大众音乐欣赏习惯的音乐语言与音乐形态去展现民族的文化自信和长久生命力。抗日战争时期,冼星海高举起音乐的旗帜,挥舞着《黄河大合唱》震天动地。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促使《陕北组曲》深刻映照进人民的心灵。经过几代人艰苦的奋斗,中国迈向了大发展的时期,象征着新气象的《走进新时代》响彻寰宇。
中国自1919年至今,是一代一代的具有爱国情怀和牺牲精神的热血青年前仆后继,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富强和独立。青年人是中国未来的希望,一个在现代化进程中迅速转型的中国,需要怀揣理想和信念的青年人。培养什么样的青年人、怎样培养青年人,就成了教育的关键问题。思政课程的设置,正是以立德树人为目标,结合课堂教学,寓正能量传递于课堂知识讲授中。
但是,要使青年人真正的与思政教育产生共情,枯燥的“文件念诵”式课堂教学,已完全退出历史的舞台。红色音乐文化就以其感染力强、流传广阔、朗朗上口等特点与思政教学完美融合。
首先,从红色音乐自身价值上来看,红色音乐文化顺应时代发展,不断创新作品,以音符的美妙建构,体现国家最先进的资源形态,鼓舞斗志,团结群众。而这些同时也正符合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要求。
其次,从红色音乐课堂教学价值上来看,红色音乐文化自产生已有百年时间,经历世代人民群众的传唱和演化,展现在面前的,就是一幅壮阔的中国发展的红色历史画卷。无论是以历史画卷形式展开讲述,还是借助纵向时间轴上红色音乐的更替和发展,其所呈现的精神价值和引导方向,都是思政教学过程中最好的教育载体。
最后,从红色音乐文化的课堂实践性上来看,思政教学面对的青年一代的大学生,他们充满青春活力,他们对艺术的追求敏锐且热情,红色音乐文化形式多样,磅礴壮丽的交响乐、精炼动听的小歌谣,都以艺术的审美性打动着他们成长的心灵,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这种感召力也正是思政课堂教学所需要的,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挖掘和整理
甘肃,古属雍州,地处黄河上游,东接陕西,南临巴蜀青海,西倚新疆,北靠内蒙古、宁夏,是古丝绸之路的锁匙之地和黄金路段,东西蜿蜒1600多公里,总面积42.58万平方千米。甘肃是中国西部最早的红色革命政权诞生地;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的结束地;也是红军西路军悲壮历史的见证地。在这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进程中,遗存的不仅是革命先辈们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还有甘肃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其中就包括多个物质文化资源形态的表现。每一处遗址、每一座纪念馆、每一个文物保护单位积累的不仅是物质层面可触摸到的实体形态,更有深蕴的革命红色精神。这种精神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不断传承、融合、寄寓在多样的意识形态中,而音乐就成了红色文化传播的良好载体之一。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情感的艺术、听觉的艺术,我们用音乐去感知红色文化,用流动的音符去勾勒振奋人心的画面。
甘肃的红色音乐文化表现形式丰富多样。《军民大生产》《绣金匾》《咱们的领袖毛泽东》等歌曲,作为甘肃红色音乐的典型代表,成了全国流行的经典红色歌谣;以华池封芝琴为原型创作的“刘巧儿”,成了家喻户晓的典型艺术形象;说唱红色故事的“南梁说唱”更是甘肃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个个动人的革命故事在人民的歌声中呈现,不识字的农民用真情实感唱出《咱们的领袖毛泽东》;在困苦岁月中,走街串巷的说书艺人在集会中、在乡间田野中,用手里的三弦诉说着对这段红色革命岁月的感恩。据《陇东红色歌谣》一书收集的曲目就有160余首之多。每一首红色音乐的背后都是厚重的历史画面。他们是活态的历史,是我们研究党史、音乐史强有力的珍贵史料,也是坚定不移地走共产主义道路,实现文化自信的坚实力量;
每一首红色音乐的背后都是真实的生活画面。红色音乐的创编大多来自民歌,而民歌就来自一个个平凡的老百姓和他们平凡的生活,因此保护红色音乐就是保护老百姓祖祖辈辈共存的血脉传承。
三、甘肃红色音乐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现状与实践路径
(一)现状分析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出发点是以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为主体,依托于高校青年学生的思想情况,在有序、有条件和组织的条件下进行教育与潜移默化的影响,使我国青年大学生可以在马克思主义思想指导下,逐步形成较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并且培养其良好的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而服务。当代大学生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我行我素的张扬个性,文化的多样性一方面为他们展现了世界的多彩,同时也影响着他们对本民族文化,特别是红色文化的理解和共鸣。这就加大了高校开展思政教学工作的难度。针对甘肃本地高校青年学生的调查情况,现状分析如下:
1.学生对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浅表了解。在对大学生的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大致说明什么是红色音乐,也能举例一至二首的音乐作品,但是,当问及甘肃有哪些红色音乐文化时,仅有个别学生能够答出。从这一调查中,显示出的讯息呈现出喜忧两面。喜的是,这些00后的大学生,他们的出生和成长都早已远离战争的艰苦岁月,却仍对革命的红色精神有所了解,能够哼唱出一些耳熟能详的红色歌曲,足以显示当代大学生对红色精神的接受和认可。而忧的则是,作为甘肃本地大学的学生,却对本土红色音乐文化知之甚少。这就进一步对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宣传和发展提出新的要求。
2.学生对思政课程有期待,但思政课程教学内容设计无突破。中央对于青少年思政教育工作的强调,是自2004年以来以思政课程形式在全国高校逐步推广开来的,从最初的上海各校到如今全国普及思政教育工作,思政课程的内容从单一到丰富,整体呈现出进步状态。并且在综合对各年龄段学生的授课反馈情况来看,学生对于思政课程期待性较强,他们希望教师在授课时,结合本课程内容,有效引入思政课程内容。但是,思政课程内容的单一、形式的固化还是普遍性现象,尤其在工科类课程当中,对于思政课程的引入多有强加之意,这就会出现,教师讲不清楚,学生听不明白的尴尬现象。
3.教师对思政课程的理解不彻底。尽管思政课程教学的推进与普及已有十数年,但是,对于思政课程教师到底在教什么?学生究竟在学什么?仍然有不少疑惑。全面推进思政课程,教师的核心地位尤其关键。我国的课程思政内容是以学生为中心,坚定学生的思想理念,树立学生对党、对社会主义以及对国家、人民的热爱,围绕建立学生的政治认同、文化自信、道德修养等观念,强调学生对法治意识的增强,有计划、有系统的进行思政内容课程的供给。同时,教育部也针对专业差别,对各专业如何利用自身专业优势开展思政课程进行了分门别类的阐述。教师在讲解思政课程时,多仍旧只局限于对学生进行革命战争时期内容的灌输与传授,这就导致内容狭窄贫乏,学生对思政课程逐渐失去兴趣。
4.教师对甘肃红色音乐文化资源掌握欠缺。对于这一点,前文中已论述了学生的反映状况,相较学生,教师的情况的也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只熟悉个别比较典型的红色音乐歌曲,没有深入研究和挖掘,这就必然导致甘肃红色音乐文化与思政课程的融合度较低,思政课效果不佳的情况。
总之,无论是从教师角度,还是学生方面,甘肃红色音乐融入思政课程尚存在一定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成为至关重要的一步。
(二)实践路径
1.加强甘肃红色音乐文化宣传,提高教师认知程度,最大化地将甘肃红色音乐文化渗透到思政教学理念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甘肃丰富的红色音乐文化若只呈现在“政府报告”中,何谈红色基因的传承?首先,从宣传角度出发,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重视甘肃红色文化资源网络建设。伴随智能生活的开启,青年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能力强,尝试研发具有地方红色音乐文化特色的APP,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打卡”活动,必要时进行奖励机制,融娱乐与学习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次,从教师科研出发,积极引导教师进行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挖掘与探讨,只有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将红色音乐文化搬到课堂上、融入教学体系中,使教师身体力行的参与研讨,使学生真切感受红色魅力。
2.创新思政教育教学模式,开发甘肃红色音乐文化新形式。时代的发展,对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形式提出了新的要求。2019年,9月18日晚,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四幕原创教学歌剧《红色卓尼》亮相甘肃黄河剧院,歌剧讲述了红军长征路上发生在卓尼那段惊心动魄、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这部由师生共同完成的红色歌剧,凭借其感人的故事、精湛的演出受到了一致好评。思政课程走出课堂、走上舞台,将艺术性与教育性融于一体,使师生共同投入角色,真切领会红色精神。这种教育教学模式与实践性相结合的思政课程创新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红色音乐文化的兴趣,符合当下青年大学生青春活跃的特质,从而更好地使他们铭记历史,感恩生活,启迪未来。与此同时,由甘南州文化广电和旅游局、迭部县委县政府、迭部县泰吾赛雍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联合出品的歌舞剧《腊子口·1935》、甘肃省歌剧院《江姐》等甘肃各文艺团体,也在用自己的艺术专业能力,开发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新形式,弘扬甘肃红色音乐文化魅力。
3.注重思政课程建设,保证思政课程教育与甘肃红色音乐文化融合的持久性。例如作品《军民大生产》,从其产生的历史背景中感触当年陕甘宁边区军民克服封锁困难,保障供给的团结斗争精神,同时,由于其音乐基调来自华池民歌《推炒面》,所以它又是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组成部分,对探讨地方区域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着有益影响,因此,思政课程的建设不是昙花一现,甘肃红色音乐文化的积淀也不是一朝一夕,无论是从两者融合的政治性、教育性,或者是音乐文化的研究性、多样性上来说,都具有长久必要性。提倡在秉持各自独立特质的前提下,注重将切实内容落实到高校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贯穿于课堂始终。
结论
甘肃红色音乐文化是甘肃地方文化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源自特殊的历史背景,用音符传递红色精神,记载和传承红色文化。在新时代思政课程的背景下,把握思政课程理念,结合当地红色资源优势,创新教育教学理念,“以乐感人”,进一步提升当代青年学生的文化自信,有效推进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