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双减”政策,优化班级管理
2022-05-17李保纯
李保纯
随着国家“双减”政策的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班主任工作遇到了许多新变化和新挑战。如何让班主任在“双减”背景下,高质量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呢?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管理的。
一、养成良好习惯,优化生活状态
“双减”背景下,牢固树立“安全第一,身心两健”意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体温测量做到晨、午、晚三检,做好寝室和班级卫生早晚两检查,每天晚上进行通风消毒,给学生一个干净整洁的住宿、学习环境,确保学生生活、学习环境安全。
定期开展好形式多样的班级活动。建立班规、班训、班级誓词等,从眼保健操和课间操的有序开展到学生礼仪和教室卫生等方面进行逐一细化,培养学生良好生活习惯,成为守规矩、讲文明、懂礼仪的中学生。
班主任班级管理首先应关注学生好习惯的养成,以优化学生生活状态。这就需要班级有一套学生多元化、多目标、过程性评价管理机制,把学生的日常管理落在每日、落在细处、落在实处。
二、强化时间管理,优化学习方式
双减”背景下,班主任要强化学生时间管理意识。学习不再停留在老师引导、学生学习的单向管理模式,而是协助学生自我调整、自我管理,学习更倾向于自律和自我约束。
素质教育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注重学生主体发挥。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制定学习计划,由以往的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习时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建议学生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规划一天、一周的作业时间与复习时间。学会利用好边缘时间,比如:大课间坚持体育锻炼,午休前坚持二十分钟课外阅读,睡觉前回顾一天所学的知识,小班会进行一周的总结和规划……学会规划自习课时间,自习课时间要绝对安静,自觉查漏补缺、巩固旧知、预习新知,做到今日事今日毕。
学习方式由教师约束转变为学生自我约束、主动探究。这就需要班主任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善于肯定鼓励,积极关注过程,增强学生的获得感,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三、落实“双减”政策,优化家校共育
“双减”政策出台后,有些家长对政策的理解出现错误,认为再也不用操心孩子上哪个补习班好了,再也不用为接送孩子和工作時间有冲突而发愁了,认为“双减”后孩子的教育就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认为教育孩子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了。殊不知,“双减”并不意味着家长要放养孩子,也不是家校教育分离,而是要求家长更加重视孩子的教育,因为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教育是立德树人的第一个环节。因此,家长应该与学校相互配合,思想统一,行动默契,形成合力,以优化家校共育。
班主任要积极主动地与家长沟通交流,让家长明白“双减”的目的和意义,“双减”减掉的是学生的课外补课负担和课外作业负担,提高的是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综合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使认识达成一致。就教育部指出的“五项管理”,跟家长进行详谈,把要求落到实处,让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再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家校共育计划,指导家长带着孩子进行亲子游戏、假期亲子游、亲子共读等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增进亲子感情,减少青春期孩子的叛逆行为,可谓一举多得。
自从“双减”政策落地,一时间,社会上各种评价声此起彼伏,但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我深知“双减”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而非减轻班主任的责任。班主任在关注学生减轻作业负担的同时,更要关注学生行为习惯、学习兴趣、自我约束等习惯养成,优化班级管理,做到目中有人,培根铸魂、启智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