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招生制度创新
2022-05-17孙小艺付佩玥钟周李妍王燕
孙小艺 付佩玥 钟周 李妍 王燕
摘 要:高校招生需考虑政府、社会、高校、中学等多方诉求。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在高校招生过程中受到亚太经合组织各经济体的重视。通过采用公开化的招生程序、多元化的招生渠道、多轮次的录取机制,以及赋予高校招生自主权等措施,亚太经合组织经济体促进招生制度多样化和弹性发展,对推动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和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各经济体在招生制度上的创新举措也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优化提供了新思路,未来我国可进一步优化招生信息平台,制定更加灵活的招生计划,赋予高校更多招生自主权。
关键词:高校 招生 亚太经合组织 以学生为本
一、引言
当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2015—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由40.0%提升到57.8%,在学总规模由3647万人扩大到4430万人[1],普通高校数量由2560所增加到2756所[2]。新形势下,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需要探索以学生为本的灵活多样的招生制度,满足各类学生对我国高等教育的个性化需求。
为同亚太地区国家加强教育互鉴、互通、互容,教育部国际合作与交流司委托清华大学于2021年12月14日、16日举办亚太经合组织高校招生制度与趋势在线研讨会(APEC Forum on University Admission: Process, Policies & Strategies),旨在总结APEC经济体高校招生制度的发展趋势,增进APEC经济体之间关于高校招生制度的了解。会议围绕“以学生为本”的高校招生制度创新进行交流,参会者从高校招生的程序、管理、计划和渠道四方面分享了各自招生制度的创新思路和举措。
二、招生程序:加强信息公开,提供多元选择
APEC经济体高校招生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首先,高校招生办公室或APEC经济体教育主管部门公布年度大学招生信息,申请者查询信息、确定意向学校和专业,并向高校招生办公室或通过在线招生系统提交申请。此后,高校招生办公室或经济体教育主管部门依据申请者递交的申请材料对其进行资格审查与选拔,并将录取结果告知申请者。最后,申请者确认接受录取结果后,由高校发出录取通知书,申请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入学注册,招生流程结束。依据可申请轮次的不同,APEC经济体高校招生可分为单次招生和多次招生。
APEC经济体高校招生制度发展的趋势之一是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融入申请、选拔、录取的招生程序全过程。“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主要体现在充分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和选择权,发挥学生在选择学校、专业、考试科目等方面的主体作用。为此,APEC经济体的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一起为学生提供公开透明、丰富全面的招生信息和申请指导咨询服务。
近年来,APEC经济体高校招生数量增多,招生自主权不断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的扩大意味着高校可以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招生录取标准,单纯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依据的招生制度被多种综合录取方案替代。为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学校,学生需在申请前比较各高校招生标准、人才培养方式、课程设置、就业率等信息,做出理性选择。但各校之间的录取标准存在差别,即使是标准统一,不同高校又存在不同阐释,给学生(尤其是弱势学生群体)准备大学申请材料增加了很多信息收集和录取标准理解层面的负担。为帮助学生更便捷地申请意向学校,APEC经济体探索了多样化的学生服务路径。
澳大利亞高等教育标准小组(Higher Education Standards Panel)是依据《2011年第三级教育质量和标准署法》(Tertiary Education Quality and Standards Agency Act 2011)成立的专家咨询机构,该机构将“招生透明度”[3]列为一项重点议题并设立专门工作组,于2017年发布并持续更新统一的招生术语表,要求各高校按照统一术语表来提供标准化表述的高校招生信息。澳大利亚教育、技能和就业部通过建立全国招生信息平台,为来自国内外的高校申请者,尤其是弱势群体学生提供丰富的升学信息,以方便学生对各高校的办学特点、招生标准和学习项目进行跨校比较,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择校和申请。[4]通过设置更透明、更易让人理解的信息标准,这类高校招生信息平台清晰地呈现了高校招生程序,既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又保障高校招生工作合法合规,确保高校对其公布的录取政策信息负责。
文莱使用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集中招生系统(Higher Education Centralised Admissions System),高校申请者需要在该系统上填报申请意向,并向意向高校提交入学申请材料,符合条件的学生还可以在该系统上申请奖学金。系统会根据申请人提交的材料对学生评分,分数包括六个等级,分别是A*(140分)、A(120分)、B(100分)、C(80分)、D(60分)、E(40分)。各高校参考系统评分确定最终录取学生名单,文莱教育部也会组织各高校参加招生协调会。如果申请人未能被意向学校录取,系统将会为其分配调剂名额,申请者有权决定是否愿意接受调剂,由此保证学生的择校自主权。文莱全国高校的招生工作都经该系统完成,以保障招生信息和过程的透明与公平。
在智利,学生在大学就读的专业和今后要从事的职业密切相关,因此学生需要在进入高校前就明确今后的就业方向。让学生在18岁时选择职业道路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为从上百种可能的职业中做出选择,智利学生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来收集和理解招生信息。智利教育部顾问阿尼瓦尔·格雷罗(Aníbal Guerrero)在此次研讨会上介绍,该国教育部近年为高校招生专门建设了学生支持和服务系统,基本包含所有高校的招生信息。该系统支持学生在线查询高校招生信息、学费、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率等标准化信息。学生还可以在该系统上进行升学和职业咨询。系统设置了职业测评、性格测评等题目,基于学生作答情况为其提供专属的个人生涯规划与建议。低收入家庭学生在获取职业信息方面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因此,智利教育部统一提供权威、系统的信息能够有效帮助该类学生群体择校、择业。
三、招生管理: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管理
和高校自主招生的平衡
APEC经济体的招生管理体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以中国、日本、泰国为代表的统一招生管理体制,二是以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为代表的高校自主招生管理体制。近年来,两类招生管理体制出现了相互融通的趋势,即采用集中模式的经济体逐渐赋予高校更多招生自主权;采用分散模式的经济体则逐步探索建设统一的招生平台或中心。
近年来,中国逐渐赋予一流大学一定的招生自主权。“双一流”高校可以面向不同学生群体设置多样性的招生项目,例如,清华大学设置了拔尖创新人才招生计划,外语类、竞赛类卓越学生保送招生计划,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以及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强基计划”等多样化的招生项目,用来选拔符合学校培养目标的高水平人才。
日本文部科学省规定各大学每年可以招收的新生数量,统一管理各大学招生工作。二战后,日本高等教育政策更加倡导大学自治和学术自由,大学招生制度设计以尊重各大学的自主决策为基础,逐步呈现出多样化特点,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制定招生标准、考试内容、招生程序。
澳大利亚高校在招生录取方面具有较大自主权,各高校及其院系可依据自身办学条件和办学水平确定学生的入学要求和选拔标准,并根据学生的申请材料自主审核录取。各高校都设有招生办公室,负责招生宣传和招生政策制定。近年来,为减少学生向多所学校分别提交申请材料所导致的重复审核、招录成本浪费等情况,也为了协调各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并提高效率,多数高校已将学校的招生业务委托给本州的高校招生中心。
加拿大没有全国统一的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由各省和各地区负责。但因该国绝大多数高校都是公立性质,由各省和地区提供资助,高校和省/区政府之间联系密切。各高校具有招生自主权,设有学术委员会负责确定招生计划,明确招生程序。各高校在制定招生计划时通常会考虑三个因素。一是高校自身的教学能力、专业数量、师资力量以及校舍体量能够承载的学生规模,以及以医学、建筑学等为代表的专业有计划招生的数量。二是学生群体种类的多样性,包括本土学生和国际学生、健康学生和特殊学生、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等。为建设包容多元的大学校园,学校在招生时也会规划各类学生比例。三是虽然各高校拥有较高的招生自主权,但各专业招生数量需依据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各省/区政府和学校共同合作,商讨出各省/区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计划招生人数。
四、招生计划:设立灵活多样的
多轮录取机制
以美国、日本、越南、泰国为代表,部分APEC经济体设立了灵活多样的多轮本科招生录取机制,有助于实现高校招生效率的最大化。这既可以让生源充足的高校在规定时间内尽快完成招生工作,也可以让生源相对不足的高校有更充分的时间招收更多优秀申请者。多轮录取给予学生更多入学机会,优秀的学生可以尽早锁定自己的意向院校,其他学生也可以在不同轮次的录取中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院校。
美国高校常用的招生计划包括提前招生(early admission)、常规招生(regular admission)、滚动招生(rolling admission)三种。提前招生通常在每年11月开放,该计划又分为“提前决定”(early decision)和“提前行动”(early action)两种:报名“提前决定”招生计划的学生若被申请校提前录取,需缴纳一定的入学保证金,在开学时进入该校就读;“提前行动”则允许学生待申请的所有学校录取结果出来后,经过比较决定最终入学学校。常规招生一般在1月1日截止申請,每年3月底或4月初公布录取结果。被录取学生需在5月1日之前回复是否接受录取并缴纳一定的保证金。滚动招生一般在入学前6~9个月受理申请材料,录取效率高,得知结果时间短,对部分学生吸引力大。
日本高校采用两类录取方式,分别为常规录取和特殊录取。常规录取主要是指申请者参加大学入学共通考试,高校依照考试成绩选拔学生。国立和公立大学要求申请人先参加大学入学共通考试,再依据所申请专业的要求参加大学自主开展的专业领域学术考试。私立大学通常仅要求申请者参加由学校组织的考试,这类考试科目较大学入学统一考试数量更少。特殊录取主要包括综合录取制和学校推荐制,前者在每年8月开展,后者在每年11月开展。综合录取通常以个人陈述、小组讨论、面试和提交论文的方式选拔学生,重在考查学生与所申请专业的匹配度及其申请意愿的强烈程度。学校推荐制以学生高中所在学校校长出具的推荐书为依据,原则上可以免除大学入学考试,使学生直接进入大学就读。另有针对留学归国学生、自费国际学生、职业院校学生、在职成人学生的小型入学考试。
越南高校主要有三种招录学生的方式,包括优先录取、非常规招生和常规招生。优先录取方式用于招收拔尖人才,这部分学生需要在奥林匹克国际竞赛或国内竞赛中获得奖牌,以展现其学术天赋。他们可以在秋季学期向意向学校提出申请,需提交的材料包括高中成绩单、个人获奖情况、个人自述和申请信息表。非常规招生面向国内外学生,由高校和教育部统一制定招生政策。申请者可同时向多所大学提出申请,需要参加特定的大学入学考试,提交高中毕业生学术能力水平考试(SAT)、大学入学考试(ACT)或其他标准化测试成绩。常规招生同样由大学和越南教育部共同制定招生政策,申请者可以同时申请多所大学或在截止日期前更改自己的志愿,但最后只会被一所大学录取。他们需要参加国家统一的大学入学考试,并由大学对其材料进行考查并选出符合条件的申请人。
泰国设置四轮大学招生录取机制,分别是荣誉档案录取(profolio)、配额录取(quota)、集中录取(central admission)、直接录取(direct admission)。荣誉档案录取报名时间由各大学决定,通常在每年3月31日前结束,所有应届高中毕业生都可申请,但拥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会被优先考虑。配额录取报名时间由各大学决定,通常在每年5月30日前结束,面向应届高中毕业生,尤其是高校所在地的学生以及在某个领域表现突出的人才。集中录取面向所有持高中或大专毕业证的学生,年龄不限,在每年5月7日—15日开展。直接录取报名时间由各大学决定,通常在每年7月31日前结束,主要向前三轮未获得录取通知的学生开放,为这些学生匹配剩余的录取名额。每轮录取结束后,学生都需要决定是否接受录取通知,或者选择重新进入下一轮申请。
五、招生渠道:兼顾公平与效率的
多元群体与多样选拔
公平与效率是各国高等教育招生制度都必须平衡的,既要保障弱势学生群体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又要选拔与培养与目标相适应的人才。参加本次会议的APEC经济体代表分享了三种平衡招生公平与效率的创新策略。
(一)面向多元学生群体设置多样性的招生项目
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陈启鑫以清华大学为例,分享了中国高校在创新学生多元评价、保障教育公平和效率方面的最新探索。清华大学围绕“综合评价、多元择优、因材施招、促进公平”的人才选拔理念,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需要,形成了多元招生体系。该体系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了多样化的招生政策:既有面向大多数学生的高考统招政策,也有面向具有学科特长和天赋的学生的外语类、竞赛类保送招生,数学科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面向基础学科的“强基计划”[5]以及高水平艺术特长和体育特长学生特别招生项目。另外,学校还设有面向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及县以下高中一批自强不息、德才兼备、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的“自强计划”。[6]
文莱大学助理副校长穆罕默德·赛富拉·本·阿布·巴卡尔(Muhammad Saifullah bin Abu Bakar)介绍了文莱大学招收特殊学生的经验。学校为这些学生提供符合其学习需求的个性化帮助,针对不同类型学生的特点采取特殊的录取方式。特殊学生群体既包括有健康问题、学习困难、阅读障碍等问题的学生,也包括拥有特殊天赋或才能的学生。对于想要进入大学学习却不满足最低入学要求的学生,文莱大学还提供一学期的大学衔接课程,学生可在完成课程后的下一学期继续申请升读本科。
(二)预留招生名额并设置特别录取通道
澳大利亚的高校为土著学生提供替代入学途径,以申请审核、面试、专业预备课程、内部选拔考试为主要选拔机制。土著学生无需和一般高中应届毕业生一样采用“澳大利亚高校入学排名”(ATAR)作为选拔标准。
智利高校将20%~25%的录取名额留给国际学生、原住民学生、运动员和其他特殊学生,针对拔尖学生还设有特别录取通道,校内排名在前10%或在科学领域有杰出表现的学生可以在高中时申请参加该通道的课程,通过相应考试后即可被录取。
越南在常规录取外还设立了优先录取机制,用于招收在奥林匹克国际竞赛或国内竞赛中获得奖牌的拔尖创新人才,他们可以在秋季学期提前向意向学校提出申请,每年约有20%的申请者被优先录取。
巴布亚新几内亚理工大学副校长奥拉·雷纳吉(Ora Renagi)指出,如何为农村地区的学生提供更多高等教育机会是该国教育长期面临的一大挑战。首先,该国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有限,现有高校教室和宿舍难以容纳更多学生。其次,因该国缺少针对弱势学生群体的特殊招生政策,现有全国在线招生系统只能根据学生成绩筛选出优秀学生,很难识别残障学生和弱势学生。最后,高校招生存在性别不平衡问题,目前为符合入学标准的女生提供专门名额。近年来,该国通过出台相关政策保障弱势学生群体享受高等教育的权益。
(三)提供多种奖助学金保障高校录取并帮助多样化人才成长
巴布亚新几内亚政府设置了多种奖助学金。一类是第三级教育学术援助计划(Tertiary Education Student Assistance Scheme)。该计划包括为在考试中取得优秀成绩高中毕业年级(十二年级)学生颁发的学术卓越奖学金和为符合平均成绩绩点(GPA)水平的学生提供的高等教育捐赠援助计划,两类奖学金分别为学生支付85%和50%~60%的高校学费。[7]另一类是助学贷款,该国所有经济困难的学生都有资格申请。政府将助学贷款发放至教育部,待学生就业后再偿还。此外,该国的很多企业也对成绩优异的大学生进行资助。例如,部分会计师事务所、大型商业公司、矿业公司等设立企业奖学金和相应的工作岗位来资助学生,受资助的学生有义务在毕业后到相应公司工作。这类奖学金通常包括学费、食宿费等多种支持性费用。此外,该国还有专为女生设立的国家信息通信技术管理局(The 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Authority)奖学金,鼓励女生学习信息通信技术等专业。
在越南,50%的大学生都会申请政府奖学金,学校也会提供奖学金来帮助学生支付学费和其他费用。文莱政府为所有能够进入高等教育机构就读的本国学生颁发奖学金,学生符合奖学金标准即可提交申请。另外,文莱外交部还为国际学生设立了奖学金,涵盖生活津贴、差旅费、图书津贴、项目津贴、住宿费(需住在寄宿学院/宿舍)和每日餐券。
六、启示
进入21世纪,APEC经济体注重发挥高等教育在改善人力资源水平、促进社会发展方面的作用,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需求的增加也促使经济体重新思考高校招生制度的程序、标准、管理体制。为使高校招生制度满足多方利益需求,实现人才选拔、高等教育机会分配等多重作用,各经济体逐渐将高校、学生等利益主体纳入招生制度改革的过程,以兼顾公平和效率为目标,尊重学生的权利和主体地位,发挥高校在招生过程中的积极性。
在招生程序方面,各经济体都致力于建设集申请、选拔、录取为一体的大学招生信息集成平台,帮助学生在充分了解招生政策、制度、各大学情况等信息的基础上做出合适的大学申请选择,以更加公开透明的信息确保招生过程公开公平。在招生管理方面,各经济体重新思考招生统一管理和招生自主权之间的关系,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保障各校学生招生数量契合国家人才需求,減少高校自主招生带来的重复审核、招录成本高等问题,实现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双向匹配。在招生计划方面,部分经济体采取灵活多样的多轮录取方式,申请者可结合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录取轮次。在招生渠道方面,各经济体通过设置特别录取配额、提供奖助学金支持等方式,为具有特殊才能的优秀学生提供更适合其发展的教育机会,也帮助弱势学生群体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有助于高校资源合理分配,促进社会公平、稳定社会秩序。
当前我国高校招生制度改革正迈向深水区,APEC其他经济体招生制度的创新性举措也为我国高校招生制度优化提供了新思路。一是进一步优化“阳光高考”招生信息平台,提供公开透明、丰富全面的招生信息,设置线上报考咨询平台,有效帮助考生寻找到符合自身条件的高校。二是赋予高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发挥高校在测试、评价、选拔、录取学生过程中的能动性,使高校招生管理模式更加多样化,满足学校招生的个性化需求。三是设立更加灵活的招生计划,给予不同类型考生更多的入学机会,以减少学生的申请压力。四是为特殊类型的考生开设更具针对性的特殊录取渠道,在入学名额、奖学金配置、配套衔接课程等方面加大保障力度,帮助不同家庭背景、能力特征的学生更好地进入大学、融入大学。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在线.教育部:2021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57.8%[EB/OL].(2022-03-01)[2022-03-24]. https://www.eol.cn/news/meeting/202203/t20220301_2212038.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EB/OL].(2021-10-25)[2022-03-24]. https://hudong.moe.gov.cn/qggxmd/.
[3]Australian Government. Improving the transpar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s: phase two common terminology and information sets[EB/OL].(2018-07)[2021-12-29].https://www.dese.gov.au/quality-and-legislative-frameworks/resources/july-2018-update-admissions-transparency-phase-two-common-terminology-and-information-sets.
[4]Australian Government. Improving the transparency of higher education admissions[EB/OL].(2020-10-09) [2021-12-29]. https://www.teqsa.gov.au/latest-news/publications/improving-transparency-higher-education-admissions.
[5]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清华大学2021年强基计划招生简章[EB/OL].(2021-04-12) [2021-12-29].https://join-tsinghua.edu.cn/info/1007/1446.htm.
[6]清华大学本科招生网. 清华大学2021年自强计划招生简章[EB/OL].(2021-04-10) [2021-12-29].https://join-tsinghua.edu.cn/info/1008/1435.htm.
[7]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apua New Guinea.Get sponsored to study[EB/OL].[2022-03-29]. https://www.unitech.ac.pg/?q=admissions/scholarship-fellowship.
编辑 王亭亭 校对 朱婷婷
作者简介:孙小艺、付佩玥,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碩士研究生;钟周,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教授;李妍,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副主任;王燕,北京外国语大学区域与全球治理高等研究院副研究员
基金项目:亚太经济合作组织2021年度科研课题“亚太地区大学招生制度与趋势”(编号:HRD 04 202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