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对APEC成员国制造业产品贸易形势分析

2018-03-19赵泽昊

中国市场 2018年8期
关键词:亚太经合组织制造业出口

赵泽昊

[摘要]文章借助于克鲁格曼的技术差距国际贸易模型,对于不同技术水平的国家在制造业产品利益分配方面呈现出来的变化进行研究,深入分析我国和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在进行合作时于利益方面表现出来的动态改变。评析中国应如何避免其自身利益在国际制造业产品出口中遭受损失。

[关键词]技术差距理论;制造业;出口;亚太经合组织

[DOI]1013939/jcnkizgsc201808088

1传统技术差距理论

技术差距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波斯纳在1961年首次提出,该理论认为,新产品总是在工业发达的国家最早产生和进入世界市场。这个时候,尽管其他国家想要模仿新产品,但这些国家和先发国家在技术方面还存有较大差距,因此只有在经过一定时间之后才能完成模仿、实现替代。

2引入比较优势的技术差距国际贸易模型分析

基于传统的技术差距理论,笔者将李嘉图模型以一种新的方式引入,建立一个技术对贸易作用的模型,进行具体分析。

21建立假设

假设条件:

(1)只有一个生产要素劳动力,仅由要素禀赋和技术水平决定比较优势,a1(z)为在国家1生产产品(z)的单位劳动力需要量;

(2)根据技术能力状况国家可以分为相应的等级;

(3)行业也能够以等级来划分。

由此派生出以下推断:

(1)国家的等级状况和工资状况相联系,国家等级的进步和工资率的提升成正比;

(2)任意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比低等级国家生产出来的产品水平更高,但是和高等级国家的产品相比水平较低。

22建立模型

221均衡状态

任取两个表现出相同科布-道格拉斯偏好的国家,存在通过指数(z)来反映的依据技术的密集程度排序的产品序列,那么国家1的生产优势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体现:

A(z)=a2(z)a1(z)

且A(z)随时间上升。存在边际产品(z′),其生产成本在两国相同,那么相对工资与A′(z)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W=W1W2=A(z′)(1)

针对zz′的产品。

根据科布-道格拉斯偏好,用S表示花费在国家2产品上的收入份额,可得:

S=S(z′)

L1和L2分别代表两个国家在供需平衡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劳动力,则有:

W1L1S(z′)=W2L2[1-S(z′)]

变形得:

W=W1W2=L2(1-S)L1S=L2[1-S(z′)]L1S(z′)(2)

合并式(1)、式(2),即可以得到图1,横坐标代表的是边际产品指数,纵坐标代表的是相对工资;国际收支均衡要求国家2制造业产品因为技术水平提高所产生效应被国家1相对工资较低的优势抵消。

222技术差距扩大

在图2中, 横坐标为生产率优势的百分比, 纵坐标表示的则是相对工资的对数。OA代表的是原来的技术能力,OA′则代表国家1因为技术能力的进步所造成的生产率水平的进步,因为产品的技术密集程度与其生产率提升程度必然具有线性相关关系,所以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移动并非平行移动,新的斜线必然性如OA。

由此,先发国家1获利,它的以其本国产品所表示的实际工资由于生产率的提高而上升,而以其他国家产品表示的实际工资又因相对工资的上升而上升。

对于国家2表面不利,但存在改善的倾向,该国用其本国的产品来表示的劳动力没有改变,而国家1的产品价格以国家2的劳动力来表示时表现出下降, 因此国家2的实际工资以其他国家的产品表示时呈上升态势。

因此,先发国家的技术进步扩大了两国技术差距 ,但仍对后发国家有利 。

223技术差距缩小

如果国家2在技术层面上取得了较大突破,那么其全制造业生产效率和产品档次会显著提升,在图3中表示为由OA移动到O′A′。与上面同理,这种改变可行,价格差别缩小但低于原边际产品生产率提高的程度 ,因而国家2提高了其所生产的产品档次,获利。

出于更为具体的了解国家1实际收入的改变的目的,我们再引入一组产品来反映发达国家的工资状况:(1)原本由国家1生产出口的产品未发生移动,表示的实际工资不变;(2)跨国产品由之前的国家1生产改为国家2生产,产品价格通过劳动力来表示下降,YZ到O′A′的实际距离体现了实际工资的提升部分;(3)一直交由国家2生产的产品,因为国家1相对工资的下降造成涨价,图3中以XY的平行下移体现。

所以,当技术差距很小时,技术差距的进一步缩小会使得先发国家的利益受损。

3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制造业产品出口现实情况分析

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作为亚太地区最具权威和影响力的经济合作官方论坛,现有21个成员国,其中既有像美国、新加坡这样高水平的发达国家,又有巴布亞新几内亚、菲律宾之类的欠发达国家。这就决定了中国与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家的国家间贸易合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着两种不同的分别基于先发角度和后发角度的双向技术差距。

通过之前的分析,笔者得出先发国家能够借助于技术进步所取得的优势获得更多的贸易机会,并提升自身以及合作国双方的贸易收入。可是后发国家在技术方面的不断进步会造成技术差距的缩小,从而减少先发国家在贸易中获利,从而不利于先发国家。

因此,为保持和推动中国对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制造业产品出口贸易的良好发展局面,中国必须与后发国家间保持一定的技术领先。对于诸如越南、菲律宾这类欠发达国家,中国可以对这些国家进行一定的资助和技术转移,对双方制造业产品贸易给予一定的刺激。但是由于这种技术差距所具有的潜在被追赶的可能性,伴随着这些后发成员国的发展,中国利益必将被不断压缩,故而如果中国想要继续保持在制造业产品出口方面的优势地位,就必须持续发展自身的技术水平,始终与后发国家之间保持一个良好稳定的模仿时滞,从而实现中国制造业产品出口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 保罗·克鲁格曼克鲁格曼的国际贸易新理论 [M].黄胜强,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 金泽虎国际贸易学 [M].2版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亚太经合组织制造业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一只鹰,卡在春天的出口
亚太经合组织健康科学研究院在北京成立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
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妇女与经济论坛等6则
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地理标志倡议获广泛关注与支持
某官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