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虾综合种养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22-05-17张家宏孙益豪叶浩朱凌宇徐卯林

江西水产科技 2022年2期
关键词:稻虾三产融合

张家宏 孙益豪 叶浩 朱凌宇 徐卯林

摘要:以江苏稻虾综合种养为研究对象,对其三产融合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归纳、剖析,并提出完善融合发展规划、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加强技术服务力度、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品牌创建宣传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稻虾;综合种养;三产融合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长江保护法》的实施,10年内长江干流和重要支流、大型通江湖泊等重点水域全面禁止天然渔业资源的生产性捕捞,以及《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提出严禁违规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种树挖塘等法律法规的实施,水产品的生产进入农田湿地已经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稻虾综合种养能通过种养结合、生态循环,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赢,既破解了国家稳粮和农民增收的矛盾,又解决了渔业养殖要发展空间的问题,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现代绿色循环农业模式。但目前稻虾综合种养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方面还存在种养技术不配套、种养产业整体解决方案不健全、产加销环节衔接不紧密、产业链延伸和价值链提升不充分等诸多问题。研究和破解上述问题,将快速提升我国稻虾综合种养技术集成水平,提高产业的市场核心竟争力,延长产业链,促进农民增收,助推乡村振兴。

1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1.1  摸底调查,明晰现状

对江苏省稻虾综合种养市县主要种养大户、加工销售企业及其市场和消费者,开展一、二、三产业发展基本情况的调查研究。包括水稻、小龙虾及其优质苗种的种养面积和产量等生产情况、规模加工企业数量、加工产品品种及产量、贮存及交易市场数量、冷链配送与物流体系建设等加工流通情况,消费动向、品牌与市场建设、市场分布、市场价格等市场运行和消费情况、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中农家乐、垂钓、餐饮等农旅结合的特色农业休闲旅游消费情况,以及制约江苏省稻虾综合种养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瓶颈等问题。

1.2  研究分析,提出方案

召开专题会议,咨询省内稻虾种养的科研、生产、加工、销售、服务等全产业链方面专家,研究探讨并提出稻虾综合种养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技术需求方向、重点研发领域,以及产业融合发展的规划布局、先进的熟化成套技术集成等整体解决方案。

2  稻虾综合种养三产发展的现状和问题

2.1  第一产业

“十三五”以来,我国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迅速,据《2020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全国稻虾养殖面积已经达到105.73万hm2、小龙虾产量突破177万t,其中江苏省养殖面积12.13万hm2、产量17万t。但是在稻虾综合种养一产方面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农田基础设施薄弱。全省还有不少稻虾综合种养田块基础水利设施落后,渠道淤积老化,进、排水功能较弱,新建田块大部分均需重新建设。同时,稻虾综合种养需要挖沟、围网等,工程作业量大且需要维护,仅仅依靠种养农户自身投入存在较大困难。二是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稻田综合种养既需要小龙虾养殖技术,又需要高效绿色生态水稻种植技术,对种养技术要求较高。目前普遍存在种养大户缺乏规范化的生产技术,基本依靠经验进行管理。基层农技人员技术指导能力不足,缺乏能够指导生产一线的专业技术人才,成熟完善的配套技术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三是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不高。大多数稻虾综合种养农户没有参加合作社、协会,生产经营分散。特别是田块面积越小的种养农户,稻田开沟面积越容易超出标准,偏离以虾促稻、稳粮增效、生态环保的发展方向,不符合标准化发展趋势。四是稻虾综合种养优质良种研发与推广应用滞后。目前,稻虾综合种养农户的小龙虾苗,多以自繁自育的红壳虾、大头虾等孬种为主,没有建立起小龙虾优质苗种繁育体系,导致养殖的小龙虾品性降低、抗逆性较差、病害逐年增加,产量和品质下降。在稻虾综合种养的水稻品种选择方面,多以自我选择的粳稻品种为主,没有稻虾综合种养专用的优质高产品种,产量、品质和效益都受到极大影响。五是配套技术产品及其服务体系缺乏。饲料、生物制剂等养殖投入品是稻虾综合种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物化技术,其质量和安全直接影响着稻虾生产的质量安全。目前,多数种养农户为了追求稻虾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盲目大量使用不同种类的投入品,特别是市场上非药品投入品质量良莠不齐,普通养殖户难以甄别,生产上经常发生水草萎缩以及小龙虾死亡等事件,造成养殖户损失惨重[1]。

2.2  第二产业

稻田综合种养的“二产”涉及到小龙虾和优质稻米两大产品的精深加工。目前,由于小龙虾消费主要是鲜活或餐饮,消费方便的加工产品不仅数量少,而且产品风味保持度不佳。同时,小龙虾可食用的部分只占20%以下,因而进行精深加工的潜力较大。小龙虾初级加工产品主要有整肢虾、虾仁、虾尾三大系列,冻煮小龙虾仁、冻煮清水原味虾、中式风味虾(麻辣虾、香辣虾、蒜泥虾、十三香虾、油焖虾),以及国际风味虾(欧式茴香虾、美式辣粉虾)等,解冻后或加热后即可食用。精深加工以小龙虾壳等副产物综合利用和甲壳素提取为代表,加工制成甲壳素、壳聚糖、几丁聚糖、羧甲基几丁聚糖、甲壳低聚糖等系列产品。据《2020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全国被直接食用的小龙虾约占70%~80%,被初级加工的小龙虾约占20%~30%,其中加工成虾仁、虾尾和调味整虾的百分比分别为22%、43%和35%;被精深加工的小龙虾约3万t,仅占加工总量的1/16左右。稻虾综合种养的优质稻米,釆用全程使用频振式杀虫灯、不使用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化学激素的绿色生态高效种植,其品质达到有机食品级别,通过专用机械设备的出糙、拋光、真空包装等加工,其市场价值远高于其他品類稻米,一些品牌的市场价已经高达24元/kg,且供不应求。因而虾田稻生态优质米产品的精深加工、品牌打造和附加值提升潜力巨大。但在稻虾综合种养稻米加工方面,还存在专用水稻品种筛选、种子生产包装、稻米加工工艺技术等研发滞后,产品品牌缺乏两品认证、稻米产品附加值提升不足等主要问题。

2.3  第三产业

稻虾综合种养“三产”包括稻田龙虾和虾田香米产品销售、餐饮消费,以及稻田综合种养小龙虾垂钓、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等方面。稻虾综合种养“三产”方面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市场体系建设严重滞后。到目前为止,江苏尚未建立稻虾综合种养小龙虾及虾田生态稻米产品交易市场体系,种养农户生产出来的小龙虾及其虾田生态稻米等产品,大部分都是通过小商小贩收购,不仅价格上受到打压,而且产品销售也不能得到有效保障,已经成为江苏稻虾综合种养产发展的瓶颈,并直接导致小龙虾和虾田生态米市场竞争力下降。二是市场适应能力不强。目前,很多稻虾种养农户没有根据市场需求和生产需求来安排综合种养模式,大部分釆用常规的种养模式,养殖的小龙虾上市时间主要集中在5月-6月,在遭遇全国稻虾种养面积巨大、上市时间集中、同质化现象严重的形势下,导致小龙虾大量滞销、价格大幅下跌,效益大幅滑坡。特别是从事苗种繁育销售的农户,没有及时关注不同年度稻虾生产需求的差异,以及不同季节对虾苗供应数量的不同需求,2020年遭遇小龙虾苗种价格断崖式下降、苗种出现严重滞销,损失极其惨重。三是品牌培育打造力度不够。虽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江苏已经培育出一批稻田小龙虾、虾田生态米品牌,但与全国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江苏在稻田龙虾和虾田生态米品牌打造方面,还缺乏知名品牌、两品认证,导致稻虾优质不能优价,达不到应有的经济效益,甚至存在产品销路不畅等向题。四是与休闲旅游融合发展有待提升。尚需进一步规划和打造稻虾综合种养农旅结合的品牌,并拓展自然景观和农旅文化的内涵,培育一批特色明显、知名度高、影响力强的旅游产品,延伸稻虾产业链。

3  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三产融合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3.1  完善融合发展规划,引领产业持续发展

针对目前稻虾综合种养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要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在“以粮为主,工程化发展;生态优先,標准化发展;提质增效,规模化发展;三产融合,产业化发展”原则的基础上,要充分利用本地水稻种植和小龙虾综合种养丰富的资源条件,制定和完善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规划,并细化产业发展目标和区域布局,引领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要争取将稻虾综合种养纳入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和水利建设补贴范围,设立专项资金扶持田间沟渠路基础设施建设、稻虾优质苗种繁育补贴,以及购置深犁脚插秧机等农机补贴。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逐步筑牢我省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基础[1]。

3.2  强化技术集成创新,创建高效种养模式

要充分发挥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联盟“产、学、研、推、用”五位一体的平台优势,构建跨学科、跨领域、跨专业、跨单位的专家团队和联合协同攻关机制,针对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发展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联合科技攻关,加快稻虾综合种养绿色高效生态模式和配套关键技术的集成与示范。要重点加强稻虾综合种养专用稻米品种选育、优质小龙虾苗种繁育、生态种养水肥药管理、绿色防控、饲料生物菌剂投入品研发与应用、产品质量安全与品质提升、小龙虾和虾稻米加工冷藏储运等全产业链关键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创新。要加快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标准的制定和完善,加强技术操作规程的推广和宣传,确保种养模式和操作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让种养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简便易行[2]。

3.3  加强技术服务力度,提升综合种养水平

要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专业技术培训,增加财政经费投入,提高服务能力和保障水平,打造一支专业水平高、服务能力强、扎根基层和生产一线的科技推广服务队伍。要针对当前稻虾综合种养技术服务存在的问题,依托科研院所的创新成果和技术资源,紧密联合生产经营主体和种养农户,推广稻虾综合种养先进适用技术,及时研究解决产前、产中和产后全产业链环节出现的关键问题,全程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为推动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可持续发展发挥更大的科技支撑作用。要通过试验示范、现场观摩、技术咨询、科技下乡和巡回指导等多种技术服务形式,推动稻虾综合种养技术到户、到人、到田,全面提升农户种养水平。

3.4  坚持市场需求导向,合理确定种养规模

针对目前稻虾综合种养市场上出现的小龙虾上市时间过于集中、成虾个头小价格低,以及苗种供大于求、价格断崖式下跌等“虾贱伤农”的问题,要科学合理确定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和面积规模。要坚持稳规模、保产量、提质量、增效益的发展理念,从“扩面”向“提质”转型,从“大养虾”向“养大虾”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小龙虾规格要由4钱、5钱、6钱向7钱、8钱、9钱甚至1两以上转型升级,稻虾共作稻米要由普通稻米向生态高端品牌优质米转型升级。要大力示范推广“茬茬清”的“一稻三虾”高效绿色种养生产模式,有效避开“五月瘟”,实现苗种自给、投苗养殖,以及小龙虾错时养殖、错峰上市;同时彻底颠覆抓大留小、自繁自育的传统稻虾种养模式,实现周年稻田收获一季水稻、养殖“稻前虾”和“稻中虾”两茬成虾以及一茬“稻后虾”虾苗的目标,全程实现绿色种养、绿色营养和绿色防控生产,创建“稻田龙虾”和“虾田香米”绿色农产品优质品牌,提高综合种养效益[3,4]。

3.5  加快产业融合发展,延伸稻虾产业链条

要大力扶持小龙虾和稻虾共作生态米加工企业扩大产能,特别是要提高小龙虾加工成品的比例,改变小龙虾集中上市、集中消费的局面,避免市场价格剧烈波动。要吸引资金雄厚的加工企业来投资,建立稻虾综合种养基地、产品加工生产线和销售渠道,引进先进的装备和技术,深度开发甲壳素、壳聚糖和氨基葡萄糖等高端产品生产,提高稻田龙虾产品的附加值。要支持我省优质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升级改造,加大财政对烘干、储藏、标准化加工,以及稻米检测等设备设施投入的扶持力度。要加快建立稻田小龙虾、虾田生态稻米交易市场以及冷链物流交易中心,吸引省外稻虾经销商进行市场交易;同时,积极引导配套企业发展,做好虾笼、包装冰、包装箱,以及冷链物流等配套产业的服务,促进稻虾综合种养加工流通产业的良性循环。要积极发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互联网电子商务分销模式,加快构建稻田小龙虾和虾田生态米等绿色产品的电商和实体店配套、以及线上和线下联动的现代营销网络,拓宽销售渠道,提高经济效益。要积极探索和推进稻虾综合种养与都市休闲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示范推广小龙虾垂钓、田园观光、烧虾吃虾游戏比赛,以及举办以小龙虾和虾田生态稻米为主题的美食餐饮、特色民宿和科普教育等休闲类、体验类旅游项目,延长产业链,真正实现稻虾综合种养产业的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

3.6  加大品牌创建宣传,提高产品市场效益

要聘请专业品牌策划及营销顾问团队,对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进行顶层设计,进一步明确稻虾综合种养产品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构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下“稻田龙虾”、“虾田香米”双品牌驱动机制。要坚持绿色引领、质效并重,构建绿色品牌体系,把独一无二的高品质作为稻田龙虾香米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从产品源头抓起,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可追溯、安全监管和检测体系,以信息化和传统纸质记录相结合的档案记录为基础、以县级质量追溯管理平台为核心、以生产经营追溯试点为支撑,充分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二维码等现代信息技术,对产品生产流通全程管理。要充分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在主流媒体上投放宣传资源,逐步打响稻虾综合种养的品牌宣传声势。要广泛宣传稻虾综合种养在“稳粮、促渔、增效、提质、生态”方面的作用,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稻虾综合种养产业良好发展前景和所发挥的重要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争取上下认可和多方支持。要大力宣传推介稻虾综合种养公共品牌和产品品牌,积极探索举办“稻田龙虾香米-绿色丰收节”、“稻田龙虾香米-品鉴会”,组织开展“稻田龙虾香米”专场推介等活动,将“稻田龙虾香米”培育成金字招牌,让“好米配好虾”的品牌形象深入人心。要积极开展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形象维护、消费者习惯培育、重大活动宣传等工作,充分扩大稻虾综合种养区域品牌知名度,提高稻田龙虾香米产品的影响力和市场覆盖率。

参考文献

[1]张家宏,叶浩,朱凌宇,等. 江淮地区“一稻三虾”综合种养绿色生产技术[J]. 湖北农业科学,2019,58(8):110-113.

[2]张家宏,王桂良,黄维勤,等.江苏里下河地区稻田生态种养创新模式及关键技术[J]. 湖南农业科学,2017(3):77-80.

[3]张家宏. 图说“一稻三虾” 高效绿色种养[M].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20.5.

[4]张家宏,杨洪建,金银根,等. “一稻三虾”绿色高效生态种养模式图[M].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基金项目:江苏省自主创新资金项目[CX(21)1008、KF(20)1020]、江苏现代农业(克氏原螯虾)产业技术体系项目(JATS[2020]233)、苏北科技专项(2021)共同支持。

作者简介:张家宏(1965-),男,江蘇高邮人,研究员,主要从事生态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创建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工作,E-mail:yzzhangjh@126.com。

*通信作者:徐卯林(1963-),男,江苏姜堰人,硕士,江苏里下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研究员,主要从事水稻育种、栽培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E-mail:maolinxu@126.com。

猜你喜欢

稻虾三产融合
魏巍
江西省国营恒湖综合垦殖场稻虾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
江苏里下河地区一稻三虾生态种养模式的应用效益与前景
太湖县稻虾综合种养水稻品种筛选试验
稻虾绿色种养模式技术探讨
山区稻虾综合种养技术要点
湖北宜都市柑橘农业循环经济研究
“三产融合”怎么合?
诸城:工业强县的“三产融合”之路
基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理念的农业园区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