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倡议下重庆民族自治区域对外贸易发展的路径探析

2022-05-16高畅刘大志

对外经贸实务 2022年4期
关键词:对外贸易民族地区一带一路

高畅 刘大志

摘要:渝东南民族地区是重庆市乃至西南地区独具特色的经济独立板块,近年来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但是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在地理位置约束以及政策环境影响之下并未对当地经济增长充分显现效用。本文采用实证分析法,基于渝东南地区四个民族自治县2015-2019年的对外贸易相关数据,展望渝东南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提出对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以及联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议与展望。

关键词: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一带一路

重庆市是我国唯一辖有民族自治地方的直辖市,共下辖4个民族自治县,分别是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

2007年,正值重庆直辖10年,处于关键经济转型发展时期,重庆市提出“一圈两翼”的发展战略,以黔江为中心的渝东南地区作为其中“一翼”。2013年9月,重庆市通过《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将重庆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域,其中,渝东南地区划分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就此,渝东南民族地区迎来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经济总量实现跨越式增长,已然站到全新的发展起点。

近年来,渝东南民族地区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方面,加深与沿线地区与国家的商贸互动。一.渝东南民族地区开启“高速铁路”时代。2018年11月,渝湘高鐵重庆主城至黔江段正式开工,并且预留出酉阳县与秀山县至怀化市的铁路接轨条件。2021年7月25日,渝怀铁路正式开通复兴号动车组,渝东南个多区县进入“动车时代”;二.致力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渝东南民族地区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着力发展对外贸易,2017年12月黔江海关正式批准开关,对此区内各县可以就近办理海关业务,就此渝东南民族地区站在对外开放全新起点。

一、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一)对外贸易进出口额

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贸易总额分别为25883.09、24378.74、37470.41、42255.28、49631.15万美元,整体呈增长趋势,2016-2019年连续三年实现增长,2019年贸易总额达到峰值,增长率分别为53.70%、12.77%、17.46%。

从出口额来看,2018年出口额为2015-2019年五年间的峰值,达到了40911.07万美元。2015-2018年出口额分别为25708.95、24358.77、36221.69、40911.07万美元,其中2016-2018年连续两年增长,增长率分别为48.70%、12.95%。2019年出口额有所回落,为39926.6万美元,同比2018年下降2.41%。

从进口额来看,整体呈上升趋势,2015-2019年进口额分别为174.14、19.97、1248.72、1344.21、9704.55万美元。其中,2016-2019年连续三年实现增长。(见图1)

(二)对外贸易顺差与逆差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影响下,渝东南民族地区近几年来,借助政策东风搭乘中欧班列(渝新欧),出口额不断攀升。2015-2019年连续四年实现贸易顺差,且顺差较为严重。其中,2016-2018年顺差额连续增加,在2018年达到2015-2019年近五年的峰值为39566.86万美元。2019年贸易顺差额为30222.05万美元,较2018年贸易顺差额下降23.62%。2015-2019年总体处于贸易顺差局面。(见图1)

二、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对外贸易依存度

“一带一路”倡议以来,重庆市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外贸依存度在2015年达到21.74%,为2015-2019年重庆市外贸依存度峰值。2016-2019年外贸依存度基本维持在15%左右。

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外贸依存度整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为2015-2019年间的峰值,达到4.18%,但是相较于2017年重庆市外贸依存度的14.79%,仍低出10.61%。2015-2019年间渝东南民族地区平均外贸依存度为3.67%,重庆市平均外贸依存度为16.84%。

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出口依存度分别为3.20%、2.90%、4.04%、3.92%、3.23%。对比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外贸依存度,2015和2016年的渝东南民族地区进口依存度几乎为0。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加上与重庆市整体外贸依存度的对比,均说明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对外开放程度和对外贸易发展仍有较高的发展空间(见图2)。

(二)对外贸易对象

从出口额来看,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出口对象主要集中在欧洲、亚洲和美洲,大洋洲次之,非洲最少。其中,欧洲以南欧、中欧、西欧贸易往来最为密切。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对德国贸易出口额连续五年位居第一。2015-2019年对德国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0328.25、10475.63、13328.87、14611.24、14352.32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比重为40.17%、43.01%、36.82%、35.90%、35.95%。2015-2019年五年间贸易出口总额为166899.36万美元,对德国出口总额为63096.30万美元,对德国出口额占比全部出口额的37.80%。

从进口额来看,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进口对象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大洋洲最少,美洲次之。其中2015-2019年贸易进口总额国家或地区前五名分别为东南亚、中国台湾、德国、日本、韩国。

据中国海关数据统计,2015-2019年对东南亚贸易进口额为0.00、7.83、1228.76、1229.37、9120.65万美元,分别占当年进口总额比重的0.00%、39.20%、98.40%、91.46%、93.98%。2015-2019年五年间贸易进口总额为12491.55万美元,对东南亚进口总额为11586.62万美元,对东南亚进口额占比全部进口额的92.76%。相比于出口贸易伙伴,进口贸易国家或地区的范围很有限。

(三)对外贸易商品结构

根据中国海关商品归类(HS编码)原则和方法,全部国际贸易商品分为22类。根据HS编码原则,对渝东南民族地区2015-2019年进出口主要商品进行类别统计。

从出口额来看,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贸易对外贸易出口主要商品主要集中在“第16类:机电产品”“第11类:纺织品及原料”“第20类:家具、玩具、杂项制品”等。

其中,2015-2019年“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额分别为21129.65、20933.84、33517.32、36839.81、33452.35万美元,连续五年占据榜首位置,分别占当年出口总额比重为82.20%、86.07%、92.56%、90.05%、83.78%。2015-2019年五年间主要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167075.93万美元,“第16类:机电产品”出口总额为145872.97万美元,占比全部商品贸易出口额为87.31%。

从进口额来看,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贸易对外贸易进口主要商品主要集中在“第2类:植物产品”“第6类:化工产品”等。

其中,2017-2019年“第2类:植物产品”进口额分别为1228.76、1228.94、9119.51万美元,连续三年占据榜首位置,分别占当年进口总额比重为98.40%、91.42%、93.97%。2015-2019年五年间主要商品贸易出口总额为12491.61万美元,“第2类:植物产品”进口总额为11577.21万美元,占比全部商品贸易进口额为92.68%。

三、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相比与重庆主城区及周边民族地区,存在发展上的差距

新时代下,高层次、新起点、深创新的改革开放加上“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对外贸易政策的不断完善以及国家政策的不断扶持,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规模持续攀升。但是与重庆主城区对外贸易发展相比,渝东南民族地区贸易进出口总额相对较小,发展速度较为迟缓。与周边民族地区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渝东南民族地区经济总量低,增速方面相对缓慢,对外贸易优势并不明显。

尽管渝东南民族地区在2015-2019年间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波动很小,基本维持在3.5%左右,但是2015-2019年间重庆市外贸依存度基本在17%左右。对比重庆市整体外贸依存度来看,差距较大,渝东南民族地区未来对外贸易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对外贸易进出口商品结构欠合理,存在结构单一问题

2015-2019年间渝东南民族地区出口端,机电产品占比偏高。但是该类别主要以电器及电子产品出口为主,渝东南民族地区只是承担了高技术产品增值链条中附加价值较低的加工组装的步骤,为加工时长短以及加工深度不足的加工贸易。除机电产品外,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占比仍然偏高,如“家具、玩具、杂项制品”“贱金属及制品”等附加值较高的工业制成品。渝东南民地区特色产品创新力不佳、适应市场程度不足以及产业链不完善导致本土特色产品出口不畅;2015-2019年间渝东南民族地区进口端,进口植物产品占比偏高,进口产品结构单一。

(三)对外贸易进出口国家或地区集中,存在较高的贸易风险

2015-2019年间德国是渝东南民族地区最大贸易伙伴国,2015-2019年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德国的出口额连续5年位居第一。并且对外贸易出口主要集中于欧洲,产生过度依賴欧洲国家的现象,这大大增加了外贸风险。一旦欧洲市场份额低迷,需求产生不足,这会很大程度上影响渝东南民族地区的企业效益,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进口端主要对象集中于东南亚,市场空间相比于出口的国家或地区相对狭窄。

(四)区位旅游资源优势未能充分显现,存在旅游创汇低情况

据初步统计测算,2019年重庆市旅游总收入为5739.07亿元,其中渝东南地区旅游创收实现1116.28亿元,占比全市旅游总收入19.45%。2019年重庆市接待入境游客411.34万人次,实现旅游外汇收入25.25亿美元。旅游外汇收入仅占全市旅游总收入的3.04%。

渝东南民族地区置身于武陵山腹地,江河山野幽美静雅,名胜古迹应接不暇,彭水县畅游乌江美画廊、石柱县吸氧黄水森林公园、酉阳县观光欣赏桃花源。独特的民族建筑以及浓郁的民族风情,大美壮阔的自然风景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游玩放松,但是渝东南民族地区接待的外国游客较少,境外知名度低,未能吸引更多的国际游客,存在旅游创汇低的问题。

四、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联通“一带一路”倡议的建议

(一)利用“政策洼地”以及区位地理位置优势,积极促进对外贸易发展

一是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西部大开发正式开始运作实施,二十年间渝东南地区享受政策东风,经济持续向好,该项国家政策稳步推进、创新前行;二是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优惠政策。“十二五”期间接连下发“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规划和合作协议;三是对渝东南地区旅游产业的相关政策。“十三五”期间印发“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等相关政策意见;四是税收政策。近年来,渝东南地区实行招商优惠政策,对于注册到渝东南总部“经济税收洼地”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吸引了大批高质企业到渝东南地区注册,享受政策的同时为渝东南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一带一路”内核含义就是“互联互通”,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发展应展望深度开放视角,深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往来合作。渝东南具有一定的区位条件优势,处于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之上,同时连接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外循环”上联通对外贸易市场,打通国际贸易通道,借助中南半岛经济走廊加强与沿线国家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贸易往来,借助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欧班列(渝新欧)”项目,巩固完善与欧盟国家的交流往来,提高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合作。“内循环”上积极延伸国内贸易往来网络,借助“渝甬班列”努力开拓沿线国内城市的贸易交流。

同时,利用“政策洼地”效应以及通江达海横贯欧亚的区位优势,结合自身民族地区发展方式,探索发展实施渝东南民族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模式,加快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抱世界的脚步,开创渝东南民族地区特色对外贸易之路。

(二)强化通道能力建设以及完善交通空间网络,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渝东南大力发展公路经济,着力完善交通空间网络。黔石高速、酉彭高速的修建作为“一圈两翼”发展的重要一环,使得重庆主城区辐射渝东南民族地区作用增强。渝东南在建高速公路建成之后进一步完善渝东南区域内高速交通局域网,进一步强化通道运输能力,进一步对外开放沿线本土旅游资源。2021年7月,渝怀铁路秀山火车站首次迎来C5831次复兴号动车组,标志着渝怀铁路沿线的渝东南地区开始迈入动车时代。渝东南民族地区区域铁路网结构完整性增强利于推进经济协作发展、改善沿线交通条件、加快沿线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渝东南水路运输主要依赖乌江与长江,在建的“乌江白马航电枢纽工程”将助推拉动渝东南民族地区产业经济发展,打通渝东南进入长江的水运大通道;依据渝东南现实定位以及实际需求,黔江机场计划扩建,新增至厦门等热门城市航线,增加通航北京等城市航班次数,“十四五”期间争取实现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深度扩大对外贸易。

优化对外贸易发展环境方面,秀山县建成了渝东南首个保税仓库,外贸自营出口企业达60多家。渝东南民族地区要积极把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契机,利用秀山保税仓库,逐步发展保税加工,发展好来料加工,把握国内贸易顺差的契机,进口优质的消费品。打造黔江武陵山机场旅游包机航线,联通铁路通向各民族地方,打开对外开放空中门户。

(三)优化进出口商品结构,促进贸易提质增量,着力发展民俗生态旅游

发挥渝东南民族地区现有产业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及国家产业和经济发展需求对接。一是建立战略合作伙伴贸易体系,加强与德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在高新产业装备、高端产业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深化与俄罗斯的贸易往来,加大化工、矿产等领域产品出口俄罗斯。二是建立民族地区特色品牌,提升出口产品核心竞争力。大力宣传发展出口渝东南生态农业产品,建立酉阳青蒿、彭水白术、石柱黄连等中药品牌。三是打造出口多元化,提升出口商品质量。引进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先进技术,促进科学技术融合当地产业,促进出口商品转化为工业制成品,加快产业升级。四是鼓励进口,当地政府要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实行进口关税优惠政策。渝东南民族地区要扩大进口种类,提高进口份额,促进进口多元化。引导渝东南民族地区对外贸易向高层次、深领域发展。

渝东南民族地區位于黄金旅游交叉区位,具有突出的旅游区位优势。渝东南民族地区是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聚集地,拥有璀璨独特的民族风情、民族人文资源。渝东南民族地区拥有喀斯特地质和丹霞地貌,区域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围绕结合自然旅游资源和民族人文资源打造渝东南民族地区特色品牌,发展旅游基础设施,完善出行旅游交通,提升接待服务质量。依托土家族、苗族风情,打造渝东南特色旅游民族产品,如苗族蜡染手工艺品制作等沉浸式民族体验产品。不受行政区域划分约束,加快旅游产品开发、线路策划,延伸渝东南民族地区旅游产业链,提升配套旅游服务质量,吸引境外游客进而提高创汇收入。

(四)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交流与沟通,提升科技和人才竞争力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华文化传播速度加快,传播广度加深,汉语潮流席卷世界。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上就已经与西方文明大国有了文化和贸易上的交流。渝东南民族地区应当继续加强与沿线国家文化领域的交流,交流碰撞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思想。数字时代下,渝东南民族地区借助新媒体开拓文化交流的新渠道,完善数字新媒体技术,利用5G等终端技术加强与沿线国家的交流,加深文化交流频次,扫清经济发展的文化障碍。

渝东南民族地区应着力建设科技服务体系,建立科技成果创新基地,建立科技培训基地等相应配套实施。鼓励各级各类创新服务机构落地渝东南,打造“产学研”创新体系,联接高校、政府、企业和科研院所。提高渝东南民族地区农业科技水平,推进出口植物产品规模化生产。

渝东南民族地区应加强人才培养,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外贸人才的培训,充分发挥区域内旅游职业院校的优势,培养旅游专业管理人才,完善良性梯度建设培育完备外贸人才队伍。对旅游企业经营者以及外贸从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或地区相关知识学习。学习引进发达地区专业外贸人才培养方式,着重培养外贸人才及国际导游人才。

猜你喜欢

对外贸易民族地区一带一路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人口红利渐失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对策
当前经济背景下人民币加入SDR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