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对比研究
2022-05-16徐从利
摘要:本文以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联系与区别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二者的历史渊源,重点详述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异同,并具体阐明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其价值,说明传统武术套路是武术之源,是武术的发展基础,具有深邃的技击内涵,高层的健身价值,因此发展现代散打的同时应该大力发展传统武术套路,而传统武术套路也应吸取现代散打中的精华以促进其新的发展,使之更适应时代的潮流。由此提出: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应有机结合,取长补短,去粗存精,在互为补充的发展过程中实现良性运转,以期达到珠联璧合的最佳效果。
关键词:传统武术套路;现代散打;分析研究
1前言
1.1 选题依据
当代中国武术就目前的发展趋势以及结构特点而言,大致由传统武术套路,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和现代散打三大系统组成,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联系,也表现出较大的结构内容差异。本文就是以其中的两大系统--传统武术套路和现代散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传统武术套路是指在中国农耕文明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至今的,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为武术主要内容,以提高技击能力为主体价值,注重神形,体用兼备,并且融健身,防身,修身养性,娱乐审美于一体的,富有浓厚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方式。现代散打是指建国后在传统武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互以对方的技击动作为转移的斗智,较技的对抗性竞赛项目,它以教练员和运动员为活动的主体,再遵守竞赛规则的前提下以争夺比赛优胜为根本目标。传统武术套路和现代散打同为中华武术的分支,其二者之间有着极其深刻的联系。
1.2 文献综述
通过网络检索及查阅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章共几十篇,具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篇:赵伟在《论传统武术与现代散打之异同》中:从传统武术的中国古典哲学模式及语汇而形成的高度概念化的理论框架与散打运动涉及到的心理学、训练学、保健学、生理学、管理学、运动生物化学等领域,扩充了散打的理论基础进行对比分析。朱大梅在《关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的比较研究》中:从传统武术与现代竞技武术文化背景、核心价值、功利追求、内容比较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对比。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异同。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结合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有关的大量文献资料。
2.2.2逻辑分析法:对收集的文献资料进行逻辑分析。
2.2.3专家访谈法:拜访山东体育学院部分武术教学方面的专家、武术界的资深老师咨询有关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异同.并对此做出整理归纳。
3分析与讨论
3.1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历史和发展
传统武术萌芽于原始人类部落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和宗教意识中。“武术词最早记载于南朝时期《昭明太子文选》一书中,泛指军阵格杀技术,而到两宋时期武术已初具体系,明清时期由于火器的发展,军旅武术日益衰微,而民间武术则不断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武术体育化的进程。这一时期是传统武术套路发展的鼎盛时期。至辛亥革命之后,中国有识之士多以武术能强身健体,自卫卫国而大力提倡武术。建国后由于武术运动的政策导向,以及“左倾”思想的双重作用影响下,人们对传统武术套路的积极性被严重的淡化而仅仅只强调其健身功效,一味的追求“高,难,美,新”,这使得以技击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武术套路处于被冷落的地位。进入八十年代以后,发起了整理挖掘传统武术套路的活动,这使得一些濒临失传的拳技和资料得以保存,但传统武术套路的重要性仍未得到真正的重视,犹如“离散聚合任自由”的“后庭花”,面临着一种“合法性危机”。
散打,俗称散手,古称“相搏”,“手搏”,“卞”,“白打”,“拍张”,“手战”,“相散手”等,由于徒手相搏相角的运动形式在台子上进行,又称“打擂台”。新中国建国后,散打运动并未列入武术推广的项目之中,但散打运动在民间的流传仍极为广泛。1979年3月随着全国“武术热”的兴起,為了破除迷信,玄学,使武术攻防格斗技术在比赛的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在同年10月举行的第四届全国运动会期间,散手队进行了公开表演。到1980年5月于太原市举行的全国武术观摩交流大会上,进行散打表演的省市越来越多,同年10月国家体委调集有关人员开,制定全国散打的竞赛规则,并拟订了《全国散打竞赛规则初稿》,并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于1982年1月制定了《散打竞赛规则》。
3.2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对比研究
3.2.1传统武术套路及现代散打的区别
传统武术套路在理法和功法两个方面都有其独到的见解, 传统武术套路及现代散打虽同为武术项目,但在训练和攻防运用上却有着很多质的不同。以传统武术套路中的传统拳术与现代散打相比较便可以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
3.2.1.1理论体系的区别
传统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武学拳门的结晶,其理论是建立在悠久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的。从其 “外遵天道自然的法则,规律;内顺自身各部位器官的性情”上来看,武术理论受中国哲学思想影响较多:武术中防身制敌法受中国兵家思想影响较多;武术健身法受中医和养生术影响较多;武术表演艺术则受古代武舞影响较多。1具体来说就是运用综合阴阳,五行,八卦等理论学说来阐明武术的理,法,术,功,以确立训练和运用拳术的法则,规矩,规律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武术理论是与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是一门理法,功法内容博大精深的学问。
中国现代散打既不是西方的拳击运动,也不是中华传统拳术技击功夫的体现,它仅是按照西方体育的某些模式加之以一些人自己的主观见解和愿望拼凑而成的一种搏斗运动。其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完善,其训练内容和搏击形式尚属于幼稚时期的表现阶段。从散打运动员在赛台上的表现及其技术风格来看,其攻防方法的运用表现为招法零碎;其自身整体表现为身体与四肢分家,内在的神,意,气与身法,步法,手法组成的攻防方法亦不统一,虽然广泛吸收了各种搏击,格斗,拳术技击的外在招法,但并未能在散打运动员的身体内“同化统一”,且没有一定的法则和规矩,任何攻显现为“散”。这与传统武术内外统一而修,内外统一而用有着明显的差别。
3.2.1.2 “呼吸”锻煉方法的区别
传统武术以“气沉丹田德润身”为法则,即必先以修炼自身的内劲的生成为宗旨,修炼气沉丹田的逆式呼吸方法。而在现代散打运动中,散打运动员并没有此项专门训练的方法,故此在散打攻防运动中运动员容易产生嘘喘,呼吸急促,胸口憋闷等现象,从而不能够坚持长时间的搏斗,且运动员易产生疲劳而无法充分地发挥其拳脚的效用。
3.2.1.3攻防招法运用的区别
传统武术攻防招法的运用,以传统拳术为例,讲求的是内外六合统一,相互之间主从而用,在形体上则要求具备虚实分明的内外六合而又柔弱无骨的功夫艺境,攻防变化要依从曲化直发的变化法则,柔化刚发的运用,招式随势而变,因势而用。
在现代散打运动中,运动员攻防技击的方法运用表现仅仅为见到手,足部位的击打,运动员身体内部的法则,运动员在赛台上相互攻防变化显示出来的仅仅只是双方力量的较量和顶、偏、丢、抗等方法的抗争。
3.2.1.4内外功夫锻炼和运用的区别
传统武术套路讲求的是攻防招法“劲、形、阴阳合一”,即强调内劲和形体筋劲骨的配合使用,由此而产生招法的拳势,有劲形顺从,劲形逆从这两种具体的方法。同样的招法用不同的方法使出会产生不同的艺境效果。
而散打运动员身上则没有内外功夫修炼和运用的区别,其训练方法是“直接以形体锻炼攻防方法,而又直接用于攻防之中”仅凭借自己本有的筋劲骨力的形体,再加上主观的运用力量,速度来施用于攻防技击的方法。
3.2.1.5攻防招法的锻炼和运用上的区别
传统武术拳术修炼的是“有限的攻防招法,无限的变化运用”遵循“一手变八手,八手变一招”的变化法则和“一手拆八手,八手破一招”的拆手法则。此两者结合使用便是武术攻防中的“拆变”法则,双方较技的拆变艺境无穷。
现代散打的攻防方法体现的则是练与用相同,怎样练习攻防方法就怎么使用攻防方法,很少存在或根本就不存在一法多变的运用方法。
通过以上几个具体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传统武术套路攻防之道和现代散打运动的竞技内容确实在理法,功法等练习和运用各个方面上存在区别。
3.2.2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联系
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两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是中国武术攻防格斗技术的形式。如在传统拳术中以 “踢、打、摔、拿”四击等为主要素材;而散打由于比赛规则的制约,出于保护运动员的目的,因此在散打运动中仅仅缺少 “拿”的环节,且传统武术套路及现代散打都遵循攻、守、进、退还击及防守反击的运动规律和技击意识。它们都可以培养人的顽强、果断、坚毅的精神,锻炼人摒弃软弱、怯懦而敢于进取、积极向上的品质。
3.3对传统武术套路和现代散打如何取长补短的分析
传统并非是一个凝固的概念,它形成于历史又深刻的影响着现在和未来。传统武术套路在历史进程的常量和变量的双重作用下,即表现为它的历史累积性,也发生着它的时代变异性。传统是现代的摇篮,传统武术套路也是现代散打的发展基础,但要汲取传统武术的“活水”来滋养当代武术的一代风流,并非是简单的因循守旧,而必须是扬弃中的抉择。
3.3.1从技击角度的研究分析
从技击角度来看,传统武术套路自身积累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技击经验,有其独到之处。它即包括以拿法、摔法,同时也包括拳法、腿法。既包括“猛钻硬碰无阻挡”,也包括以柔克刚,“后发先至”的主柔。现代散打是近代武术的产物,汲取了传统武术套路中最简单实用,直截了当的招数,加之外来格斗类体育项目的运动形式,是中西结合的一种搏斗运动。其显著特点是简单易学,见效较快。
3.3.2从健身角度的研究分析
从健身的角度分析,传统武术套路许多内涵超出了一般体育概念。传统的中国武术除讲“手、眼、身、法、步”的外形,更注重“精、神、气、力、功”的内在,它讲究“天人合一”,将人看成一个开放复杂的巨系统,强调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统一,并且老幼咸宜。而现代散打更侧重于武术运动员的外在表现,把武术的内外兼修,以及精、气、神的内在运动放到了十分次要的位置,因此其活动年限相对较短,仅限于青壮年。所以现代散打应该借鉴传统武术内外兼修的优势。
3.3.3从运动练习角度的研究分析
所有优秀的散打运动员在练习和实践中想必都能体会得到,在进行格斗的时候,切忌肌肉紧张,心情急躁,因为这样会影响运动员动作的速度,力量以及打击的准确度。而传统武术套路中讲求的就是运动员在练习和实战中都应该让肌肉处在松弛状态,戒除心理的烦躁情绪。因为只有身体处于肌肉放松和心意冷静的情况下,运动员所发出的力量是最大的,速度是最快的,同样的打击目标的准确度也是最精确的。所以现代散打应吸取传统武术在练习时的理法,努力提高其运动员的心理,生理状态,以达到技击的最佳效果。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通过研究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理论体系、呼吸锻炼方法、攻防招法、内外功夫锻炼和运用方面分析两着的区别。
4.1.2 根据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自身特点找到相互之联系
4.1.3 通过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自身技击角度、理论方法角度、健身角度、运动练习角度找到两者结合点进行取长补短的分析。
4.2建议
4.2.1找到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有机结合点,从人体格斗方式这一共性着眼,将传统武术套路中理、法、术、功的内容、传统武术套路修炼而运用的法则、攻防技击招法、变化运用的方法准则等“移植”到散打运动中去,
4.2.2通过传统武术套路与现代散打的有机结合点提高散打运动员的攻防技术和技巧,从而使散打竞技比赛的质量水平迅速提高;使散打运动员自身内在的攻防技术、法则、规矩的内容和运用攻防方法准则的内容充实起来,
4.2.3体现传统武术这一国粹的精华的价值。改革后的传统武术套路应该既保留它传统的特点同时又有新的面貌,使现代武术更加充实完善。既具有传统特色,又具有时代特征,在世界武坛中尽显中华武术的光彩。
参考文献
[1] 范 威,《传统武术与现代技击的结合》[J],东华大学。
[2] 龚建新,《传统武术VS现代散打:对话,并没有结束》[J],《中华武术》 2000年11期。
[3] 马世坤、王格,《传统武术观念对现代散手运动技术发展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1999年02期。
[4] 王岗、 赵岷,《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文化差异》[J],《体育文史》2000年03期。
[5] 伍广津,《武术与散打的文化比较》[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1998年S1期 。
[6] 李圣,《中国武术技击规律之研究》[J],《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1年。
[7] 段三真,《武术教学价值论概析》[J],,《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
[8] 吴秀云,《武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的研究》[J],《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04年02期
[9] 孙春艳、郑寿恩,《浅析传统武术与竞技武术(套路、散打)的协调发展》[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
[10] 李驻军,《浅论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的关系及发展策略》[J],《菏泽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作者简介:姓名:徐从利,单位(代二级学院):山东省日照市日照航海运动学校,性别:男,出生年月:1965.10,籍贯: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民族:汉,学历:大学本科,职称:高级教练,研究方向:运动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