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的研究

2022-05-16李朝霞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2年13期
关键词:科学教学小学

李朝霞

摘要:时值目前,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大,劳动教育在学校之中所受到的重视程度正被逐渐降低,诸多学生随之出现了不爱劳动的缺点,导致了劳动教育所具备的独特性育人功能未能有效发挥。需要注意的是,劳动教育在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是一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对于学生自身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形成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值得被融入到教育过程之中。立足于此背景之下,本文对于如何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渗透劳动意识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能够助推小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效提升。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学;劳动意识

引言: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课程往往是围绕探究为中心所组织开展的,其旨在为学生提供科学化的启蒙教学,带领学生具备科学探究的良好习惯,秉承实事求是、理性探究的科学态度对于现实生活当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为此,在组织开展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教学活动之时,不仅应当重视对于知识进行传授,还应当为学生渗透劳动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组织开展课堂教学活动之时,教师通过渗透劳动意识,能够助力学生的知识探究能力及理性思维能力提神,同时充分调动起学生的课堂主体意识,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提升自身积极性与主动性,助力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以及劳动素养有效提升。

一、渗透劳动意识的重要性

劳动教育是当前时代党对于教育工作开展所提出的重要要求,是培育与践行当代核心价值观的必经之路。渗透劳动意识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亲身体验劳动过程,热爱劳动,学会尊重劳动人民。在参与劳动的过程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视野能够有效扩大,进而将勤俭、奋斗、创新与风险的劳动精神进行弘扬。为此,现阶段广大教育工作人员应当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力度组织开展劳动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助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

二、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意识的可行性建议

(一)在知识教学过程中渗透劳动意识

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教学课程往往颇具实践性,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实践探究活动,助力学生深入理解基础知识,并对其加以应用,在应用的过程中渗透劳动意识。

例如,在对于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简易电路》以及《电路出故障了》进行教学之时,教师可以预先带领学生认知电路的构成,并学习电路的连接方法,之后带领学生实际操作对于电路进行维修。在组织开展实验教学之时,教师可以预先为学生准备好材料,引导学生自主动手,学习应用螺丝刀及钳子之类的工具,对于建议电路进行制作。之后带领学生辨析电路故障之时出现故障的部位,并尝试对于故障进行消除。在参与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动手,可以提升个人的劳动意识及动手能力。

(二)开办探究活动渗透劳动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便是探究。在参与探究的过程之中,学生需要围绕某一待解决的问题,对于实验进行设计,之后应用多元化的方法对于证据进行收集,并凭借创造性思维以及逻辑推理能力对于问题进行解决。在实验完成以后,学生间彼此沟通交流,获得最终结论。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开办探究活动,渗透劳动意识。

例如,在学习教科版四年级下册《比较不同的土壤》之时,教师可以开办土壤特征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分组对于土壤进行自主采集并完成特征对比工作,通过组内讨论汇总出最终结论并在班内分享。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往往要付诸努力筹备实验、完成实验、总结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会逐渐形成科学的劳动态度以及规范的劳动意识。

(三)融合生活实践渗透劳动意识

在小学阶段的科学教材之中,诸多内容往往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因此任课教师在组织开展教学活动之时,可以适时将一些实验放入日常生活之中开展进行。

例如,在對于教科版四年级下册《观察土壤》进行教学之时,教师可带领学生走入户外,开展除草工作,并自备采集工具对于土壤进行采集,对于土壤特征进行细致观察与总结。在参与土壤采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体验到劳动的艰辛,并获得启发,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四)在布置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渗透劳动意识

任课老师可以布置课后时间的机会,设定一些社会实践主题,结合现实社会情境,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提升个人的劳动能力,获得乐趣。

例如,在完成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去户外搜集众多植物的种子及果实,之后以绘画的形式对于个人搜集成果进行展现;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跟随父母去往菜市场购置晚餐的食材,并探究买到的菜品是由什么样的种子所生长而成的,并帮助父母共同制作晚餐。如此一来,既使得作业的完成过程颇具趣味性,又能够巩固学生在课堂之上所学的知识,同时增强了学生的劳动意识,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技能。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组织开展科学学科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若要培养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可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上述几点是本人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所总结出的最具有效性的教学策略,以期能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除此之外,在培养学生劳动意识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均需要社会各界人士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对于学生进行正确引导,助力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及劳动精神,使学生成为一名热爱劳动的优秀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黄郁如.小学科学教学中渗透劳动意识的研究[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1(3):203.

[2]汪浩.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劳动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1(94):16-18.

猜你喜欢

科学教学小学
莫让小组合作陷入虚假的围城
小组合作在科学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给学生带得走的智慧
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探讨
新课程背景下歌唱教学方法的探讨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